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遥望贾谊彭晓玲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门环和墙面之上,袒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的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震?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我不停地张望着两侧那兰古老的建筑,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当我走进贾太傅祠内:时间好似已然静默,一切都静悄悄的。站在空荡荡的庭院,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仿佛听到历史深处贾谊的声声叹息。当然,贾谊的才华在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博士(官职),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每逢汉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政事,贾谊的回答往往最有见地。文帝自是很赏识他。文帝之时,依旧沿用刘邦时期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贾谊却站了出来,慷慨地陈述自己的政见,他认为汉朝从开国到文帝时,已经二十多年,天下太平,正是该改立法、易服色、定制度、振礼乐的时候了。如此却惹得了几乎所有大臣的不满。此时,文帝再看重他,也不可能因他一个人而得罪一群人,于是派他去做长沙王的太傅,而长沙其时为南蛮之地。贾谊不明白,明明是尽职效忠为君主效力的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势呢?贾谊怀着忧郁之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之边,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浮现。100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被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被贬谪长沙,境遇何其相似。贾谊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他特地跑到屈原投江的地方吊祭,并将《吊屈原赋》抄在纸上,投入滔滔的江水之中,让被怀念的人能够感受到生者的温情:天下九州都会有施展抱负的地方,又何必仅苟怀这一个都城?凤凰在千仞之上飞翔,选择有道德生辉的地方落下,如见到苛细的小人、险恶的征兆,就重击翅膀离去。他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不过,此时的贾谊并没有一厥不振,他依旧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施展于天下的那一天。贾谊对长沙并没有好印象,他曾经说过,他将居住在溽湿的长沙,或许因此而不能长寿,但仍不愿如屈原般选择自尽……然而,曾经唯我独尊,如今却猛然跌到深深的尘埃里。于是,他每天面对着滚滚流逝的湘江水,目睹自己的心在一天天枯萎,却无能为力,这或许比彻底的死心更让人难熬吧。贾谊依据道家关于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状态中反复变化的观点,对祸福、生死做了极其通达的评述,企图以此来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人们通过这些豁达的辞语,却依然感觉到在贾谊旷达的精神世界中,其实还隐忍着深沉的悲哀!也许是天气太冷,穿行于空荡荡的贾太傅祠,尔后站在寂然无声的庭院里,我不停地眺望历史的深处,贾谊孤独的背影是如此触目惊心。至他服侍的主人梁怀王坠马而死时,贾谊积攒了那么多年的泪水终于滚滚而下。可以想见,他所有的不得志早已化为内心的无边愁苦,汪洋恣肆的豪情也早已变成无涯的悲苦——此刻他其实已然勘破自己的命运;死是必然的归宿,只不过是以什么方式。那么,与其说贾谊悲伤梁王,不如说他在哀叹自己的命运。辗转于贾太傅祠,我依然不明白,继屈原、贾谊之后被流放到湘江之滨的文化人,大多有一种末日感觉,被不幸遮蔽了他们的心灵,比如赵汝愚、柳宗元、刘禹锡、黄庭坚等。他们因为精神的不幸,而迁罪于这块土地,使得他们进入这块土地时心境郁闷,他们的才情却更为恣意汪洋,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于是,原本倔强的湖湘文人精神更为丰蕴,添上了深切的悲观与忧郁。但是,千百年来,浪花滔滔的湘江水,依然执着地奔涌,生生不息。(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段中,作者通过对贾太傅祠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把物质、精神消磨的忧虑。B.贾谊才华突出,被汉文帝赏识,但他提出的改革路线得罪了当时的很多大臣,最终被贬谪。C.贾谊对长沙印象不好,不会像屈原那样自尽,但他内心受到的精神折磨或许让他比自杀还难受。D.虽然贾谊自己遭受不幸,受道家思想的启发后,企图求得解脱,但我们还是看到他的忧虑。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作者在贾太傅祠的所见所感,联想丰富,结构严谨,抒写了失落文人的悲剧人生。B.文章第二自然段画波浪线部分,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氛围,突出贾谊对命运的不屈精神意志。C.作者在文中写贾谊少年得志,突出他的才华,是为了下文写他受到排挤被贬长沙做铺垫。D.文章写贾谊,而多处提到屈原,把贾谊和屈原进行类比,突出贾谊的崇高人格和不幸人生。8.文章围绕“贾谊”展开,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思路。9.文章最后一段说:“千百年来,浪花滔滔的湘江水,依然执着地奔涌,生生不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A7.B8.文章从现实切入,联想到历史,写贾谊的才华和遭贬,再写贾谊对自己的命运的态度和认识,最后回到现实,写贾谊留给后世的精神。9.文人被贬是一件不幸事,但是他们的才情也因此丰富起来,很多人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这些文人共同推动了湖湘地域文化发展,使湖湘地域文化得以更加丰富。正是这种力量使湖湘地域文化千百年生生不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表达了对时间把物质、精神消磨的忧虑”错误。