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_第1页
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_第2页
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_第3页
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_第4页
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forurbanutilitytunnelofShaanxiprovince(征求意见稿)《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规范》编制组2018年3月前言为促进我省地下综合管廊事业的发展,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达的(陕建标发〔2017〕10号)编制立项的批复,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结合陕西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本规范的编制。本规程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项目质量管理;5.项目进度管理;6.项目投资与成本管理;7.项目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8.项目沟通与信息管理;9.项目合同管理;10.项目风险管理;11.工程监测管理;12.竣工管理;13.资产移交管理。本规范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48号创业广场B座26层,邮编710000,邮箱:dixiaguanlang@163.com)。本规程主编单位: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建西安综合管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西安中冶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施文鑫徐亮唐伟孙富田葛超曲连峰罗朝洪郭凯郭庆彬卫建军潘新阳高凡张平尹瑞朱晓伟张峰杨成乔小明本规程主要审查人:目次TOC\o"1-2"\h\u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基本建设程序 43.2规划 43.3投融资 53.4建设管理 64项目质量管理 74.1一般规定 74.2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84.3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94.4勘察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154.5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174.6施工图审查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194.7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质量管理措施 194.8PPP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205项目进度管理 235.1一般规定 235.2进度计划 245.3进度控制与调整 276项目投资与成本管理 30(Ⅰ)项目投资管理 306.1一般规定 306.2投资收益与资产移交 30(Ⅱ)项目成本管理 316.3一般规定 316.4成本计划 326.5成本控制 336.6成本核算 346.7成本分析 347项目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管理 367.1一般规定 367.2安全管理 367.3职业健康管理 387.4环境、绿色、文明施工管理 398项目沟通与信息管理 438.1一般规定 438.2沟通管理 448.3信息管理 458.4文件管理 468.5信息安全及保密 469项目合同管理 479.1一般规定 479.2合同评审 479.3合同订立 489.4合同实施计划 499.5合同实施控制 509.6合同管理总结 539.7招标管理 5410项目风险管理 5610.1一般规定 5610.2组织机构及职责 5610.3项目管理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控制管理 5710.4设计阶段风险控制管理 5910.5招标阶段风险控制管理 6011工程监测管理 6211.1一般规定 6211.2明挖区段监测 6511.3盾构区间监测 7012竣工管理 7312.1一般规定 7312.2工程质量验收的条件 7312.3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与程序管理 7412.4竣工验收管理 7612.5PPP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7713资产移交管理 7913.1一般规定 7913.2资产移交程序与管理 79本规范用词说明 80引用标准目录 81CONTENTSTOC\o"1-2"\h\u153301Generalprovisions 1100132Terms 278013BasicRequirements 390073.1capitalconstructionprocedure; 3212143.2planning 4204273.3InvestmentandFinancing 594193.4

ConstructionManagement 6131554ProjectQualityManagement 7194554.1generalprovisions 7116324.2Qualitymanagementmeasuresforconstructionmanagementunits 8240604.3Measuresofqualitymanagementsupervisionunits 924784.4Surveymeasuresofqualitymanagementanddesignunits 15232414.5Theconstructionunitofqualitymanagementmeasures 174.6Constructiondrawingreviewunitqualitymanagementmeasures…………194.7Engineeringqualitydetectionunitqualitymanagementmeasures……… 1916234.8PPPprojectqualitymanagementmeasures 2053085projectprogressmanagement 23115955.1generalprovisions 23295925.2scheduledplan 2479905.3Schedulecontrolandadjustment 27218846Projectinvestmentandcostmanagement 3010555(Ⅰ)Projectinvestmentmanagement 3093406.1generalprovisions 301766.2Investmentincomeandassettransfer 3011741(Ⅱ)projectcostcontrol 3176556.3generalprovisions 31287426.4costestimation 32138546.5costplanning 331046.6costcontrol 3456407Projectsafety,occupationhealth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 34245477.1generalprovisions 36270237.2securityadministration 36165117.3Occupationhealthmanagement

3889007.4Theenvironment,greenandcivilizedconstructionmanagement…………39158498Project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management 432698.1generalprovisions 43108998.2CommunicationManagement 447938.3informationmanagement 45124008.4filemanagement 4684838.5Informationsecurityandconfidentiality 46196089projectcontractmanagement 47231679.1generalprovisions 4795079.2bid 47144929.3contractmanagement 482936610projectriskmanagement 561504910.1generalprovisions 561730310.2Organizationandresponsibility 563111610.3Projectplanningandfeasibilitystudystageriskcontrolmanagement 571952210.4Riskcontrolmanagementatdesignstage 59135710.5Controlofriskmanagementinbiddingstage 602300311Qualityinspectionmanagement 622549311.1generalprovisions 622378811.2Testcontent 652643611.3Testreportrequirements 703054412Completionmanagement 731725112.1generalprovisions 73364212.2Theclassificationofengineeringqualityacceptance 733006812.3Thequalityoftheprojectandacceptanceconditions 731068212.4The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ofengineeringqualityinspectionprocedures 741932112.5Completionandacceptancemanagement 763000512.6ThecompletionofthePPPprojectacceptancemanagement 771102013Thetransferofassetsmanagement 79424813.1generalprovisions 791080013.2Assettransferprocedureandmanagement 798290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fication 80Listofquotedstandards 811总则1.0.1为规范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适应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的需要,制定本规范。【条文说明】本条阐明本规范的编制目的。依据当前我省城镇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形式和需求,本规范旨在全省范围内对综合管廊项目立项、建设过程管理等进行统一规范和明确,以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促进我省综合管廊项目科学发展。