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_第1页
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_第2页
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_第3页
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_第4页
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保健考试详细内容

体育保健学考试大纲

绪言

L体育保健学概念:是指体育与医学、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

学科,是研究与体育运动参加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关保健规律的一门应

用学科。

第一章体育卫生与运动运动环境卫生

一.简述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其中重点掌握循序渐进原则。1、系统性

原则2、个别对待

4、全面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遵循人体自然发展、机体

适应的基本规律,从不同的主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渐进

的基础上提高锻炼水平。

二.高原缺氧环境对运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空气中氧气的密度或氧分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在高原,

人体被迫处于一种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特殊缺氧环境。

1、一般人在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由于缺氧可能出现轻微的症状;

2、在海拔3000〜4000M以上缺氧症状就表现得更明显;

3、在海拔4000〜5000M以上则必须供氧才能保证安全;

4、在海拔7000—8000M如果不供氧,大部分人将出现异常生理症状。

常年在低海拔生活的人初上高原时,机体需要数周或数月的高山适应,

才能对特殊环境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这一过程

就是高山或高原习惯。

习惯一周后,人体运动时受最大心率和心脏搏出血量的影响,最大心

输出量降低。因此,在高原或高山进行有氧运动时,如高山滑雪或越野滑

雪,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否则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将由无氧酵解形式取代,

而极易引起疲劳。高山病主要症状:

精神倦怠、头痛、恶心、呕吐、虚脱、睡眠紊乱和呼吸困难等,有

的甚至出现充血性心力误竭。

三.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一)基地的选择及坐落方向

体育建筑的基地选择:应避开空气,土质和噪声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选择地势稍高,且土质颗粒大、通透性好的地区。

(二)采光与照明

1、自然采光:利用日光作为光源的称为自然采光,体育馆都应足够

的自然采光。采光系数:指建筑物门窗面与室内地面积之比。系数的

标准应为1:3~1:5,系数越大,光线越好。

2、人工照明: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首先是注意照度充足。

照度是指物体被照明的程度,照度的单位是米烛光。室内照度一般不

能低于1

50Ixo

(三)采暖与降温

室内运动建筑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室内的适宜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1℃

左右。采暖最常用的方法是:蒸气采暖、热水管道采暖。

室内降温的方法:自然通风、人工通风、冰块降温、空气调节。

(四)通风

通风是指更新富强内的空气。室内运动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通风可分:自然通风:通过门窗和气流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

人工通风:使用机械手段促进气体交换。

第二章运动与营养

一、概念:营养素、维生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P10

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的最根本的物质,其摄入的不均

衡不但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水平,而且会影响人体的活动能力。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正常人体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

种类很多,目前已有30多种。

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符合卫生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

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指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出的膳食,

这种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二、蛋白质、糖营养功用及供给量。其中蛋白质供给量。P11-14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维持细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蛋白质参与构成各种细

胞组织是蛋白质最重的功能。对于发育时期的儿童尤为重要。

(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体内具有多种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如酶、多肽激素、抗体和某些调节蛋白质等。肌肉收缩、物质的运输、血

液凝固等也由蛋白质来实现。

(3)氧化供能: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基生成的酮酸可

以被进一步氧化分解。

2.蛋白质的供给量

⑴按热能供给总量:成人应占10〜12%,儿童少年为12-14%。

(2)按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正常成人1〜1.5g为标准,成年运动员

1.8〜2g,儿童运动员3.0〜3.4g,少年运动员2.0〜3.0g。

3、糖营养功用

(1)供给热能:糖是人体最主要的热源物质。我国的膳食热量中60%

来自糖。1g糖在体内氧化产热16.74kJ(4千卡)热量。

(2)维持中枢神经的机能:

糖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是大脑的唯一能源。

大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而能量消耗占全身基础代谢的25%。

①脑组织中无能量储备,全靠血糖供给能量,大脑每天需要糖约

100〜120%。2

②血糖水平正常才能保证大脑的功能,当血糖降低到正常值以下时,

脑组织可因供能物质不足而发生头晕、昏厥等低血糖症状。

(3)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当糖与蛋白质一起被机体摄入时,糖可增加体内ATP形成,有利于氨基

酸的活化与蛋白质合成,使氮在体内的储量增加。

(4)抗生酮作用

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必须有糖的参与才能完成,否则血中酮体将

增加,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所以糖有抗生酮作用。

(5)保护肝脏作用

糖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保护蛋白质在肝脏内的储备;糖可增加肝

糖元的贮存,维护和加强肝脏功能;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的解毒功能。

(6)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结缔组织中的粘蛋白,神经组织中的糖脂等,

都有糖参与构成,对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7)维持心肌和骨骼肌的正常功能

当机体缺糖时,心脏和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骨骼肌中缺乏糖元贮备,

则出现耐力不足;心肌缺糖,可出现心绞痛。

4、糖的供给量

依据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而定,劳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糖的

