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串门去(节选)李娟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我伤心地说:“豁切!”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节选自《冬牧场》)[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相对体面的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而更注重保暖。B.送走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后,我们也憋不住要去拜访邻居,可见冬牧场生活的枯燥与寂寞。C.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D.在迎接我们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冲回来和我们慢慢走,可见客人来访时他们的兴奋。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B.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C.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D.冬牧场上人畜的栖息地被广阔的天地衬托得极其渺小,作者用镇纸来比喻它,流露出对艰苦环境中的生命的赞美。8.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三言两语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语言描写的特色。9.冬牧场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削弱哈萨克牧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始终渗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请结合文本对串门过程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的。6.A7.C8.①语言简洁短促,表现出牧民干脆豁达。②短句多、省略多,表现出牧民不太熟悉汉语,真实而又契合人物的身份。③多用语气词,掺杂民族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出牧民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9.①写串门而至于要列计划、开会议,如此慎重其事,既可以看出牧民们生活的单调寂寞,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与人交往的重视与渴望。②围绕串门的衣着、打扮问题反复描写,表现牧民们在艰辛生活中不忘自尊、向往美好的生活热情。③串门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天气寒冷,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牧民们探亲访友的热情,可见其苦中寻乐的生活态度。④对待来访者,大家总是热情迎接并招待,可见牧民们对彼此情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错误,根据“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太邋遢了”“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分析,大家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错误,这种巧合、延宕,让我们激动和惊喜,而不是“让心情变得失落”。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要注意题干明确的指向:分析具体的“语言描写的特色”,而不是分析比较宽泛的人物描写方法。①文章写的是边疆哈萨克人关于在二月串门的习俗和经历,在人们相互交流时,多次写到了“豁切”,极为简短利落,表现了牧民的直率豪爽、干脆豁达。②不管是“大家都说:‘豁切,又不是去放羊’”,还是“我”伤心地说“豁切”,还有“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都体人物语言多用短句,也多有省略句,表现出牧民能懂汉语,但是不太熟悉,内容真实,又恰到好处地契合了人物的身份。③根据“天不是已经热了嘛”“行啦行啦”等,可知人物语言多用语气词,又随时掺杂极具民族特色的“豁切”,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出牧民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9.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①根据“其实早在一月……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等内容,可知哈萨克人对出门拜访邻居极为重视,要郑重其事地挑选合适的日子,并列出计划,可以看出牧民们生活的单调,同时也突出他们对与人交往的重视与渴望。②“我”加玛打算去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之前,“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等内容,对衣着、打扮问题反复描写,突出牧民注重仪表,在艰辛生活中不忘自尊、向往美好的生活热情。③根据“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等内容,可知串门并不容易,路途遥远,而且又是在这天气依然寒冷的初春时节。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牧民们探亲访友的热情,可见其苦中寻乐的生活态度。