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希腊人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最先写出了有别于纯粹编年表的历史书,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这表明古代希腊A.民主制推动文化繁荣 B.科学发展领先世界 C.神学传统观念被抛弃 D.人文精神内涵丰富2.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 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 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3.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的《共产党》杂志发刊词中写道:“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十月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C.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入 D.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4.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5.1887年,英国某杂志刊登了一则梨牌肥皂广告。在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广告标题是“文明的诞生”;广告底部写着:“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这则广告可以用来说明A.英国工业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C.欧洲工业文明开始在非洲传播 D.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6.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此等恶习,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这表明民国放足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革除陋习,保障健康 B.救亡图存,复兴中国C.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D.保国、保种、保教7.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A.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B.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C.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 D.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8.贝多芬说过:“我一生热爱自由,超过爱其它的一切”。他曾将《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但后来愤而撕掉了总谱题赠的那一页,并在乐谱的开端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导致贝多芬态度改变的原因是拿破仑A.发动雾月政变 B.称帝 C.远征俄国 D.兵败滑铁卢9.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列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这里的“软件”是指A.有效的管理制度 B.优越的地理位置C.继承了西周传统 D.首创了郡县制度10.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11.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①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②隐含了面向全民大众的价值取向③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理想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12.雅典公民担任陪审员原本是没有报酬的。公元前451年,伯里克利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可获得2个“奥勃”,后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雅典平民半天的收入。这一举措A.改善了公民生活 B.削弱了贵族影响力 C.破坏了民主政治 D.维护了法庭的权威13.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A.北方的经济实力迅速下降 B.南方人口总数接近北方C.南方经济呈日益发展趋势 D.南方市镇经济空前繁荣1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A.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B.使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15.年代不清的报纸上有这么一段文字: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辖。这段文字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将A.与时俱进,改变二大奋斗目标 B.捐弃前嫌,与国民党联合执政C.停止反封建,与地主阶级合作 D.大局为重,与国民党党内合作16.下图是某一机构的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宣政院 B.内阁 C.鸿胪寺 D.理藩院17.“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到一八九八——一九一四年间先在欧美然后在亚洲最终形成了。”在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欧美国家在经济领域出现了A.垄断资本,巨型企业 B.大财阀,小型企业C.大政府,小社会 D.大帝国,大财阀18.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19.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合作社,劳动生产集体统一安排,劳动成果在优先完成国家任务、集体积累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合作社内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都受到一定限制。与这一经济形式特征直接相关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20.“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21.要了解原始先民聚族定居的生活状况,应访问的遗址是A.姜寨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殷墟遗址 D.镐京遗址22.推动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开采与推广的机器是A.蒸汽机 B.轧棉机 C.电机 D.内燃机23.下图中的古建筑建成于:A.希腊荷马时代 B.希腊古典时代 C.罗马帝国时代 D.西欧的中世纪24.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 B.法家思想影响 C.政治伦理规范 D.审美观念变化25.1780年6月由马萨诸塞州制宪委员会制定的州宪法,规定了大、小乡镇之间围绕邦议会代表权、行政职位的设置、司法权的地位、邦与各乡镇之关系。马萨诸塞州宪法A.是美国地方最早的宪法 B.标志着美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C.突出该州在美国的地位 D.为联邦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26.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27.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28.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A.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 B.确立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C.突出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D.标志着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29.“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30.马丁·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倡导信仰自由 B.否定宗教权威 C.主张权利平等 D.具有人文精神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杜佑,自幼读书勤奋、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十八岁开始从政,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少时亲眼看到过开元、天宝的盛世,但他一生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因此,他专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施政的张本。杜佑历经36年著成专叙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典》.《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竞委穷源,以收会通之效,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在《通典》中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他的注文大致可分为释音义、举故典、补史事、明互见、考史料五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杜佑还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表现出历史进化的观点。——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佑撰写《通典》的背景。(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杜佑编纂《通典》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32.材料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划定势力范围没有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明政策。实际上,只要触犯美国利益,开明自由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失去分量。举个例子:(1921年)11日,中国政府欠美国某大银行550万美元到期,但无力偿还。美国国务院威胁北京政府说,久借不还会对中华民国的财务政治评级产生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家提出要向中国政府预付一笔款子,供其偿还上述贷款。这一提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先是联手制造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就为中国成为美国金融保护国铺平了道路。”——摘编自(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政策推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盛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大约在7世纪,《陀罗尼经》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标有最早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一印剧术的发明,使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且每一部书籍都可以拥有大量读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本书籍很少,只在达官贵人、上层领城中流传的状况,使读书人越来越多。宋代时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这种泥活字极易破碎。后来出现的木活字易变形,金属活字着墨性差且价格昂贵,活字印刷始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的地位。直到1839年西方英国传教士将西式的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最终才取代了雕版印剧术。——摘编自许正文《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材料二在中世纪西欧,各国教会和贵族垄断了唯一的书面信息生产方式——手抄羊皮纸,其原料不易获得、复制慢、容量小。纸张在14世纪初才基本取代羊皮纸。中国的雕版印刷13世纪传入欧洲,最初主要用于印制宗教版画和赎罪券。1457年,在莱菌河畔的美因茨,两个德国人使用金匠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金属字钉是由铅、锡、锑等金属熔铸而成的合金,并用适于金属着墨的脂肪性油墨取代中国人使用的烟墨,印刷质量得到提高,配套的印刷机械也使排版较为简易。此后不久,美因茨受到战火冲击,当地印剧工人流散到德意志和西欧各地,印刷活动开始蓬勃开展。到15世纪末,欧洲的印刷书籍达到1500万——2000万册,活字印刷占据了绝大部分。——摘编自董子凡《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兴盛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活字印刷术在西方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自由地思考”、“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古希腊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和独立的思考,没有涉及民主制和神学观念,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从体现科学发展领先世界,排除B。故选D。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苏联虽然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却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说明美苏对峙,但都采取了克制的理性态度,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选C;1947年美苏开始冷战,排除A;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确立,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占优势,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将目光由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人运动的组织和开展,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并非强调十月革命的影响,B选项错误;D选项是在五四运动后,排除。故选C。4、D【解析】

