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过程质量控制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_第1页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_第2页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_第3页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_第4页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过程质量控制

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12为何要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管理?由于临床输血涉及医、护、技三方人员,环节较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差错都将给患者带来危险。据报道,在“输血错误”的事件中,70%发生在临床,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3为何要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管理?2004年英国输血严重危害(SHOT)监控体系分析了“输血错误”报告的组成:33%为输入的血液不符合规范要求;20%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13%为血液的不合理输注;12%为输血时操作错误;7%为患者ABO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错误;其他错误占15%。4为何要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管理?发生错误输血的关键点临床输血的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差错导致错误输血。差错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床边,即采血和输血时。1980年Honig等报告46%(17/37)的致死性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差错的地点是床边,而发生在实验室错误占35%,血标本错误占19%。5为何要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管理?2000年纽约州的研究也可见类似的分布:38%的差错发生在输血时,29%是实验室的技术或操作失误,13%是采血差错,15%是复合性差错。采血和输血差错所占比例加起来超过一半。可见床边是差错发生的关键地点。我国有13亿人口,数万家医疗机构,迄今尚无“输血错误”事件的分析数据报道。6过程管理临床输血过程中有大过程和小过程,小过程又包含若干子过程。大过程是从采供血机构将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与医疗机构交接开始至患者输血后疗效评估等结束的整个过程。按工作岗位可以分为4个小过程(4条主线),即管理者执行输血的过程,医师执行输血的过程,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执行输血的过程和护士执行输血的过程。7过程管理每一个过程中还有若干子过程,只有加强对小过程和子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对大过程的管理。每个过程之间有接口,接口往往是关键控制点。临床输血的过程管理应把关键控制点作为重点来管理。8输血全过程示意图采供血机构输血科临床用血科室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血液及血制品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科学合理用血管理9临床用血科室职责1负责血液知识的宣传;履行输血风险的告知义务;动员自身储血,自体输血和亲友无偿献血的工作;负责自身储血患者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10临床用血科室职责2执业医师负责输血治疗的诊断与甄别。由经治医师和上级医师(两人两级)依据血液检测结果和病情状况,严格掌控输血适应症指征,决定并选择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成分血液输注。11临床用血科室职责3输血治疗,由经治医师负责告知和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贴好标签),在预约输血前3日内送达输血科,且当场双方逐项核对,确认受理备血。12临床用血科室职责4接到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合格和领取血液通知时,立即指派医务人员到输血科领取血液,双方当面进行逐项(保存和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和包装、标签、交叉配血单、申请单等)核查确认无误并签字,办理领取/发血手续。(如核查有误应拒领拒收拒发)。13临床用血科室职责5负责患者输血前和输血时的双人双核对并记录;负责实施输血治疗的技术操作;负责输血治疗全过程的监控及观察有无异常不良反应或报告处理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6输血完毕后,将空血袋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并送回输血科保存。临床用血过程质量管理要素1.临床输血适应症2.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3.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三要素1)4.血液输入量的评估(三要素2)5.临床用血申请单6.输血前检查临床用血过程质量管理要素7.标本采集及血制品运输8.查对制度的落实9.输血过程的监护及输血记录单的填写(三要素3)10.输血后疗效评价(三要素2)11.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及回报12.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办法第十九条)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办法第二十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笫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办法第二十一条)20科学合理临床用血输血前对患者的评估申请输血的医师对患者仔细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选择何种血液成分最适合患者。21科学合理临床用血目前认为,输血目的:一是增加组织供氧(红细胞);二是补充凝血因子(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三是补充纤维蛋白原及Ⅷ因子(冷沉淀)四是补充血小板提升凝血止血功能(血小板)其他的输血均为不合理输血。合理输注红细胞(1)急性失血:①Hb>100g/L不必输注;②Hb<70g/L考虑输注;③Hb在70~100g/L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慢性贫血:①Hb<60g/L并有明显贫血症状者,可考虑输注;②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3)不合理应用:①急性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就输红细胞;②Hb>100g/L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输注红细胞;④慢性贫血病因未查明,Hb>60g/L无明显贫血症状输注红细胞。血浆类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作用补充因子剂量普通冰冻血浆1.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除ⅤⅧ)以外2手术、外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Ⅱ、Ⅶ、Ⅸ、Ⅹ10~15ml/㎏首次剂量为15~20ml/㎏