需要量就越多。按每日总热量供给量的60〜70%。成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

约需4〜6g,运动员则需8〜12g。体内糖贮备很少,大约为300〜500go

三、维生素A、D、Bl、C营养功用及缺乏症。P16-19

1、维生素A营养功用及缺乏症

①是细胞代谢和结构的重要成分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护骨骼健康及

正常嗅觉和听觉的作用。

缺乏:导致儿童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②维持正常视力

维生素A是眼内感光物质视柴质的主要成分,对维持正常视力有重要

作用。缺乏:则视柴质的合成受到影响,在黄昏或光线较暗时失去正

常视力,称为“夜盲症”。

③维持上皮组织的功能

维生素A参与组织间质的合成,对细胞起粘合和保护作用。

缺乏:上皮细胞角化增殖,上皮干燥,眼、呼吸道及皮肤组织均受影

响,可引起角膜损害,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皮肤角化和毛襄角质丘疹等。

④抗癌作用

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预防上皮组织的肿瘤。如胃癌、

宫颈癌、肺癌、皮肤癌、乳腺癌等。

缺乏:对致癌物质较为敏感,容易发生肿瘤。

2、维生素D营养功用及缺乏症

①对体内的钙磷代谢及骨骼生长极其为重要,它能促进钙在肠道的

吸收;3

②促进骨骼及牙齿的钙化及正常发育;

缺乏:钙的吸收受到障碍,血液中钙与磷的浓度降低,钙与磷就不能

在骨组织内存积,骨和牙齿的发育受到影响;骨盐溶解而发生骨质脱钙,

导致佝偻病或骨质软化症。

3、维生素B11营养功用与缺乏症

①辅助糖代谢

是构成脱辅酶的主要成分,为糖代谢所必需。若机体硫胺素不足,使

糖代谢发生障碍,并影响整个机体代谢。

缺乏:体内丙酮酸不能继续代谢,影响氨基酸的转氨作用,破坏机体

氮平衡,合成脂肪能力下降。

②促进能量代谢

促进糖元在肝脏和肌肉中聚积,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加速糖元和磷酸肌

酸分解的作用,有利于肌肉活动。

③维护神经系统的机能

保证糖代谢的作用,供给神经组织能量。

缺乏:糖代谢障碍,最先受影响是神经组织,神经功能减弱,出现感

觉异常,肌力下降,肌肉酸痛和周围神经炎症状。

严重缺乏:全身功能受到影响,心肌营养代谢失调,心脏功能下降,

出现心悸、气促、胸闷和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④加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可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水解作用。乙酰胆碱是重要的神经介质,

它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

缺乏: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的破坏增加,使神经传导受影响,胃肠活

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障碍。

4、维生素C营养功用与缺乏症

(1)促进生物氧化

起传递作用,提高组织的生物氧化过程,促进物质代谢,从而提高机

体的工作能力,对运动员有特殊意义。

(2)促进组织中胶元的形成,保护细胞间质的完整性

合成细胞间质是必需物质、结缔组织、牙釉质中胶元及毛细血管的细

胞间质,都由胶元蛋白构成,必需维生素C参与。

缺乏: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易出血,以牙龈出血,

严重时皮肤和内脏也出血。牙齿松动,牙与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

(3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促进抗体生成,促进白细胞的噬菌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

抗力。

(4)参与解毒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可保护酶系统免受毒物的破坏,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5)促进造血作用:维生素C能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有利于机体吸收利用。

(6)提高三磷酸腺甘(ATP)酶的活性

4

维生素C与ATP酶的活性有关。

当维生素C缺乏时:动物心脏与骨骼肌中ATP酶的活性明显下降,正

常供给维生素C时,ATP酶的活性也恢复。

(7)增加机体的应激能力

可增强机体对缺氧,寒冷和高温的应激能力临床广泛应用:治疗心肌

炎、克山病、心源性休克、改善心功能感染性疾病。

(8)有抗癌作用: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

(9)防止动脉硬化

四、无机盐:钙、磷、铁营养功用。P21-22

1、钙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及牙齿: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体内总钙量的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2)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缺乏时: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肌肉容易发生痉挛

(3)参与凝血过程:有激活凝血酶的作用。

缺乏时:则凝血受到影响

2、磷营养功用

①构成骨与牙齿:磷也是构成骨与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磷总量

的70〜80%与钙结合成羟磷灰石存在骨和牙齿中。

②参怀物质能量代谢:磷是体内许多酶的重要成分,在物质代谢中

有重要作用。

③磷与脂肪合成磷脂: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物质。

④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磷在血液中以酸性磷酸盐与碱性磷酸盐的

形式存在,是一对重要的缓冲体系。

磷缺乏时:可引起ATP和磷酸肌酸水平的降低,肌肉能量代谢受损。

因为磷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磷酸盐的补充能加强体

内的磷酸化过程,有可能改善运动能力。

4、铁的营养功用

铁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不高,

故易于缺乏。成人体内含铁3〜7g,有60〜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内,

5%存在于肌红蛋白内,25%存在于细胞色素酶及多种氧化酶中,贮存的铁

则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和肠粘膜中。

铁在体内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与细胞内生物氧化有

密切关系。若供给不足,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五、简述运动员的合理营养有哪几点。P31

一、要求热量保持平衡

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较大,需要及时地补充充足的热量。一方满足机体

的正常需要,另一方面使运动员保持充沛的运动能力,并有一定的热能贮

备。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总的能量消耗不同。

运动员每天能量消耗约在14647.5~16740kJ范围内(3500〜4000千

卡),体5

育系男学生在3571千卡、女生在2648千卡,普通大学生男生在2500

千卡、女生在2100千卡。

二.热能物质的比例适当

运动员的热能物质以糖为主,脂肪量最少,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蛋

白质、脂肪、糖三者的重量之比为:

(1)欧美人膳食中按重量计算和热量计算:

蛋白质脂肪糖

按重量1:1:4

按热量14%:28%:58%

(2)中国营养学家认为:

按重量1:0.7:5

按热量13%:21%:66%

⑶对耐力项目,做到糖高,脂肪低:

按重量1:1:7

按热量9.5%:22%68.5%

维生素在运动员营养中十分重要.一方面由于进行运动时机体处于应

激状态,体内代谢加强,酶的活性增加,激素的分必增加,同时由于大量排汗,

增加维生素的损失,这些都使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四、充足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运动员对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需要量较多。

1、由于运动时体内代谢加强,激素分泌与酶的活动增强,同时由于

大量排汗,丢失较多

2、体内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储备,可改善机体工作能力,提高

运动成绩

五、食物消化时间和常见酸碱食物

由于紧张的训练或比赛,运动员经常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的应激状态下,

消化机能较弱,因此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1、食物入胃5mim就开始部分排到十二指肠,完全排空需4-6h

2、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后对机体酸碱性的影响,可将食物分为碱性

与酸性两大类:碱性食物(表2-9),酸性食物(表2-10)

3、食物中的碱性食物与CO2反应生成碳酸盐,酸性物质在肾脏中与

NH3生成镂盐,均从尿中排泄。人的血液应保持接近中性(pH7.3〜7.4),

若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某些皮肤病、神经衰弱、

疲劳、神经痛、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可能与此有关。因此,应合理选

择食物,以保持体内适宜的酸碱。

4、由于剧烈运动可造成机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使运动员体内酸

偏高。因此,运动员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以利于体内酸碱储备,对运动能

力有良好作用。若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将使运动员体内酸性更为增高,碱

储备降低,这对机体和运动能力都有不

良影响。

6

第三章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的体育卫生

一、简述儿童少年的体育锻炼特点(包括大点中小点)P41-50

(一)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生长发育规律

1、身体形态:

其特点:头大、躯干长、四肢短、重心低而不稳,四肢皮下脂肪分布

较多,躯干较少。

2、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灵敏等。

★(二)儿童少年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的特点

1.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弹性好,但坚固性较差,易发生弯曲或变形。

(2)肌肉:肌纤维较细,肌力弱,耐力差,易疲劳,肌肉发育不平衡;

15岁以后,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增加。

(3)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但稳固性差。

2.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心肌收缩力较弱,心率快,收缩压较低,心脏瓣膜发育不完善,心脏

重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都比成人少。

3.呼吸系统的特点

呼吸道狭小,粘液分泌不足,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阻塞和损伤;呼吸

频率较快、肺活量和肺通气量都比成年人小,负氧债的能力较弱。在运动

时,主要靠加快心率和增加呼吸频率来扩大心输出量与肺通气量。

4.对神经系统的特点

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所以,

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不够协调和精确;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

力较弱,易产生疲劳,但疲劳消除快。

5.心理发育的特点

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不向成年人那样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

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和态度,要正确引导他们

的学习发生兴趣。少年期,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性和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

同时,由于迅速生长发育,对身体出现的某些变化不理解,会产生忧虑、

困惑或好奇。因此,必须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特点,采取必要的保健措

施,以促进身心发展和健康。

二、简述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包括大点中小点)P51

(一)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防止儿童少年的脊柱、胸廓、骨盆及下肢骨的变形。养成正确姿

势、养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

2.确保儿童四肢发育均衡和脊柱形态正常,加强对称性锻炼。

3.防止对下肢骨的骨化点产生过大和频繁的剌激而引起过早骨化或

骨髓软骨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造成骨盆发育畸形。

4.儿童少年不要过早地从事力量练习。

5.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

7

(二)根据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儿童少年心肺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虽与他们的发育水不相适应,

但在剧烈运动中,他们的最大肺通气量、最大的吸氧量及负氧债能力都小

于成人。

2.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倒立“下桥”等动作。

3.儿童少年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要根据动作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

等,加强深呼吸练习。

(三)根据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1.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生动活泼、多样化,并穿插一些趣味性

游戏和小型比赛等。

2、青春发育期,女少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改变,神经系统的稳定

性受到影响。在动作形成过程中,平衡及协调能力暂时有所下降,同时反

映在心理特征,表现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因素和兴趣不高,适当减少平衡

能力较高的动作。在教学中注意鼓励、启发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

性。

(四)个别对待

三、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P59

1、身体健康,月经正常的女子,在月经期间可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

动。例如,做广播操、打乒乓球、羽毛球或打排球等。

2、月经期间还不宜游泳或盆浴。

3、月经期应避免做剧烈的、大强度的或震动大的跑跳动作(疾跑、

跨跳、跳高、跳远等)及腹压、屏气和静力性动作(如推铅球、下桥、收

腹、倒立、俯卧撑等),造成经血过多或引起子宫的位置改变。

4、对月经紊乱或痛经者,月经期间暂体育活动。

5、月经期间运动员是否参加比赛,要根据运动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章医务监督概述

一、简述体格检查包括哪些内容。P77

1、体格检查内容

(一)一般史:包括病史和生活史。

(二)运动史:了解是否经常参加运动、运动项目和年限、有无过度

训练史或运动性伤病史。

(三)体表检查

1.皮肤和粘膜检查;

2.皮下脂肪检查;

3.扁桃腺、甲状腺和淋巴结检查;

4.脊柱、胸廓、上下肢及足弓检查。

(四)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1.心血管系统:检查脉搏的频率,注意脉搏的紧张度、充盈度和节

律。检查有无胸廓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叩诊心界、听诊心跳速率、心音

强度及有无杂音并测量血压。

2.呼吸系统:观察廓形状及活动情况,呼吸频率、节律和呼吸类型。

叩诊检查8

有无浊音;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

3.消化系统:检查有无舌苔、巩膜黄染、腹部压痛、肿块和肝脾肿

大等。

(五)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是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要严格遵循测量

