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通信土建工程及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污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通信土建工程及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污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通信土建工程及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污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通信土建工程及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污水工程、电力土建工程、通信土建工程及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寨山坪南部路网工程-山顶环线S7-Z第第页1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依据本公司与项目业主签订的合同。1.2设计规范、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JT/T791-2010);《公路钢波纹管涵设计指南》(DB14/T1022-2014);《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 3365-02—2020);《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374-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标图集(07MS101)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道路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1:500矢量地形图2设计范围本册设计管线为山顶环线道路范围内的其他综合管线设计,包括污水管、电力排管土建(10KV及以下)、通信排管土建和给水预留管位设计,根据与建设单位初步沟通结果,本次设计项目暂无燃气管线需求。3设计原则(1)管线设计标准所有管道均按地块需求设计。电力10kV及其以下的线路及其它各种管线全部下地敷设;所有的通讯管线均统一考虑敷设走廊;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2)平面布置原则管道的布置应方便与地块管线的衔接和维护管理。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绿地)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埋深较浅的管线平面位置需避开树木的位置,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局部管位。(3)竖向设计原则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一般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①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③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各种管线竖向位置一般控制如下:管线名称覆土(m)管线名称覆土(m)电力电缆沟0.15燃气管0.7——1.5电力电缆管0.5——1.0给水管0.7——1.5路灯管0.5——0.7雨水管1.0——2.0通信管0.7——1.5污水管1.0——2.54污水工程4.1污水量计算①污水流量计算:山顶排污需求暂较难预测,但考虑以民宿,酒店为主,设计管道采用d400管径可满足排污要求。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5%(L/Cap.d)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值1.1。Kz:总变化系数表4-5Kz总变化系数取值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01.5②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2)——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2)——h﹥D/2(m)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钢筋混凝土管取0.014。4.2平面布置4.2.1污水管网本次设计预留一根污水管线从山顶接下,收集远期山顶民宿、酒店等污水,终点就近接入下游新春路市政污水管道。4.3管材、基础及接口4.3.1管材由于本次新建污水管线全部位于山体斜坡,故斜管跌落段采用K9级壁厚球墨铸铁管,铸铁管内壁须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并要求在出厂前完成制作。所使用的球墨铸铁管必须符合GB13295-2008标准。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4.3.2基础球墨铸铁管的基础及接口做法根据CECS142:2002规程的要求、并参照04S516。4.3.3接口球墨铸铁管的基础及接口做法根据CECS142:2002规程的要求、并参照04S516。4.4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4.4.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本工程人行道上采用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采用球墨铸铁分离式“五防”井盖及盖座,即防沉降、防盗、防噪音、防坠落、防位移,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3)埋深<6米、管径d≤1000排水普通检查井做法详见图集《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DJBT50-121),图集号18S01,其中:d400-d500检查井采用φ1000圆形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做法详见图集18S01第15页。其中井身壁厚和底板厚度均采用120mm。5)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井盖防坠落网由8个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井口下10~15cm处的井筒内壁,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网体的网绳直径为8毫米,所有网绳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单绳拉力大于1600N;网承重不低于300千克;网绳断裂拉力不低于3000N。6)关于检查井通风,本次设计采用使用成品检查井盖上孔眼进行换气通风的做法,开孔不小于2个,孔眼直径不小于30mm,并建成后的使用养护过程中,加强排查,确保孔未被堵塞,通气顺畅。4.4.2跌水井当雨水跌落水头>1.5m、污水跌落水头>1.0m时采用跌水井;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5电力土建工程5.1管廊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主线电力排管规模为6孔考虑。电力排管单侧布置于道路车行道区域外,具体详见各条路电力管线平面图。5.2电力排管设计考虑对所有电力管线均设计为电力排管,采用CPVCφ167x8.0mm高压电力电缆管(红泥管),并使用配套管枕,要求管材抗压强度≥5000N、环刚度≥12kN/㎡、氧指数≥40、维卡度为95℃、绝缘电阻≥100000MΩ。所选材料应为符合《