1.0.2本规范是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行为基本依据,内容包括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费用管理等。【条文说明】本条阐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3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扩建、改建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管理。【条文说明】本条阐明综合管廊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4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遵循安全、高效、有序、经济、保护环境和服务运营的原则。【条文说明】本规范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对综合管廊项目管理相关行为予以规范。对于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和其他事宜,仍应遵循相应国家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0.5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条阐明综合管廊专业。1.0.6本规范所称的城镇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镇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镇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城镇综合管廊为市政公用工程。

2术语2.1.1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ofutilitytunnel城镇综合管廊建设全过程实施的项目管理活动。建设全过程包括项目立项后的前期筹备、勘测、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系统联调、竣工验收等。2.1.2业主proprietor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的出资人。业主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履行出资义务,行使出资人权利。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业主是指代表政府的出资法人。2.1.3建设单位constructioncompany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管理的具体承担单位,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单位是指项目管理公司。2.1.4项目管理公司projectmanagementcompany采用PPP模式,由政府出资法人与社会投资人根据股权比例共同出资组建的PPP项目公司。2.1.5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Constructionprojectcontractmanagement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是以合同文本为载体,以签约把关、合同监控为基础工作和基本目标,以合同风险防控、合同效益提升为核心价值的,风险与效益兼顾、商务与法务融合的复合型综合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应包括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磋商文件、总包合同、总承包合同管理和其他合同管理。2.1.6特许经营Franchising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人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而被特许人获准使用由特许权人所有的或者控制的共同的商标、商号、企业形象、工作程序、商业经营行为等。2.1.7项目发包人projectemployer按招标文件中约定、具有项目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合同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项目发包人是指项目管理公司2.1.8项目承包人projectcontractor按总承包合同中约定、被项目发包人所接受的具有项目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项目承包人是指具有项目总承包资质的,能履行总承包合同义务的承包单位。2.1.9项目管理组织organizationofprojectmanagement实施或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人员及设施的集合。包括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简称为组织。2.1.10项目资本金projectcapital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是投资人为建设某一项目自身需具备的资金要求。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及相应权益。2.1.11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costmanagement保证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所需的过程。它主要涉及资源计划、费用估算、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等。2.1.12项目成本费用控制projectcostcontrol以费用预算计划为基准,对费用及其偏差进行测算、分析和预测,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或进行费用预算计划变更管理。2.1.13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2.1.14环境卫生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指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包括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废污处理、卫生防疫等。

3基本规定3.1基本建设程序3.1.1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条文说明】为了便于对工程项目进行正确决策、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预定建设目标,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3.1.2城镇综合管廊的安全设施必须同综合管廊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施工。【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作为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必须在建设管理理念上,在规划、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上给予高度重视,同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安全设施,将安全问题落到实处。3.1.3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竣工验收后,宜依据国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管有关规定由政府组织进行后评价。后评价应遵循“客观、独立、科学、实用”的原则。【条文说明】明确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要求,要求各城市政府或其委托主管机构,在综合管廊项目竣工验收后,组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及使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指导后续项目的建设。3.2规划3.2.1综合管廊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应以规划为指导,保证综合管廊的系统性,提高综合管廊效益。3.2.2综合管廊应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扩、改)建,在城市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规划建设。【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既要体现针对性,又要体现协同性。综合管廊建设要针对需求强烈的城市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调高综合管廊实施效果;综合管廊建设也要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等相关项目协同推进,提高可实施性。3.2.3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与建设应与地下空间、环境景观等相关城市基础设施衔接、协调。【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属于城镇基础设施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高效集约的城市地下管线布置形式,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与城市给水、雨水、污水、供电、通信、燃气、供热、再生水等地下管线设施规划相协调;城镇综合管廊主体采用地下布置,属于城镇地下空间利用的形式之一,因此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建设应统筹考虑与城镇地下空间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关系;综合管廊的出入口、吊装口、进风口及排风口等均有露出地面的部分,其形式与位置等应与城市环境景观相一致。3.3投融资3.3.1城镇综合管廊的投融资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投资渠道为辅,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多渠道融资,规范和保障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工程是重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发展的主要投资人。