④对待来访者,“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些盛情款待客人的场景,表现牧民的热情好客,和对彼此情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界河安晓斯五十岁的时候,夫妻俩都觉得很累。老李就对老婆白燕说:“吵了三十年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能不吵就不吵吧。”白燕同意老李的意见:“不吵了,真不想再吵了。”退休后,夫妻俩回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农村老家居住。老家的院子宽敞,阳宅,坐北向南的堂屋是五间大瓦房,宽大的院子像个小花园。农村的房屋布局,当中三间是大客厅,两头是两间小卧室,东屋一间是小厨房。抽了口烟,喝了口茶,叹了口气,老李对老婆白燕说:“咱各住各屋,各做各饭,各花各钱。”他们还商量着在院中间挖了条小沟,找工匠用砖、水泥和瓷片砌好,做成一条长长的水池。老李说:“男左女右,东为上,我住东边卧室,你住西边卧室。”不想再争吵。老婆白燕说:“成。”从此,院中间那条长长的水泥池子就成了夫妻俩的“界河”。植树节到了。夫妻俩又商量着在大门口正中间栽了一棵绿化树,约定好了,老李走东边,白燕走西边。小院里,“界河”边,放着两把一模一样的竹椅子。为消磨时光,老李买了张小桌子架在了“界河”上,上面摆着他们常下的那副五子棋。每天,夫妻俩就隔着“界河”说说话,下下棋,有时还争论点从朋友圈看到的稀罕事。遇到家里的大事小情必须决策而又争执不下时,就下五子棋,谁赢棋就按谁说的办。大多时候,赢家都是老李,白燕就嘟哝着说老李耍赖。小日子慢慢过,老夫妻糊涂活,一天天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农家小院里,窗台上都会有青砖垒成的鸡窝。鸡要下蛋了,就会飞上去,呆卧在鸡窝里铺垫的麦秸上,肚下面压着主人预先放好的“引蛋”,愣怔半天后,“咯咯嗒、咯咯嗒”地叫起来。这是告诉主人,下了一个蛋。那天,白燕喂养的一只黑花母鸡发癔症迷瞪了,飞过“界河”卧在老李的鸡窝里下了个蛋。在“界河”边竹椅上晒太阳的白燕,就去老李的鸡窝里收走了那枚热乎乎的鸡蛋。同样在“界河”边那把竹椅上晒太阳的老李,正好看见白燕去他的鸡窝里收鸡蛋。“这不太好吧?”老李说,“不是自己喂的鸡下的蛋,就不要去收。”白燕不服气:“是我的黑花母鸡飞错了地方,把蛋下到你的鸡窝里了。”老李说:“啥证据?”白燕就拿出手机,给老李看自己抓拍的照片。照片上,那只黑花母鸡刚下完蛋走出老李的鸡窝,正仰着脖子“咯咯嗒、咯咯嗒”地叫着。无话可说,老李就点点头。趁着老李上洗手间,白燕顺手在老李的小菜园里薅了一把蒜苗。转过身,老李正站在她身后。“这季节蒜苗正贵,按市场价,再低一点,收两元钱。”老李的竹椅上用小绳子拴着个微信二维码,就顺手递了过去。“嘀”一声,白燕扫码支付两元。那天正值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夫妻俩没事闲聊。老婆白燕就问:“‘惊蛰’是啥意思?”老李说:“‘惊蛰’的意思是大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农谚说:‘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白燕就问:“真的假的啊?”老李笑笑:“很准。”当天晚上,真的就电闪雷鸣,下起大雨来。老李知道白燕害怕打雷,就端着茶壶来到老婆的卧室陪她坐着。看到老李进来,白燕眼角湿湿的:“你还记得啊?”给老李的茶壶加过开水,白燕又端过一盘老李喜欢吃的水果。①《晚间新闻》播完了,雷停了,雨小了,老李从沙发上站起身,端起茶壶往外走:“你睡吧。”白燕的泪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外涌。结婚纪念日到了。白燕割了韭菜,包了饺子,坐在“界河”边吃,还剥了大蒜,倒了一小碟醋。②正巧那天老李吃酸汤面叶,薄薄的白面片在碗里晃,上面撒着葱花、香菜末,汤上漂着的小磨香油闪闪发光。白燕知道老李喜欢吃水饺,就递过去几个。老李也用勺子盛了点酸汤递过去。白燕说:“知道今天啥日子不?”老李装出一副茫然的表情:“高兴了,天天都是好日子。”吃过饭,两人就看“界河”里养的鱼。白燕养的鱼是红色的,老李养的鱼是黑色的。白燕就说:“上次那鱼食钱,该算算了。”老李就用手机扫码支付五元钱。白燕的手机设定了语音:“微信收款,五元。”老李笑笑:“真像个卖鱼食的老太婆。”日子如春水般平静流过,“界河”两边的竹椅子上,老李和老婆白燕就这样打发着漫长的光阴。③“界河”两边的葡萄树也长得旺盛,粗壮的老藤蜿蜒曲折,爬满了“界河”上面用竹竿做成的葡萄架,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紫红紫红,很是喜人。忽然有一天,他们接到闺女的电话。闺女要生孩子了,想让白燕去那座大城市里帮着照看孩子。临走前那个晚上,白燕走到老李的卧室前:“我明天就要走了。”半夜,老李走到老婆白燕的卧室前:“我查了查,得坐两个小时高铁。”送走老婆白燕,老李坐在“界河”边,呆呆地看着对面那把空荡荡的竹椅子,心里空落落的,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老李拿出五子棋摆在“界河”上面的小桌子上。擦擦眼角的泪水,老李对着那把空椅子说:“老婆啊,咱下盘棋吧,我让你赢。”正流泪间,手机响了,是老婆白燕在高铁上和他视频。④老李就把手机镜头对准“界河”上的小桌子让白燕看,黑白相间的棋子摆满了棋盘,那局五子棋,“界河”对面的白燕真的赢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模一样的竹椅子、小桌子、五子棋是使夫妻两个“隔中有连”的关键事物,不可或缺。B.夫妻俩决定挖小沟做水池、分配住处时都心平气和,说明二人的相处模式已有些许改变。C.老李索要蒜苗钱,白燕索要鱼食钱,双方都看重自己的劳动,却使得心理距离愈发疏远。D.“糊涂活”“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中的“糊涂”并非贬义词,而是指夫妻俩对生活琐事不太计较。7.下列对本文及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晚间新闻》播完了,雷停了,雨小了”,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含蓄地写出了老李对白燕的关心。B.句子②对酸汤面叶从形、色、光、味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说明老李做饭很用心,暗示了他可能是因为结婚纪念日而特地做的。