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四川省广安代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日是很精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遇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详细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看法。“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予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方和示意,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原因,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原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谈;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终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宏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学问丛书”金开诚《诗经》)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消遣宾主的节目。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一般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状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愿,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常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忧,请晋侯不要听信。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纳断章取义的方法,寄予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渐渐兴起,古乐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纳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晰,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C.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假如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旧是没有曲调的“徒歌”。D.孟子说明《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二)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摆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支配,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来回,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行。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觉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留意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行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看法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踪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跑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照旧记忆犹新“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旧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缘由,今日看来当然有确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珍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相关链接】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探讨。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顾炎武坚持独立思索,留意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一旦发觉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B.顾炎武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虚心谨慎,严于律己,擅长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C.顾炎武留意积累,积少成多,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积三十余年,编成《日知录》。D.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其高尚品行堪为后世楷模。5.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6.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学问,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是我遗忘了上帝——云朵尽管亚克从监狱出来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亚克静静地回到小镇,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这天晚上,亚克静静地去了教堂,然后,他把神像带回了家。亚克以为此事没人知道,可是偏偏被邻居露西望见了。

露西心想,他果真不是个好人。露西想报警,但还是忍住了,她知道,就算自己报了警,可是对于偷神像这样的事,不是什么大罪,亚克关不了多久,就会放出来。

其次天,露西也没有把这事告知别人,她想,亚克偷神像,触犯了上帝,将来他会得到上帝的惩处。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亚克也没有受到上帝的惩处,相反,每天他出门时都精神饱满。

这天,露西家的门铃响了起来,门外的人尽然是亚克,他来干什么?亚克微笑着说:“露西,你好,你可以借我一千美元吗?”

一千美元!露西想,借给他的话,确定是有去无回,可是我要不借给他,那就会得罪了他。于是她便说:“我情愿借给你。你等等,我这就去拿钱!”说完露西就转身去拿钱。

很快她就又出来了,将一沓钱递向亚克。亚克看了看露西,接过了钱,还说:“感谢!钱我很快就会还给你!”说完他转身就走了。亚克走了后,露西又担忧起来,他会不会认为我好欺压,再上门来找我借钱?嗯,就算他再来,我也不借钱给他了!他要是敢胡来,我就报警!但是以后的几天,亚克都没有再上门来找她借钱,而且每次亚克看到她,都会微笑着跟她打招呼。露西见了心想,他看上去很欢乐,很阳光,假如不是我亲眼所见,真难想象他就是那个偷走神像的人!不过,我可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他是个罪人,绝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这天晚上,露西半夜里听到了动静,她起床一看,发觉亚克把神像从家里搬了出来。他想干什么?要把神像搬到哪里去?露西一路跟随亚克,发觉他把神像又搬回了教堂。露西笑了,他确定怕得到上帝的惩处,这才把神像搬回了教堂。这个可恨的家伙,上帝啊,你可确定要好好惩处他!最好在惩处他之前,让他先把钱还给我!我可是一个无辜的人,你可不能怪罪于我!露西等亚克一离开,就不由自主地上前祷告起来。

其次天一早,露西刚刚吃过早饭,门铃就响了,一看是亚克,她吃了一惊,担忧昨晚跟踪的事让亚克知道了。但她还是开了门,结果却是亚克来还她的钱,露西特别快乐,觉得上帝真灵。她想,上帝确定会惩处多格,走着瞧吧。

果真,没过几天,露西就得到了一个让她快乐的好消息:亚克被大火烧伤了,住进了医院。露西禁不住感叹道:“上帝啊,你可真灵,就该好好惩处亚克,烧死他也不算错,他就是一个坏蛋!”

这天晚上,露西看电视,尽然看到了记者采访多格的报道,在报道中,多格说:“我是一个罪人,从监狱出来后,我也是特别担忧,我觉得自己从前不该做坏事,我想那确定是上帝遗忘了我,以致我犯下了错误。于是我偷偷地去了教堂,把神像搬回了家里。我想,我每天与上帝待在一起,这样上帝就不会再遗忘我了。后来,为了验证一下上帝记住了我,于是我就去向邻居露西借一千美元,没想到她尽然借给了我”

看到这里,露西忍不住说:“上帝当然会记住你这个坏蛋!”然后她接着看下去,亚克接着讲解并描述:“我借到了钱,特别快乐。后来,我又静静地把神像送回了教堂。我想,上帝是大家的上帝,不是我一个人的上帝,我不能一个人占有他。后来,我发觉露西对我很友好,大家都对我很友好,他们都赐予我这样那样的帮助,我就觉得,其实他们都是我的上帝,他们都没有遗忘我,没有抛弃我”亚克的眼里涌出了泪水。