由原文“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可知,“时间永远神奇”是对时间的赞颂,而整个句子表达了岁月对事物带来的沧桑变化的感慨,没有表达“忧虑”之情。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突出贾谊对命运的不屈精神意志”错误。本处烘托了人物的不幸命运,而“突出贾谊对命运的不屈精神意志”有拔高之嫌。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思路的能力。本文开篇写到“我”层长久地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由眼前的的贾太傅祠想到了历史。然后写到历史上贾谊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博士,深受文帝的赏识,而正是贾谊的才华,让贾谊慷慨地陈述自己的政见惹得几乎所有大臣的不满,于是贾谊被贬长沙,做长沙王太傅。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势,于是贾谊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但他依旧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施展于天下的那一天。然而每天面对着滚滚流逝的湘江水,目睹自己的心在一天天枯萎,却无能为力,于是贾谊依据道家关于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状态中反复变化的观点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直到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已然勘破自己的命运,所以这一部分写到贾谊对自己的命运的态度和认识。最后写到自己辗转于贾太傅祠,想到继屈原、贾谊之后被流放到湘江之滨的文化人,大多有一种末日感觉,被不幸遮蔽了他们的心灵,但是他们的才情却更为恣意汪洋,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文章以浪花滔滔、生生不息的湘江水结束全篇,所以,最后回到现实,写贾谊留给后世的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句作用的把握能力。文章写到被贬于湘江之滨的文化人的文人,如屈原、贾谊、赵汝愚、柳宗元、刘禹锡、黄庭坚等,他们被不幸遮蔽了心灵,但是精神的不幸,却让他们的才情更为恣意汪洋,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所以,文人被贬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是他们的才情也因此丰富起来,很多人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这些被贬于湖湘的文人,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使得原本倔强的湖湘文人精神更为丰蕴,添上了深切的悲观与忧郁。所以文章结尾写到生生不息的湘江水,具有了象征含义,这些被贬于湖湘的文人就像这生生不息的湘江水一样,共同推动了湖湘地域文化的发展,使湖湘地域文化得以更加丰富。正是这种力量使湖湘地域文化千百年生生不息。吉林省三区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凤仙花刘庆邦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没事的,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的喜爱。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东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罐子口的一个鼻子被碰掉了,一提一侧歪,不能再盛尿水。尿罐子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尿碱,有些难闻。这不要紧,大奶奶正好变废物为花盆。加上指甲草与其他草一样,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待遇,只要有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尿碱也许正好可以化为指甲草的肥料呢。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大奶奶说过,她一个大老婆子,脸上的皱纹一抓一大把,不抓也是一大把,还种草养花儿干什么!她每年种指甲草,还不是给小闺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刚过了二月二,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了。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说:“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放心吧,不耽误你们这些小妮儿染红指甲。”梅灵也过来了,说她奶奶老捻老捻,捻到啥时候丝线才够长呢,才能做成一件捻绸布衫子呢?大奶奶说:“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得像蚕一样,一口一口吐丝,一丝一丝结成茧屋子。等把丝线捻得够长了,长得比到天边儿还长,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了!”“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我就知道你,只喜欢男孩子,不喜欢女孩子。”“谁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你们用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院子里有些雾气蒙蒙。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用铁铲子把花盆里的土刨松。老人并没有跟三个孙女儿打招呼,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她刚把花盆里有些发潮的土刨开,大玉就走了过来,问大奶奶要种指甲草了吗?大奶奶说是呀,今天清明节,日子好记。今天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大玉过来了,梅灵和二叶很快也过来了。却原来,她们每天在院子里出来进去,时不时地都会往花盆那里看一眼,都在操着种指甲草的心。她们都有些兴奋,捋胳膊,绾袖子,跃跃欲试。