C.句子③描写葡萄的喜人长势,葡萄使得“界河”更加漂亮、充满了生机。这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改善,烘托了人物愉悦的心境。D.句子④老李主动让白燕赢棋,与前面他赢多输少形成对比,说明老李真正感悟到夫妻相处不应处处争输赢,而应包容与谦让。8.标题“界河”具有怎样的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9.有人说,这篇小说很像一篇散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6.【答案】C【解析】“却使得心理距离愈发疏远”理解错误,从文中看,二人关系并未受此影响,反而越来越融洽。7.【答案】B【解析】“从形、色、光、味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错误,没有对味道的描写。8.【答案】①“界河”指院中间那条长长的水泥池子。(1分)②“界河”象征着夫妻二人“各住各屋,各做各饭,各花各钱”的生活方式。(1分)③“界河”象征着二人既对彼此牵挂理解,也保持一定距离、互相尊重的相处方式。(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9.【答案】①本文选材均为吃饭、下棋、收蛋、养鱼、种菜等生活琐事,但都围绕着对夫妻关系的思索展开,类似于散文的“形散神聚”。②本文不着意描写连贯完整的故事,不设置强烈的矛盾冲突,不在情节的波澜起伏上用力,而是描写二人生活点滴中流露出的关心、分歧、惦念,娓娓道来,使文章呈现出一定的散文气质。(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从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也可酌情给分)广西苍梧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传承付树霞①不知是因为姓万还是医术高,得珠大爷不大爱说话。晚饭后,得珠大爷爱绕着小镇遛弯。年老的年少的见着了,会远远地喊一嗓子:得珠大爷,遛弯呢?通常情况下,得珠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只从鼻子里“嗯”一声,然后背着手,照旧走自己的路。遇到得珠大爷心情不佳的时候,这声“嗯”会被省略掉。②小镇人呢,见怪不怪,半点儿不计较。转天见了面,依旧恭敬地打招呼。③小镇很多年轻人不懂,大家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唯独万姓人二十四过小年。老辈人说,原先他们不是万姓,具体姓什么没有人记得了。只记得万姓是万岁爷赐的姓。据说,万得珠大爷的先人曾用万家的普济药方,救过微服出巡的万岁爷。万岁爷不仅赐了万姓,还特许万姓人腊月二十四这天,单独送灶王爷上天为万姓人言好事。④也因此万姓人在小镇上的地位有些特殊。但万家人丝毫不见骄躁,一代又一代传承这普济药方的普济精神。⑤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所以小镇上几乎家家都麻烦过得珠大爷。再加上那时候人们穷,小镇又偏,谁得个小病闹个小灾的,都会往得珠大爷家跑。轻则扎个针灸,重则开三服汤药,保管药到病除。药费呢,有则给,没有得珠大爷眼皮一耷,半句话都不说。小镇民风淳朴,手头不方便的,会先欠着。有那实在拿不出药费的,会在得珠大爷有事要相帮的时候,主动上门。得珠大爷的老伴儿过世时,来的人就海了去了。⑥最为难得的是,只要半夜听到有人把门砸得山响,得珠大爷披衣穿鞋抓着药箱,跟着就走。⑦当然也有得珠大爷治不了的病。得珠大爷会在号完脉后说,送医院吧。家里人就知道这是得了大病了。找车拉人赶紧去医院。到医院拍完片子,医生下的结论和得珠大爷说得不差半分。⑧这不,已经好长时间,得珠大爷没出来遛弯了。小镇人猜测,是不是因为那家新开的诊所。新开的诊所名叫玉泉诊所,是小镇考出去的医科大学的学生开的,毕业后自谋出路,回家乡干起了诊所。⑨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那苦药汤,在玉泉诊所看完病,拿些药片一吃,病好得也快,还省得熬汤药。因此,小诊所的生意挺红火。⑩听说玉泉也会用汤药,得珠大爷有些心动了。医不治己,自个儿病了这么多年,是该找个人看看了。得珠大爷上门求药,言明,不吃西药。玉泉丝毫没为难,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药方。得珠大爷抄起药方,扭头就走。回到家里,细细查看药方。不看则罢,一看竟然破天荒地大笑起来。药方竟是红豆七颗、黑豆七颗、小枣七颗、枸杞七颗、核桃七颗,用锅蒸煮,一日一餐。黄口小儿,哪知中医的精深!得珠大爷把那张药方贴在进门必经之处,每看一次,大笑一次。时间长了,郁结之气竞自没了。(11)不知什么原因,普济世人的万家人丁稀少,到得珠大爷这一辈已经是三代单传了。而得珠大爷这辈子竞没得一儿半女,得珠大爷没少为这事长吁短叹。(12)这日,得珠大爷揭下药方,再次登门。玉泉见老爷子精神奕奕,心下欣慰。得珠大爷一言未发,放下药方,侧身而坐。玉泉赶紧奉上清茶一杯,待老爷子润过嗓子,才开口说道,老爷子,这方水土上的人,几辈子都受万家普济药方的恩惠。您身后无人,终日郁郁,其实,我辈都是您的后人。得珠大爷静默半晌端起茶杯,什么也没说,一饮而尽。(13)自那以后,小镇人遛弯,常常看到得珠大爷和玉泉二人,边走边聊。小镇人照旧老远喊声得珠大爷,听得出,得珠大爷的那声嗯,发自心底。(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第3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镇人对得珠大爷很恭敬,见面主动打招呼,即使受到冷遇也半点儿不计较,由此可见得珠大爷在小镇有着特殊的地位。B.玉泉诊所开业,并且生意很红火;而得珠大爷恰好也很长时间没出来遛弯。小镇人于是猜测这两件事可能有些关联。C.得珠大爷上门求药,其实是为了考验玉泉;玉泉开的荒唐药方,却出乎意料地令得珠大爷将心中的郁结之气笑没了。D.小说结尾写小镇人看见得珠大爷和玉泉常常边走边聊,心情舒畅,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又含蓄地点明了题旨,颇具匠心。8.联系全文,分析得珠大爷的形象特点。9.小说以“传承”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谈谈你的理解。