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_第1页
专题四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_第2页
专题四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_第3页
专题四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_第4页
专题四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2011·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

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

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解析:第(1)题,主要根据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成都此时盛行偏北风,应是冷锋过境的天气;题干信息中的“暴雨”信息也说明其经历的是冷锋天气。第(3)题,在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案:(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热点一、大气运动明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能灵活运用,掌握风向的判断方法和地球表面

的气压带、风带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理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

的形成。

1.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流层大气受热状况主要表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上,其实质就

是一个热量的连续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

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塑

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或温室里。秋冬季节,北方农民用人

造烟幕的办法,可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3)大气保温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把地面辐射释放的热量截留在大

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

失的热量。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或高空在水平面

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过

程如下图所示。(1)形成与分布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纬度不均匀地分布及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

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

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处在赤道低压带(湿季)和信风带

(干季)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交替。(2)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旱;冬

4.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的形成(1)冬季风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2)夏季风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例1】(2011·福建文综,10~12)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应是北冰洋及周围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①地此时处于北美高压,此时的风由大陆吹向海洋,且右偏为西北风。第(2)题,在图上画出逆时针的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即可看出②

地应较早进入新的一天。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图示区域内亚洲高

压、北美高压势力强大,应是北半球的冬季,即1月份北半球陆地最

冷,气压较高。答案:(1)C

(2)D

(3)A1.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

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

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

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判断以下内容。(1)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

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2)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3)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

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注:m、n为纬度,m>n,t1>t2>t3>t4

2.根据等温线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的方法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锋面天气系统的形成、过境时和过境前后

的天气特征,掌握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天气特征,理解锋面气旋

及其判读,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判断方法。热点二、天气和气候1.锋面气旋的判读(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2)锋面类型的判断: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要看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类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如图5-3,锋面OA是由气团①主动向气团②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2.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锋面一般位于低压槽上,若我们把气旋分为东西两部分的话,西边为冷锋,东边为暖锋。在锋面气旋中,北半球锋面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锋面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如下图:①冷锋雨带在锋后,暖锋雨带在锋前。②冷锋的降水强度大,雨带范围小;暖锋的降水强度小,但雨带范围大。(见上图虚线部分)

例2

读某地锋线(虚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箭头)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1)等压线a、b、c对应的气压值(单位:百帕)最有可能是(

)A.1000.0、1002.5、1005.0B.1005.0、1002.5、1000.0C.1002.5、1000.0、1005.0D.1000.0、1005.0、1002.5(2)关于该地锋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附近是高压脊B.图中风向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图中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运动D.影响该地的锋面系统是冷锋【答案】(1)A

(2)D【解析】根据等压线分布及其风向可以知道该天气系统是北半球低压槽,气压由外向内逐渐减小,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天气。【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数据判断及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第一,判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一方面要依据等值线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更应该注意具体图示的信息,例如本题中风的方向就明确确定了数值的变化趋势;第二,判断锋面气旋的前提条件是寻找低压槽的存在,例如本题的虚线位置。2.气候类型成因及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

(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

【例2】(2011·江苏高考,5~6)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解析:第(1)题,M地的西侧有一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为由高压指向

低压,且与M点所在等压线垂直;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知其风

向为西北风。第(2)题,图中阴影区域位于低压槽附近,易形成锋面。

依据锋面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锋面由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呈逆时针

方向移动,故为冷锋。答案:(1)C

(2)D1.冷、暖锋面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2)根据锋面符号判断

为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

为暖锋符号,其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

下雨刮大风;半圆符号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坡度小,一

般为暖锋。(4)根据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

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阴天、降雨等天气;过境后,气

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5)根据雨区位置和范围判断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狭窄。暖锋降水全在锋前,雨区范围

较宽。(6)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冷锋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降水强度小而历时长,多为连续性降水。2.降水的分析方法(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2)风向:从海上吹来的多雨,从陆地上吹来的少雨。(3)地形: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6)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

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图中,气温高的地方,气压就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就

高。辨析:该误区中的错误在于忽视了“在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前提条

件。现从气压和气温两方面分别说明。(1)气压高低比较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图中,所标注的高压、低压均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

言的,并非近地面与高空的比较。若近地面与高空比较,由于随高度上升空

气渐稀薄,即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近地面气压(如图中A)应高于高

空的气压(如图中D)。即气压值由高到低应为A>B>C>D。(2)气温高低比较在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B处(受热)气温高于A处(遇冷),高空C处有近地面B

处上升的热气流汇入,气温高于D处;在不同水平面上,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故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的气温。即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A

>C>D。【例3】图1为“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1),

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图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图2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甲地垂直气压差大,乙地垂直气压差小,受

热力环流的影响,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所以甲地近地面是高

压,对应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对应高空是高压。第(2)题,

受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气压变化,乙地近地面气压低,是由于受热空气

上升而形成,而甲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南北半球没

有确定,因此a、c两地的风向既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答案:(1)B

(2)D

甲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3题。1.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B.东北风、城市“热岛效应”C.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东北风、沿岸洋流的影响2.图甲中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非洲好望角风大浪高B.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C.日本群岛樱花盛开D.南京花市寒梅绽放3.若图乙为“与图甲同半球的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则图

乙中从甲到乙的气流方向与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分

别是(

)。乙A.①,bB.②,cC.③,dD.④,a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地区,由气压分布可判断,P地盛行西北风,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第2题,由甲图可知,P地此时受低压控制,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非洲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当地夏季为高压控制,风平浪静;加勒比海地区和日本此时为冬季,不是飓风活动和樱花盛开的季节;南京此时为冬季,是寒梅绽放的季节。第3题,图乙为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图,地转偏向力向左,即气流方向应在与等压线交汇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左侧,同时在乙处(低气压)为顺时针方向与等压线斜交,故应为③;c、d之间的低压槽处为暖锋,d位于锋前,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答案:1.C

2.D

3.C新华网2011年5月2日电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日发布消息说,初

步分析显示,美国24小时内的龙卷风数量上周曾高达312场,创下历史新纪

录,共有340人死于龙卷风。下面为“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等温线图”,

其中实线为1月平均气温(单位:℃),虚线为7月平均气温(单位:℃)。据此完

成第4~6题。

4.以下图示的四种空气运动状况,不可能出现在该地区的是

(

)。C.50°N,80°WD.40°N,80°W6.导致图中①②两地7月等温线分别向北、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洋流D.海陆位置5.下列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50°N,120°WB.40°N,120°W解析:第4题,A图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B图为北半球的反气旋,C图为南北半球均可出现的暖锋锋面,D图为南半球的气旋,故D图不可能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图中出现。第5题,选项中四地1月和7月气温相比即可。第6题,结合美国地形分布知识可知,①处地势低,②处地势高,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答案:4.D

5.C

6.A

材料二:2011年3月16日2:00(世界标准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图。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