学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原则,仪器统一标准化,测量100人左右校

对一次。

(六)功能检查:运动系统功能检查、心血系统功能检查、呼吸系统

功能检查、神经、消化、泌尿系统的功能检查。

(七)化验检查:血液、尿液的常规检查。

(八)身体素质测试

按国家教委关于试行《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和《中小学学生

体质健康卡片》的通知要求。

(九)特殊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肌电图

检查和脑电图检查等。

二、解释联合机能负荷试验P83

由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一次机能负荷试验组成。

实验方法:先检查安静时脉搏及血压,接着按顺序做三个一次机能试

验。

(1)30s20次蹲起,做完后测量恢复期的心率和血压,共测3个lmin。

(2)15s原地快跑,跑完后测恢复期的心率和血压,共测4个lmin。

(3)3min原地跑(女子或少年运动员一般做2min原地跑),要求高

抬腿,步频为180次/min,跑完后测量恢复期的心率和血压,共测5个lmin。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一、简述健康分组的依据。P86

(一)健康分组的依据

主要对象:是大、中、小学学生,由医生和体育教师参照各方面的材

料,共同商量作出分组的结论。

分组的依据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状况:根据学生的既往病史和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检查,

健康状况正常或有轻微缺陷,确定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和掌握适宜的运动

负荷。

2、身体发育状况: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及

身体有无缺陷,综合评定身体发育状况,确定参加体育活动组别。

3、生理功能状况:采取各种生理功能检查器,确定各系统的功能水

平,重点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以及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的功能状况。

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通过询问运动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

素质测试,了解运动习惯、运动年限、运动成绩、运动伤病等情况,评价

运动能力,作出相应的分组。

二、试述健康的组别。P87

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水平、功能状况以及运动史,在体育

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三个组别,各组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

1、基本组:健康状况和发育状育基本正常或只存在轻微缺陷(慢性

鼻炎、龄齿9

等),但机能水平尚好,并经参加体育者,编入基本组。

2、准备组:健康状况和发育状况基本正常或存在轻陷,机能水差,

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编入准备组。以上两组应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

求进行锻炼。

3、医疗体育组:健康状况不正常,身体有较严重的缺陷,不宜参加

一般体育活动者,编入特别组。但必须按特殊的体育大纲进行医疗体育活

动,以帮助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必须按特殊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

育锻炼。

三、心脏异常者、血压增高、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健康分组。P88

★1.心脏异常者

(1)如果仅出现生理性心脏杂音而无其它病理异常者,根据机能检

查的结果以及平时是否经常运动,考虑编入基本组或准备组。

(2)对那些出现病理性心脏杂音患者,分组时要格外慎重。对确诊

有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医嘱,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免修体育

课或进行医疗体育组。

A.生理性杂音:运动后杂音消失或无变化,机能试验结果正常,平时

常运动者,可编入基本组。运动后杂音增强者也编入基本组,但对平时

不常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B.病理性杂音:机能试验结果异常,平时少运动者,编入医疗体育;

平时经常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2.血压增高

(1)继发性血压增高:是肾脏、内分泌腺疾病伴随的血压增高,分

组时考虑原有疾病一般编入医疗体育组。

(2)原发性高血压:是长期过度紧张所致,对心脏无病理变化,自

我感觉正常,功能试验反应正常,常运动者,可编入基本组。

(3)18〜22岁以下青少年血压增高者:

A.血压增高,心脏虽有病理变化,但平时常运动者可编入准备组,在

锻炼期间加强医务监督。

B.血压增高,无不良自觉症状,心脏无病理变化,心血管机能检查结

果正常,经常运动者编入基本组;少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C.血压增高十分明显,达160〜170/100毫米汞柱,即使心脏无明显

病理改变,无自觉不良症状,且过去经常运动,机能检查正常,也要列入

医疗体育组。

D.对“青年性高血压”者,不必中止原有体育锻炼,应加强医务监督,

适当控制运动量,限制参加易导致神经系统过度紧张的运动。

3、关节风湿症

(1)运动后关节疼痛或关节肿胀者,编入医疗体育组。

(2)关节轻度疼痛,但与运动和气候变化无关,经常参加运动者编入

基本组;不经常运动者编入准备组。

第六章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医务监督

一、自我监督概念P94

自我监督: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

对健康状10

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自我监督的内

容和方法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

二、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包括哪些。P94

主观感觉:主要包括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

眠、食欲、排汗量。

1、精神状态

(一)反映了整体机体的功能状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身

体健康者,精神状态好、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性高。患病或过度训

练时,常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疲倦、之力头晕及容易激动等。

(二)在进行记录时,如果感觉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可记为“良好”;

