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4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实验一:观察植物的身体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科学知识: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教学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教学用具: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4.概括。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小结: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实验二:观察植物的根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科学知识:1、认识直根和须根。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活动观察植物的根1、(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2、学生仔细观察: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实验三:根的吸水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科学知识:1、认识直根和须根。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活动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测)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5、组装实验装置。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实验四:茎的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科学知识:1、认识直根和须根。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植物怎样运输水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2、学生猜测。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4、设计实验。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6、回家做实验。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三、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

实验五: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懂得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2、探究植物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发挥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2、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3、学会依据事实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想。4、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5、懂得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重要意义,珍爱那一片绿。科学知识: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知道叶的蒸腾作用及意义。3、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趣味事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卷尺、资料卡。课前准备:用一个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盆栽植物上,用线把下面的袋口扎紧,把植物放在阳光下。教学过程一、学教导入上周我们进行了植物与阳光实验的探究,现在,我们看看探究的结果。二、植物与阳光实验探究的结果。1、交流。2、实验的结果与我们的猜测一致吗?3、课件补充:英根泰斯发现植物生长需要光的实验。4、学生了解光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什么,产物是什么。(见书第7页倒数第二段)5,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三、活动:叶的蒸腾作用1、回顾植物体内水的运行过程。2、提问: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3、指导设计实验(课后观察)4、观察教师课前的准备实验,说说看到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5、借助课件认识叶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意义:降温、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溶解在水中的养料的运输。四.布置作业:搜集植物器官的趣事。

实验六:观察兔子实验类型:演示实验一、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1)通过观察兔子的外形,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并代表动物认识动物一般的外形特征。(2)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条件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白兔的生活习性。(3)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白兔的区别,通过交流了解认识更多的动物。(4)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二、教学准备:有关兔子生活情况的录像,有条件可购买一只兔子供观察。三、教学过程:(一)观察兔子的外形。1、任务驱动:小白兔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你能说说知道小白兔的什么吗?2、学生自由发言。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小白兔,把小白兔画下来,并试一试将它身体各部分的名称标出来。4、学生观察,画小白兔,标出各部分名称。5、师:比一比,谁画的小白兔最像。6、生汇报交流,并上台展示作品。7、小结:小白兔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二)认识兔子。1、师:兔子还有没有别的特点呢?一起来说一说,比如兔是怎样运动的,兔子的身长、体重是多少,兔子耳朵和我们人的比较,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有目的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3、学生汇报,师板书。4、小结。(三)小白兔爱吃什么?1、师:图中的食物小白兔都爱吃吗?请你说说。2、板书学生的猜想。3、师:小白兔是否真的喜爱吃这些食物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4、生汇报,师板书。5、小结:大部分学生已对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有所认知,知道小的兔的生活习性。

实验七:分辨声音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的声音分类,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2、通过辨听声音的有关活动,获取提出声音与物体相关的假设的事实。3、观察并简单的区分声音的大小、高低情感态度与价值:1、乐于与人交流,体验不同声音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2、认识声音在了解事物、相互交流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秘密的动机。科学知识:1、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调”的概念2、认识声音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锣和鼓,二胡、口琴、笛子等乐器,大小不同杯子、材料的不同或用于辨声的其它物品。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歌声、琴声、雷声、机器声?有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心烦意乱。声音世界丰富多彩!声音世界奥秘无穷!??声音我们都很熟悉,可是我们都知道声间产生的奥秘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声音王国,交流我们听到过的声音,分辨这些声音差异,找出发出声音的对象。二、分辨声音1.学生倾听不同大小的锣声,高低不同的鼓声和锣声,同一强琴弹奏出结由高到低的音符,使他们从听觉上感性的了解声音的大小和高低之间的差异。2.让部分学生想出办法让乐器发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声音。注意要求先让学生对比同一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再对比不同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要求将信息按教材要求填入记录表。大小高低

3.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同一物体会发出大小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建构“音量”、“音调”概念。)4、用其他物体发出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三.猜一猜发声物体的名称我们来做一个猜声游戏,先展示放在讲台上的物品,再要求全班学生背向讲台,教师分别敲击讲台上的物品让其发怕同学们猜发声的物品的名称。