露西又忍不住说道:“我是你的上帝?我是吗?”多格接着讲解并描述:“我知道,是我遗忘了上帝,抛弃了上帝,才能了坏事,现在我重新找回了上帝,于是见到琼斯的店里起了火,她的孩子还在里面,我就冲了进去。虽然我受了伤,但是孩子却安稳无恙,我很兴奋”

亚克快乐地笑了起来。原来,亚克受伤是因为他救了人。

露西为对亚克的误会感到愧疚,她说:“亚克,你是好样的!你也是我们的上帝!”(节选自2015年第24期《微型小说选刊》)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亚克由罪犯到英雄的转变过程发人深省,它启迪人们犯过错并不行怕,只要心存上帝,与邻里和谐相处,改过自新,就不会受到上帝责罚。

B.亚克把神像搬回自己的家里,让他找回了上帝,后来他担忧这样会受到上帝的惩处,于是把神像送回了教堂,这样大家又都见到了神像。

C.小说巧用误会法,让露西凭主观想象对亚克回来后的言行做出了一连串戏剧性的揣测,为情节的发展不断蓄势,从而产生烘云托月的构思效果。D.小说以露西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悬念迭出,让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露西的疑问探究事情的真相,而且便于从心理角度对亚克进行观照。小说在刻画亚克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9.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电视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支配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偏讳,因以字行。祖兖,横海军节度判官。父琦,晋兵部侍郎。余庆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开封府参军,迁户曹掾。晋少帝弟重睿领忠武军节度,以余庆为推官。仕汉历周,迁濮州录事参军。太祖领同州节制,闻余庆有材,奏为从事。世宗问曰:“得非尝为濮州纠曹者乎?”即以为定国军掌书记。世宗尝镇澶渊,濮为属郡,故知其为人也。太祖历滑、许、宋三镇,余庆并为宾佐。及即位,自宋、亳视察判官召拜给事中,充端明殿学士。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太祖征潞及扬,并领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迁户部侍郎。丁母忧。荆湖平,出知潭州,改襄州,迁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召还,以本官参知政事。蜀平,命知成都府。时盗贼四起,军士恃功骄恣,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一日,药市始集,街吏驰报有军校被酒持刃夺贾人物。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归朝,兼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上表求解机务,拜尚书左丞。九年,卒,年五十。赠镇南军节度。余庆重厚简易,自太祖继领藩镇,余庆为元僚。及受禅,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余庆恬不为意。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普,余庆独辨明之,太祖意稍解,时称其长者。至道中,以弟端为宰相,特诏赠侍中。(选自《宋史•吕余庆专》,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B.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C.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D.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偏讳,古人要对君主或尊长之名避讳,吕余庆本名胤,与宋太祖赵匡胤名字中的一个字“胤”相同,故称偏讳。B.开宝六年,这是年号纪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C.荫补,指因上辈有功而赐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虽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D.迁,指古代官职调动变迁,一般指官司职的升迁,降职一般用“左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太祖赵匡胤听说吕余庆有才能,便向周世宗举荐其为从事,不料周世宗早已对吕余庆有所了解,因为吕余庆任职的濮州曾是周世宗镇守澶渊时的属郡。B.吕余庆去成都任职之前,蜀地盗匪横行,军人恃功自傲,大将王全斌等人无力管束军队,吕余庆到任后即抓捕带头为非作歹的士兵,军队才慑服。C.吕余庆在宋太祖即位后便受到恩宠,把他从一个地方的视察判官擢升为给事中,同时他的父亲也荣膺此职,父子同朝为官,官秩相同,当时的人很是艳羡。D.当权臣赵普因为忤旨被罢免后,原来的同僚们争着构陷赵普,唯有吕余庆尽力给宋太祖辨明状况,宋太祖的怒气慢慢缓释了,还赞扬他是一个宽厚长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5分)(2)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5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11分)凤栖梧王庭筠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照旧残阳里。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①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注】①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分)()A.古代路边,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憩,也是饯送亲友之所。“短亭照旧残阳里”中的“照旧”一语,示意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B.上片首句写“衰柳”“苔满地”,词人面对此等萧瑟冷落的景色,不禁想起三千里外的故国。“三千里”极言家乡之遥,其中寓有较浓重的哀愁心情。C.下片“紫蟹黄柑真解事”属于直抒胸臆,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莼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诗歌的内涵。D.词的末尾两句表面上再说王粲之事,事实上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结句发出人不如雁的感慨,所表达的情思越来越深厚。E.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上片以写景起,以写景结,下片结语更是一幅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将词人的感情表达得深厚绵渺,悠悠不尽。15.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琵琶行》中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琵琶女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2)《锦瑟》诗中,。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的统治者没有本质的区分,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成语是:。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块奇妙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闻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称赞不已。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显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最终驾驭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爱好。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最终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气勃勃。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伊拉克国会国防平安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恐怖组织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B.上世纪60至90年头,上海滑稽戏发展经验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仿照的对象。C.警察约于当地时间19点30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觉了制造巴黎恐怖攻击事务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显示,四季度中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照旧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过去的走方郎中在过年时忌讳出诊,怕触霉头,①给双份诊费破灾才行。平常出诊,②有超群的艺术,③不能主动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④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从病人的角度看,病人⑤不是主动求医问药,⑥是很难接受医生的治疗的。①②③④⑤⑥A只能虽然但是因此/则B除非即使也所以假如/C/就是还是因而要是那么D必需只/是以不仅还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运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渐渐被汲取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起先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确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21.下面为近几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5分)

