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如表甲、乙二人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说明A.文献史料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C.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 D.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3.下表是小李归纳的某时期中国内政情形。该时期是A.元朝初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4.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题中所列各项中属于该战役背景的有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②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③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④苏德战场处于转折之中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在近代思潮演进过程中,曾出现过报刊或者杂志。按创办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时务报》、《新青年》、《申报》、《民报》B.《时务报》、《民报》、《申报》、《新青年》C.《申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D.《时务报》、《申报》、《民报》、《新青年》6.下面是创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画——《鸽子与青豆》,其创作风格体现了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7.“雅典人以完全独立的主体存在于城邦社会之中。他们在行动上是自由的,在思想上也是自由的,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们能够摆脱神学教条和权威的束缚,对国家大事,他们能以自己的理解作出独立的判断”。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A.个人的自由高于城邦利益 B.自由人的参政权完全平等C.理性精神推动城邦政治发展 D.参政方式问题导致权力滥用8.2018年10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17.5%,使全球经济损失1.9%。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呼吁中国和美国要利用现有规则解决它们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不要引发新的“冷战”。这说明当今A.世贸组织丧失了调节国际贸易的职能B.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C.大国战略博弈引发国际社会重大关切D.国际经济新秩序无从建立9.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0.城隍是道教神话中的城市守护神。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较盛行,《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宣州司户”条引《纪闻》称,唐代“吴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甚至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由此可知,唐代A.城市经济日益发达 B.地方官员全都迷信鬼神C.道教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地位受到严重冲击11.针对旱灾引发的粮食供应问题,1978年9月,安徽省委决定: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还允许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粮油作物,谁种谁收。这一举措A.诱发农民包产到户的实践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C.表明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 D.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12.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C.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D.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13.下列描述明显有思想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广东”B.“洋务运动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危机”D.“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与洋务运动有关”14.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不但没有嘘声,反而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材料主要说明了A.法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B.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C.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D.法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5.汉武帝初,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別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称为“白金币”,形状为圆形龙币,方形马币,椭形龟币,分別等值于在市面上流通的三千、五百、三百铜钱,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朝廷这种做法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C.使中央垄断了铸币权 D.保障了商品市场稳定16.“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文中的“它”是指()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17.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发布命令。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买卖”。这一指示A.为大革命赢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B.沿袭了太平天国的土地分配制度C.保护了农民自由支配土地的权利D.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迅速确立18.新史学倡导者鲁滨逊强调:“(历史)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生疏不明情况的迷惑……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去会给我们提供行动的先例,而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我们的行动就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面的。”他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A.“复原”过去,指引未来 B.鉴于往事,资于治道C.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 D.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19.19世纪中期,日本学者渡边华山认为:西方各国“艺术(即技术)之精博,教政之羽翼鼓舞,似为唐山所不及。”文中“唐山”是指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荷兰2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科举制下读书人走向辉煌仕途的生动写照。清朝时期儒生最向往的“天子堂”是指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仁寿殿21.下表是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部分史料。据此判断当时内容出处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时报》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刘大鹏《退想斋目记》A.政府法令流于形式 B.报纸夸大革命影响C.革命改造社会有限 D.阶级矛盾日趋尖锐22.两汉刺史按“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刺史只能检查郡守执行公务的情况,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只能向朝廷“劾奏”。《后汉书·朱浮传》载,“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验案,然后黜退”。这反映出()A.中央旨在实现集权 B.地方吏治较为败坏C.朝廷强化监察地方 D.刺史州牧位卑权重23.北洋政府警察厅规定,各种饮食经营场所和经营者必须领取执照,对汽水业、牛乳业、羊肚作坊、剔骨肉作坊等对卫生有特别要求的行业,还应该遵守警察厅制定的单项规则。这表明A.北洋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 B.警察厅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C.北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 D.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24.1979年到199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A.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C.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25.商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占卜显兆吉凶皆由他亲自制定,在甲骨文中的反映就是经常出现“王占曰”。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神权实际服务于王权 B.商王权力高度集中C.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D.君权神授思想盛行26.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一大批新诗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突破六朝门阀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雕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这说明了A.唐代诗歌形式渐趋成熟 B.文学深受政治制度影响C.唐代诗歌水平迅速提升 D.经济决定诗歌发展水平27.“(这一时期)人们不再简单去观察事物,然后下断言。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强调理性思考和判断 B.人文主义精神出现C.神学思想得到了根除 D.理性主义思想成熟28.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29.《申报》1912年4月15日曾报:“试一游都市,触于吾人之眼帘者,簇簇然几乎无--不头戴洋帽。”5月13日又报,汉口工商业宣传大会上,随县程君玉登台演说外洋衣帽畅销全国之害,说毕,即抽刀断指血书“请用国货”四字。材料现象反映出民国初年A.中国传统服饰逐步消失 B.民族服饰工业发展迅速C.政治变革促进生活变迁 D.中外服饰文化难以兼容30.下图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据此可知当时A.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清政府支持维新变法C.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 D.改良已成为主流思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也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从思想渊源和理论形式看,虽然与古代儒家的传豌思想和王守仁的“良知”说有关,但是在实际内容上却有着重大的区别……王艮认为,“日用”就是“本体”。他所说的“百姓”,不仅是指受压迫的下层群众,而且包括广大士、农、工、商;“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不能保障百娃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思想主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思想的意义。32.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尤为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他规定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与唐律相比,明朝对官吏犯罪的惩罚明显严厉。同时,朱元璋习惯于法外用刑,常因小过而用重刑,以致弄得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起初的威慑作用大大削弱,而且随着既得利益阶层的增多,反对者或明或暗地予以抵制,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正如朱元璋哀叹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行政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它一旦与法律结合,则既能够继续发挥其内在约束的功能,又能够获得有效的外部保障……总统的被提名者都要详细公开其个人财产,以供公众和媒体检查。被提名者的配偶及他们所抚养的子女的财产也必须同时申报……高薪养廉制度是对政府官员合理的自利需要的满足与激励……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核心思想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被制约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跳跃式监督模式即(公众)权利监督(公共)权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核心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型政府,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并有利于铲除政府官员谋求自利的温床。——摘自《行政管理改革》(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朱元璋严惩腐败及出现“朝杀而暮犯”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在权力监督方面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其本质差异。(3)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当今反腐败有何启示?33.古希腊有些城邦,贵族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以消除最明显的不公正现象。雅典的梭伦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但他不是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显族。他的家境中平,早年曾兼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他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率众攻克应属雅典的萨拉米岛,因此他在群众中很有威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梭伦:“我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而毫不剥削也不增加他们的权利。对于那些具有实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财富施展实力的人,我也注意不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失。”“对于民众如果不过分放纵,也不粗暴地对待他们,他们对首领也会极其顺从。”——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欧洲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从梭伦的出身和经历分析,雅典贵族为什么委托梭伦“负责改革法律”?(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是如何给下层平民“足够的好处”但又“不过分放纵”的?(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可得出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而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故B项正确;盐铁收益主要归国家,且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CD项。2、D【解析】