如果有精神不振、疲倦等不良感觉的,记为“不好”;如果精神状态一般,

但又未出现上述不良现象时,可记为“一般”。

2、运动心情

A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渴望训练,每次训练后稍有疲劳和肌肉酸

痛感,但经过休息能很快恢复。

B如果感到精神不振,有厌烦训练的情绪。就会出现游泳运动员“怕

水”,田径运动员“怕跑道”,球类运动员“厌球”等情绪。

C如出现无力、困倦、头晕、容易激动以及关节酸软、麻木、胸闷、

气短、腹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不良征象则都属于异常。

3、不良感觉

在剧烈运动或比赛后,由于机体疲劳,大部分人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感

觉,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四肢无力等,但训练水平越高运动员,这种

现象消失得越快。严重者还伴有心悸、头晕、头痛、气喘、恶心、呕吐、

胸痛等,表示负荷过大或健康状况不良。

4、睡眠

A良好的睡眠状态应是入睡快,醒后感到精力和体力旺盛。

B如果经常失眠,夜间易醒,或睡醒后仍感疲劳,表明睡眠失常。

5、食欲

A正常训练情况下食欲应当是良好。

在一次大运动量训练或紧张比赛后,食欲可能暂时下降,但很快就

能够恢复。如果食欲减退,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见恢复,则要考虑健康

状况不良或运动量安排不当。

6、排汗量

A与气温、饮水量有关,也和训练程度、个人特点以及神经系统的状

态有关。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排汗量可

减少。

如果排汗量增多,甚至出现夜间盗汗,常表明身体极度疲劳。

客观检查感觉包括:脉搏、体重、肌力、运动成绩。

1、脉搏:测晨脉对了解身体机能变化有重要意义。

若每分钟晨脉比过去减少或无明显改变,节律齐,表明运动员身体机

能反应良好,有运动潜力。

11

若每分钟比过去多12次以上,表明机能反应不良,可能与疲劳未消除

或身体有病有关。

如果晨脉数比过去增加明显,长期不能恢复到原来脉数,可能是早期

过度训练的表现,应深入检查运动员的晨脉状况与自我感觉状况。

(1)当晨脉每分钟增加6次时,20%的人自我感觉不良;

(2)当晨脉每分钟增加12次时,40%的人自我感觉不良;

(3)当晨脉每分钟增加18次时,60%的人自我感觉不良。

2、体重

参加系统的体育运动后,体重变化的状况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体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机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和脂肪的结

果,持续2~3周,体重下降2~3公斤;

第2阶段:体重处于稳定,运动后减轻的体重在1~2天内得到完全恢

复,持续5~6周;

第3阶段:肌肉等组织的逐渐发达,体重有增加,并保持在一定的水

平上。

3、肌力

训练状态良好时,握力、背力均增加。如果肌力持续下降应引起注意。

4、运动成绩

A坚持进行合理训练,运动成绩逐渐提高或保持较高的水平上,动作

的协调性好。B训练而成绩没有提高甚至下降,动作协调性破坏,熟练的

动作不能完成,是功能状况不良的反映或是早期过度训练。

C自我监督时,根据运动成绩稳步提高、运动成绩保持原有水平、运

动成绩下降或动作协调性破坏等情况,可分别记录为“良好”、“一般”和

“不良

三、运动训练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包括哪些?其中重点掌握脉搏和血

压的变化。P97

(一)、观察脉搏变化

常人安静时平均脉率(心率)70次/min左右,正常范围是60〜100

次/min。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心率较低,一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心率常

小于50次/min。一般心率低于60次/min,称为心动过缓。如果安静时

心率超过100次/min,称为心动过速。

1、训练期间观察晨脉,方法和内容与自我监督相同。

2、测量训练课前和课后的脉搏,脉搏差值来表示课的运动量。

(1)课后5—10分钟,脉搏已恢复到课前水平的属小运动量;

(2)比课前脉搏快2—5次/分,属中等运动量;

(3)比课前脉搏快6—9次/分,属大运动量。

3、结合成绩定期检查在定量强度跑后的脉搏。

(二)观察血压变化

正常情况清晨血压应比较稳定,如果发现清晨血压较平时增高20%,

或经常在140/90Hmmg以上,健康原因除外,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影响的结

果。

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W

12.6kPa(90mmHg),如果收缩221.3kPa(160mmHg)或舍予张压与

12.6kPa(95mmHg),称为高血压。

12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除原发性高血压外,正常人训练期间血压增高可能是过度训练或过度

紧张的表现,也可能力量训练(如举重、健美、投掷等)引起,在青少年

可能是由神经、内分泌改变引起的青少年性高血压。

血压偏低:可由心肌收缩力下降、脱水导致的血容量减少、炎热导致

外周血管扩张等原因引起。

(三)、心功指数

心功根据测得的安静时的心率和血压,可算出布兰奇心功能指数,该

指数能全面地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心率又(收缩压+舒张压)