大奶奶说:“你们都不用动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树,种的是指甲草呀!”“道理是一样的,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底色有些暗红。纸包儿里的花籽儿是一小撮儿,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二叶问:“大奶奶,你为啥只种三颗呢,是不是我们三个人每人一颗呀?”大奶奶说:“这个二叶,就是聪明。不过呢,有些事情看破了不要说破,自己心里有数就中了。好了,你们三个都在土上摁摁吧。大带小,大玉先摁。”“是要摁手印儿吗?”大玉问。“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摁,摁出你的手印儿来。”大玉把右手伸出来了,手指并拢严丝合缝,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让她们在土上摁手印。大奶奶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摁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土上使劲儿往下摁,摁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摁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凤仙花如此美好,但是这个小地方的人却不知道它,将其称为指甲草,意在表现这个地方的人的落后。B.大奶奶把种指甲草的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鸡窝顶上,是怕孙女们把花盆弄翻。C.大玉和二叶姐妹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可见她们俩对大奶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D.三个女孩子都明白大奶奶为什么只挑了三颗花种子并且要求摁出手印,但大叶和梅灵没有说出来,只有二叶说出来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人物语言多用口语,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如“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如话家常,本色质朴。B.小说写大奶奶种花籽,“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入微。C.小说围绕大奶奶为孙女们种凤仙花的事展开,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充满了诗意与美感。D.小说于行文当中,不时闪现出哲思之光,如“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等。8.小说以“凤仙花”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9.阅读本篇小说后,班级读书小组认为《凤仙花》在叙述上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如果据此写一篇文学短评,请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C7.A8.①“凤仙花”充当线索,贯穿小说始终。②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凤仙花”承载着大奶奶对孩子们的爱,表现了老一辈对下一代的深切关爱;同时,大奶奶通过种凤仙花,也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③有利于表现主题;以“凤仙花”为题,蕴含作者对人情、人性之美的赞颂。④小说以“凤仙花”为题,增添了小说的诗意和美感,使小说更具艺术魅力。9.①小说淡化情节,小说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片段式的生活场景。②小说淡化人物性格,小说对奶奶和三个孙女,没有过多的描写,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③小说在取材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特点,围绕人情美、人性美的主旨串联了凤仙花名字的由来,种凤仙花的器具、捻蚕丝、种凤仙花的时节、种凤仙花的情景等场景。④小说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写奶奶捻蚕丝、撒花籽儿,捕捉场景,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一种细微而美妙的意境美。【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意在表现这个地方的人的落后”错误。作者这样写意在表现此地独特的民情风俗,富有乡土气息。B.“是怕孙女们把花盆弄翻”错误。奶奶把花盆放在鸡窝顶上,是想让孙女们在指甲草刚一冒芽儿时就能看见。D.“三个女孩子都明白……”错误。大叶和梅灵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只挑了三颗花种子,她们都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要求摁出手印。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这里没有比喻。C.“情节一波三折”错误。原文描写老人捻蚕丝织绸布,替爱美的孙女们种指甲草,叙写乡土生活的质朴与琐碎,流露出乡村大地寻常百姓家老人和儿子孙女的款款温情,情节舒缓有致。并未一波三折。D.“不时闪现出哲思之光,如……‘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等”错误,“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没有闪现出哲思。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结构上,充当线索,贯穿小说始终,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开头即对凤仙花进行了介绍,“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主体部分写的是大奶奶每年都给院子里的三个孙女种凤仙花,并详细写了一年清明大奶奶带着三个孩子种凤仙花的故事。②人物上,有利于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了奶奶慈爱、细心、睿智的形象。