为积极推进管线入廊,城镇综合管廊项目投融资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安排相应的城镇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城镇综合管廊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宜实行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和经营,并采取招标的方式公开、公正地选择投资者,以规范和保障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资金。3.3.2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城镇综合管廊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统筹安排,重点扶持。【条文说明】政府应相应建立健全综合管廊项目的评估机制,合理评估综合管廊的贡献和补贴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3.3.3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应制定合理的建设规模、标准和建设时序,防范投融资风险。【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应坚持适度超前、适时建设、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在明确远景综合管廊规划目标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依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把握建设条件和建设时机,合理安排资金投入,防范投融资风险。3.4建设管理3.4.1拟建项目应根据城镇综合管廊近(远)期建设规划及其规模、建设强度、建设管理特点和可利用资源等,选择合适的建设管理模式。【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可根据管理的特点和地区可以用管理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管理模式。3.4.2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单位,应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工程建设应实施规范化管理。建设单位组织机构设置应独立、精干、高效。【条文说明】本条对建设管理单位的组织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并考虑到网络化建设需要,要求机构设置应适应多条管廊建设资源的共享和整合。3.4.3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活动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过程应体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的持续改进过程。3.4.4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的业主可根据项目投融资模式、可支配管理资源、项目具体情况和项目策划,采用代建、全部或部分工程总承包方式、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移交(BT)、公私合营(PPP)、设备系统集成等管理方式,委托专业管理机构承担全部或部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条文说明】本条鼓励业主根据自身管理实际情况,采用代建、全部或部分工程总承包方式、BOT、BT、PPP、设备系统集成等新型项目管理方式,引入社会专业管理机构承担全部或部分项目管理责任,提高项目的建设管理绩效。3.4.5城镇综合管廊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进行履约管理。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城镇综合管廊,项目管理公司应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履约管理;业主应对施工图审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履约管理。【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城镇综合管廊监理履约管理由业主直接管理

4项目质量管理4.1一般规定4.1.1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应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把质量管理摆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首位。4.1.2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并承担相应的工程质量责任。4.1.3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应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造优质工程。【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属于城镇重大建设工程,城镇综合管廊建设的有关活动及对其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必须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责任。重点是完事质量控制手段,做好过程控制和质量评定,强化质量验收单组织和程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建造优质工程。4.1.4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条文说明】城镇综合管廊建设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组织工程质量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4.1.5城镇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应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条文说明】城镇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实行质量保修制度。4.1.6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建立涵盖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条文说明】采用PPP模式的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4.1.7采用PPP模式的城镇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单位质量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1明确项目质量目标。2编制项目质量计划。3实施项目质量计划。4监督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5收集、分析、反馈质量信息并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4.2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2.1业主单位通常作为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负责项目的立项申报和过程监督,选择建设单位承担项目全过程管理职责。4.2.2建设单位通常作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管理实施主体,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履行建设项目法人全部职责。4.2.3综合管廊建设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时,业主单位和建设单位可为一家单位。4.2.4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性质、复杂程度、自身需求和专业能力以及项目发包模式等确定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应满足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启动、勘察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全过程的组织管理需要,满足项目建设质量有效控制的总体要求。4.2.5建设单位应依据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选择勘察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咨询、监理等单位,通过合同约束体系,有机整合各参建单位,形成以建设单位为核心的建设管理模式。4.2.6建设单位应建立自身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设立专职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根据工程特点,配备数量充足、专业对应的质量管理岗位和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条文说明】建设管理单位应建立自身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4.2.7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保证工程质量。4.2.8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条文说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是法定程序,不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工程不得开工。4.2.9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周边环境资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生产和设备供应、监测、质量检测单位等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置应符合综合管廊建设工程的要求。【条文说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管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均有明确规定,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原始资料,以满足设计要求;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在轨道交通工程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和工程建设中,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生产和设备供应、监测,以及质量检测单位的资质条件、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相关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资质条件、业绩和配置均有明确要求,要求与所发包的综合管廊工程相匹配。