布兰奇心功指数=-------------------------

100

布兰奇心功指数在110〜160范围内为心血管功能正常,平均值是140o

如果超过200,可能是过度训练或机体功能状态不良的表现,或有心血管

系统疾病,应做进一步临床检查。

(四)尿蛋白测定

大运动量训练后,尿中可能会出现蛋白。病理原因除外,运动后出现

尿蛋白称为运动性尿蛋白。运动性尿蛋白的出现率和持续时间往往和运动

项目、强度、训练水平以及和年龄有关。此外情绪紧张也会增加尿蛋白的

发生率。因此,在用尿蛋白作为评定运动量的指标时,应当考虑上述诸因

素。

各种运动项目中。以田径和滑雪运动员尿蛋白的出现率最高;比赛期

较训练期出现率高。(五)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铁蛋白质,又叫血色素。

我国标准正常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女子为105~150g/Lo

血红蛋白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据研究,在正

常情况下,当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运动成绩提高时,血红蛋白亦增

加;反之,血红蛋白亦下降。

如果血红蛋白下降至男子低于120g/L,女子低于105g/L,称为运动性

贫血。

(六)心电图

心电图是记录心肌发生电激动的图形。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后,心电

图往往表现出某些特征。

如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这是由于迷走神经作用加

强,心脏产生适应的结果。

如运动量过大,训练过度,心脏功能不良时出现上述相类似心电图。

当心电图出现显著窦性心律不齐、早搏、长期存在的不完全右束枝传

导阻滞以及ST段降低,T波倒置等假缺血性复极异常改变,更要密切注意。

上述情况很可能是过度训练心功能不良的表现。

(七)最大吸氧量

最大吸氧:是反映人体在有氧极量运动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重

要指标。研究表明,最大吸氧量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大心输出量,

即与心泵功能13

的强弱关系最大。经长期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运动员的最大

吸氧量较高。普通青年男子最大吸氧量约50ml,kg,min,女子z约45

50ml,kg•min;良好训练男女运动员分别为7050ml,kg,min>55

50ml,kg,min。

(八)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是肺通气功能意义较大的指标,其值的高低反

映了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有氧能力。

在训练期间,其值的变化还反映了训练负荷和机体功能状态。如果训

练后所测得的值比训练前明显减少,或者在恢复期逐渐下降,说明训练课

的运动负荷过大,运动员有过度疲劳。

如果训练期间其值稳步上升,说明训练计划和运动量适宜、机体功能

状态良好。

第八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P119

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

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二、简述运动性疲劳的机理。P120

(一)能量耗竭

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而得不到及时补充。

例如,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高能磷酸物三磷酸腺甘(ATP)和

磷酸肌酸(CP)明显下降;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血糖含量下降

是主要原因;在长时间运动中,体内糖原消耗大。

(二)代谢产物堆积

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从而影响体内正常代谢,造成运

动能力下降。例如,乳酸在体内堆积。产生三大影响:

(三)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因”。自由基因具

有较强的活性,可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适量的自由基对机体可产生积

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与其产生的自由基处于动

态平衡,当体内自由生成过多时即产生负面影响。

实验证明:大强度运动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提高体内脂质过氧化

(LPO)水平,使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的损伤,从而影响氧运转

和微循环,阻碍体内呼吸链,影响肌纤维收缩。导致疲劳发生

(四)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该学说认为: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组织器官保持最佳动能状态的

基础和前提。

在长时间剧烈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器官某些代谢产生的堆积,可导致

体内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H下降、高渗性脱水、血压、渗透改变等引起

疲劳的诱因,都是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的具体表现。

(五)疲劳链学说

14

该学说认为:运动中肌肉工作能力的下降是疲劳的表现。与神经肌肉

疲劳控制链有关,而且也受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网络疲劳的影响。

(六)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研究表明:脑内海马和纹状体脑区的5-HT浓度啬与中枢疲劳有关,在

进行长期运动时,可导致脑内5-HT的合成增加,从而引起疲劳状态。

(七)保护性抑制学说

巴洛夫学派的学者认为:无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疲劳,都是大脑皮

质保持性抑制发展的结果。由于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就会导致“消耗”增多,

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持性抑制。实验表明:

(八)离子代谢紊乱

运动中离子代谢紊乱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疲劳,与运动性疲劳密切相

关的离子有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

(九)突变理论

肌肉疲劳是能量耗竭、力量和兴奋性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疲劳

是由于这些综合因素的三维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三、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P124

(一)劳逸结合:1.放松练习2.睡眠3.音乐疗法

(二)物理措施:1.温疗浴桑拿浴2.按摩3.吸氧与负离子吸入

(三)营养补充:

(四)中草药调理

第十章运动性疾病

一、解释概念:过度训练、过度紧张、晕厥、运动性血尿。P134

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

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过度紧张:是指运动员在磨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

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晕厥:是由于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

短暂丧失。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过性血尿,直接

与运动有关,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他原因的血尿。

二、晕厥发病原因与原理和处理。P140

★一.原因与发病机理

(一)血管扩张晕厥

情绪过于激动、受惊、恐怖、悲伤或看到出血者等引起。这是由于神

经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产生一时性脑缺血。如赛前过于紧张,

容易引起晕厥。

(二)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

久站、久蹲和长期卧床后突然改变站立时,使肌肉泵血和血管调节功

能失调,致使回心血量骤减以及动脉血压下降,引起一时性脑缺血。例如,

游泳运动员比赛后站立时可能发生晕厥。

(三)重力性休克

15

运动员疾跑后突然站立不动,下肢肌肉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

缩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血管中,

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骤减,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重力性休克。

(四)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如举重运动员吸气后憋气使劲举起杠铃时,使胸内压和肺内压明显升

高,影响回心血量,妨碍左心室充盈,心排血量减少,造成脑缺血,出现暂时

性晕厥。

(五)血糖过低或代谢性晕厥

血糖过低或体力活动后发生软弱无力症状,胰岛素注射量过大,肝糖

合成过速,血糖急速降低,都会引起晕厥。

(六)短时间内大量失血

内脏,消化道大出血或外伤出血时也会引起晕厥,中暑、心脏节律紊

乱或心脏病,颈动脉窦受打击等。

三.处理

1.患者平卧或头部稍低,松解衣领和束带,注意保暖。

2.从下肢向上推拿按摩,嗅氨水或点掐人中、百会、涌泉等穴。

3.如呼吸停止,做人工呼吸。如有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醒后

可给热饮料或吃少量食物,注意休息。

三、运动性腹痛产生原因与发病机理、处理。P144

(一)运动性腹痛原因:

运动中腹痛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如训练水平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