文中说“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而且对二奶奶的两个孙女也很好,“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写出大奶奶的慈爱,表现了老一辈对下一代的深切关爱;大奶奶种凤仙花时很细致,“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并且只种三颗,“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还让孙女们都按上手印,“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摁,摁出你的手印儿来”,教导她们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可见大奶奶细心、睿智,通过种凤仙花,也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③主题上,故事中的大奶奶和三个孙女之间的感情温馨美好,尤其是大奶奶,对待二奶奶的两个孙女同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凤仙花”的名称象征着人物美好的言行品格与精神境界,小说赞美温暖、真挚而又亲密的祖孙之情。④小说以“凤仙花”为题,纯净质朴,富有诗意,让人感到一种细微而美妙的意境美,使小说更具艺术魅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小说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作为“散文化”来说,人物、情节方面要有所淡化;同时还要呈现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①淡化情节,小说只描写了一个大院中的大奶奶为院子里的孙女们种凤仙花的故事,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片段式的生活场景,如写大奶奶捻丝线的场景“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她们种凤仙花的场景“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②淡化人物性格,小说对奶奶和三个孙女,没有过多的描写,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如写大奶奶,仅仅写她利用废弃的尿罐子种凤仙花,写她捻蚕丝,写她带着三个女孩种凤仙花;对三个女孩也没有过多描写,仅仅写了刚过二月二她们就着急要种凤仙花“刚过了二月二,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了”,写清明种凤仙花的时候,她们在花盆里摁手印“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土上使劲儿往下摁,摁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摁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③取材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特点,围绕人情美、人性美的主旨串联了凤仙花名字的由来“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种凤仙花的器具“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东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捻蚕丝“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种凤仙花的时节“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种凤仙花的情景“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院子里有些雾气蒙蒙。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用铁铲子把花盆里的土刨松”等场景。④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写奶奶捻蚕丝“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撒花籽儿“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底色有些暗红。纸包儿里的花籽儿是一小撮儿,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捕捉场景,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一种细微而美妙的意境美。吉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长夜巴金我对着一盏植物油灯和一本摊开的书,在书桌前坐了若干时候。火在灯罩里寂寞地燃着,光似乎黯淡了些,我把头动了动,忽然发觉一堆一堆的黑影从四面八方向着我压下来,围过来。但是灯火发出一团光亮,把它们阻挡了。我看见黑暗在周围移动,它们好像在准备第二次的进攻。四周没有声息。我奇怪,难道这时候醒着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为什么我四周会是死一般的静寂?我把灯芯转亮,我再看看四周,黑暗似乎略微往后退了,它们全躲在屋角,做出难看的鬼脸,无可奈何地望着灯光。我又埋下头,而且睁大眼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书本上。我进到了另一个时代里去经历另一些事情。我觉得我自己站在一群叫嚣的人中间,高耸的断头机的轮廓贴在淡蓝色的天幕上,一个脸色惨白的年轻人带着悲痛立在台口,他用眼光激动地在人群中找寻什么东西。他的嘴颤抖地动了一下。一个少妇带着一声尖锐的哀叫向着风口扑过去,她仰起那张美丽的脸去承受从台上投下的眼光。泪珠沿着年轻人的脸颊滚下来。一只粗壮的膀子伸过来拉他,他再投下一瞥依恋的眼光,于是断念似的睡倒在木板上面。少妇伏在台阶上伤心地哭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我似乎听见这一句痛苦的问话。我吃惊地举起头,房里仍然只有我一个人。黄色的灯火孤寂地在玻璃灯罩里摆动,任是怎样摇晃,也发不出一点声音。背后墙壁上贴着我自己的影子,它也是不会发声的。窗外、门外,夜悄悄地溜过去。没有人从门缝里送进一句不等回答的问话来。那么又是我的心在说话了。但是会有人来给我一个回答么?我等待着。这次我听见声音了。皮鞋的声音,一个男人的脚步。脚步声渐渐地近了。是一个朋友么?他在这深夜来找我谈什么事情?或者他真的是来给我回答那个问题的。我激动地等待着叩门声。