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2、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下列对这一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艰苦创业精神B.敢为人先精神C.刻苦钻研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

3、观察下表,带来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别粮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8.748.8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126.512.5A.祖国大陆的统一B.抗美援朝的胜利C.土地改革的进行D.“一五计划”的实施

4、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辱,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们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性转变。其中进行第二次转变的时间是(

)A.1949年至1953年B.1949年至1956年C.1953年至1956年D.1956年至1966年

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三大改造期间B.土地改革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大跃进”时期

7、《刘少奇冤案始末》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屈死到平反昭雪的故事。这一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说明了(

)A.“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B.“文化大革命”错误得到彻底纠正C.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D.拨乱反正任务胜利完成

8、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政企分开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9、下列时间点所发生的事件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其中1988年发生的事件是(

A.建立四个经济特区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0、在中国共产党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十二大B.十三大C.十五大D.十六大

11、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新发展理念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各民族一律平等B.少数民族高度自治C.国家统一领导D.共同繁荣发展

13、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一国两制"解释正确的是

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②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③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④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澳门回归祖国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5、毛泽东曾委托赴香港的章士钊先生转去中央致蒋介石的一封信。信中写道:“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说明党和政府已确立了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这封信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B.20世纪50年代中期C.20世纪60年代中期D.改革开放后

16、下图是战斗英雄蒋道平在涂有五颗星的战机里,70多年前,他只接受了10个月的训练,就入朝作战。图片上的五颗星代表他击落过5架敌机。如果办一个展览,这张图片可以展示哪支人民军队的辉煌战绩

A.空军B.海军C.陆军D.火箭军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结束了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同各国重新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求同存异”的方针

18、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创造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创造者是(

)A.袁隆平B.贾思勰C.邓稼先D.钱学森

19、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A.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C.“大跃进”的需要D.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1)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材料二: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清政府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2)材料二中的战败是指哪次战争的失败?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材料三: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康梁等人此后联合光绪帝发动了一场什么改革?材料四:“朕主张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善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光绪“朱笔密谕”。

(4)仔细研读材料四,你认为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1、同学们,你去过天安门广场么?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更是中国的政治心脏。这里曾见证过诸多的历史重要时刻。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图一,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开国大典。

材料二:图二,首都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会。

材料三:图三,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图四,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时自发打出“小平您好”的口号标语。

(1)图一中,广场上的人民群众欢饮鼓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为什么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

(2)写出图二、图三的拍摄时间。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邓小平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崇和爱戴?

(4)这四张天安门广场前的珍贵留影,为我们定格下了历史宝贵的瞬间。千万人的笑脸,亿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