\t"/webarbs/book/18497/_self"埋地式高压电力电缆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套管》(QB/T2479-2005)的要求,并满足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一般情况下,电力排管在非车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5米,电缆排管过街管顶距道路路面不小于0.7m。电缆管在施工时沟底平整,多层电缆管间隔1.5米安装管卡一组,用C20混凝土包封,管卡尺寸以实际排管尺寸为准。电力管线按道路相对高程控制管线放坡。电力排管应设置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穿道路综合管线对于覆土小于1.0m应按照混凝土满包加固处理,满包成矩形,从管外壁计算满包厚度150mm。5.3工作井(1)在电力通道转角、分支、过街处设置电力电缆井;在电力排管沿直线段每50m左右设置电力电缆井,曲线段电力电缆井根据实际情况设置。(2)电力井参照《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中大样图,本次三通井采用小型电力三通井,参照图集07SD101-8/42;部分位置直通井采用电力直通手孔,参照图集07SD101-8/120。部分位置直通井采用小型电力直通井,参照图集07SD101-8/17。(3)每座电力工作井内采用集水坑或渗排水孔的方式排水,做法参考图集07SD101-8,具体方式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当采用集水坑方式时,集水坑内设置一根Φ75UPVC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或就近引至附近地势较低处散排,排水管道坡度按1.5%安装。(4)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一组(4根)长2.5米的L50×5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在工作井四周均匀接地。(5)电力排管接地:沿电力管沟全线通长敷设一根50X5镀锌接地扁钢,接地扁钢在首端、末端、分支处及每隔150米做重复接地,接地极采用L50X5角钢,长2.5m,埋深不小于0.6。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6)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5镀锌扁钢与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5.4标识桩、标识贴标识桩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制作,面喷涂料,颜色宜为黄底红字,文字及图像表示为凹槽形式。敷设路径起、终点及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m应设置一处,当电缆路径在绿化隔离带、灌木丛等位置时可延至每隔50m设置一处。样式如下:电缆在人行道、车行道等不能设置高出地面的标志时,可采用平面标识贴。电缆标识贴应牢靠固定于地面,选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背面做好锚固件。标识贴规格宜为120mm×80mm,形状、大小可根据地面状况适当调整;标识贴上应有电缆线路方向指示,电缆井周围1m范围内,各方向通道上均应设置标识贴,样式如下:5.5质量要求(1)电缆排管必须经电力试验单位测试(包括压路试验和通流试验等)合格后方可使用。(2)图中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5.6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电力公司确认断面分配,施工中请各电力管线单位参与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2)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力管线与其他市政管线发生冲突,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6通信土建工程6.1平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主线通信排管规模为6孔考虑,过街处预留按6孔考虑。通信排管单侧布置于道路车行道区域外(局部位于车行道),具体详见各条路通信管线平面图。6.2通信排管本次设计通信排管采用PVC-Uφ110波纹管和PE梅花管。本次设计暂按波纹管和蜂窝管比例1:1考虑,施工前应请各通信管线单位确认断面分配,施工中请各通信管线单位参与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穿道路综合管线对于覆土小于1.0m应按照混凝土满包加固处理,满包成矩形,从管外壁计算满包厚度150mm。6.3工作井6.3.1工作井选择本次设计通信工作井均按照图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2017)执行,本次直通井采用通信直通手孔井900x1200,参照图集YD/T5178-2017第86、87页;本次三通井采用通信三通手孔井1000x1500,参照图集YD/T5178-2017第88、89页。6.3.2人、手孔的排水本工程考虑1根DN75塑料管作排水管道,凡是在变坡点的人孔或手孔均需做排水。排水管从人孔或手孔内接向附近的雨水井或堡坎边,引向下水管的排水管道不能形成倒排。6.3.3标识桩、标识贴标识桩、标识贴参照电力做法。6.4通信管道敷设安装要求6.4.1通信管道纵断面设计(1)通信管道走廊在非车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7米,在车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8米。(2)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0.40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0.3m。(3)排管管道铺设应有坡度,管道坡度宜为3‰~4‰,不得小于2.5‰。(4)在纵剖面上管道由于躲避障碍物不能直线建筑时,可使管道折向两端人(手)孔向下平滑地弯曲,不得向上弯曲(“U”形弯)。6.4.2铺设塑料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1)塑料管规格为Φ110×6000mm,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管间缝隙(指上、下,左、右之间)为20mm,底层塑料管下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层厚度为20mm。(2)塑料管的接续部位,相邻两管之间应错开300mm。塑料管每隔2000mm,用Φ10mm的钢筋网片固定,钢筋网片是从离人孔外侧1000mm处开始安装。(3)铺设塑料管的管底垫层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层砂浆的饱满程度应不低于95%,两行管之间的嵌缝应填充1:2.5砂浆,其填充白灰水泥砂浆的饱满程度不低于90%。(4)管底两侧抹1:2.5水泥砂浆,要求作到抹严、压实、平整光滑、无欠茬、不空鼓和不漏水。(5)塑料管的铺设方法为:将插口端第三个波纹套上橡胶圈,插入承口端在接续管另一端垫上木板用锤子(8磅左右)敲击木板,接头处橡胶圈进入承口即可。6.4.3蜂窝式PVC直埋管的敷设及要求(1)蜂窝式直埋管和接头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和管孔擦拭干净,使被粘处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应用丙酮等清洁剂擦净。(2)用油刷蘸胶粘剂,冷刷被粘接插口及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动,动作迅速,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涂刷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冬季施工时必须注意。(3)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找正方向,即管材上所印刷的厂名等文字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将管子插入承口后使其对直,再加挤压,使其接口固定。(4)若管子发生安装后管材移位,脱出以及管内有异物时,应作返工处理,及时地加以纠正。(5)下管可由人工进行,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槽底施工人员,严禁将管材由槽边翻滚入内,也严禁用绳索串心吊施管材,以防管材受到损伤。(6)在埋管时,要严禁泥土等异物混入管内。(7)铺设两层以上管道时为防止断裂,上下接头必须错位,间距不小于1.5米,多层依次错位,同时平铺四管和铺两层三管以上时管群要用钢筋网加固,操作从人孔一米外开始设置第一个,然后每隔2米设置一个,确保管群不错位,防止垮塌,各接头点80-100厘米长用M10水泥砂浆浇灌,加强其接头点巩固,防止浸水或树根渗入。(8)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切割的方法进行,在切割前应先量好尺寸,并画上锯断环线,切割处切口要垂直于管材轴线,且应光滑平整。(9)管材与人(手)孔的连接若采用短管,不应小于1.5米,进人(手)孔一米处用1:2.5砂浆全浇灌,管子出人(手)孔按水泥管出口处理,改设喇叭口,不作留长。7给水管线预留管位设计7.1工艺设计(1)本次道路新建给水管规模为DN200,每隔一定距离预留DN200过街给水管。(2)新建给水管线布置于道路左侧,具体详见分张给水平面图及《综合管线布置平面图》。