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1.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以法治国,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3.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统一度量衡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六国 D.秦朝统一文字5.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雄才伟略 B.君主权力的强化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综合国力的增强6.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A.分工合作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众多8.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9.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11.(2023·辽宁本溪)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B.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2.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材料二(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邦和项羽在身份上与陈胜、吴广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4分)(2)材料二中李斯建议焚烧除秦之外六国之书的目的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末农民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1.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答案】B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以法治国,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答案】D3.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 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答案】A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统一度量衡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六国 D.秦朝统一文字【答案】D5.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雄才伟略 B.君主权力的强化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B6.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C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A.分工合作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众多【答案】C8.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答案】C9.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答案】B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答案】D11.(2023·辽宁本溪)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B.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12.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答案】D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材料二(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邦和项羽在身份上与陈胜、吴广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4分)(2)材料二中李斯建议焚烧除秦之外六国之书的目的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末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