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初中语文八下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确定主题】

课文系统: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初中学习的第二个说明文单元。单元选编了《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和《时间的脚印》等四篇事理说明文。这些文章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结起来,科学、准确、严谨、有逻辑地阐明了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这些文章的语言朴素优美,也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

预习系统:快速浏览四篇课文,了解每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初步感受科学说明文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在阅读过程中,预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揭示了哪些科学现象?"大雁为什么要归来?”“时间的脚印如何被记录下来?"等。并回顾之前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尝试与即将学习的内容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练习系统: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说说其作用。

本单元的语文策略:基于此,单元整体设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结合本单元学习的科学说明文写作特点,写一篇关于某个自然现象或科学原理、亦或是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如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等的说明文,锻炼科学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并能准确判断个别句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品读文章中具有特色的句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3.能够选用恰当的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文写作。

教学重难点

1.通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并能准确判断个别句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品读文章中具有特色的句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3.能够选用恰当的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文写作。

【核心任务】

为家中长辈,介绍自己的房间、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或者长辈不太了解的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注意要写成说明文。

【任务分析】

考虑到长辈可能对现代科技产品较为陌生,选择一个科技新产品进行介绍可能更具挑战性,但也会更加有趣和实用。读者是家中的长辈,他们可能对现代科技产品的了解较少,因此,在介绍时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说明文的内容应包括引言(引出主题)、主体(详细介绍)和结论(总结)。在主体部分,我们可以从产品的外观、功能、使用方法、优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为了使说明文更加生动、形象,我们可以使用举例、比较、分类等说明方法。例如,在介绍产品的功能时,可以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经验,能够针对明确的对象展开说明,并关注到说明对象的特征;能够感知说明文的科学、准确、严谨、逻辑性,但无法进行有效迁移,说明方式的掌握有所欠缺。大多数学生仅停留在罗列事物的层面,无法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说明内容,思维逻辑性弱。

【学习规划】

第一课段:单元导读(共1课时)

第1课时:

任务一:学习2单元重点字词

组内梳理易错词语,组长归纳并记录,分配展示任务。

(安排小组内三名成员,在班级黑板上分别为大家介绍易错字音、字形、字义)

易错字音

易错字形

易错字义

任务二:了解作者

学习内容: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突出贡献、励志故事、名言名句等。

任务三:再识说明文体

回忆八年级上册学过的说明文《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梦回繁华》《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明确:事物说明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

事理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

第二课段(共6课时)

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第2课时

任务一:筛选信息,读懂事理

阅读文章,找出说明对象,并划分文章层次。

小结:快速筛选信息的方法——

1.抓住概括性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范围。

2.抓住提示语(关联词、序数词),进行局部信息筛选。

3.抓住关键句段(设问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段),进行整体信息筛选。

任务二:理清顺序,理解逻辑

1.根据划分好的文章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3.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第3课时

任务一:找方法,析作用

阅读课文,批注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每人批注不少于3处。

任务二:品语言,明特点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第4课时

任务一: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课文,分析《恐龙无处不有》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板块构造学说。

任务二:理清顺序,读懂逻辑

这短文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分析其思路。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采取的是列举事实——发现矛盾——假设推理——总结观点的说理顺序,即按照事理逻辑来推论的。

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

第5课时

任务一:读懂事理,理清逻辑

阅读课文,分析《被压扁的沙子》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

明确:《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因为火山活动,而是因为撞击。

任务二:比较联系,思维扩容

1.《被压扁的沙子》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分析其思路。

《被压扁的沙子》先摆出观点——假设推理——列举事实——得出结论。采用了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顺序来介绍。

2.《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三篇事理说明文,分别用了三种逻辑思路来说明事理:

①《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现象明确概念揭示本质阐述意义

②《恐龙无处不在》:列举事实发现矛盾大胆推理得出结论

③《被压扁的沙子》:摆出观点大胆推理列举事实得出结论

3.为什么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编在一起呢?它们的说明对象并不相同。(这两篇短文有什么联系吗?作者想用这两篇文章证明一个什么科学道理呢?)

预设:

都是事理说明文;都是阿西莫夫写的;

说明内容相关:都谈到了恐龙灭绝。《恐龙无处不在》是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谈“大陆漂移说”,《被压扁的沙子》是用“撞击说"来谈恐龙灭绝的原因。前者是作为说理的材料,后者是作为说明对象。

推理方法上:《恐龙无处不在》是用生物考古学推及说明地质学说,《被压扁的沙子》是用地质学说推及说明生物学说。两者都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6课时学习《大雁归来》

任务一:提取信息,概述大雁归来的旅程

任务二: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1.抓住“人”与“雁"的关系,从本文对大雁“人格化”的写法入手感悟。

2.文中还有很多细腻的描写,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大雁、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找出来仔细品味。

第7课时学习《时间的脚印》

任务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4段)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

第二部分(5—29段)文章的主体,其中5—21段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22—25段讲其他几种情况,26—29讲化石。

第三部分(30—31段)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任务二:针对重点提问,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课段(共2课时)

第8课时

写作实践1:你有自己特别热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写作实践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3.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比如一位长辈,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4.为了使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