(3)给水过街支管上设置检修阀门井,检修阀门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4)道路长度约120米左右或道路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做法参考标准图集13S201/21(型号选用SSF150/65-1.6MPa),消火栓距路缘石1m。消火栓需在地面设置标志。(5)给水主管道上一般间距400m左右设置检修阀门,检修阀门井间消火栓不超过5个,给水主管道上检修阀门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6)给水管网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2.2结构设计2.2.1设计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和《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等规范要求取值。2.2.2主要建筑材料要求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2)混凝土:混凝土骨料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如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骨料时,则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应超过2.1Kg/m3。(3)普通钢筋:采用符合GB1499-2007国家标准的盘钢,HRB400钢筋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PB300钢筋采用Q235热轧圆钢筋。(4)焊条:对于HRB400钢筋采用T500型焊条,对于HPB300钢筋采用E43型焊条。2.3钢制管道要求(1)给水管过街处一律采用钢管,一律用Q235A级钢焊制。(2)管道的椭圆度不应超过0.01D(D为管外径),在管节的安装端不得超过0.005D。(3)壁厚在5mm以上的钢管,其端部应开30°-40°的坡口。(4)对接管节的管端间隙,应按下表的规定尺寸:管壁厚度(mm)3--55--9>9间隙尺寸(mm)1.0--1.51.5--2.52.5--3.0(5)管子对口前,应将焊接的坡口面及内外管壁10--15mm范围内的铁锈、泥土、油脂等赃物清除干净,除锈等级为St3级。(6)在焊接上,填缝金属的组织应成颗粒状,外表呈整齐鱼鳞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7)管壁超过6mm时,电焊不得少于两层,在焊接一层以前,必须清除上一层的焊渣和碎屑。(8)与阀门等设备连接的法兰应与其工作压力,开孔尺寸完全一致,法兰盘上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0.5mm。2.4球墨铸铁管2.4.1所使用的球墨铸铁管必须符合《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9)的规定,DN600以下球墨铸铁管可借转角度以3°计。2.4.2球墨铸铁管之间采用T型胶圈柔性接口,橡胶圈的质量、性能和和细部尺寸应符合国家有关球墨铸铁管及管件标准的规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规定。球墨铸铁管在转弯、三通处须设置混凝土支墩,做法参照标准图集《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橡胶圈应由管道供货厂家配套供应,其物理性能应满足有关国家规定。外部不需防腐,其内部防腐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并已在制造厂内完成。球墨铸铁管与钢管采用标准节法兰连接。2.5管道附件管道设计按《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执行,两消火栓直线间隔不超过120米,型号采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井盖需标明地下式消火栓字样);保证两检修阀门间距不隔断5个以上消火栓,阀门间高处设排气,低处设排水,排水管道就近引入市政雨水井且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2.6抗震设计给排水管道设计需满足《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规范要求。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中的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应按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执行;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按现行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执行;本规范中未列入的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应按现行的《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执行。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重庆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强风化基岩为中硬土,弱风化基岩为稳定岩石,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给水管道及附属设施抗震设计如下:

(1)管道接口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均采取柔性接口;

(2)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

①地基土质突变处;

②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端;

③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3主要附属构筑物3.1阀门在管线上设置闸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本工程阀门,其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所有阀门均须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阀门均做检查井及井盖,阀门井内排水就近接入雨水系统。3.2闸阀及其井主线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修闸阀,支管末端亦设置闸阀;闸阀井采用国标图集07MS101-2第14页给水阀门井;闸阀均设计在阀门井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定制。采用防响、防跳、防坠落、防位移、防盗井盖及井座,材料为球墨铸铁,按承载能力,人行道下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下最低选用D400类型,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所选井盖必须符合GB/T23858-2009《检查井盖》要求;爬梯采用球墨铸铁材料成品。3.3排气阀及其井垂直安装于管道的最高水平点上,排气嘴或阀杆帽垂直向上,其口径根据规范要求选用。排气阀门井采用国标图集07MS101-2第52页,井盖及爬梯的要求与闸阀井相同。3.4泄水阀及其井管道低点设泄水阀。安装于管道的最低水平点上,排水阀为普通闸阀。泄水阀门井采用国标图集07MS101-2第58页,井盖及爬梯的要求与闸阀井相同。3.5支墩管道设置阀门、水表等附属件时,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撑,必须设置混凝土或砖砌支墩,支墩应有足够的体积和稳定性,并用固定装置将附属件固定。8管道施工8.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及涵洞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如有现场需要调整检查井位置的情况,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8.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涵洞进出口雨水上下游必须与现状地形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8.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正常地质条件下,沟槽开挖按照地勘要求进行放坡,地质条件不允许时,必须采取调整放坡坡率或加支撑等措施。