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三语文下册暑假练习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他在学习上很用心,不放过目牛游刃的任何一个细节。C.这位老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听众为之动容。D.这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答案:C解析:A项,“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用于此处不恰当;B项,“目牛游刃”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使用错误;D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此处用于小说情节不恰当;C项,“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时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品质,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就任于”与“教授”不搭配,应删去“于”或改为“就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职务”;B项,偷换主语,应在“经过”前加“科技工作者”;D项,表意不明,“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可改为“报社的几十位编辑记者”。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能侃侃而谈,让人刮目相看。B.这座古老的庙宇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颓败不堪,但仍有许多人趋之若鹜,前来参拜。C.这本小说的作者对于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D.这项研究的结果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震古烁今的意义。答案:A解析:B项,“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C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用于刻画人物内心不恰当;D项,“震古烁今”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用于此处不恰当;A项,“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使用正确。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等等。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书中除神话传说和史诗外,还有诗歌、歌谣、故事、谚语、格言等等。D.《红楼梦》第七回写到大观园中的一处房屋,门上写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答案:D解析:A项,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一;B项,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项,“诗歌、歌谣、故事”与“谚语、格言”是同一层次上的并列,中间应使用顿号;D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B.《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政治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4分)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因循守旧,而是能够推陈出新,变换色彩和构图,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B.这本小说写得栩栩如生,读来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悲欢离合。C.这座古城的城墙斑驳陆离,历经风雨侵蚀,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成为了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D.他在工作中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因此常常错失良机,无法在职场上取得突破。E.这家餐厅的菜品虽然价格不菲,但味道却平平无奇,实在令人感到名不副实。答案:A、E解析:A项“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使用恰当。B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小说,使用错误。C项“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一般用来形容色彩而非物体本身,如“斑驳陆离的光影”。用在此处不恰当。D项“瞻前顾后”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但此句要表达的是他在工作中过于谨慎,而非犹豫不决,故使用不恰当。E项“名不副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使用恰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两项是(4分)A.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推迟了一个月进行,这一举措旨在保障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B.近日,学校组织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C.在阅读了《红楼梦》后,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封建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D.有关部门已经对这次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给出了详细的报告,但事故的责任人到底是谁,目前仍是一个悬而未决。E.他不仅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而且也是学校学生会的主席,所以他经常要处理各种事务,非常繁忙。答案:A、B、E解析:A项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明确,没有语病。B项句子成分齐全,语义清晰,没有语病。C项“在阅读了《红楼梦》后,使我……”缺少主语,应去掉“使”。D项“悬而未决”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E项句子逻辑关系清晰,语义明确,没有语病。三、判断题(每题3分)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B.《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重要性。C.《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D.《论语》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A项错误,《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不是孔子亲自编写;B项错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C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D项错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不是道家。下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合格者称为“举人”,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B.古代诗歌中,“律诗”每句八个字,共八句,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C.“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文忠公”中的“文忠”。D.“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答案:D解析:A项错误,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B项错误,律诗每句可以是五个字或七个字,分别称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C项错误,“文忠公”中的“文忠”是谥号,“公”是尊称,不是谥号的一部分;D项正确。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古代称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B.“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C.“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即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及安徽南部地区。D.“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多用作思归、怀乡之辞。答案:A解析:A项错误,古代称农历每月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十五为“望”;B项、C项、D项均正确。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他对这次考试胸有成竹,因为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B.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令人目不暇接。C.这本书的内容空洞无物,读后令人大失所望。D.他说话总是自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答案:D解析:A项“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使用恰当;B项“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使用恰当;C项“空洞无物”指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使用恰当;D项“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与句意不符,使用不恰当。四、填空题(每题3分)1.填空题:根据《赤壁赋》中的句子,补充完整:“寄蜉蝣于天地,_____。”答案:渺沧海之一粟2.填空题:《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完毕后,周围寂静无声的句子是:“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答案:唯见江心秋月白3.填空题:《师说》中,韩愈提到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答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填空题:《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君王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是施行仁政的措施之一。答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5.填空题:《过秦论》中,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_____。”答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五、阅读理解(每题4分)高三语文上册暑假预习试题阅读内容:以下是一篇选自《红楼梦》的片段,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花园中相遇的情景。宝玉见黛玉来了,便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问答题: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为何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4分)答案:贾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是因为他对林黛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既是他对黛玉的初次印象,也暗示了他与黛玉之间前世今生的缘分。贾宝玉给林黛玉取字“颦颦”有何深意?(4分)答案:贾宝玉给林黛玉取字“颦颦”,一方面是因为黛玉眉尖若蹙,与“颦”字相符;另一方面,“颦”字来源于“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既体现了宝玉的才情,也暗示了黛玉与“黛”石(即眉墨)的关联,从而体现了黛玉的美丽与哀愁。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案: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宝玉率真直爽、博学多才的性格特点。他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给黛玉取字时引经据典,显示了他的才情和机智。贾母对贾宝玉的言行有何反应?这体现了贾母怎样的性格?(4分)答案:贾母对贾宝玉的言行持宽容和喜爱的态度,她笑着回应宝玉的话,并称赞他“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这体现了贾母慈爱、和蔼的性格,以及对宝玉的偏爱和宠溺。这段对话在《红楼梦》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这段对话在《红楼梦》中起到了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才情,同时也为后文两人之间的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六、作文(30分)题目:请以“在奋斗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结合实际,抒发真情实感。写作例文在奋斗中成长人生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在赛道上奋力奔跑,不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在这条道路上,奋斗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奋斗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我们拥有旺盛的精力、敏锐的头脑和无限的创造力。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我们才能将青春的活力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在年轻时努力奋斗,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含答案)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5篇
- MSP430中文数据手册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四年级上英语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个人借款给公司合同协议书2024年
- 个人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2024年
- 2024年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
- 2024年呼和浩特客运资格证考试都考什么
- 2024年教职员工聘用合同书样本
- 2024年木材采购合同范本
- 手球专项课课程教案
- 2022年2022年钢化玻璃化粪池施工方案
- 机房运维值班记录表格模板
- 国际会计教学大纲
- 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施工方案
- 同步器设计手册
- 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台账
- 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 【中期小结】《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有效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小结
- 内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 八年级数学上册 2.4《整式的除法》2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案 华东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