我几乎要站起来出去开门。但是声音寂然了。马路上静得好像刚才并没有人走过似的。灯光又开始暗起来。黑影也跟着在活动了。它们恢复了原先的阵地,而且进攻。灯用它的亮光抵抗。显得很吃力。我知道油快完了。我穿过包围着我的寒气和黑暗,走到厨房去拿了油瓶来给灯加了油。于是灯光又亮起来。这灯光给我驱散了黑暗和寒气。我听听四周。还是坟场上似的静寂。没有人在马路上走过。我失望地在书桌前面坐下,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我的头又埋在书上。慢慢地、慢慢地一幅图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仍旧是那个断头台。两个少妇坐在阶上,身子挨得很近。一个埋着头低声在哭,另一个更年轻的却用柔和的声音安慰她。“露西·德木南。”我听见一个粗暴的声音叫起来。那个年轻的少妇慢慢地站起,安静地把脸朝着人群。怎么!还是先前那张美丽的脸,还是先前扑倒在台阶上哀哭的女人。现在她神色自若地走上断头台去。她对自己的生命似乎没有爱惜,上断头台就像去赴宴会。平静的,甚至带着安慰表情的面颜是那么年轻,那么纯洁。一对美丽的蓝眼睛望着天空。巴黎的天还没有她的眼睛这么美!但是她也在木板上躺下了。露西·德木南终于跟着她的丈夫死去了。我忽然想起了德热沙尔的诗:有着温柔的爱情的女人小孩儿,小鸟儿,母亲的心,芦苇的身,露西,一个优美的女人……啊,你可爱的小女人,为了追随你所崇敬的爱人你在断头台上做了自愿的牺牲,献出了你年轻的生命。啊,想起你不由我眼泪纵横!……诗人的语言在我的耳边反复响着。我抬起头凝神地望着那一图跳荡似的金黄色的灯火。我想忘记一百五十年前的事,但是我的思想固执地偏偏粘在那件事情上面。为什么当时没有人伸出一只手把那只粗壮的膀子拉住?为什么从那些昂着头在台阶上观看的人中间不发出一声“够了”的叫喊?我又凝神倾听,我希望在静寂中听出一下脚声,我希望听出一两声表示这个世界还醒着的响动。我希望一个熟人起来叩门。我甚至想,只要有一个人,哪怕是不认识的人也好,只要他走进来,坐在我对面。让我把我的悲愤全倾吐给他。这时候我多么布望能够找到一个醒着的人。我听了许久,坐了许久,希望了许久。夜更加冷了。这么长的夜。还不见一线白日的光亮。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才是它的尽头。枯坐地等待是没有用的。不会有人来叩门。我应该开门出去看看天空的颜色。我应该出去找寻展光的征象。灯火开始在褪色。黑暗从埋伏处出来向我围攻。但是我用坚硬的脚趾穿过黑暗走到外面,打开了大门。一股冷风迎面扑上来。暗灰色的空中飘着紫紫的细雨。天空低低罩在我的头上,看不见一小片云彩。我的眼前只是一片暗雾。但是从什么地方飘过来一声竹笛似的鸡叫。这意外的声音使我疑心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我屏住气向这广阔的空间听去。欢呼似的鸡声又响起来。漫漫的长夜逼近它的尽头了。1941年冬在桂林【注】露西·德木南:现译为“露西尔·德穆兰”,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卡米尔·德穆兰的妻子,在丈夫牺牲一周后也被杀害。文本二: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鲁迅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见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交代“一盏植物油灯和一本摊开的书”,为后文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和阅读想象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B.文本一用拟人手法写“黑影”,突出“黑影”既阴险可怕又软弱胆怯的形象特征,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时局的感受。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作者深夜独处、四周静寂的场景,这一场景是旧中国社会的写照,也是作者内心孤独的表现。D.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标题分别运用了象征、反语手法,都有意在言外的特点,能巧妙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和不屈斗志。7.关于文本一中“另一个时代”“另一些事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粗壮的膀子”代指刽子手,写出反动势力的强大,也暗含对革命者的同情。B.从年轻人临刑前流泪,到露西“赴宴”般上刑场,这显示了革命者的日渐成熟。C.革命者赴刑的细节,并不完全是历史真实,更多的是作者带有情感倾向的想象。D.“痛苦的问话”“粗暴的声音”等幻觉,衬托夜的静寂,增强了描述的场面感。8.文本一多次描写灯火的灯光变化,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9.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在行文中插入诗歌,这样写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6.D7.B8.①表现夜的漫长黑暗,使文章对长夜的描写更具体生动;②暗示作者起伏的情绪,使文章对作者心路历程的叙写更形象感人;③运用象征,写出光明与黑暗斗争的曲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9.①两文中的诗歌或呼告叹咏,或言事抒怀,都有效配合文的情感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②两文中的诗歌或暗含作者的革命呼吁,或融入作者的人生感悟,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③文侧重于叙事写人,诗侧重于抒发情感,二者结合体现了两文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标题分别运用了象征、反语手法”理解错误,文本一的标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没有运用反语手法,文本二的标题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没有运用象征手法。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这显示了革命者的日渐成熟”错误,结合注解“露西·德木南:现译为‘露西尔·德穆兰’,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卡米尔·德穆兰的妻子,在丈夫牺牲一周后也被杀害”可知,文中露西“赴宴”般上刑场,是因为她跟着她的丈夫死去了。