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及层间留台宽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以上1.0m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部分浅埋管道达不到管顶以上1m时,至少须填至管顶标高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高挖方段管线开挖时采用跳槽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10m。施工时序:待上部道路边坡开挖支护完成,方可进行管线沟槽开挖,铺设和沟槽回填,待回填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段土石方开挖,且开挖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支护措施。8.4地基处理特殊井地基承载力要求以大样图及结构配筋图中要求为准,其他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8.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需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等专业规程。8.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雨水管道闭水试验抽检至少按30%进行。塑胶管道须进行管道密闭性、管道变形及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检验,管道初始变形需要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8.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具体要求详见本册《埋地柔性管管沟开挖及回填图》中所示。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补强措施。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8.8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9施工质量要求根据渝建发[2019]10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高度重视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9.1排水管网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1)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排水管网工程应当依法办理初步设计审批(政府投资类)、施工图审查备案、施工许可(含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竣工(跟踪)测量以及档案移交等建设手续。非单独立项建设的排水管网工程,可与主体工程同步办理相关手续。(2)加强排水管材进场检验。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对进场排水管材进行验收,重点查验质量证明文件、颜色、外观、尺寸规格等是否满足合同约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加强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排水管网工程的地基处理、管道安装、沟槽回填等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应当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监理单位应当加强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监理,重点把控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排水检查井坐标、管道高程、附属构筑物及接口质量、基础及回填质量、雨污水混接错接情况等。(5)强化排水管网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对排水管网工程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或竣工验收,并按照《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要求,在排水管网覆土隐蔽前进行测绘,形成准确、完整的管线工程测绘数据和测绘图。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6)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还应提供排水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水许可证/对因工程建设改迁排水设施的相关审核意见。9.2排水管材质量抽检制度(1)覆土前抽检。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除外),在排水管材安装后、覆土前,采用随机方式进行覆土前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少于两个生产批次或进场批次(当工程只有一个生产批次或进场批次时,可按一个批次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应当书面报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汇总并报送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覆土前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责令施工单位停止使用并拆除已安装排水管材;同时,将该批次排水管材全部退场,并做好退场记录。(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性抽检和专项检查。9.3排水管网内窥检测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内窥检测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鉴于排水管网沉降、塌陷、变形、开裂等质量缺陷隐蔽期较长,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在排水管网保修期结束以前进行二次内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支付相应的质量保证金。其他未作说明处详见渝建发[2019]10号文。10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提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37号)已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文件,危大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参考如下:表危大工程以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序号类别危大工程范围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1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滑坡处理和填、挖方路基工程1.滑坡处理。2.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3.填方边坡高度≥8米。1.中型及以上滑坡体处理。2.岩质边坡高度≥30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25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15米。3.填方边坡高度≥12米。4.曾发生过安全事故的高边坡项目。3基础工程1.挡土墙基础。2.沉井等深水基础。1.平均高度不小于6m面积不小于1200㎡的砌体挡土墙的基础。2.水深不小于20m的各类深水基础。4大型临时工程1.围堰工程。2.挂篮。3.栈桥、临时码头。4.水上作业平台。1.水深不小于10m的围堰工程。2.猫道、移动模架。3.栈桥。5桥涵工程1.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2.打桩船作业。3施工船作业。4.边通航边施工作业。5.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等。6.顶进工程。7.上跨或下穿既有市政道路、铁路施工。1.