材料表明对刘濞的同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依据甲乙两人的解读来看,甲是站在统治者的方面来看的,而乙是站在人民角度来看的,表明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D正确;材料反映的价值立场对史料解读的影响,而不是史料本身的确定与否,A错误;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们可以通过史料记载、文物的出土等来了解历史史实,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的说法过于偏激,C错误。故选D。3、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四库全书》由清代乾隆时期编修,同时清代沿续明代不设丞相的做法,加强思想专制,推行文字狱,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4、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反映的阿拉曼战役,时间是1942年10-11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是1942年初,属于阿拉曼战役的背景,①正确;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是阿拉曼战役之前的北非军事态势,②正确;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如果失守,法西斯军队就可能占领中东地区,切断盟国的石油供应,因此当时的盟军和北非德意军队会在阿拉曼对峙,③正确;阿拉曼战役进行的时候,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在进行之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转折的标志,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5、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民报》创刊与1905年;《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因此C选项是正确排序,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排序错误,排除。6、A【解析】

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给人的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符合立体画派的特点,由此可知其应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A正确;现实主义绘画形象较为逼真,突出对现实的反映,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印象画派注重光与色的效果,与图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浪漫主义绘画重形式,重情感,与图片信息无关,故D不正确。7、C【解析】

雅典人能够以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说明雅典人的理性精神有利于推动城邦政治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雅典人的理性精神,没有体现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和权力滥用的问题,排除AD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雅典城邦当时的史实,排除。故选C。8、C【解析】

中美贸易战引起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的关注和担心,这说明大国战略博弈引发了国际社会重大关切,故C项正确;材料和世贸组织的职能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全球化的意思,故B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要求,材料未体现出能否建立,故D项错误。9、C【解析】

材料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体现的是职工通过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突出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错误,A排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④错误,BD排除。故选C。10、A【解析】

材料表明城市守护神在唐代地位逐渐上升,意味着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表明城市经济日益发达。A正确;地方官员全都迷信鬼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唐朝时儒家思想是文化的主流思想,C排除;城隍地位的上升不代表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排除。故选A。11、A【解析】

