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_第1页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_第2页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_第3页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_第4页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解析我们知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新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困惑的“干扰”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由此表现出诸多相应的误区。今天,我们就立足于语文学科,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典型的现象来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四个误区:“人文性质”的偏解、“多元阅读”的误解、“语言实践”的浅解和“教学对话”的曲解。一、误区之一:对“人文性质”的偏解首先,请大家看看两个教学片段:片段1:课堂现象《菜园里》师:今天咱们的课文中有许多的生字,我们都要把它们记住。(出示生字,并指导方法)师:指着生字“萝”:“萝”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罗”,萝萝萝,萝卜的萝。生:按老师的方法将上述内容重复一遍师:(指着另一个生字)下面的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纷纷举手,按老师的办法将生字分解,琅琅上口地念)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说一遍生:(齐说)(接下来,教师用相同的办法顺利地教完了生字)片段2:师:(指着图片旁的“萝”问):同学们,你们谁有办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与它交个朋友?(生沉思后纷纷举手)生1:“萝”字上面的草字头就像萝卜缨,中间那个“四”就是萝卜,下面那个尖尖的东西就像萝卜根往下垂生2:萝卜是蔬菜,所以有顶草头帽,下面那个字我知道也念“luo”,像萝卜宝宝的家,这个字我去外婆家看见过,因为外婆住的那个村子就叫“罗村”生3:……(一时间课堂上小手如林,孩子们有的想象,有的联系生活经验,生成了一个个个性化的方法。)看了这两个片段,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觉得片段2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同样一个内容,同样一个目的,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仅把语文当成了工具,后者则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前者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就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把握有所偏颇。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本学科的基本属性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所谓的所谓“人文性”,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所谓“工具性”,不难理解,你要跟别人交流,你就要说话,或者写话,语文成了表达你思想的工具。以往的教学大纲或者忽略了人文性,强调语文学科应很显然,上述的案例中这位老师无疑是在力求体现新课改提出的“尊重学生多元理解”这一理念。而事实上,这种“无原则”的“尊重”却恰恰导致了一种课堂闹剧,甚至使语文课失却了原本有的一些严肃与科学。缘由聚焦:“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性”把握失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把握程度一直是一个积习已久的话题。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因而,这次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实际上,无疑是为学生在课堂中争取地位,而问题是,这种理念的一出现却导致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即把课堂学习的主动几乎是完全放权于学生这一头,多元阅读的“背后”正是折射了这种现象。不可否认,课堂中如果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或“教师为中心”这都是一种极端的做法。新课程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其出发点是力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种场域,而非一味的“迁就”于学生。从上述例子,教师无疑是失却了引导作用,因为整个教学的思维是完全在“跟”这学生走了。倡导“课堂中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没有错,同样,提倡“多元阅读”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所派生出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而从中需要教师去“把握”则是一个“度”的问题,而不是不加思考的全盘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策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课堂机智”解决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处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要教师“让”出或“放弃”多少权力的行为,我们不妨跳出常规思维,换一种视角去重新考虑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即从教师的“课堂机智”出发。其一,我们不要总是把课堂中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地位与权力”的关系,如果老是以这种“思维”去理解,则会导致在课堂上很难以把握,而且处理进来,是一种“简单且极端”的行为;其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相当融洽的相互对话、协商的过程,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其实质是不存在这方非得压倒另一方的“利害”关系;其三,如果实现“教学融洽”则最需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机智”。教师的课堂机智其实是一对矛盾统一的体现:一方面是应始终热情饱满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中去;而另一方面却又应是始终要保持冷静于理性,适时对学生的理解与回答做出引导、点拨、矫正。如果教师能具备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机智,则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会表现出一种融洽与民主的氛围。拿前面的课例来说,若教师做下述机智点拨,出现以下场景,就不至于出现那种令人尴尬的错误了:师:(诙谐的)鬼子进村了,观潮的人赶快逃,边跑还边惊恐地大叫:“不好了,潮来取我们性命了!”生:(大笑)生1:观潮的人是有观潮区的生2:观潮的人是有准备的生3:观潮人的大叫必是激动的、惊喜的师:那么我们设想一下,潮来时人们有什么表情,会叫什么,他们还会做什么?生1:有的人跳起来生2:有点赶快拿出相机拍下来生3:有的“噢噢”拖长音惊叫(师让大家模拟场景,一会儿孩子们便感受到了潮的博大壮观,也明白了潮何以吸引那么多的人前去观赏,自然那种错误的理解也释然了。)所以说,“多元”不等于“无元”,“尊重”不等于“盲从”,这句话说得实在有理,课堂上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这种清醒的头脑,在孩子的理解陷入困境或歪曲时加以点拨。