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语文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2.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
1.诗词选材: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取适合课外诵读的古诗词。
2.诗词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文化背景: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选取的诗词,了解诗词的作者、背景等基本信息。
2.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入新课。
3.诗词诵读: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默读、背诵等,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4.诗词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5.文化背景讲解: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6.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诗词诵读、分析和理解方面的表现。
2.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整体水平。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诗词的诵读,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过诗词的诵读,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讲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2.教学难点:
(1)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学生对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
(2)诗词意象的解读:学生对诗词意象的理解和感悟,需要教师通过具体诗词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对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诗词的审美鉴赏:学生对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提升。
(5)诗词的创作: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学生的学习用具,如笔记本、词典等。
2.课程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
3.信息化资源:
-互联网上的相关诗词资料,如诗词解析、诗人介绍等。
-诗词朗诵视频和音频资料。
4.教学手段:
-诵读: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默读、背诵等。
-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讲解:教师对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讲解。
-实践: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练习。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入新课。
过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如“你们对古诗词有什么印象?”,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入新课。
2.诗词诵读(10分钟)
目标: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默读、背诵等,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可以示范朗读,并引导学生注意诗词的韵脚和节奏。
3.诗词分析(20分钟)
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过程:教师给出诗词分析的问题,如“这首诗词的主题是什么?”,“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主题?”等。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点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过程:教师给出小组讨论的任务,如“你们小组认为这首诗词的意象有哪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教师可以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建议。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过程: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小组的分析结果和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和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指导和评价。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和强调,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1.诗词诵读能力:学生将能够正确地朗读、默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词,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使自己的诵读更加准确和有感情。
2.诗词分析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他们将能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文学术语来描述和表达。
3.文化理解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诗词的学习,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他们将能够认识到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他们将能够欣赏诗词中的美,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评价。
5.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诗词的学习,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将能够尝试进行诗词的创作,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在诗词诵读环节,可以尝试创建更加生动有趣的情境,如使用音乐、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诗词的氛围中,提高他们的诵读兴趣和效果。
2.互动式教学:在诗词分析环节,可以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有些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表现出不够积极和主动。
2.教学评价不够多元化:目前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评价,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通过设计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设置竞赛、角色扮演等。
2.多元化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让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目的明确,紧扣教学内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设计以下板书:
1.诗词诵读:在板书上,我会列出本次教学中的重点诗词,并标注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一目了然。
2.诗词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水施工合同简单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转让与投资框架合同
- 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协议书范本(2篇)
- 卫生纸购销合同格式
- 解析指南利息借款合同的撰写技巧
- 面料采购销售合同
- 电梯设备安装合同协议范本
- 实习生实习保证协议
- 安全承诺我践行
- 医用防护服供货合同
- 2024年品牌授权合同:授权乙方使用甲方品牌进行产品生产与销售
- 2024年医院建设泥水工程合同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展览展示活动策划与执行标准
- (9篇)2024年《形势与政策》大作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
- 大型机械运输服务方案
-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
-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彭吉象
- 中药材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
- 个人吊车维修合同模板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