冷沉淀1甲型血友病2血管性血友病3纤维蛋白原缺乏Ⅷ、VWF、Ⅰ2U/10㎏24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常规输血一旦做出了输血决定,经治医师须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简称申请单),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并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25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受血者必须在输血前做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原因是防止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过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6科学合理临床用血急诊输血急诊输血时应尽快将申请单及血标本送输血科(血库),并在申请单右上方标明“火急”或“紧急”字样,禁止口头医嘱申请用血。创伤引起的急诊输血患者应在输血前留取血标本做经血传播疾病指标的检测,准确记录采集血标本的日期及时间,申请单上注明“结果待报”,检验结果报告后入病历。27科学合理临床用血

急性失血患者应首先用液体复苏,补液扩容后收缩压如能维持在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时不输血。对于那些低血压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由手术室申请输血,因为手术室才是给创伤患者输血的理想场所。28科学合理临床用血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如需紧急输血又无同型血时,男性患者及无生育需求的女患者可输RhD阳性血(包括血小板),但应向患者亲属说明并征得同意。患者为RhD阴性,又是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包括女童),但一时找不到RhD阴性血,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应本着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施行配合性输血,即先输RhD阳性血抢救。RhD阴性患者需要输注血浆及冷沉淀时,RhD血型可以忽略。临床合理用血标本采集1.执行输血医嘱首先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持有该患者条形码的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相关信息,由两名护士双核对确认签名后采集配血标本。标本采集2.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允许先抽血再贴条形码。未查输血前相关检验的,要先抽一管非抗凝血,送检验科做输血前相关检查。标本采集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并送至输血科,双方(送检人员与输血科当班人员)逐项核对后签字确认时间精确到分钟。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取血有下列情形的者不得接收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从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红细胞、冷沉淀、血浆血液及血制品运输指南1.血液及血制品发放只针对医护人员或经过输血知识培训合格的专门人员,严禁医护或培训合格的专门人员以外的任何人员取血。2.血液及其制品运输必须用血液专用储血箱运输血液。3.血小板使用专用血小板运输箱,温度控制20-24℃。4.运输全过程注意2-6℃冷链保护,取回科室的血液运输箱内温度不超过8℃。5.运输时间越短越好,取回的血液双核双签后尽快输注,任何科室、任何地方严禁贮存血液。6.血液出库后不得退换。血液及其制品运输必须用血液专用储血箱运输血液。运输全过程注意冷链保护,取回科室的血液运输箱内温度不超过8℃。血小板使用专用血小板运输箱。血液制品输注的时间限制开始结束悬浮红细胞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4小时以内(1U/1小时)洗涤红细胞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4小时以内(1U/1小时)血小板制品立即30分钟以内(1治疗量/30分钟)冰冻血浆30分钟以内30分钟以内(100ml/30分钟)冷沉淀立即以最快速度输注39科学合理临床用血输血过程的监护

输血过程由护士监护。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室内温度过高,适当增加更换频率)。有多种血液成分需要输注时,输注顺序: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

40科学合理临床用血输血速度调节

开始输血时速度要慢,一般不超过15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可用患者能耐受的最高速度输注。一般成人5-10ml(75-150D)/min,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和心功能不全者,以1-2ml(15-30D)/min为宜,以防肺水肿。大量出血直至休克的患者,必须遵医嘱,可适当加快滴速至50-100ml/min,必要时,也可加压快速输血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输注血小板最好采用双头输血器,当血小板快要输完时,将30ml左右的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移入血袋内冲洗,以使粘附在血袋内壁上的血小板也输注给患者。42科学合理临床用血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报告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医师应及时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疑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停止输血,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解热镇痛剂或抗组胺药物治疗,必要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43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核对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的血标本,重做ABO血型、RhD血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介质法和非盐水介质法试验);44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如怀疑细菌污染性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h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45科学合理临床用血

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后由经治医师及时评估输血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输血方案。对于未达到输血治疗效果的患者要查找原因,消除影响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输血过程质量控制