7.C8.①万家药方的普济精神代代传承。②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后继有人。③既要传承又要发展,正如传承中医不排斥西药。9.①医术高明。小病药到病除,大病诊断与医院不差半分。②善良敬业。病人不给药费半句话都不说,半夜出诊随叫随到。③脾气有点古怪。心情不佳时不搭理打招呼者。④勇于改过。了解事实后,对玉泉由排斥、嘲笑转为肯定、赞赏。【解析】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却出乎意料地令得珠大爷将心中的郁结之气笑没了”不恰当。这是玉泉有意为之。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8.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以‘传承’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谈谈你的理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内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认真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再来理解小说的标题“传承”的寓意。第四节的这句话“但万家人丝毫不见骄躁,一代又一代传承这普济药方的普济精神。”该句话帮助理解标题的语意。另外,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从表层含义看,显然“传承”从深层含义看,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后继有人,那么“传承”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万家药方的普济精神代代传承。小说的结尾“自那以后,小镇人遛弯,常常看到得珠大爷和玉泉二人,边走边聊。小镇人照旧老远喊声得珠大爷,听得出,得珠大爷的那声嗯,发自心底。”从这来看全文的主旨,医不排斥西药。从社会层面讲,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这正是“传承”的语意。
点睛:在小说阅读中,任何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人物”、“主题”、“情节”、“环境”和“结构”,这里面既包含了小说固有的“三要素”,也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的常见要求和规律,同时也成为了我们解答小说阅读题,包括“标题”类试题的一般思路。1.考查小说标题的含意。题目往往一语双关,甚至拥有几层意思,含意丰富。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意义,并结合文意具体回答。①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②指代意义与比喻象征意义;③情感意义和结构意义。2.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原因、效果、好处、可否替换)。①结合主旨看,标题是不是有双关、象征、暗讽、对比等作用,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②结合结构看,通读全文,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③结合内容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④结合环境看,标题是否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⑤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⑥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9.试题分析:题干是“联系全文,分析得珠大爷的形象特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做题前,先要找到对得珠大爷这一任务形象的直接描写的语句或段落,同时要关注对人物的间接描写。第1节:“通常情况下,得珠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只从鼻子里“嗯”一声,然后背着手,照旧走自己的路。遇到得珠大爷心情不佳的时候,这声“嗯”会被省略掉。”小说的第5至6节这样说:“小镇上几乎家家都麻烦过得珠大爷。……药费呢,有则给,没有得珠大爷眼皮一耷,半句话都不说。小镇民风淳朴,手头不方便的,会先欠着。……最为难得的是,只要半夜听到有人把门砸得山响,得珠大爷披衣穿鞋抓着药箱,跟着就走。”第7节中说:“当然也有得珠大爷治不了的病。得珠大爷会在号完脉后说,送医院吧。家里人就知道这是得了大病了。找车拉人赶紧去医院。到医院拍完片子,医生下的结论和得珠大爷说得不差半分。”另外,还有对羽泉诊所的态度变化等表明得珠大爷是一位脾气有点古怪的老人,但是他又是一位医术高明、善良敬业、勇于改过的医者。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风把人刮歪刘亮程
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拉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她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到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①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吹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沧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②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也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一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