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强度增加过快、身体状况不佳、呼吸与动作之间节奏

失调、膳食制度不合理、食物选择不当等。

★(二)处理

1.运动中出现腹痛,应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

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会减轻或消失。

2.上述处理无效,就应停止运动,点掐足三里、大肠俞、内关等穴

位,再不缓解,口服解痉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等),热敷腹部和腹

部按摩。

四、肌肉痉挛产生原因与发病机理、处理。P152

一、肌肉痉挛产生原因与发病机理

(一)寒冷剌激

在寒冷的环境运动时,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受到寒冷剌激,使肌肉

兴奋性增高,造成肌肉强直性收缩而引起肌肉痉挛。例如,游泳时受到冷

水剌激;冬季在户外运动时受到冷空气的剌激,都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二)电解质丢失过多

长时间剧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电解质从汗中大量丢失,造成体

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痉挛。

(三)肌肉收缩失调

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肌肉连续过快地收缩,放松时间太短,

使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协调交替关系发生破坏,引起肌肉发生痉挛。如自行

车和短跑运动员新手多见。

16

(四)肌肉疲劳

疲劳时肌肉往往血液循环和能量物质代谢受影响,肌肉中会有大量的

乳酸堆积,乳酸不断地对肌肉收缩起不良作用,致使痉挛产生。

特别是局部肌肉疲劳状态,进行剧烈运动或紧张用力动作时,易引起

肌肉痉挛。★(二)处理

1.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时。做相反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可缓

解;腓肠肌痉挛,伸直膝关节,同时踝关节充分背伸;屈蹲肌和屈趾肌痉

挛,将足和足趾背伸。

方法:配合局部按摩、重力按摩、揉捏、点掐委中、承山、涌泉等穴。

严重的肌肉痉挛,采用麻醉才能缓解。

2.游泳中发生痉挛时

方法:(1)不要惊慌,先深吸一口气,仰浮水面,并立即呼救。

(2)在水中自我解救,先深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

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膝伸直。缓解后慢慢游上岸边,休息、

保暖、按摩局部等。

五、试述中署中日射病和热痉挛的病因与机理、表现、处理。P154

1、日射病的病因与机理、表现、处理

日射病机理:头部直接受到烈日暴晒,红外线长时间作用于头部,可

穿透头皮和颅骨引起脑膜充血、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表现:患者感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体

温大多正常,严重者昏迷。

处理: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敷

2、和热痉挛的病因与机理、表现、处理

热痉挛机理:运动时出汗过多,大量饮水而盐补充不足,使血中氯化

钠浓度降低,引起肌肉兴奋性提高,造成肌肉痉挛。

表现: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疼痛,血中钠和氯化物降低。

处理: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概述

一、运动损伤概念P160

运动损伤: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P161

(一)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

如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关节损伤、滑襄损伤、骨损伤、骨髓

损伤、神经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二)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性分

1.开放性: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如擦伤、剌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2.闭合性:伤处皮肤与粘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

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腱鞘炎与闭合性骨折。

17

(三)按伤情轻重分

1.轻伤:伤后能按计划进行训练。

2.中等伤: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训练,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的

活动。

3.重伤:完全不能训练。

(四)按损伤病程分

1.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

2.慢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造成劳损,

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为陈旧性损伤。

三、运动损伤产生原因。P163

(一)直接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

或麻痹大意有关。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

(4)准备活动的强度安排不当

(5)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

3.技术上的错误

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例如,

做前滚翻时,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排球传接球时,投掷标枪时等。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

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专项训练易造成。如篮球、排球、体

操骸骨劳损、腰肌劳损等。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1)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初愈,疲劳和身体机能下降时等。

实践证明,疲惫的机体、力量、精确度和协调机能显著下降,熟练的技术

动作,也可能发生运动技术上的错误,引起损伤。

(2)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①运动心情不好,情绪不高,对训练和比赛缺乏自信性和积极性,

思想不集中,兴奋不起来,这种情况下运动易造成损伤

②急躁情绪,急于求成,信心不足,缺乏勇气,胆怯犹豫,自控能

力差,赛前过于紧张,场上慌乱等造成损伤。

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好奇心大,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运动,也易

发生损伤。

6.组织方法不当

教学训练中,没有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及年龄分组的原

则;组18

织方法不当,如投掷项目和比赛日程安排不当等。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动作粗野,故意犯规,教学法训练中相互逗闹等,

篮球、足球运动中易发生。

8.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不松、踏板不平,器械维护不

好、器械安装不牢或高低不符合年龄等,服装和鞋袜不符合卫生要求。

9.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肌肉僵硬,易

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或肌肉痉挛。

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急救

一、止血的方法有哪些?其中重点掌握间接指压法。P172

(一)冷敷法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

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二)抬高伤肢法

抬高受伤肢体高于心脏15〜20°角左右,使出务部位压力降低,适用

于四肢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的止血。

(三)加压包扎法

(四)加垫屈肢止血法

(五)手指直接指压止血法

(六)间接指压法

1、颍浅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宽处摸到搏动后,将该

动脉压在颗骨上,适用于额部和颗部出血。

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在下颌角前1.5cm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压

在下颌骨上(图10-12)。适用于牙齿和口部出血。

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内1/3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

压在第一肋骨上,适用于肩部出血。

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肱二头肌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

