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杜甫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世称杜少陵。唐代

诗人,被称为“

”。与李白合称“

”。曾任左拾遗,故被称为“杜拾遗”。曾居成都浣花草堂,故称“杜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歌风格“

”。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组诗“三吏”

;“三别”

。子美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圣诗史沉郁顿挫李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生平(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开始漫游吴越,5年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又游历梁、宋、东鲁等地。此时的杜甫壮志凌云,仗剑远游,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这期间代表作是《望岳》,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杜甫生平(二)寓居长安十年(35~44岁)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官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杜甫生平(三)陷于贼手和逃出为官时期(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小安置在鄜州后,只身前往凤翔投奔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所俘,被押解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没有被囚禁。对于大唐江山的深切担忧,对于战乱的种种亲身经历,催生了杜甫许多反映现实的诗歌。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写下饱含热泪的《春望》一抒忧国之痛。还有望月思家之作《月夜》。后来他乘隙逃到肃宗所在地凤翔,任左拾遗,上任不久,因忠言直谏被贬。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杜甫生平(四)西南漂泊时期(49~59岁)

杜甫弃官携家逃难,西行入蜀,到成都定居浣花溪畔,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又流亡到梓州,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不料严武第二年即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严武死后,他再度漂泊,在夔州居住了两年,继而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于湘江舟上。这时期,代表作有《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等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客居四川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仍处于一片动乱之中。杜甫从48岁时开始漂泊在外,写此诗时是杜甫漂泊的第8个年头。

这年重阳节,想到当时的时局,想到昔日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离世,面对重病缠身的自己,为了排遣心头郁闷,他抱病独自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于是写下这首即景伤怀的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背景介绍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这是杜诗内容和形式上的风格特点。“沉郁”指思想内容深刻蕴藉。“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造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明确体裁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1、一般八句,共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偶句押韵,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3、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工整。律诗的起承转合:起:首联,破题或对景兴起,诗的开头承:颔联,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颈联,转折,开拓新意合:尾联,收束全篇好处:使诗歌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明确题材登高诗——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总称。1.登高形式:山、台、楼、塔、亭……(如《登幽州台歌》)

2.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

3.常见主题:个人(思乡怀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国家(感怀时事,盛衰无常,世事变

迁,凭吊古今)

自然(哲理之思——生活哲理)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朗读诗歌zhǔbìn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啼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四野茫无边际,树叶萧萧飘落,望不到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家国之愁令我白发日多,鬓发像染上了一层厚重的白霜,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刚刚停止消愁的酒杯。疏通诗意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用原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文本研读

1.诗人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文本研读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猛烈辽阔悲哀(水)清澈色白飞舞盘旋无边无际、飘落没有尽头、奔腾高远、凄凉、清冷萧条、苍凉、壮阔秋景之悲文本研读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都包含了几层意思?个人之悲主旨探究

诗人仅仅是在为“秋景”与“个人”而“悲”吗?

安史之乱后,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战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各地方藩镇割据,削弱了封建集权,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同时也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时代背景国家多难之悲主旨探究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怅恨。拓展探究

《登高》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①体现在内容上。《登高》主要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闻所感。风急天高、白沙飞鸟、落木长江,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是诗人之所见;猿啸哀、萧萧下、滚滚来,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是诗人之所闻;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是诗人之所感。诗歌内容饱含顿挫之感。②体现在意境上。风是急的,天是高的,诸是清的,沙是白的。诗中意境以浅色、冷色为主,营造出苍凉广阔的氛围。落木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拟声词的运用使具体事物扩大化,有张力,给人一种深远磅磷之感,气势雄伟。③体现在情感上。诗歌最后两句的抒情虽无一字写愁,却充满浓郁的愁绪,不仅有生活上的穷困潦倒,还有情感上的消沉抑郁。④表现在音调上。《登高》是近体诗,在音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