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到。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③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决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什么留住了我。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下一座空荡荡的村庄。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锄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④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直接点题,酝酿足了气势。B.文章联想丰富广泛,有对人、物等融入自然的态度,也有对时代洪流中的“村庄”未来的思考。C.文中的“风”既是自然现象,又是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的每一处都离不开风。D.作家刘亮程文风独特,用轻松、诙谐的笔调描写了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景。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句子①选取“麦捆”这一特定场景,让人感到亲切,“麦捆”被刮走后,还能在风中跑回村子,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B.句子②先是详细地描写村庄的树木,接着用“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一句引出深意:不论你身处何方,风把你刮向何处,你都应当守住自己的根。
C.句子③描写野云的“养不乖”,从而引出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的计划,衔接自然巧妙,也引出了下文对风与人的关系的描写。D.句子④内涵深刻,当我们把“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都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时,我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就有了更多的生命情怀。8.文中作者对“铃铛刺”有多重的身心感受,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9.散文往往寄寓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故都的秋》中的“苍凉美”,《荷塘月色》中的“朦胧美”,《我与地坛》中的“哲思美”等,而“苍凉美”“朦胧美”“哲思美”也是赏析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请你从这三个关键词中任选其一,为本文写一个短评思路。(6分)6.A(“直接点题”错。开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但是并没有直接点题“风把人刮歪”。)7.B(由原文“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可知,对村庄树木的描写不是详细描写。)8.①铃铛刺会挡着“我们”的路,挂烂“我们”的衣服,因此作者对铃铛刺十分嫌弃并要除掉它。②铃铛刺在关键时候挡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麦捆,因此作者对铃铛刺也深怀感激之情。③通过铃铛刺作者领悟到了周围的事物都已成为“我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哲思。(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9.示例一:哲思美:①自然与人是一体的。作者笔下村庄里的事物都具有生命,他把自然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自然之物就具有了生命的温度。如文中的“风”“云”“树叶”等。②拓宽了生命体验。作者在与自然平等对话中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对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进行了修正与补充。③对两种文明的审视。文中既有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对海边渔村的想象;又有对于“村庄”的命运的迷茫,“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下一座空荡荡的村庄”。(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二:苍凉美:①所写的大都是西北苍凉的典型景物。如干旱、草棚、草垛等,风的威力恐怖强大,显示出一种苍凉感,令人震撼。②用对比手法写出风的威力,表达人在风这一强大的自然事物前的无力感,透露着一种苍凉。③意蕴深沉,表现在现代文明面前村庄命运的迷茫感。(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迟子建(1)二〇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2)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披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4)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他的安危。(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不会是寂寞。