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_第1页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_第2页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_第3页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_第4页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中国抓住了互联网这波浪潮,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提出了拥抱互联网的战略,连非常传统和保守的金融行业也不例外。而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跨足传统的金融行业,开展金融业务,从而诞生了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尤其以蚂蚁金服的发展最为迅速,最为引人注目,最具有代表性。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若使用不当,其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也是倍数级别,因此各国都非常注重金融行业的发展及安全。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巨头蚂蚁金服的研究,分析其业务发展模式,面临的风险及未来发展趋势。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及风险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也一直在变化发展,各方众说纷纭,通俗地说,通过互联网发生的与金钱有关的业务活动都可以叫互联网金融。但近年来,大家说互联网金融基本是指,金融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狭义上主要指,支付业务、保险业务、小贷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活动。(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互联网金融第一波兴起是在2010年左右,那时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指P2P业务,新兴业务,缺少政府有效监管,经历了几年的野蛮生长。但随后开启了一波暴雷潮,国家也开启对P2P的严监管,P2P走下神坛。在201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电商经济的兴起,互联网消费贷迅速发展,新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兴起,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这些主要是开展个人信贷业务。随后以蚂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启了跨界发展,涉足信贷、保险、理财等,走向大金融道路。(三)互联网政府监管情况针对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巨头、到底是按金融行业进行监管、还是按照互联网行业进行监管,政府的监管政策也是根据他们的发展变化着。P2P刚兴起时,政府是一种鼓励包容创新态度,放任发展,但随着风险暴露,开启了P2P严监管,一批P2P公司退出破产倒闭退出舞台。对于后续兴起以互联网小贷为主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最初也是鼓励创新的态度,直到2020年,蚂蚁金服IPO被按下暂停键,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方向终于定性,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三、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一)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蚂蚁金服的发展可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2003年-2011年,以支付起家,解决了信任痛点,获取大量流量,成为支付霸主。第二阶段是2012年-2016年左右,以国家倡导的普惠金融为切入点,获取牌照,进行流量变现。这阶段,蚂蚁渗透到了传统金融领域,获取了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基金销售、小贷等8类牌照,旗下有20多家金融机构。第三阶段是2017年以后,开始表面去金融化,突出科技属性,为金融机构和政府赋能。蚂蚁将自己定位为科技公司,着力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业绩和估值获得了飞速提升。目前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包含:支付业务、互联网网贷、理财、保险。(二)蚂蚁金服的业务经营模式蚂蚁金服背靠阿里生态,打造了产品+平台+生态的业务模式。打造爆款产品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好医保等,提升用户粘性,获得巨大的流量。打造开放的平台,助力传统行业升级,连接线上线下。为了覆盖更多的行业、场景和维度的服务供给,不断扩充生态圈。在开放的生态中,蚂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与参与者,共同维护,以使生态良性发展,蚂蚁自身主要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以及连接的能力。1.产品引流产品方面主要是打造爆款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为平台引流,掌握流量入口。支付业务是指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业务,主要依靠支付宝和集分宝两个产品开展。支付宝2003年上线,此后依靠阿里电商业务迅猛发展,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0亿+,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网贷业务主要是小微贷款。主要产品包括阿里小贷、花呗、借呗、芝麻信用,用户规模约有5亿。阿里小贷定位为向商户提供信用贷款。花呗的产品定位为消费信贷,借呗的产品定位是现金贷,芝麻信用则是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理财方面主要是通过天虹基金和蚂蚁基金销售两家公司销售理财产品。主要产品是余额宝和蚂蚁财富。余额宝产品定位为货币基金与实时消费。蚂蚁产品定位为一站式理财平台。用户量达5亿以上。保险方面主要是与各大保险公司合作,代理销售报销产品和联合开发销售产品。主要产品有好医保和相互保。好医保产品定位为医疗健康险种,相互保产品定位为提供大病互助共济服务。两者用户量也是上亿。2.平台开放蚂蚁集团将自己的服务向金融机构开放,自己收取技术服务费,基本不承担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主要模式是助贷和联合贷款。从蚂蚁集团在去年的上市招股说明书中看到,蚂蚁集团与约100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业务,包全部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部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先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蚂蚁集团依托强大的流量入口,与这些中小银行合作发展助贷业务和联合贷款业务,但98%的信贷资金来自银行的金融机构,蚂蚁自有资金只占2%左右。蚂蚁集团的信贷业务杠杆效应极大,已远远超过传统金融机构。3.构建生态蚂蚁集团依托阿里巴巴生态,一边打造出一批现象级的爆款产品,一边打造开放性的平台,包括数字支付平台、小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并通过链接C端个人用户,B端的商家用户,和F端的金融机构,建构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也诞生出了蚂蚁金融帝国。四、蚂蚁金服的主要风险及发展趋势(一)面临的主要风险蚂蚁的主要利润来源是信贷业务。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助贷业务和联合贷款业务。银行为获客引流,银行支付给蚂蚁的高额的获客引流费用。这挤压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空间,并不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蚂蚁集团获取了巨额的利润,却没有承担相应的风险,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危害整体的金融安全环境。2020年蚂蚁集团的IPO被按下暂停键,各方开始真正审视这个金融帝国的风险。政府监管不断加码,所面临的监管风险越来越大。政府对蚂蚁集团提出了五大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后续还会面临进一步的监管细化加码。具体到整改方案来看,主要做出以下几点整改:1.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2.支付业务回归支付本源,坚持小额便民,服务小微定位。3.申设个人征信公司,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滥用。4.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5.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适当性管理。6.完善公司治理,遵守公平竞争的法律规则,规范关联交易,加强风险防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整体上看是将蚂蚁集团定位为金融公司。蚂蚁集团见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结束掉了以前,既不是金融,也不是科技,从而进行监管套利的局面。实际上也是为同类金融业务适用统一监管标准创造更好的条件。(二)发展趋势互联网能给金融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但并未改变金融行业本身,更无法去重塑金融体系。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成为驱动金融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技术渗透到金融行业中,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互联网巨头走在这些技术运用的前端,参与到金融行业中也具有优势。蚂蚁虽然面临多方面的风险,监管风险、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风险等等,但蚂蚁集团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地位依然稳固。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依然是庞大的流量入口,依靠数字支付和电子商务积累下来的庞大数据,使蚂蚁集团能很好地掌握商户企业的资金流向。在个人消费者方面,蚂蚁从客户的消费购买记录中也获取了大量个人信息,包括收货地址、工作信息、购物习惯、消费能力等等。这些数据都是蚂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虽然在加大监管力度,影响蚂蚁的估值及未来发展规模。但政府将“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科技、数据要素发展赛道广阔,蚂蚁拥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和本身的技术基因,未来发展前景也是广阔的,但是不能在像以前躺着做流量生意,赚取流量红利了。蚂蚁需要寻找到新的依靠技术和数据为动力的增长点。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属性依然是投资和理财。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可以不断拓展金融行业的新功能和属性。互联网巨头不断尝试做金融,阿里、百度、京东、美团等等,以至于被调侃,互联网的终极目的是金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为什么他们能出现,能做大做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