4.2.10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或陕西省各地市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文件档案。4.2.11建设单位可委托具备相应勘察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单位,对勘察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统一勘察报告的编制细则,协助建设管理单位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勘察资料进行验收,对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审核。4.3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3.1监理单位应依据监理合同中建设单位授予的权力行使职责,在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义务期间,应公正、独立、自主的开展监理工作。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为建设管理单位提供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意见。4.3.2监理单位应设立项目监理机构,对所监理的项目质量进行控制。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保证工程质量。4.3.3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或陕西省各地市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4.3.4监理单位应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并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对监理质量负责。当发生质量事故时,应报告建设管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影响范围和工程进度。4.3.5施工准备阶段1城镇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方应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常规检测设备和工具。2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监理单位应编制监理规划。监理单位应参加勘察设计技术交底,对勘测设计技术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对勘察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进行签认。监理单位应熟悉设计原则、设计图纸及质量要求。5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监理单位应根据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6监理单位应及时审核施工单位编写的开工报告,检查施工现场施工条件、所需资源、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7监理单位应参加工程测量的领桩、交桩工作,组织测量工程师对工程控制桩进行校核并记录,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保护措施。8监理单位应审批和监督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制订的工程检验批划分,组织施工、设计设备集成(供货)等单位对验收标准中未包含的新设备系统或新设施进行工程验收划分,报建设单位核准。9监理单位应根据城镇综合管廊工程特点制订工程例会、专项检查等管理制度。10监理单位应就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程序和要求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并做好会议记录。【条文说明】监理单位应在正确领会工程建设项目意图、核查和熟悉项目原始资料的前提下,在总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编制监理规划。监理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项目概括;2监理工作范围;3监理工作内容;4监理工作目标;5监理工作依据;6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7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8项目监理机构的岗位职责;9监理工作程序;10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1监理工作制度;12监理设施。监理单位参加勘察设计交底会应了解的基本内容是:1设计主导思想、采用的设计规范、确定抗震等级、防火等级、基础、结构及机电设备设计(设备造型)以及工程重大风险因素等;2对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等。对分包单位的资格应审查以下内容: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2分包单位业绩;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4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监理单位应对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专业,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理实施细则应在相应工程实施开始前编制完成,并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2监理实施细则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专业工程的特点;2监理工作流程;3监理工作要点;4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监理实施细则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并应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开工报告审查主要审查以下条件:1施工许可证已经获主管部门批准;2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3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4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5进场道路及水、电、通信等已满足开工要求。4.3.6施工阶段1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当施工单位调整、补充或变动施工组织设计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实施。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经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验和确认,对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考察,对施工单位拟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清单及其所列规格和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的检查、见证取样或平行检测资料应及时、齐全。监理单位应对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和数量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执行报审制度,严禁不合格、明令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监理单位应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应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未改)监理单位应针对城镇综合管廊重大风险部位、关键工序节点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通过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及时进行验评。监理单位应按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的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监理单位应定期检查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编制整理情况,审核工程资料的编制和整理是否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条文说明】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由建设管理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对新材料、新产品,承包单位应报送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的证明文件;对进口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承包单位还应报送进口商检证明文件,并按事先约定,由建设管理单位、承包单位、供货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联合检查。监理单位应重点审查以下大型起重机械和自升式架设设施的验收手续:1塔式起重机;2施工升降机;3吊篮;4自升式模板架体。巡视检查的主要检查内容如下:1是否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已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3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是否到岗到位;4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5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6已施工部位是否在质量缺陷。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监理工程师宜采用照相、摄影等手段予以记录。重大风险部位、关键工序节点应包括深基坑开挖、盾构进出洞、暗挖或盾构上穿已建轨道交通等、暗挖法开系统受电、系统调试等。