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结合“火在灯罩里寂寞地燃着,光似乎黯淡了些,我把头动了动,忽然发觉一堆一堆的黑影从四面八方向着我压下来,围过来。但是灯火发出一团光亮,把它们阻挡了。我看见黑暗在周围移动,它们好像在准备第二次的进攻”“灯用它的亮光抵抗。显得很吃力。我知道油快完了”“我穿过包围着我的寒气和黑暗,走到厨房去拿了油瓶来给灯加了油。于是灯光又亮起来。这灯光给我驱散了黑暗和寒气。我听听四周。还是坟场上似的静寂。没有人在马路上走过。我失望地在书桌前面坐下,又坐在原来的地方”等内容可知,作者通过写灯光的变化,灯油快用完,给灯加灯油等内容表现夜的漫长黑暗,使文章对长夜的描写更具体生动;②结合“少妇伏在台阶上伤心地哭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我似乎听见这一句痛苦的问话”“我吃惊地举起头,房里仍然只有我一个人。黄色的灯火孤寂地在玻璃灯罩里摆动,任是怎样摇晃,也发不出一点声音”“我等待着。这次我听见声音了。皮鞋的声音,一个男人的脚步。脚步声渐渐地近了”“我激动地等待着叩门声。我几乎要站起来出去开门。但是声音寂然了。马路上静得好像刚才并没有人走过似的”等内容可知,作者通过写自己在寂静的黑夜里错觉到的声音,而静听之后只有黑夜的孤灯对自己无声的陪伴,暗示了自己在漫长的黑夜里起伏的情绪,使文章对作者心路历程的叙写更形象感人;③结合“灯火开始在褪色。黑暗从埋伏处出来向我围攻。但是我用坚硬的脚趾穿过黑暗走到外面,打开了大门”等内容可知,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用灯光象征光明河西务,用长夜象征黑暗,作者用灯光和长夜写出了光明与黑暗斗争的曲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结合文本一“有着温柔的爱情的女人/小孩儿,小鸟儿,/母亲的心,芦苇的身,/露西,一个优美的女人”和文本二“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可知,文本一中的诗歌用呼告的手法叹咏露西的勇敢,文本二的诗歌大意是我已经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度过春天的时光,鬓发斑白了带着妻儿被迫出走。睡梦里仿佛看见慈祥的母亲正为我担忧落泪,而城头上还在变换着军阀们的各色旗号。诗歌言事抒怀,这两首诗歌都有效配合了文本的情感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②结合“啊,你可爱的小女人,为了追随你所崇敬的爱人/你在断头台上做了自愿的牺牲,献出了你年轻的生命。啊,想起你不由我眼泪纵横!”“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可知,文本一中的诗歌内容暗含作者的革命呼吁,文本二诗歌大意我怎忍得看着年轻的战友被敌人杀害,以愤怒的心情对着白色恐怖的刀丛写诗悼念。吟诵之后俯视周围却没有写的地方(不能发表),只有那清冷如水的月光照着我这个穿黑袍的避难者。文本二的诗歌中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这两首诗歌都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③结合文本材料分析可知,两篇文本都侧重于叙事写人,而所引用的诗歌都侧重于抒发情感,在行文中插入诗歌,将叙事写人与抒发情感二者相结合,更能体现了两篇文章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流年似水聂鑫森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上一辈和下一辈都是干铁道工业的。街坊邻居看见度若飞,都说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度爷:瘦瘦高高,一头黑里夹白的乱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级技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落下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试验开始了,是飞跑的车轮在磨擦钢轨,有杂音。”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穿过长长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园去散步,过小桥,穿树林,绕假山,行花径。但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标示客观时间真实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钟表吗,还是手机?我们都有。”计小耕脑子灵光一闪,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那物件只博物馆有。”“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在钟表还没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又称日晷),测日影以计算时辰;阴雨天和夜晚则用“铜壶滴漏”,壶中盛满了水,逐渐从壶底的小管往外滴落。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他到工业器材市场,购回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钳工桌、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白铁薄板、水笼头、铁管、铜管……又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探亲,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叮咚——叮咚——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爸,是我。早些日子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呵!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铣床的设计。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叮咚——叮咚——“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光触摸到巷牌”,“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写出了度若飞回到流年巷对时光飞逝的真切感觉,与题目相呼应。B.