阅读方式年份网上在线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纸质图书阅读2011年30.1%29.0%3.9%37.0%2012年31.4%31.8%4.0%32.8%2013年32.9%33.6%4.1%29.42014年34.6%36.1%4.2%27.1%(1)请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改变趋势。(2分)(2)这一改变趋势说明什么?(3分)四、写作(共60分)2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依据要求作文。唐诗名句喜闻乐见,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读诗,能安慰我们的心灵,能激活我们的灵感,能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请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你的阅读或经验,写出你对所选诗句的思索或随想。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要求:①立意自定,所选内容与所选诗句相关,但不能只对所选诗句进行赏析;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字数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1.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实力。B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一般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可见是有深刻的含意的。2.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实力。B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忧,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听信。3.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实力。C项“不然则仍旧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不是没有曲调的诗歌.4.C。C项对应内容集中于其次段,“积三十余年”除表现其留意积累外,更多地表现其坚持不懈5.①坚持独立思索,留意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极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没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6.①顾炎武具有剧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1分)②在顾炎武看来,一般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分)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1分)④这一观点具有主动意义,教化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2分)7.D(A项小说启迪人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信任人性的美妙B项“担忧这样做会受到上帝的惩处”是露西的臆测。C项产生的构思效果不是“烘云托月”,而是“欲扬先抑”。)

8.①勇于悔过。亚克对从前所做的坏事追悔莫及,出狱后自我救赎,重新做人。②心怀善念。亚克善意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感觉人们都很友好,在帮助自己。③舍命救人。亚克火中救人,琼斯的孩子安稳无恙,自己却被大火烧伤,住进了医院。(答出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9.①补充叙事,揭示亚克心理动因,使情节合理,叙述简洁集中。②揭开真相,是对前文悬念的解答。③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生逆转,将小说推向高潮。(每答对一点为2分)10.B。解答断句题。要留意句子的结构和句意,然后运用解除法得出答案。“余庆自江陵还”结构完整,须要在“太祖”前停顿,解除A、C;“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中“处耘事”做“问”的宾语,所以解除D,选择B。11.B。B项,“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错,有的皇帝在位有多个年号。12.C。原文是说吕余庆的父亲吕琦是在后唐清泰年间担当给事中,故父子两人不是同时任此职。13.(1)清泰年间,吕琦也曾担当此职,官位品级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荣耀。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居:当,任;官秩:官位;荣:认为……荣耀;未几:不久;知:任……知府;每处各1分。)(2)吕余庆马上派人捕获来斩首示众,军中敬畏佩服,百姓安静。吕余庆被加任吏部侍郎。(徇:示众;畏伏:敬畏佩服;按堵:安居、安定;就:被、受;加:加任;每处各1分。)14.BD。B项2分D项3分,A项,示意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错,由下片的“劝我归欤未”可知,此时词人并未归去,“照旧”应是示意词人仍在羁旅之中。C项,“借景抒情”错。“紫蟹黄柑真解事”一句,词人没有干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在某一物上,应属于移情于物。E项,“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表述不精确,除了情景相生外,词人还擅长用典,使词义更加蕴藉、含蓄。15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哀思之情。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哀痛之情。③借用王粲登楼作赋的典故,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明珠暗投的悲苦之情。(三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6.略17.B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特别丰富。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传统文化典籍特别丰富,成语运用正确。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观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观赏他的意思,成语运用不正确。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重量,能起确定性作用。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运用不正确。④按图索骥:比方依据线索找寻,也比方办事机械、死板。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依据调查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