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浙江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过关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过关训练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对此理解最精确的是()A.确定市场调整的作用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C.主见改革赋役制度D.主见加强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确定市场的调整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管仲主见改革赋役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错误。2.从秦朝到元朝,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渐渐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B.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起先松动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无用银之例”“白银渐渐取代其他货币”说明白银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C项。3.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起先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运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识答案:A4.“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淌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国际汇兑金本位”取代“古典金本位”,意在强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因此,此时的美元不再像古典金本位下的金子那样主要用于存储,而是可以带来利息,故而能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因此能够促进资本的自由流淌,B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答案:A6.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役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入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依据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子产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军赋。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D.打击豪强势力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依据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以‘丘’为单位征收军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运用,大量私田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为了增加税收,各诸侯国进行赋役制度改革,故B项正确;A、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与春秋时期不符,解除C项。7.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役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役制度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保证农夫的生产时间C.减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8.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A.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B.加强了农夫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限制D.起先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可知一条鞭法的实行加强了农夫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故选B项;“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的说法错误,解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明朝政府对百姓的人身限制,解除C项;起先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并非在万历年间,解除D项。9.《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过计算,发觉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协定关税有利于提中学国关税收入B.清政府主动维护国家主权C.清政府愚昧且不谙熟国际公法D.不同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反映了清政府官员对丢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性相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且不谙熟国际公法,C项符合题意;“协定关税有利于提中学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解除A项;“清政府主动维护国家主权”的说法与题干材料中官员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洋洋得意的看法相冲突,解除B项;“不同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故选C项。10.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10年,中国赐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此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A.大幅削减关税收入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削减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也许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材料二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1)确定法币,统一发行。全部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运用银元。(2)法币与英镑汇价稳定。(3)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打算金。1936年5月,中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向中国承购白银7500万盎司,价款以美元支付,但是须要将美元存于纽约的美国银行以作为法币的海外打算金。法币改革隔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干脆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为中国经济史的发展供应了一个有利条件。——摘编自尹全洲《论中国的法币改革》(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明朝货币流通改变的趋势,并分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1)改变趋势:白银货币化。缘由:商品经济发展的须要;大明宝钞贬值,失去民众信任;铜钱运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政府赋役折银改革的推动;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涌入中国。(2)影响:主动方面,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资金,为抗战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与英镑、美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创建了条件。消极方面,中国法币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在抗日斗争和人民解放斗争期间,法币贬值,加剧国民政府统治危机。1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旨在谋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该体系主要规定:由美元来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固定比价等。事实上,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头,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的旺盛,布雷顿森林体系被誉为“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摘编自王东京等《与官员谈现代金融》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支柱……从今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接着融资。——摘编自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索》(1)依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材料二中尼克松“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这对美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你认为全球是否应当回来布雷顿森林体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维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影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旺盛。(2)实质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美国无须担当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3)不应当回来,但应当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理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回来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行能带来一个透亮、公正、合理的世界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避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确定期间内取得的各项应税财产而征收的一种干脆税。它最早由18世纪末的英国提出、实行,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斗争造成的财政困难。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斗争后被废除。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又渐渐完善了个人所得税体制。该税制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减轻了中下层民众的负担。美国内战时期,北方联邦议会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但因与宪法不符未能生效。20世纪初以来,美国也通过各种途径渐渐确立了个人所得税制。20世纪初,清政府起草了《所得税章程》,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因为清政府的垮台而夭折。1936年,国民政府参照资本主义国家税制,颁布相应条例,建立、推行个人所得税制,但后期严峻的通货膨胀导致其名存实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安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我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4年,国务院整合了相应法规,发布了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条例。1994年到202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多次调整和提高免征额。——摘编自郭家宏等《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徐波《中外个人所得税制比较探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个人所得税”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论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论点详细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等级评分标准一等观点明确,表述完整且合乎逻辑。史论结合,史实精确,多角度分析,论证充分,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