据材料可知,但丁认为中枢的、宫廷的俗语是光辉的,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说明其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故D选项正确;俗语不是思想解放重要依托,材料并未体现,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的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文艺复兴的局限性,而不是体现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故C选项错误。5、D【解析】

根据“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非洲市场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B项;“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排除C项。6、B【解析】

材料是辛亥革命时期发出的革除陋习的号召,其根本出发点是“以培国本”,即救亡图存、复兴中国,故B正确;保障健康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本出发点,故A错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可能是根本要求,故C错误;保国、保种、保教是维新派的口号,故D错误。7、A【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均为礼器,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故A选项正确;二者均是商代青铜器代表,故B选项错误;二者体现的是贵族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审美,故C选项错误;二者均是礼器,与祭祀有关,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故D选项错误。8、B【解析】

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推翻了督政府,组建了执政府,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势力,并在欧洲范围内决定性的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反扑,贝多芬也因此为拿破仑谱曲。所以雾月政变不是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改变的原因,故排除A项;拿破仑确立独裁统治后最终复辟帝制称帝,由此导致了贝多芬对他态度的转变,故选B项;远征俄国和兵败滑铁卢都是拿破仑称帝以后,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D项。9、A【解析】

秦朝经过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故A正确。秦国地处西部,地理位置偏僻,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秦国继承西周传统,C错误。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不是秦国首创,D错误。10、C【解析】

略【详解】工业化浪潮能影响到北美而无法影响距离更近的非洲,而北美的美国实行与欧洲同样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这说明制度对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11、A【解析】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北大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众,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12、B【解析】

伯里克利时期,对参加国家公职的雅典公民提供报酬,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削弱了贵族影响力,B项正确;担任一天陪审员的报酬只相当于雅典平民半天的收入,提供公职津贴并不能提高整个公民阶层的生活水平,A项错误;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报酬,不会破坏民主政治,也与维护法庭的权威无关,CD两项错误。13、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县城数量自汉至唐不断上升,体现了随着南方人口增多与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对南方管理的重视,这从侧面反映出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北方县城数量有所下降,并不能说明北方经济实力迅速下降,排除A项;县城数量不一定能反映人口数量,排除B项;南方市镇经济繁荣主要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14、B【解析】