4.3.7项目竣工阶段1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和专项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对验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销项,检查并形成整改销项报告。2监理单位在验收前应做好监理竣工档案资料的整理,按要求对监理工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3竣工验收时,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交工文件,督促施工单位整理合同文件和工程档案资料,填写竣工资料监理审查意见单。4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单位应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对验收中提出的整改问题,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条文说明】初步验收的内容包括:1施工单位提交的全部竣工资料;2各单位工程的质量情况;3需要进行功能试验的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时,对某些剩余工程和缺陷工程,在不影响交付的前提下,经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承包单位可在竣工验收后的限定时间内完成。4.3.8工程缺陷责任期阶段1在工程缺陷责任期阶段,监理单位应依据监理合同确定的质量保修期工作范围,负责对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和记录,对施工单位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2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责任归属,对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核实修复工程的费用,签发支付证明。缺陷责任期结束后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管理单位结算工程保修金。3监理单位在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责任终止申请后,经确认符合条件,应签发或会同建设管理单位共同签发《工程质量缺陷责任终止证书》。【条文说明】1建设工程缺陷责任期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确定。监理单位可不设立项目监理机构,宜在参加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中保留必要的人员承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监理工作。对于非承包单位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修复、复用的核实及签署支付证明,宜由原施工阶段的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人签认。工程质量缺陷责任终止证书》签发的必要条件:1监理工程师确认承包人已按合同规定及监理工程师指示完成全部剩余工程,并对全部剩余工程的质量检查认可;2缺陷责任期内监理工程师发现并指示承包人进行修复的工程已全部完成;3竣工图纸资料已全部完成。4.4勘察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4.1综合管廊建设必须遵守先勘测、后设计、再施工的建设顺序。【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建设必须遵守先勘测、后设计、再施工的建设程序,绝不允许设计单位在没有详勘资料的情况下出图,绝不允许施工单位使用未经过国家强制性审查的非正式图纸施工。4.4.2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执业人员质量责任制,实行勘测设计文件逐级校审制度,对其成果质量负责。【条文说明】综合管廊勘测设计工作应选择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完成,勘测设计单位应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自身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逐级校审制度,对于产品质量具有可追溯性。4.4.3勘察单位应编制勘察大纲,并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对其进行审查。【条文说明】勘察资料是综合管廊建设的基础资料。勘察大纲是整个勘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应根据沿线的地质构造特征制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成果一般以初步勘察报告的形式提供,在施工设计阶段,勘察成果一般以详细勘察报告的形式提供。作为勘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最终成果,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其进行审查,保证基础资料的准确性。4.4.4勘察单位应实行综合勘探,提高和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条文说明】随着勘察技术的不断完善,勘探方法和手段呈多元化发展,为保证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应采用多种勘探方法相互验证、综合分析的手段,特别是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更应如此。4.4.5详勘成果须由建设管理单位送审查机构审查。未经审查通过不得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依据。【条文说明】详勘是综合管廊工程勘察的重要阶段。详勘成果是施工图文件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控制环境影响、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关键资料。综合管廊工程,尤其是地下工程属隐蔽工程,具有不可恢复性,一旦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环境和社会影响,工程不易修复且恢复成本过高。因此必须确保详勘成果的质量与准确性,为施工图设计和周边环境提供充分依据,进而保证综合管廊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根据原建设部令第134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三条“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制度”和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送审查机构审查”的规定,详勘成果应实施审查制度,未经审查通过,严禁作为施工图设计依据。同时,建设管理单位作为工程质量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将详勘成果送审查机构审查。建设单位可自主选择审查机构,但是审查机构不得与所审查项目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厉害关系。4.4.6对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进行专项勘察,施工配合过程中应加强设计变更的地质补充勘察工作。【条文说明】当遇到采空区、岩溶、地裂缝、断裂带、地面沉降、有害气体等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时,勘察单位应进行专项勘察并提供分析报告。4.4.7设计单位应落实质量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明确各级质量责任,采取有针对性和具体可行的办法保证设计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4.4.8设计单位应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保证工程质量。4.4.9设计单位应根据符合设计阶段工作要求的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规定。4.4.10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通过专项审查。4.4.11设计管理应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对项目质量实施控制。4.4.12勘察设计单位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技术标准和合同进行勘察设计,加强勘察和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健全勘察和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制度,参与图纸会审和做好勘察和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4.5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5.1施工单位应设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按照合同约定配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条文说明】项目经理部是由项目经理组建并经批准、由项目经理领导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是施工企业通过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规定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也是承包人履行工程合同的主体机构。项目经理部作为项目管理组织,应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随着项目的开始实施而组建,随着项目的完成而解体。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上授权委托代理人。项目经理责任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管理制度,其构成英包括项目经理部在企业中的管理定位,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条件,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运作机制,项目经理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及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4.5.2项目经理必须取得相关规定要求的等级和注册证书。