实验八:研究声音的产生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中图片的提示,小组合作制作小乐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协作制作小乐器。2、了解我国编钟的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科学知识: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学生准备:皮筋、纸巾盒、空盒子(或铅笔盒)、水、水杯若干个、小口空瓶或饮料瓶、吸管、图钉等。(课前布置学生带好相应的东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古人利用声音产生的原因制作了许多乐器。二.指南车信箱:科技史阅读材料—编钟1、了解编钟:利用科技史材料制成课件,向学生介绍。2、让学生说一说钟声是怎样产生的?想一想,怎样才能敲出由高到低的钟声?三.活动自制小乐器。1、准备:在制作小乐器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个实验小组,每组为一个乐队。按所做内容命名。2、设计: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什么样的小乐器;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引导学生确定初步的制作计划。3、制作修改:制作小乐器;交流介绍各自制作的小乐器,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4、展示评价:开一个自制乐器演奏会,让每小组派代表用自制乐器在班上独奏,然后各小组合奏,其他同学评价。

实验九: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事实,对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作出猜想与假设。2、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活动,发现空气、水、一些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科学知识: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围的一些固体传播的。教学准备:水、水槽、音乐贺卡或小收音机、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们耳朵的呢?二、活动1: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1、依据生活中的现象,你认为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2、学生猜想: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气体、液体物体传播。3、对每类猜想进行实验设计:汇报、交流、完善。4、学生进行实验。具体每类实验可以分别按以下探究方式进行。(1)固体:范例引领(可用教材P32第一幅实验场景图:桌面和空气传声情况的对比实验作为范例)→选定探究材料→按小组制定实验计划→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物体中传播)→全班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归纳总结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水或液体:第一个过程:教师出示材料直观启发学生(石子、铃铛、水、水槽等)→学生讨论实验计划→发放实验材料→实验→汇报交流→得出初步实验。第二个过程:教师出示音乐贺卡(或收音机)和塑料袋→提出探究问题→假设→师生共同制订对比实验计划(音乐贺卡在水中和空气中传出的声音对比)→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空气:提出探究问题→假设→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师生共同制订对比实验计划(对比玻璃罩中的闹钟在抽气前后抽气后传出的铃声)→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三.小结

实验十:控制声音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提出自己在控制声音方面的想法。2、尝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声音的控制(放大和减小)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环保的意识,认识保护听觉的重要性。2、感悟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科学知识:1、知道声音可以被控制。2、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教学准备:自制弦乐器、音叉及共鸣箱、减少噪声标识的图片或实物或减少噪音危害的录像或投影等、耳朵结构挂图。课前搜集的各种减少噪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声音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美妙的声音让人感到舒服,而有些声音却让我们感到烦躁不安,有些声音我们要使它变大,有些声音我们要尽可能使它减弱,那么我们怎样来控制声音呢?二、活动1使听到的声音变大1、哪些情况下,我们要使听到的声音变大?2、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4页中的4幅放大音量的场景图,启发学生寻找放大音量的主要办法:与声源、传播途径、传播距离、人耳处等因素有关。3、交流方法:学生交流使听到的声音变大的设想和办法。4、亲身体验: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5、总结提升;交流活动中的发现,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使声音变大的方法。三、阅读材料:噪声1、阅读。2、哪些声音是噪声,噪声有哪些危害,控制噪声的意义。3.激发学生产生自觉保护声音环境的动机。四、活动2:控制噪声1、教材35页的5幅图中,用到了哪些办法来减少噪声?2、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3、学生交流分析结果4、师生共同归归纳减少噪声的途径或方法5、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办法减少噪声。

实验十一:写密信实验类型:演示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用简单的方法书写密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在写密信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科学知识: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教学准备:课件、写密信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课件出示简单的传递信息的视频。(一段是远古人类用语言交流而成功狩猎的视频;另一段是古时候快马加鞭送军情的视频。)2、能说说这两幅场景中传递信息的情形吗?3、你能说出他们传递信息方法各自的优劣吗?4、教师小结:很久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结绳记事的简单方式传递信息。这些简单的方式容量小,传递距离短而且不能长期保存,而书信可将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