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期高二11月月考

语文试题2023.1126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美国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达,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与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进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与国家或宇宙体之间寻求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的思考。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节选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和取舍。

(节选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

B.当创作者用文字与外围交流时,文字就与生活发生了关联,尽管这可能并非出于创作者的自觉。

C.纳博科夫的相关论述,从文学对时代能否担当和担当多少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文字的担当性。

D.文字不能仅仅描摹表象,还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虽不是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也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B.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C.写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和取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在接触外物的时候不要对外物有所损益,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

B.“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我们说话时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不可曲解经义迎合世俗,否则就背离了真理。

C.“爱真理,忠实地生活"“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所谓“讲真话"不过是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D.“小说和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

5.2020年,杨医生逆行湖北,援助武汉抗疫,如今,他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①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②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③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④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太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道。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用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混乱交错的景象:满身尘土的老人,逃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在尘土中踯躅着的农夫们。

B.“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只在意那几只微不足道的动物,始终坐在桥边,说明老人行动迟缓,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不知所措。

C.小说中的对话简单高效,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没有一句情绪化的语言,但老人的内心之痛却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

D.海明威不动神色地讲述了一个看似乏味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反映了无数无辜百姓在战争中的无助和悲哀,饱含着作者的深情。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老人的“一动也不动",与前面人、车的匆忙形成对比,突出老人的无助。

B.句子②中老人的“高兴起来”,说明老人和我聊天十分投缘,忘记战争即将来临。

C.句子③中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说明这几种动物在老人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D.句子④中“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表明战争越来越近,暗示我对老人的担心。

8.老人为什么唠叨着“我在照看动物”小说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9.在《老人与海》《桥边的老人》两篇小说中,海明威都选择了老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有是四端A而自谓B不能者C自D贼者也E谓其君F不能者G贼H其君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使……整齐有序,与“见贤思齐焉”(《论语》)中的“齐"字词义不同。

B.庶人,西周、春秋时对农业劳动者的称谓,后泛指无官爵的平民。

C.运,运转,转动,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运"词义相同。

D.端,萌芽,发端,与“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端"字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大学之道,讲的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属于心性修养的“内圣之学”,“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属于外显行为的“外王之学",二者结合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C.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皆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的重要性。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围绕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进行论述,富有启发意义,巧妙运用譬喻、对比等方法,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和效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4.怎样才能修养自身的品德请结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望江南·江南月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西楼,而月圆月缺却不知重复多少次。

B.云层散去时,圆月如冰鉴高悬天宇;浪花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C.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自然开启下片,结句“天上共悠悠”,让人回味无穷。

D.这首词借景抒怀,不重描摹,以写意为主,以浑涵有致的意境取胜,含蓄蕴藉。

16.这首词在咏物中寄托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把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秦风·无衣》中“”和“"两句。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3)李白《将进酒》中的“"一句是对自我才华的肯定与自信;“.”一句流露出对富贵生活的愤慨和不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革命导师们__①__,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对待著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是一个事例当中的许多生动的例子。1848年《宣言》发表后,在45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宣言》的七篇序言,详细地记载了这个事实。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又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实践的不断检验,包括新的历史事实的发现,曾对《宣言》的个别论点作了修改。例如,《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加了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这是因为,《宣言》发表以后人们对于社会的史前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摩尔根的调查研究证明:在阶级社会以前,有一个很长的无阶级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__②__。可见,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恩格斯根据新发现的历史事实,作了这个说明,修改了《宣言》的旧提法。《宣言》还有一个说法,说到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1872年,两位革命导师在他们共同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说明十分重视,他认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的修改"。(《列宁选集》第3卷第201页)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有误,下列修改后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B.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C.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D.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法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