4.5.3施工单位应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制订质量保证制度和措施,组织全员培训落实责任,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障城镇综合管廊施工质量。【条文说明】项目管理规划作为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项目管理规划应包括项目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两类文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英由组织的管理层或组织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招标文件及有关合同文件、相关市场信息与环境信息等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对项目管理规划大纲进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可依据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条件和环境分析资料、工程合同及相关文件及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编制。4.5.4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4.5.5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确定质量控制点,制定控制预案,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条文说明】预案编制应依据的法规及参考的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职业监控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环境还礼体系系列标准;4《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预案编制程序可包括: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2制订编制计划;3现场调查,收集资料;4环境因素或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5控制目标、能力与资源的评估;6编制应急预案文件;7应急预案评估;8应急预案发布。预案的编写内容包括:1应急预案的目标;2参考依据;3使用范围;4组织情况说明;5风险定义及其控制目标;6组织职能(职责);7应急工作流程及其控制;8培训;9演练计划;10演练总结报告。4.5.6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对关键岗位人员定期组织专门培训、考核,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条文说明】施工单位应组织三级教育,其内容应有分工。企业主要针对国家和地方有关质量和安全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组织的质量安全规章制度等进行教育;项目经理部主要针对现场的安全制度、现场环境、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进行教育;施工作业队主要针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特点、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进行教育。教育培训应考核效果,以提高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4.5.7施工单位采购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的原则,选定供货厂商。保证按项目的质量、数量和时间要求,以合理的价格和可靠的供货来源,获得所需的材料、设备及有关服务。施工单位应设置采购部门,制定采购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采购计划。采购管理应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合格的产品供应或服务单位,建立名录。施工单位应通过采用招标或竞争性磋商等方式确定供应或服务单位。4.5.8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或陕西省各地市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建设项目档案。4.6施工图审查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6.1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执业人员质量责任制。4.6.2施工图审查单位应按照规定对综合管廊建设工程的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逐级审查制度,对其审查质量负责。4.6.3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对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的文件,出具审查合格书,并将审查单位盖章的全套施工图交还建设单位。4.6.4施工图审查单位发现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应当退回建设单位并书面说明原因。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经修改后,重新报原审查单位审查。4.6.5施工图审查单位对审查合格的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承担法律责任,不得出具虚假审查合格书。4.6.6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及时收集、整理勘察成果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建设项目档案。4.7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质量管理措施4.7.1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见证取样检测资质或专项检测资质。检测人员必须拥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具备上岗证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4.7.2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当对送检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试样和委托单进行核对,并记入检测报告。【条文说明】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及时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及检测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计量认证章、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中所有签字须手写签字,严禁签名扫描机打。4.7.3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加强检测资料管理,保证检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可追溯性,建立检测试验台账及相关试验记录、设备检验记录、人员资格台账等。4.7.4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在对工程实体检测前,应当根据技术标准和工程实际,对委托检测内容制定检测方案,并在工程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全程见证下实施。4.7.5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检测管理控制程序和检测业务信息化系统,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可靠,并对检测结论负责。4.7.6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4.7.7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统一连续编号,不得随意抽撤、涂改。4.7.8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不得伪造数据出具虚假的检测报告。4.7.9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不得与其所检测工程的相关责任单位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4.8PPP项目质量管理措施4.8.1项目管理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1职能明确,可为项目提供相互协同的全方位服务;2组织构架科学、合理,与所履行的职能相适应;3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并经遴选任用;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得到派出组织授予的与其职能需要相适应的权力;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各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应有明确的责任。6在项目的不同阶段,组织机构应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实际需要作相应调整。4.8.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设立专职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根据工程特点,配备数量充足、专业对应的质量管理岗位和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人。4.8.3项目管理公司应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保证工程质量。4.8.4项目承包人应设立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设立专职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项目承包人应向项目管理公司履行施工总承包合同里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条文说明】项目承包人应设独立的项目经理部,对合同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4.8.5项目承包人设置的项目经理部中项目经理、专职质量员、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应向工程所在地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项目经理部应履行施工总承包合同里的相关责任和义务。项目经理部结合综合管廊监理招标范围设置的下级施工项目部中的项目经理、专职质量员、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亦应向工程所在地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条文说明】项目承包人设置的项目经理部中项目经理、专职质量员、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和下级施工项目部中的项目经理、专职质量员、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均应向工程所在地的市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4.8.6项目管理规划由项目承包人负责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临电施工方案的审批人为项目承包人的技术负责人。【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综合管廊每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临电施工方案的审批人为项目承包人的技术负责人,审批完成的文件由两级备案的项目经理签字加盖两级项目章后报监理单位审批。项目承包人向建设单位移交的建设项目资料中需加盖项目章的资料,均加盖项目经理部项目章。4.8.7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条文说明】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明确了监理单位的直接管理由谁招标谁管理。

