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15我与地坛(节选)_第1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15我与地坛(节选)_第2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15我与地坛(节选)_第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15我与地坛(节选)_第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15我与地坛(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有一位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在21岁生日那天突然残废了双腿,丧失了行走能力,面对巨大的打击,他的精神几乎崩溃。这时候,有一个地点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启迪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有一个人给了他继续生存的勇气,给了他奋发向上的力量。最终,这位只有初中文凭的青年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史铁生。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体悟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重点)史铁生史铁生(1951—2010),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72年双腿瘫痪,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多篇小说。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等。1.走近作者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相关知识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的构思设计,地坛现存方泽坛、皇袛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①沧桑():②剥蚀():③坍圮():④亘()古不变:

a.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b.风、流水、冰川等破坏地球表面,使隆起的部分逐渐变平。c.侵蚀。沧海桑田的略语。倒塌,毁坏。自古以来一直都没变化。3.注字音,释词语cānɡsānɡbōshítānpǐɡèn

a.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b.(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⑤捋():⑥恍惚():⑦恪()守:⑧熨()帖: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严格遵守。舒服,舒适。lǚhuǎnɡhūkèy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两部分的记叙对象有什么不同?请迅速找出一句能把“我”和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提示】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我”和母亲。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在第8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1.“我”是“跑”到地坛去的吗?是如何去的?“我”怎么了?(用课文中的原句来回答)【提示】不是。

“我”是“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的。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答案出自课文第3段2.“我”“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用课文中的句子分析。

【提示】因为“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答案出自课文第3段3.“我”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地坛与作者有什么相似点?【提示】原因:“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遭到伤害的小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相似点:地坛是荒芜的,一如作者当时的心境,但地坛虽荒芜却并不衰败。答案出自课文第5段4.概括作者悟出的生死问题的真谛。荒芜的园中的景物对作者了悟人生真谛有什么作用?【提示】真谛: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是必然的,不必急于求成。作用: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并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倒使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来不曾引人注意的景象,让作者领悟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5.“死”的问题解决后,作者为何还“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提示】活的问题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通的,也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地坛中的景物向作者昭示着各种可能性,吸引着作者去解答。6.作者对地坛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提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这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挽救了作者。7.朗读第二部分,思考:母亲是怎样对待作者给母亲出的“难题”的?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提示】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8.母亲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我”什么样的启示?【提示】“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我”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我”一把应“怎样活”的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地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9.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提到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提示】“我”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刻刻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感悟母爱感悟生命荒芜地坛生机命运相连“我”深情回味母爱母亲追忆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了解与掌握。盘丝,即空竹随着抖绳的圆周运动而产生相应的圆周运动。由此可知,①为抖空竹。瑶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可以指天空。结合“好风相送”,可知②为放风筝。“机关”“边角”均为下围棋的相关术语,所以,③为下围棋。第④句出自唐代王泠然的《寒食篇》,描写了女子荡秋千的动作幅度之大,“来”“去”体现了荡秋千的活动。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1.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2.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3.没有无私的、自我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