压在肱骨上(图10-14)。适用于前臂和手部出血。

5、指动脉压迫止血压计法:用拇、食压迫患指两侧指根部(图1-15),

适用于手指出血。

6、股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腹股动脉中点稍下方摸到搏动后,用双手

拇指重叠在耻骨上,适用大小腿出血。

7、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在踝关节背侧摸到搏动后,把该动

脉压在胫骨上;在内踝后方,将胫后动脉压迫在胫骨上(图10-17)。适用

于足部出血。

(七)止血带法

二、四种包扎方法应用部位。P174

1、绷带包扎法

19

(一)环形包扎法: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部

(二)螺旋形包扎法: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

(三)反折螺旋形包扎法: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四)“8”字形包扎法:包扎肘、膝、踝关节处。

2、三角布包扎法

(一)手部包扎法

(二)头部包扎法

(三)足部包扎法:与手部基本相同

(四)大悬臂带

除锁骨和肱骨骨折以外,常用上肢其他损伤。

(五)小悬臂带

常用肱骨或锁骨骨折

三、心肺复苏方法有哪几种。P184

一.人工呼吸

系借人工方法来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以改善缺氧状态,并排出二氧

化碳,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创造条件。

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伤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

(2)急救者一手放置病人前额,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

孔,以免气体外溢。另一手置于病人颈后,将颈向上托起,保持气道通畅。

深吸气,张嘴对着病人嘴向里吹气。

(3)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吹气按每分钟16〜18次的频

率进行(图

10-30)o

二.胸外心脏挤压法

通过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流流入主动脉和肺

动脉,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的下半段,

另一手交叉重迭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

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下陷3-4厘米,对儿童

要轻些。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廓复位,有利于心脏舒张。频率

60〜80次/每分钟。

有效的表现:能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达60mmHg以

上,口唇变红润,呼吸逐渐恢复,瞳孔缩小。

对呼吸心跳均停止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急救措施,最好由两人

配合进行,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图12-26),两者操作频率之

比为1:4。★假死和真死四个特征:

(1)呼吸停止;

(2)心跳停止;

(3)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4)角膜反射消失。

20

若只出现上述1〜2个征象,称为假死;四个征象全备,为真死。

四、休克概念、休克有哪些症状与体征?急救措施有哪些?P189

(一)休克是指人体受到强烈的有害因素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循环

功能不全综

合症。一旦伤员发生休克时,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性措施称为抗休克。

(二)症状与体征

表现:虚弱、表情谈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或紫穿,四肢厥冷,脉

搏细速,尿量减少和血压下降等。

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部分病人初期血压正常或略高,过后出现

血压降低

(收缩压降至80mmHg,脉压小于20mmHg)。

★(三)急救

1.安静休息2.饮水3.保暖和防暑4.保持呼吸道通畅

5.止痛6.包扎和固定7.止血

8.针剌:掐点人中、内关、足三里、合谷等穴。

第十三章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重点掌握早期的处理。P195

(1)早期(伤后24〜48h后):

处理方法:是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局部休息。24

48h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做进一步处理。轻者外敷新伤药,重

者或内服镇静、止痛剂;可服跌打跌丸、七厘散、云南白药等。

(2)中期(受伤24〜48h后)

处理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

活血生新

剂等综合疗法。

(3)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粘连或瘢痕形成。

处理方法: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中药熏洗和敷中药,运

动时加保

护支持带。

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一、针与灸的概念、针灸方法有哪几种。

概念:“针”是指“针剌”: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剌激穴位来治疗疾

病的方法。“灸”是指艾灸: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薰熨

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针法包括:1.灸法2.针剌法3.其它针法

二、拔火罐的作用、拔火罐方法有哪几种。

1、拔罐的作用:(一)溶血作用(二)穴位作用(三)温热

作用

2.拔火罐方法包括:(一)投火法(二)闪火法(三)贴

棉法

三、冷敷法、热敷法作用和方法。

(一)冷敷法作用和方法:

1、冷敷法作用:

(1)组织温度下降,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及充血现象,

抑制周围神

经的感觉。

(2)有止血、退热、镇痛和防肿的作用。

21

(3)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伤后立即使用,冷敷后

应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2、冷敷法的方法:

(1)冷敷法:用毛巾冷水敷,每次约30分钟左右;用冰块或冰水袋

进行外敷,每次约15

分钟左右,注意来回移动,以免冻伤。

(2)蒸发冷冻法:利用容易蒸发的物理接触体表,吸收热能使局部

温度降低。如射香喷射剂、人参喷射剂等;喷射距离皮肤30〜40厘米,

喷射时间一般5〜10秒,出现一层白霜即可。

(二)热疗法作用和方法:

1、热疗法作用:

能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解除

肌肉痉挛,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具有消肿、

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作用。

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和慢性损伤的治疗。

2、热疗法方法:

(1)热敷法:用热水或热醋敷于伤处,经常更换,每次敷30分钟,

每日1~2次。

(2)蒸熏法:用配好药煮沸,直接蒸熏治疗部位,每次治疗30分钟

左右,每日一次,然后再浸泡伤处。

(3)红外线疗法:灯距30〜50厘米左右,20分钟,每日1〜2次。

(4)石蜡疗法:加温至70度〜80度后倒入盘内(盘底放1cm左右

厚的冷水),厚约21cm,大小按治疗部位而定。待冷却成饼后取出(保

持50度〜55度),用塑料纸再用棉垫包好保温。每日一次,30〜40min/

次.

第十五、六章常见运动损伤

一、解释擦伤、撕裂伤、挫伤。P223

1、擦伤:机体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而的皮肤表层损害。

2、撕裂伤: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其额部和面部较多见,如

篮球运动中眉弓部被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