5项目进度管理5.1一般规定5.1.1项目进度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所采取的必要的管理措施。【条文说明】项目进度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所采取的必要的管理措施。包括:工作定义、工作顺序安排、工作时间估算、进度计划制定和进度控制等。工作定义是指找出为创造项目可交付成果而必须进行的具体工作;工作顺序安排也被称为排序,是指找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图、表、文字资料等文件;工作时间估算是指对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估算;进度计划制定就是在分析工作顺序、工作时间和资源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项目进度的计划安排。进度控制就是通过各种纠偏措施,控制进度计划的变化,保证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5.1.2城镇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应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进度计划管理体系,推行计划分级管理制度。各级计划应相互衔接,下一级计划支撑上一级计划。5.1.3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进度管理制度,明确进度管理的责任部门、管理目标、工作流程等。在初步设计前应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制定项目管理规划和总进度计划,明确总进度目标、总工期。【条文说明】进度管理是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建设质量控制和节约工程投资的必要手段。建设单位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管廊工程规划批复意见为依据,制定项目管理规划和总进度计划。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总工期确定后,为保证建设质量,一般不宜随意改变,尤其不宜缩短既定工期。5.1.4项目承包人应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编制阶段性进度计划。定期跟踪检查所编制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若其执行有偏差,应采取纠偏措施,并视必要调整阶段性进度计划。【条文说明】项目承包人是指按法定程序公开招标确定的具有项目承包资格的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单位,如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设备及材料供应商、监测等单位。5.2进度计划5.2.1项目的进度计划应按合同规定的进度目标和工作分解结构层次,分为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进度计划,按照总进度计划控制阶段性进度计划的进度、阶段性进度计划深化分解总进度计划的原则制订各级进度计划。【条文说明】工作分解结构(WBS)是一种层次化的树状结构,是将项目划分为可以管理的项目工作任务单元。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层次: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组码、记账码、单元活动。通常按各层次制订进度计划,分为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进度计划。5.2.2项目的进度计划文件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1进度计划图表。可选择采用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时标网络计划和隐含有活动逻辑关系的横道图。进度计划图表中宜有资源分配。2进度计划编制说明。主要内容有进度计划编制依据、计划目标、关键线路说明、资源要求、外部约束条件、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条文说明】进度计划不仅是单纯的进度安排,还载有资源。根据执行计划所消耗的各类资源预算值,按每项具体任务的工作周期展开并进行资源分配。“进度计划编制说明”中“风险分析”应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5.2.3运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编制进度计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宜采用相应的项目管理软件。【条文说明】相应标准如国家标准《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5.2.4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管理规划的具体要求制订总进度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应明确整个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年度计划目标、重大控制性节点目标。【条文说明】建设单位进行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是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应满足项目管理规划的具体要求。5.2.5建设单位应组织建立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框架,明确各项目承包人的工作接口。5.2.6项目承包人应根据项目总工期、合同工期要求,综合考虑前期准备工作和外部接口等控制因素,编制可实施性的总进度计划和年度计划以及便于操控的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执行。【条文说明】建设项目总计划应综合考虑项目规划、立项批复、外部环境、资金准备、建设要求提出总进度目标要求,然后细化到年度计划,总进度计划应包括:1前期准备:应包括立项报告编制和审批、工可报告编制和扩初批复计划。2规划勘察设计计划:应包括勘察设计、规划设计、初步设计图纸等计划。3征地拆迁计划:应包括规划、土地、拆迁、五小证办理计划,主要是确定工程拆迁计划。4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手续办理、管线搬迁、交通组织实施计划。5招投标计划:应根据总体计划要求,编制不同种类招投标计划,涵盖前期、设计、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6土建工程计划:应根据征地拆迁计划和前期准备工作计划编制工程实施计划,涵盖地下管线迁改、土方开挖、主体结构、附属设施、监控中心等并根据不同工序出细部计划,便于控制关键节点和里程碑。7安装工程计划:根据土建工程实施计划应列出设备采购、廊内通风排水电气照明等附属设施安装施工计划。8智慧管廊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计划:综合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BAS(环境监控系统)、供电、信号、管线入廊和综合联动计划。9试运行计划:应包括运营接管及人员配备计划。试运行演练计划、运营条件验收计划。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委托合同编制勘察设计工作计划,并对勘察设计工作进度进行控制,应尽可能使设计工作进度与招标、施工和物资采购等工作进行相协调,主要是控制各阶段的出图计划。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时性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年度、季度、月度和旬、周施工计划。监理单位应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建立进度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各项控制措施,对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进行监督控制,协调各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确保项目交付使用进度目标的实现。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应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编制供货进度计划,计划应包括供货的所有环节,如采购、加工制造、运输等。5.2.7进度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费用等各项目标的实现;2应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合同工期要求与各阶段不同侧重点,结合在建工程进展情况,遵循科学、合理、均衡的原则,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3应依据资源环境及内外部约束条件,合理调整阶段性进度计划,确保工期满足合同要求;4进度计划的编制宜以工作任务逻辑关系、估算时间、资源储备情况、关键时间节点或主要工期节点等为依据安排。