超大企业重视构建信息网络和收集信息,目的是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这样使得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B正确;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最终形成,也即经济全球化尚未真正实现,因此这一时期垄断组织的行为并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垄断属于私人垄断阶段,其指导思想依然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因此D中“克服”表述绝对,排除。15、C【解析】

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材料反映了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因此实质上就是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合作。C正确;此时共产党仍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未完全改变二大目标,A排除;这次合作未与国民党组成过联合政府,B排除;国共第二次合作实行的是党外合作,D排除。故选C。16、D【解析】

从图中机构负责归档汉、满、蒙等民族事务,设有俄罗斯馆、木兰围场和喇嘛印务馆等,可以推理出其为清代负责管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D项正确;宣政院是元代的中央机构,与“木兰围场”等不符,A项错误;明清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B项错误;清代负责外交、礼仪的鸿胪寺内,不会出现喇嘛印务馆、“木兰围场”等事务,C项错误。17、A【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一八九八——一九一四年间”即可判断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有关,故A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与垄断资本【详解】18、D【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相互制约,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19、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生产资料归合作社,属于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D;A是1978年以后,排除;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排除BC。2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要主宰世界,建立全球霸权。故此题应选D项。A与题干时间不符,BC在题干中没有反映。考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2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氏族村落,反映了原始先民聚族定居的生活状况,故A符合题意;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遗址、殷墟遗址是商朝遗址、镐京遗址是西周遗址,都不是原始先民的遗址,故BCD错误。2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开采与推广,故D正确;蒸汽机推动了煤炭的开采和推广,故A错误;轧棉机的动力来自蒸汽机,故B错误;电机的动力来自电力,故C错误。23、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图中的建筑是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80年,希腊古典时代为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23年,故选B;荷马时代处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之间,排除A;罗马帝国从公元前27年开始,排除;西欧的中世纪是从476开始,不符合题意,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雅典的历史遗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24、C【解析】

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25、D【解析】

据材料“规定了大、小乡镇之间围绕邦议会代表权、行政职位的设置、司法权的地位、邦与各乡镇之关系”可知,马萨诸塞州宪法调整了大小乡镇、邦与各乡镇之间的关系,为联邦宪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故D选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马萨诸塞州宪法是美国地方最早宪法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标志美国成为了联邦制国家是通过1787年宪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马萨诸塞州在美国的地位,故C选项错误。2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也称为经济危机,是空前严重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值都大幅度下降,比如美国直接下降了50%,失业人口超过了1500万,这也是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近半数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即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故D选项正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体现了美国面对二战的威胁而增兵,没有体现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而大量青年征兵被拒的现象,没有涉及到医疗科技进展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是大萧条的深远影响,与分权制衡无关,故C选项错误。27、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均以古代选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故B项正确;儒墨道法四家学派并未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完善的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排除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各学派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排除D项。故选B。28、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对沿海地区的工业采取“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在当时主要把重点放在内陆地区,说明国家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A正确;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B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特征,C排除;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D排除。故选A。29、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科举制”才能起到天下之“士”(读书人)群趋而奔向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的良好的社会效果,所以材料描述的制度只可能是科举制。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详解】30、D【解析】

材料显示,马丁·路德认为凡是受过洗礼的人都可担任神职,有信仰者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这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关于信仰虔诚问题的理论,而非信仰自由问题,排除A;马丁·路德并不否认宗教权威,其强调的是信仰平等,排除B;只要虔诚信仰,人人平等,这是宗教信仰领域的平等,权利平等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平等,排除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阅历丰富,既看过唐朝盛世,也经历唐朝衰弱;安史之乱促使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探究社会治理(制度);从政经历的积淀,借鉴前朝史学的成果。(2)贡献: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制;发展了史书自注方法;表现出进步史学思想。【解析】

(1)据“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少时亲眼看到过开元、天宝的盛世,但他一生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得出阅历丰富,既看过唐朝盛世,也经历唐朝衰弱;安史之乱促使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探究社会治理(制度);据“他专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得出从政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