临床输血过程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46加强输血护理保障输血安全

主要内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护理目标输血护理操作规程常见输血问题的处理输血反应的类型与处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184号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就是规范》,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办公厅2000.6.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四章交叉配血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储存第六章发血第七章输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1.采血护士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核对输血申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患者信息。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3、采集血样过程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核对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与申请单一致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正确的标本量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4、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送输血科。5、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采集血标本的风险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人)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采集血标本的风险血标本量少、溶血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在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发血第二十四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第二十七条--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凡血液外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领取: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签名:配血者、复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二十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第三十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二条--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保存备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输血完毕后的处理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输血注意事项1.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2.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3.血制品禁止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不得自行贮存,尽快用完。4.禁止使用临时性、不规范的加温方法对血液加温:如将血袋放于热水、使用微波炉或水箱加热输血注意事项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6.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制品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7.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保留余血,并记录。8.输血后的血袋及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并送至输血科,低温保留24h,按医疗废物处理。输血速度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速度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成人输血速度>50ml/(kg·h),小儿>15ml/(kgh),婴儿接受血液置换术,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患者输血需要血液加温装置予血液加温输血的目的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输入补体、抗体增加血浆蛋白排除有害物质输血适应症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异常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溶血性输血反应.重症新生儿溶血等输血的原则无论是输全血还是成分血,均应采用同型血。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重复做交叉配血实验,以排除集体已产生抗体。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则可输入O型血,AB型者可接收其他血型血,但直接交叉配血实验应不凝集,而间接交叉配血实验可凝集。量不宜超过400ML输血护理目标遵守输血流程,实施正确输血规范输血行为,保障病人安全维护医患/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包括了解受血者信息、血液信息、输血记录单及以上三者间的核对和血液外观质量的检查,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前的护理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前心理护理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的评估和观察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3.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4.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静脉输血操作要点1.按相关法规要求双人核对输血相关信息。2.建立静脉通路。3.输注生理盐水。4.床边双人再次核对。5.消毒血袋导管,插入输血器。6.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若无不适再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7.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记录。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三查包括: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血液有无溶血、血凝块、血袋有无渗漏)。十对包括:受血者科别、床号、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成分、血量、血袋号、供血者的血型、储血号、有效期,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患者床边准备输血。检查所用的输血器是否在有效期内。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查对制度

2.输血时,床边双人再次核对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配血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确认身份、血型确认。对无意识患者必须进行输血配血单、床号、住院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3.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室。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核对

输血时要有2名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核对核查库血质量正常(分两层):上层:黄色下层:暗红色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血内不得加入药品防凝/溶界线清楚,无凝块界线不清楚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液中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越输越慢。输注过程如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决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以免凝块进入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输血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高,可适当加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注。若长时间未能及时输注,应送回输血科在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保存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中的护理输血中的护理包括输血器的选择、输血速度、时限、药物禁忌、加温、加压、静脉通道管理和对受血者的监护等。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对输血患者的监测在输血的全过程中都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表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排尿情况、皮肤黏膜情况,注意倾听主诉。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后5~15min。常见症状: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

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的护理包括输血后伤口的处理和对受血者的关爱、迟发性输血反应的观察、输血记录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等。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1、严格落实输血、输液操作规程,输血、输液时加强巡视。2、发生患者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残余药液和输液器,以备检验。3、发现患者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保留残余血袋和输血器,以备检验。4、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尽力减轻消除反应的不良后果。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制度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焦虑。6、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发生反应情况和抢救过程。7、填写“输液(血)反应报告单”,上报药剂科(输血科)和护理部。8、科室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必要时协调相关科室共同参与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

溶血性不良反应溶血性不良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即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两类。关注迟发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和尿的颜色有否异常等,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出院的受血者,应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一)轻度反应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伴有皮肤瘙痒。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1.减慢输注血液制品速度。2.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一般经以上处理30min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血,如30min内无临床病状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3.如果第一次输血时发生了输血反应,在必须进行第二次输血时,一般应在输注血液制品前30min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二)中重度反应患者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30--60min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其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科分析。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3.使用抗组胺药物。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一般经以上处理15min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min内无临床症状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4.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