5目标分解,即根据工程项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环境条件、资源情况确定并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5.2.8进度计划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遵循下列程序制订:1收集编制依据;2确定进度计划的目标、性质和任务;3进行工作分解及任务描述;4确定工作的起止时间及工期节点、关键线路;5处理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6编制横道图或网络图进度表;7编制进度说明书;8编制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9上报审核批准。【条文说明】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有文字说明、重要工期节点描述、工作量表、横道计划、网络计划等方法,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进度计划表、资源需要量情况说明、对前一时间段工作完成情况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形象进度判定、存在问题、下一时间段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5.2.9项目总进度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各单位工程的周期,以及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以及各单位工程之间的衔接。2主要单位工程设计进度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以及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完成时间。3关键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进度计划,以及关键设备和材料运抵现场时间。4各分部工程施工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以及主要分部工程施工分包工程的计划招标时间。5综合管廊监控设施以及配套附属工程完成时间、以及各分部工程试运行时间。【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项目总进度计划应包括的内容:3关键设备材料主要是指供货周期长和贵重材质的设备材料。5综合管廊监控设施包括综合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BAS(环境监控系统)以及联动试运行时间。5.3进度控制与调整5.3.1项目承包人应以批准的进度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进度调整计划实施工程进度动态控制。【条文说明】项目承包人应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跟踪检查,并采取组织、经济、技术等措施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其中:1组织措施包括:1)明确各项目承包人的进度管理职责;2)建立进度信息沟通网络;3)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4)与外部相关方的协调。2经济措施包括:1)按合同约定进行验工计价,支付工程进度款;2)按照合同的约定,根据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3技术措施包括:1)对设计变更及工程变更(洽商)进行进度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2)施工关键路径梳理协调,优化施工组织;3)设计改进和技术挖潜。5.3.2项目承包人应按进度计划的要求定期进行执行情况自查,及时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当活动拖延影响计划工期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作出书面报告,并进行监控。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2实际进度图;3进度偏差状况以及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4解决问题的措施;5计划纠偏建议。5.3.3特殊情况下,进度计划确需调整时,项目承包人应编制项目进度调整计划和相关说明文件,上报原进度计划审批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5.3.4项目承包人应将分包工程进度纳入项目进度控制中,分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定时向项目承包人报告分包工程的进度。5.3.5在项目收尾阶段,项目承包人应组织对项目进度管理进行总结。项目进度管理总结应包括下列内容:1合同工期及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2项目进度管理经验。3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5项目进度管理的改进意见。【条文说明】编制项目进度管理总结应依据下列资料:项目合同、项目计划、项目各级进度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月报,项目进度计划调整记录等。

6项目投资与成本管理(Ⅰ)项目投资管理6.1一般规定6.1.1项目管理公司应按国家相关制度规定,认缴足额的项目资本金。【条文说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自1996年实行以来,经历了2009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和2015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号)两次调整,关于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如下要求: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般为20%,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可在规定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基础上适当降低。6.1.2在PPP模式中,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造、运营维护与移交等工作。项目涉及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由项目管理公司承担并计入PPP项目总投资,包括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立项及可研、建设单位管理费、监理费、勘察设计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临时设施费等。6.2投资收益与资产移交6.2.1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基础设施中的政府特许经营项目,政府可通过PPP模式授予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并运营综合管廊的特许经营权。【条文说明】准经营项目较纯公益性项目而言,具有比较明确的受益对象,因此可以向受益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项目具有一定经营性;而较纯经营项目而言,准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由于管廊提供的服务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其附带的公益属性导致市场机制的部分失效或低效,使用者付费无法覆盖管廊建设、运营成本及社会投资的合理利润要求,需由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通过可行性缺口补贴的方式来维持其运营。特许经营权特许期一般不超过30年6.2.2项目管理公司通过经营本项目获得管线入廊企业付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经营性收入等方式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条文说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求已建设综合管廊的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在地下综合管廊以外的位置新建管线的,规划、建设、市政道路部门不予各类审批;既有管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6.2.3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应将项目设施完好移交政府或其指定的接收机构。(Ⅱ)项目成本管理6.3一般规定6.3.1组织应建立项目全面成本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关系,把管理目标分解到各项技术和管理过程。6.3.2项目成本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织管理层,应负责项目成本管理的决策,确定项目的成本控制重点、难点,确定项目成本目标,并对项目管理机构进行过程和结果考核;2项目管理机构,应负责项目成本管理,遵守组织管理层的决策,实现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6.3.3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1掌握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2确定项目合同价;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4进行成本控制;5进行项目过程成本分析;6进行项目过程成本考核;7编制项目成本报告;8项目成本管理资料归档。【条文说明】项目合同价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准。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合同价。6.4成本计划6.4.1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1合同文件;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3相关设计文件;4价格信息;5相关定额;6类似项目的成本资料。6.4.2项目管理机构应通过系统的成本策划,按成本组成、项目结构和工程实施阶段分别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条文说明】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项目成本控制要求编制、确定项目成本计划。其中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一般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单位应围绕施工组织设计或相关文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