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A.良渚遗址B.北京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2、□□,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名轩辕,其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等。”□□”应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

3、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

4、“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天下,蕞尔(形容地方很小)一邑(安阳)震寰宇。”据此可知(

)A.盘庚迁都最终使商朝政局稳定下来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象形是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D.商朝闻名于世的文字成就是钟鼎文

5、据下图可知,半坡人(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盆

A.已会制作黑陶B.熟练掌握炼铜技术C.使用成熟文字D.善于制作生活用具

6、穿衣应顺应自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这种穿衣理念与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接近?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7、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将如图图片货币按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bcaB.abcC.cbaD.bac

8、他曾任泗水亭长,后被封为汉王,在楚汉之争中以弱胜强,建立汉朝。他是(

)A.项羽B.商鞅C.李斯D.刘邦

9、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轻徭薄赋C.鼓励耕织D.北击匈奴

10、下图是小历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A.巩固大一统王朝B.解决王国的问题C.增加财政的收入D.加强对思想控制

1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主要是指这一时期(

)A.农民负担减轻B.政治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C.经济繁荣D.统治者节俭

12、秦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爆发的时间位于下面时间轴中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13、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4、学习历史线索和脉络很重要,下图的空白圆圈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名称(

A.东汉B.东周C.西晋D.前秦

15、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16、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对应错误的是A.吴道子《送子天王图》B.司马光《资治通鉴》C.贾思勰《农书》D.李时珍《本草纲目》

17、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起子弟”;采纳董仲舒的二减一,“罢免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个体目的是(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

18、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有关“百家争鸣”“商鞅变法”“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等内容的材料,由此推断该班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C.社会大变革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9、我国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研究山顶洞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周口店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元谋遗址

20、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陈寿《三国志》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二、综合题

21、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中国古代以农立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的进步,如下图。

铁制农具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图铁制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它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材料二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权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据材料指出他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根据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都江堰示意图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修造者,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作用。

22、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

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材料四:“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五:“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材料六:“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材料七:汉武帝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与汉武帝有关的史实公元前141年即位,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公元前134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①”公元前127年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②”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置9郡;平西南夷,置5郡

(1)“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是在何时?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该王朝采取了哪些经济、文化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王”完成“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天下战乱不断的根源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为克服这种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6)材料五中“防胡万里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

(7)你认为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9)把材料七表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依据图示,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材料二: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自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材料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

(3)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促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24、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非常活跃的局面。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请你引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材料二中的言论出自春秋时期的哪一位思想家?概括其主要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这种新局面出现的原因。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开拓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迁“治狱吏不直者”至南越地,又募15000名未婚女子至岭南。之后,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材料二:汉晋时期经常“水旱为灾”,“郡国大旱蝗”,民多流亡。《三国志》记载“黄巾起,避难南方”、“遭天下乱,避难交州”。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使得中原士民不再视之为暑湿、瘴热之地,加之地多人少,因而比较容易获得土地。……“八王之乱”后,又出现“永嘉南渡”。“永嘉南渡”及其之后的移民运动,进一步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逐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一一摘编自王子今《“铜驼”象征与汉晋南迁的移民运动》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七种类型第一种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第二种政府强制性的内聚型(边疆向中原聚集)移民第三种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第四种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的开发性迁移第五种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的移民第六种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与西迁第七种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摘编自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在岭南地区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