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读书辛弃疾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注】①元元:百姓。②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B.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不重情节画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C.辛诗三四句写诗人读书时的反应,体现了诗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特点。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16.读书目的往往对读书行为有影响,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答案】15.C16.①陆诗: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作者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②辛诗:读书的目的是为解人生困惑,作者深入研读古籍,在古今对比中回味反思并获得乐趣。【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体现了诗人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错误,三四句是说作者合上书本想起古人的可笑之处,起身散步于悠长的走廊,是一种对古人行为和言论的深刻理解后的反思和自我反思。‌诗人的笑,‌既包含了对古人行为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嘲。‌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探究作者观点的能力。陆诗。根据“读书本意在元元”可知,陆游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归志宁无五亩园”“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体现了他读书的行为,意思是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可知,他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因为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天下苍生。辛诗。“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意思是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可知,辛弃疾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解人生困惑。三四句写读到古人有趣的情节时,诗人会大笑,笑过之后,站起来揉揉肚子,到长廊下散散步,回味思考。据此可知,诗人读书的行为体现在仔细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书籍,读到古人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在长廊中摩腹行走思量。作者深入研读古籍,在古今对比中回味反思并获得乐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衡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还至湖南。②饭颗山:目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出句写凉风,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对句问友人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B.杜诗颔联出句写诗人期盼友人的音讯早日到来;对句写江湖水大浪高,友人旅途难行。C.杜诗颈联中,诗人在感慨自身遭遇的同时,也道出自古以来文人的共同命运,意味深长。D.杜诗沉郁深广,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李诗直白浅易,寓深情于戏谑之语中。19.杜诗尾联和李诗第三、四句都写了作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18.C19.同:杜诗尾联和李诗第三、四句写作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关切和怀想之情。异:杜诗尾联写作诗,还表达了杜甫对李白遭遇的同情之情和不平之气;李诗第三、四句写作诗,还表达了李白对杜甫一丝不苟创作态度的敬佩之情。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望梁石头城罗邺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承题意,写诗人春天眺望古城金陵,于残阳微雨中见柳碧桑黄,荒城残迹。B.颔联两句中“江山不改”与“冠盖前后”对举,引发对朝代更迭,盛衰无常的喟叹。C.“浪声吹岸”与“惊涛拍岸”,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绘就急浪翻涌的壮阔景象。D.吊古之作多借景、事抒发感慨。本诗写景时感情色彩浓郁,抒情时笔调深沉悲凉。16、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都属怀古之作,但本诗尾联与词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运用的抒情方式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15.C【解析】“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错误,“浪声吹岸”主要运用的是听觉元素,描述的是波浪拍打岸边所发出的声音,而并没有涉及到视觉元素。16.①本诗尾联直抒胸臆。诗人频频回首,既有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的忧思。表现了诗人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情感抒发更加直接、强烈。②词中句子寓情于景。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抒发了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寄寓着作者对历史的兴叹与惋惜,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焦虑,情感更加含蓄、深沉。【解析】罗诗通过直接表达“无限悲愁事”,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和兴衰无常的感慨。同时“欲下荒城回首频”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具象化,传达出诗人站在荒凉的城楼上,频繁地回望过去,思考着历史的变迁和自身的处境。《桂枝香·金陵怀古》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六朝旧事随流水”的景象,借助流水这一意象来暗示历史的流逝和不可逆转。同时“寒烟衰草凝绿”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金陵古都繁华不再的感慨。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楼夕望招客①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②,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③清凉。【注释】①作者于823年(唐)夏天,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江楼,也称望海楼。②晴天雨:风吹古木,声音似雨,但天空是晴的,所以叫“晴天雨”。③“较”,一作“校”。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一个夏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暮色茫茫,山川宏伟,气象壮阔。B.“灯火万家”是俯视角度,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以此暗示杭州城的繁华。C.“星河一道”句写天上星河倒映水中,给人以水天一色的印象,意境开阔。D.诗人独居异乡,内心愁苦,以乐写哀,眼前美景反衬出诗人愁苦的形象。16.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请结合诗文谈谈此诗“高妙”之处?【答案】15.D16.①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结构严谨。前三联写壮阔山川、万家灯火、月照平沙等,皆所望之景: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且“望”又暗含希望之意——希望朋友来消暑。②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晴天雨”比喻风吹古木发出的声音,以“夏夜霜”比喻月照平沙的色彩,设喻巧妙新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夏夜的清凉。③颈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的手法,“风吹古木”写声音,为动态;“月照平沙”写颜色,为静态,动静结合,写出了夏夜的清幽、凉爽。④意境幽美,充满人情味。作者以山川、灯火、星河、风声等寻常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疏朗悠远的山水画,尾联邀约友人消暑,使整幅画增加了人情之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内心愁苦”有误,诗人此刻欣赏美景,并想邀请友人一起欣赏,说诗人“内心愁苦”没有依据。反衬的说法也不恰当。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结构严谨。本诗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一首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海上夜色。次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颔联泼墨挥洒,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②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两个形象的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③颈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的手法。“风吹古木”,将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和雨声联系起来,诉诸听觉,属于动景描写;“月照平沙”则是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霜色结合起来,从视觉上让人从细微处领略壮美的山河,属于静景描写。此二句的描绘,把一片清朗幽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顿觉暑意全消,精神为之一爽。④意境幽美,充满人情味。诗人在一个夏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山川、灯火、星河、风声等意象清新优美、疏朗悠远;尾联增加了人情之美,以问答的形式,以江楼茅舍消暑“较清凉”描写人物形象,口吻亲切、诙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双调】折桂令·金陵怀古[元]卢挚①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②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知。【注】①卢挚:元初汉族文学家。②江令:指江总,陈代文学家。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回顾六朝当年夸耀自己豪华奢侈的盛况,将读者引入千年前的历史氛围中。B.陈是六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已是繁华销歇,“玉树无花”含有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弦外之音。C.作者登上台城,远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烟沙,生发无限感慨:金陵旧时的豪门如今都在哪里?D.本曲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皆为怀古佳作,立意新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