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练
(2023山西大同一中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诚实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只有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五处句子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23安徽合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从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消息很快成为热搜话题。有人感叹,几十年前中小学生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也有人问,劳动课怎么上,上什么①。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劳动课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煮饭、洗衣、打扫卫生。
劳动创造了人。无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②。近些年来,青少年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在少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也不少,学生更多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成长"。把劳动单列出来开课,③,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纠偏,具有现实针对性。
劳动促成价值观养成,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这在思想观念多元的时代具有特殊意义。
通过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这样,今天的中小学生,未来就会是国家建设者、劳动人民的一员,是为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的力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劳动教育的三点意义。每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提高模拟练
一、(2023江苏连云港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9分)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
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
C.《乡村四月》前两句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
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
2.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其产生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2023四川成都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9分)
鹤鸣
《诗经·小雅》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①有树檀②,其下维萚③。它山之石,可以为错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①爰:发语词。②檀:檀树,高大且贵重。③萚: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为枯落的枝叶。④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⑤榖: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野”与“天"既写出“九皋”的阔大,也表现出鹤鸣之声的辽远。
B.本诗从园内写到园外,以情感变化为序,表达了诗人徜徉园中的感受。
C.鹤鸣之声,鱼游之状,高低错落的树木,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D.本诗重章叠句,音韵和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富于艺术感染力。
4.对这首诗的结尾两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来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讽(周)宣王求贤山林”,有人则不认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结尾两句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2023湖北高中名校联盟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9分)
插田①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①插田:插秧。②田塍(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C.诗中写到了农妇农父的衣着,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互相映衬,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了农民劳动时愉悦的心情。
6.本诗与杨万里的《插秧歌》所描写的劳动场面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2023陕西榆林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9分)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谷物成熟。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
C.尾联的“自说"即“诗人说”,说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富足安乐的生活。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喧"“倚”二字的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答案(示例)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强调的是诚实劳动的作用,因此可先将句子变成“诚实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能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能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的排比句。然后,要使句子里含有条件关系,则要用上“只有……才……”的句式,可改成“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诚实劳动才能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诚实劳动才能铸就生命里的一切辉煌"。最后,适当调整语序,改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2.答案(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劳动课没有必然联系。
(4)孩子具有热爱劳动的意识与将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没有必然联系。
解析(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够认真对待劳动课,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存在逻辑错误。
(4)孩子具有热爱劳动的意识的确是一项优点,但孩子将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许多条件,既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条件,所以孩子具有热爱劳动的意识与将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没有必然联系。
3.答案①这些反映了人们对劳动课的期待②劳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强化劳动教育
解析①处,结合“有人感叹……也有人问,劳动课怎么上,上什么”可知,人们对新开的劳动课很期待,可填“这些反映了人们对劳动课的期待"。②处,结构上,前面有“无论……还……”,此处应用“都"与之照应;内容上,“劳动创造了人”,说明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可填“劳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处,前面谈到青少年缺乏劳动教育的种种表现,可见此处是说这次“把劳动单列出来开课”的目的就是强化劳动教育,可填“强化劳动教育"。
4.答案劳动不仅能使孩子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还能让其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通过……不仅能……还能……”,介词开头湮没主语,可删掉“通过";二是“抵消……影响”搭配不当,可将“抵消"改成“抵制”。
5.答案①掌握生活技能;②纠偏不良现象;③促成正确价值观养成。
解析由第一段中“我们希望孩子们……打扫卫生"可概括出:掌握生活技能。由第二段中“把劳动单列出来开课……具有现实针对性”可概括出:纠偏不良现象。由第四段中“不仅能使孩子自觉……还能……正确价值观"可概括出:促成正确价值观养成。
提高模拟练
1.C“前两句是静景”错误。“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听觉、视觉描写,属于动景。
2.答案《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芣苢》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摘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描写妇女们一边高兴地歌唱,一边动手采摘芣苢的过程,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
《乡村四月》运用白描手法,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第一句,“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才"和“又”两个虚词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3.B“本诗从园内写到园外"错误。以诗歌第一章为例,大意是“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传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长有矮小的灌木。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打磨玉器的工具”,所以诗歌是从园外写到园内,而不是“从园内写到园外"。
4.答案(示例)我认同“讽(周)宣王求贤山林”这种理解,即讽劝统治者招贤纳士。本诗写九皋以包容的姿态容纳鹤、鱼、高大的檀树、矮小的灌木等各类事物,喻指君王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类人才。两章的最后两句说它山之石可以打磨出美玉,人才的作用和山石一样,君王接纳更多人才,才能够实现美政。
解析皋,即沼泽,九皋不可谓不大。沼泽中有鹤有鱼,有高大乔木也有低矮灌木,兼容并蓄,其所容纳的一切,不可谓不丰富。然而,任何事物,只要有范围,便有局限,就需要更大世界中之物的援助。本诗写九皋以包容的姿态容纳鹤、鱼、高大的檀树、矮小的灌木等各类事物,喻指君王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类人才。诗篇如此描述,其思想皎然可鉴,那就是人永远需要超旷的心胸,着眼于更大的世界。两章诗的最后两句说它山之石可以打磨出美玉,其实是说人才的作用和山石一样,君王接纳更多人才,才能够实现美政。
5.A“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理解错误。“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的意思是远望田塍像一条条直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6.答案(1)本诗的劳动场景是轻松的,劳动者是愉悦的。①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②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绿衣白裙,穿戴与景色相谐。③唱和表明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2)《插秧歌》的劳动场景是“繁忙"的,劳动者是辛苦的,全诗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诗人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即对话时的情态的描写,不仅进一步表现了插秧的紧张,而且也说明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农家人的勤劳。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由此全部表现了出来。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技术助力下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 教育心理学的智慧解码学生行为背后
- 心理辅导在招生过程中的作用
- 教育技术与职业发展
- 企业内部培训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
- 医疗教育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 教育投资的新风向游戏化学习平台融资指南
- 2025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培养学习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力量
- 企业园区的智能交通管理方案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50题)附答案
-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办法
- 和面机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 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及基本要求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 日本茶叶农残限量标准
-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详解)
- 2022江苏省中央财政补贴型奶牛养殖保险条款
- 外贸业务员KPI考核量表
-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