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一课为例_第1页
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一课为例_第2页
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一课为例_第3页
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一课为例_第4页
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一课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教师可以运用社会文化资源,如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将传统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身为美术教师义不容辞。传统民间艺术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一节课不可能全部讲透,小学生也很难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作为一线美术教师,需要考虑传统民间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在短短的40分钟里,应该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以及如何将深厚的传统民间艺术知识与小学不同阶段的美术课程进行融合与创新。一、案例背景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皮影戏》一课为例,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在现代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皮影艺术已经逐步远离儿童的生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文化储备,但对皮影艺术比较陌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储备。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归纳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如表1所示)。表1二、过程描述(一)影片导入感受皮影在《皮影戏》一课教学中,笔者采用直观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西游记《大闹天宫》皮影戏片段,并提出问题:“皮影戏与其他传统戏剧有什么不一样?”学生A:“皮影戏是用皮影表演的,其他传统戏剧是真人表演。”学生B:“皮影戏是在一块白色幕布后面,通过人来操作皮影和表演的形式。”【通过西游记《大闹天宫》皮影戏片段,学生对皮影戏有了直观的视觉体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影片,观察得更加仔细,将皮影戏与以往看过的戏剧相比较,自主发现了皮影戏的不同点。】(二)合作探究: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笔者为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个皮影实物,让学生瞧一瞧、摸一摸、玩一玩,小组展开讨论:皮影人物是如何制作的?学生C:“皮影是用动物皮制作的,装饰了漂亮的花纹,色彩非常鲜艳丰富,用刀雕刻出镂空的效果。”学生D:“人物的各个关节是用线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人物可以动起来。”学生E:“在影人的脖子、双手、双脚处安装了操作杆,通过操作杆来操作影人,影人才可以动起来。”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是的,皮影戏中的影人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最初的皮影是用厚纸雕刻而成,后来改为牛皮、驴皮、羊皮等材料制作。制作皮影的工艺极其复杂,先后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8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通过笔者的讲解和出示的一张张皮影人物制作步骤图,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感到非常惊讶和自豪。【通过观察与触摸皮影人物实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发现了皮影人物的制作方法和制作细节,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欣赏皮影人物制作步骤图与教师的讲解,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学生对皮影人物的制作步骤有了更深入和系统的了解。】(三)观察与比较: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笔者出示四幅皮影人物图片,并继续追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这四幅皮影人物,人物的造型有哪些共同特征呢?”学生F:“人物的造型比较夸张,身体都比较瘦长,而且都是侧着的,眉毛和眼睛比较细长,袖子和裤腿都比较宽大。”学生G:“人物头饰和衣服色彩都很鲜艳丰富,而且装饰了很多花纹。”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主要有哪些鲜艳的颜色吗?人物头饰和衣服上装饰了哪些纹样?这些纹样又是如何排列的呢?”然后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发现皮影人物颜色主要有红、黑、绿、橘、黄五种,纹样有花、鸟、动物、水、云、凤、龙等,纹样排列得也非常整齐有序,繁而不乱。笔者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小结:“皮影人物造型比较挺拔、夸张概括;选用民间色彩搭配,用色单纯,对比强烈;镌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吸收了民间剪纸中的各类纹样;通过四方连续图案和边角二方连续图案体现花花套连,叶叶巧缀,变化无穷,既表达了人物形象又具有独立装饰的审美作用。”【通过观察与对比皮影人物图片,学生自主发现了皮影人物造型的共同点;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了皮影人物的装饰纹样和色彩特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将皮影人物装饰纹样与剪纸装饰纹样、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纹样相联系,促进学生将新知识与已往学习经验相联系,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四)小组合作:皮影人物制作与表演本课需要准备的材料以及完整的制作与表演步骤如表2所示。表2考虑到时间因素,笔者并没有让学生从头到尾完整地进行制作,而是给每组分发了一个信封,信封是教师手工制作的唐僧师徒皮影半成品,采用的透明仿皮纸。皮影人物外形已剪好、画好,分解成5个部位,头和身子连在一起,两个膀子和两条腿,外加4根操作杆。有的部位缺少花纹,有的部位还没有安装,有的部位缺少操作杆。笔者先让学生合作将没有画完的花纹用水彩笔补上,然后播放安装微视频,学生观看后,小组合作将没有安装的部位用双脚钉安装上,并成功将操作杆安装好。随后,笔者示范了操作杆的操作方法,两名学生一起合作操作一个影人。笔者出示新编的《西游新记》剧本,伴随着背景音乐,学生在白色幕布后面玩起了皮影。【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教师用仿皮纸、两脚钉等材料代替传统皮影人物制作材料,解决了本课制作的难点,使皮影人物制作更容易;通过出示半成品皮影人物,小组合作完成剩余部分,节省了操作时间,同时体验到了制作的乐趣;教师亲身示范操作杆的操作方法,教学更直观、灵活,有助于学生掌握表演方法。】三、分析与反思(一)贯彻课标精神,分段设计课程传统艺术博大精深,美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研读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低、中、高三个阶段分段设计,适应学生的发展。在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能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体验传统工艺,学习制作工艺品,知道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二学段:能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技术,制作传统工艺品,学习工艺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三学段:能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或创作工艺品,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三个阶段目标随着学段的增高以及学情的不同而层层递进。本课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制作影人”和“学习皮影人物设计的造型特点、装饰纹样、色彩特征和制作方法”,贯彻了课标的精神。所以美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准确把握课标精神,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分段设计课程,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二)围绕议题合作探究《皮影戏》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进行了阐述:“该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该学习领域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式,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等之间的连接点,以议题为中心,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笔者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抛出议题“皮影人物是如何制作的?”“皮影人物的造型有哪些共同特征?”“你能找出主要有哪些鲜艳的颜色吗?人物头饰和衣服上装饰了哪些纹样?这些纹样又是如何排列的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小组探究,学生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在小组探究与合作中总结出皮影的制作方法、造型特点、传统纹样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皮影人物的制作与表演,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本课中的重要性,以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三)挖掘资源,融合创新皮影艺术涉及的知识内容丰富,需要美术教师深度挖掘资源,有效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学生掌握的美术方面的知识。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皮影艺术还比较陌生。笔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将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传统纹样和制作方法作为本课研究的重点,将基本的皮影艺术知识融会贯通地融入小学三年级美术课堂,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皮影实物,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逐步发现和总结出这些基本的皮影艺术知识。同时,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提出“善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与创新”的教学建议,考虑到传统皮影人物是由动物皮雕刻彩绘而成,不适合小学生制作,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不适合长时间制作,于是笔者在制作皮影人物环节用透明仿皮纸代替动物皮,用勾线笔和马克笔代替颜料敷色,为每组分发一个唐僧师徒人物半成品,让学生将没画完的纹样画完,没安装的操作杆进行安装,既能节省制作时间,又能让小学生体验皮影制作过程,体现了艺术课程重视艺术体验的课程理念,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以及对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四)感官体验,氛围浓厚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建议:“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本课通过观看皮影戏视频、触摸和观察皮影实物、小组讨论与探究、动手制作皮影人物作品和上台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都得到了体验。同时,伴随地方方言的曲调,学生在白色幕布后面自由发挥操作影人,课堂上民间艺术氛围非常浓厚。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皮影艺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皮影艺术的了解也更深刻与全面,激发了学生探索传统民间艺术的欲望,获得了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四、结语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美术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时刻关注教育前沿信息,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