长度不小于40m的预制梁的运输与安装,钢箱梁吊装。2.跨度不小于150m的钢管拱安装施工。3.高度不小于40m的墩柱、高度不小于100m的索塔等的施工。4.离岸无掩护条件下的桩基施工。5.开敞式水域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作业。6.在三级及以上通航等级的航道上进行的水上水下施工。7.转体、缆索吊装、顶推施工。6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翻模、隧道模等工程。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翻模、隧道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1.搭设高度5m及以上。2.搭设跨度10m及以上。3.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4.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5.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P1.搭设高度8m及以上。2.搭设高度18m及以上。3.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及以上。4.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1.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及满堂支撑体系。1.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以上。7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3.采用非常规方式进行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8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高处作业吊篮。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6.异型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3.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作业面异形、复杂的或无法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安装的高处作业吊篮工程。9拆除工程1.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1.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2.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影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10暗挖工程1.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1.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11其它1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4.水下作业工程。5.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6.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1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跨度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跨度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4.下作业工程。5.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6.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10.1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及环节如下:(1)基坑工程①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排水管道沟槽、检查井基坑的开挖、支护、降水工程。②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上述工程。注意事项:①施工单位应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支护体系的施工。沟槽、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②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等构(建)筑物资料(包括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管涵的分布和现状)、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沿线调查,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设施(堤、涵、闸、坝)、市政道路、高压铁塔、电线杆、地铁、江、河、湖、海、渠、天然气、雨水管涵、污水管涵、供水管涵、军缆、电气管涵(电力、电信、监控等强弱电)、建筑物、构筑物、堆土、堆载、树木、树苗,等。并查清距离、埋深、高度等具体信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③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和要求;仔细阅读并领会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实施时若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与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勘察、设计和甲方协商解决。④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⑤针对具体环境和条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必要时进行行业评审及专家论证。(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5m的排水检查井的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注意事项:①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②安装和拆模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暂停人员和车辆通过。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避免整体塌落;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作业。③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应考虑对周边交通通行影响,不得侵入通行限界,且需征得交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支撑体系不得影响地上、地下管线、周边构筑物等。④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应符合其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及安装拆卸的模板及钢筋工程,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等。注意事项:①起重设备必须经过起重荷载计算,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②起重作业前应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严禁超负荷使用。③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起重机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④金属管、化学建材管及管件吊装时,应采用柔韧的绳索、兜身吊带或专用工具;采用钢丝绳或铁链时不得直接接触管节。⑤应对现场地形现场管线及周边构筑物进行核查,应保证起重吊装设备自身安全且不得影响地下管线及构筑物。⑥起重吊装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