三、误区三:对“语言实践”的浅解课堂现象《五月端阳》课堂中,当读到香袋、粽子是,便出现了下面一幕:师:看见过粽子吗?知道香袋吗?生:知道师:(神秘地拿出做好的粽子、香袋)姑娘们心灵手巧缝制香袋,你们想学吗?(以四人为一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做香袋,后有为学生演示粽子的制作过程直至下课)看了这个课例,我们肯定都觉得这是一节手工课或是综合实践课,而不是一节语文课,所以说这个课例中的教师无视学生实际,无视语文实际的所谓的“实践”,只是课堂作秀罢了,最终结果只能是博人一笑。缘由聚焦:“语言实践”和“实践语言”串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他的存在形式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学生从文本中接触到的主要是书面语言,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学习就是一种语言实践的过程,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语言实践”,在现实教学中,误解“语言实践”的内涵,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表现在课堂上,逢课必动手,短短的一堂课,学生沉湎于与语言学习毫无关系的活动中,就像上述例子中,把手工课、综合实践课中的内容变成了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而将真正的“语言”学习冷落在了一边,于是“语言实践”幻化成为“实践语言”的过程,本来居于第一位的“语言”退居二线,而基于辅助理解的“实践”反而站到了首位,实有本末倒置之嫌。当然,语文学习也需要学生“联系生活,亲历体验”,但体验分为情境体验、移情体验和想象体验三种,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必拘泥于让孩子参与情景体验。策略探讨:其一:语言实践的场域应主要在课内。新课程提倡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也提出要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加强综合性和整体性,注意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但语言实践的主阵地还是应该在课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目前有许多老师动不动就让孩子走出课堂,恨不得什么内容都到室外习得:上《长城》一课希望能带孩子去长城;学《鲸》就希望去大海……殊不知,这种离开具体课堂和语言环境的“实践”,最终是以削弱孩子的语文能力为代价的。“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情境,引领孩子感悟文章的内涵和诗意,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作者的浓浓情意。”所以,语言实践主要还应该立足课内,让孩子充分享受与作者、文本、自我的多话,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那种形式上的所谓“实践”,与孩子的语文学习是多而无益的。其二:语言实践的内容需有所选择孩子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经验理解;有的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体会;有的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辅助理解,而当这一切都难以启发孩子的心智时,就需要孩子亲身体验,譬如,语文中的书写,尽管老师指导孩子如何摆正字的间架结构,如何握笔,但没有孩子亲身实践这一切也就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语言实践不是逢文必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做一些选择。像前面课例中的缝香袋、包粽子显然就不是真正的语言实践了。其三:语言实践的方式应多样。前面说过,情境体验只是语言实践的一种形式,而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简单的理解为让学生做一做、走一走、看一看,实属狭隘。其实,语言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用的还是听说读写。至于如何机智灵活地采取这些方式,纯属教师的见解和功底。譬如,说一说,有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来开个辩论会;听听、看看,有的时候不妨让孩子来演一演;写一写,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创作一下。当然,实践方式的选择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只有在这样具有浓浓语文气息的“实践”中,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孩子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激发。四、误区之四:“教学对话”的曲解课堂现象《三顾茅庐》教学片段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生:(纷纷举手,说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纪?(一时间课堂上便炸了锅一般)生1:20岁师:低了生2:48岁师:高了……生:100岁(全班哄堂大笑)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最后总算一学生猜到了)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测当时刘备的年龄,于是教室又一次上演前面的闹剧,室内温度骤增……至此,导课用时20分钟。这堂课师生“对话”热烈且频率很高,而令人很费解的是“这是否就是语文课中的对话?”缘由聚焦:“课堂对话”=“师生对话”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是这次新课改旗帜鲜明的口号,其意图显然是促使课堂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弊端,而许多教师却把其演绎成“满堂对答”,且这种对答仅仅是局限于师生之间展开,这种认识无疑是曲解了对话精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从对话的内容上看,应该是多维立体式的;从对话的对象上看,应该是多层面互动式的;从对话的时间安排上看应该是适度展开的。而上述案例,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低层次,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策略探讨:把课堂对话演绎成“多元丰满,层次感强”的一种过程其一:对话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阅读课教学中的对话含义需要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向教材“文本世界”的对话;二是向师生“精神世界”的对话。而且在这两种层次具体对话过程的展开中,其又各有层级。比如,前一层次“教材文本的对话”,应视具体的内容设计对话的“层次”,使对话的内容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彰显出对话的丰满。后一层次的对话,更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会话过程。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碰撞、融合,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张扬生命激情的过程。其二:对话的对象应该是多层面。阅读教学的对话对象不应局限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对话。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应是在“课堂”这个场域里,充分地让多层面的学习群体参与到对话中来,进而言之,对话应该是在“师生、生生(优生与差生、差生与差生、优生与优生、优生与中等生等)、生本、师本”这样一个多层面的群体中进行,尤其不要让优等生永远霸占“话语权”,也不要永远让差生沦落为“沉默的听众”。概而言之,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