(7)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如一团巨大的阴影,阻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8)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9)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10)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槭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11)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阴路132弄9号。(12)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吆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敞。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着在了南窗的窗棂上,做曙光的播撒器?(13)保安已在一楼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钟。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烙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油饼吗?(14)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15)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16)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7日《笔会》副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3)段和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鲁迅的原句,两处都体现了鲁迅对人生的洞彻和达观。B.作者对鲁迅墓前塑像颇有不满,这既针对鲁迅墓地的设计,也指向后世人们纪念鲁迅、传承鲁迅精神的方式。C.甬道尽头人流不息的路、虹口足球场的穹顶、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都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穆感。D.作者委婉地批判了参观大陆新村时保安的吆喝和大声呼唤,其主要原因是保安导致我无法尽兴地游览。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2)段对文豪塑像和第(5)段对鲁迅塑像的描写,颇具动感,幽默的语言下透露出作者心中的轻快。B.参观鲁迅纪念馆的叙写中,作者运用大量整句,以联想融合眼前实物与历史情境,表达了深切的悼念。C.倒数第二段与标题遥相呼应,以“黑夜的笑声”“感动的泪”作喻,暗含鲁迅精神在其中,富有诗意。D.文章在叙写游览始末的同时,自然地引入相关材料,既增加了文章意趣和可读性,也丰富了文章内涵。8.游览的后半段,作者多次写到“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文章第(10)小节中“真正的郁积”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祝福》或《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阐述。(6分)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都体现了鲁迅对人生的洞彻和达观”错,两句话流露出的是鲁迅特有的悲观与自嘲。C.“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穆感”错,由下文“有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肥客运从业资格证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4年厦门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停薪留职协议书格式
- 2024年企业向股东借款协议
- 2024年机动车辆转让协议范本
- 个人停车位租赁合同2024年
- 个人公司转让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借款合同(普通1)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
- 2024年瓷砖销售合同范文
-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教学设计(正式版)
- DB11-T1884-2021供热与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高中有机化学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 涂料涂饰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提高内镜中心内镜洗消合格率PDCA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 DB32-T 3904-2020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doc-(高清现行)
- 园长思想政治鉴定范文(5篇)
- 卫生系列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题解(神经外科)
- 2022年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 幼儿园PPT课件:数与运算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