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备考】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二)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起步阶段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

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2)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

报刊(《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汇报》,些报刊主要是

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发展阶段

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梁启超在

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1)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

(2)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1915陈

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大力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

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

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

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

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

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

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

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

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

领域。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不久,电影传到中国。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

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3)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

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

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

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

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2、电视

(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

生。最初,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即使

在这些大城市,受生活水平限制,也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

电视节目也比较单调。

(2)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

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

(1)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仅仅过了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

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意义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

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

(1)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2)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

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3)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依然存在。

(2)具体原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

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

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

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被眼前的利

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3、经济危机的表现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

股价狂跌。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

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

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概况

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3、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

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

锐。

(3)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

势。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内容

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

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措施

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

的政策。

3、结果

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

会动荡不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一、临危受命(背景)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动荡

3、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二、实施"新政”

1、特点

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

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

展的责任。

2、措施

(1)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

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

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2)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

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

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

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

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

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

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

剩。

(4)社会福利: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

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

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

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

自己的工会。同时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

基本权利。

三、新政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在危机

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此,资本主义

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

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凯恩斯主义盛行

2、表现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理论,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

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变化

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

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

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

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

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

好的社会服务。

3.内容

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

福利国家制度。

4.历程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2)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

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5.评价

(1)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

性。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

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

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

升。

3.影响

(1)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

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

生了质的变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

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工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

的推动下。

2.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

增长。"新经济”由此问世。

3.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

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

内战争时期。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苏维

埃政权。

3、措施

(1)实行余粮收集制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1)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

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

个重要因素。

(2)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很多政策超出战时

n*u)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

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内容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

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3)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

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4)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

(5)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5、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

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

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

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

金。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里。

3、评价

(1)积极:

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

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缓慢。

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

弊端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

2、内容

(1)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

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

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

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

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

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4、评价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

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

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

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影响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与美国的军备竞

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

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

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问题及影响、(1)经济改革:是用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

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

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

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

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2)改革重点转移: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的重点转

向政治领域。

3、问题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

续下降。

4、影响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

苏联的解体。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

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

最大的债权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

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2、目的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召开

(1)时间: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

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

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

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

雷顿森林协定》。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金融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

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

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

46亿美元。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

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

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

宗旨: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

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

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

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

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

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

(2)特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

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国际货币基

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3)影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

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

地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

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原因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

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

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3)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

的必要性。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签署: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

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

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3)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

济的发展。自关贸总协定缔约以来,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

易谈判。这些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

国际贸易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一以美国为主导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

大支柱。

(2)作用: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

方向发展。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

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联盟

L原因

(1)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2)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

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

烈愿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

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2、过程

(1)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

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2)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

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4)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

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I政治联盟。

(5)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

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6)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影响

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

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L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

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

位面临挑战。

2、成立

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

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协议内容

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

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性质

贸易自由化组织

5、影响

(1)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

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2)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加快产业结

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

加入,美国也积极推动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美

洲I,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L背景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

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开始谋求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2、建立与发

(1)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

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成立。

(2)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

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

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3)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

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影响

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

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4、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I、大洋洲I、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

洲I,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

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L原因

(1)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

系开始增多。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

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3)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

流动。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

推动者。

(5)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

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

发展。

2、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

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

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

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

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