据材料“1978年9月……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还允许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可知,为解决旱灾引发的粮食供应问题,安徽省委决定借出部分集体土地让社员自由耕种,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诱发农民包产到户的实践,A正确;据所学可知,1980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B与材料不符;1980年四川广汉率先改社建乡,故C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技术的进步”,D错误。12、D【解析】

当时印刷术等技术的进步,使书籍推广范围扩大,欧洲人可以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从而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可以直接阅读书籍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无关,排除A项;这种现象与宗教改革运动无关,欧洲直接阅读的书籍不一定是宗教书籍,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13、C【解析】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危机”认为鸦片战争引发了民族危机,是对鸦片战争的价值判断,故选C项;ABD项是客观描述,不带有思想价值判断,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14、A【解析】

《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法国人民一片兴奋,这实质上反映出法国民众对以牺牲弱小国家换取和平的这种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这是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说国际联盟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国人民态度,不是强调统治者,故D错误。15、A【解析】

材料中银锡合铸“白金币”的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这是通过变相的通货膨胀掠夺财富,但有利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通过货币手段实现对地方的控制,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是否只有中央才能铸造货币,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做法不利于商品市场稳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再结合“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的信息可知,它指的是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AB项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题干信息“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不符,排除;民族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排除。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17、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产品支配权的肯定,保护了革命根据地农民的利益。C正确;这一指示是在土地革命期间发出的,时间不符,A排除;中共的土地革命不同于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方式,B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结束,中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排除。故选C。18、C【解析】

“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的信息说明学习历史目的是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C正确。A中“复原”说法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思想控制不符合事实。19、C【解析】

材料“艺术(即技术)之精博,教政之羽翼鼓舞,似为唐山所不及”的意思是西方的技术很精湛,教育等各方面都很发达,是唐山没法比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材料中的“唐”则揭示了这个国家是中国,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与荷兰在当时属于西方各国的行列,AD选项排除;日本不符合“唐山”的说法,B选项排除。20、C【解析】

“天子堂”指的是科举制中的殿试,依据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可知,清朝后期殿试在保和殿。C正确;太和殿在清初举行过殿试,但后来改为在保和殿,A错误;中和殿是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休息准备的地方,B错误;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D错误。故选C。21、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说明传统观念与习俗仍有强大的惯性,革命对社会的改造有限,因此C选项正确;仅依据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不能说明政府法令流于形式,该表述以偏概全,A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时报》的内容,不能据此得出当时报纸夸大革命影响,B选项错误;这只是百姓对阳历新年尚未接受,不属于阶级矛盾,D选项错误。故选C。22、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的刺史主要职责是郡守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及是否有违法行为,凸显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A正确;材料与地方吏治败坏无关,B排除;监察地方只是材料的表现,C排除;材料未涉及刺史的地位,D排除。故选A。2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对食品行业加强管理,说明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也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排除;当时的议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B排除;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C排除。故选D。24、A【解析】

材料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和条例,说明中国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故A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我国政府有关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和条例,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问题,排除D。25、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商王既是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负责吉凶的占卜,表面上看出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实质上是商王通过神权为王权服务的,故选A,排除C;商王实行内外服制度,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D错误。26、B【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涌上政治舞台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使得唐朝庶族地主有更多的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导致了唐朝的文学突破六朝的陋习,充实、丰富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可见唐朝时期文学深受政治制度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的落足点是说唐朝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提升,没有涉及到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诗歌水平的提升,故A、C项错误;材料介绍的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对诗歌的作用而不是经济的变化对诗歌的影响,故D项错误。27、B【解析】

材料“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反思自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B正确;AD反映的是启蒙思想,排除;C错在“根除”的表述上,排除。故选B。28、A【解析】

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错误。29、C【解析】

材料“1912年”“簇簇然几乎无一不头戴洋帽”“外洋衣帽畅销全国”说明辛亥革命引发的政治变革促进生活变迁,故选C;近代中国新旧并存,传统服饰并未消失,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服饰工业的信息,排除B;西式服饰在中国的流行说明中外服饰文化可以兼容,D错误。30、C【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896年后,国内知识分子成立的政治性社团数量急剧增加,说明这时期政治变革的氛围较浓厚,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政治性社团的成立,不代表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A项错误;维新变法收到光绪帝的支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政府对维新变法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的成立情况,无法得出改良思潮成为社会主流的结论,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体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将儒学伦理民生化;蕴含人文色彩。(2)意义:泰州学派的思想批判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主张;推动了儒学与百姓生活的结合;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体现了儒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解析】

(1)依据材料““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