面对度若飞的歉疚,计小耕“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对儿子的介绍。C.“‘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像“钢鸣铁响”,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兴奋,也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复兴。D.藤叶的响声与小鸟的叫声,和谐“好听”,这一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慢生活的美好,与度若飞退休后的不适形成反差。10.关于文中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详细列举度若飞购买的工具和材料,这体现了他的专业性和做事的热情。B.度若飞是高级技工,又听过“铜壶滴漏”的原理,这为他的制作提供了可能。C.妻子建议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是想矫正他的思维惯性,调整他的心理时间。D.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11.退休之后,度若飞对时间的感受有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12.聂鑫森说:“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有一种传统文化韵味。”这篇小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请简要分析。【答案】9.C10.D11.①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②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③“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12.①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工,他身上具有传统工匠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②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③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铜壶滴漏的制作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④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也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复兴”错误,属于过度解读,这一处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兴奋,没有写出传统文化的复兴。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D.“王沂孙《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错。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度若飞步子放慢、心情轻松等表现说明他已开始褪去紧张感。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可知,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由“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可知,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由“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可知,“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意蕴的能力。由“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可知,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技艺精湛,工作投入专注,体现了传统工匠精神。由“度若飞……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可知,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由“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可知,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可知,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界河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他时而仰泳,时而翻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节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文本二:希腊作家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的微型小说《界河》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没有明确深广的环境背景,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这并不妨碍《界河》成为一篇优秀的小说,那么本文的魅力来自何处呢?答案就是题目“界河”。可以说,界河是一条死亡之河,快乐之河,人性之河,蕴藏的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深深思考。(节选自杜琰燕《“界河”的魅力》,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名中士和两个士兵因下河洗澡而被对岸的敌人射杀,这是司令部下达禁令的直接原因。B.梦中“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反映战争让主人公身心疲惫、内心痛苦。C.多种“泳姿”的描写意在提醒我们:主人公只是个年轻的孩子,充满着朝气和生命的活力。D.本文内涵丰富,诸如战争与人性、欲望与纪律、理性与情感等问题,令人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