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文化自信:①了解黄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懂得黄河是母亲河、文化根、中华魂。②传承黄河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语言运用:①正确认读生字词。②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思维能力:把握写景特点,学习多角度写景,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4、学会联想和引申,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热爱中华母亲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的妙处并学会使用。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热爱中华母亲河的情感。【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热爱中华母亲河的情感。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学生欣赏时,激情导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对其不乏赞美之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今天让我们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一同去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预习反馈】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二、教学过程【初读课文,巧梳理】默读课文并思考:1、作者一共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是什么时候对应哪些段落?明确:两次分别是雨季和枯水季节雨季——第2段;枯水季节——第3——4段2、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进行简单的概况。明确:气势磅礴、危险、震耳欲聋、与众不同、声势浩大【深入研读,品味语言】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含有“我”或“我们”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行文的?明确:我曾两次到过那里。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我一直走到河心。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我突然陷入沉思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关注游记散文中的“我”,不难发现,散文往往是循着“我到过——我寻找——我观察——我沉思——我感悟——我彻悟”的思路来完成一次身心交融的探索之旅。2、从这些含有“我”的句子中,找出跟地点有关的词语并圈画出来。明确: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我一直走到河心。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作者所至,即游记的“游踪”,理清作者的位置变化,游踪一目了然。通过分析,可看出本文采用移步换景、视角转换的角度来表现游踪。品读2——4段,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文中写的雨季和枯水季的水势都很浩大、惊心动魄、气势磅礴,那雨季和枯水季的水势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作者为什么会大笔墨的描写枯水季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小组讨论,圈画出重点词句,并作分析)明确: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②它们还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气势磅礴、雄伟壮大)③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曲,一幅写意画。(优美、刚中带柔)4、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的后面三句“我突然陷入沉思……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①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三句呢?明确: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和赞美的语气朗读。②黄河为什么会“喜、怒、哀、怨、愁”呢?“喜和怒”好理解,那黄河为什么会“哀、怨、愁”,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明确:根据历史背景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象征着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曲,一幅写意画。怒: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哀、怨、愁”:则由海、河、瀑、泉、雾这些水的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寓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中。③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作者写作本文,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儿女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巨大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的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以及体会到了黄河之水所象征的民族精神,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学习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二、教学过程【深入研读,品味语言】1.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受,有何用意?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①你还能找到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吗?明确:第3段,“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嗦。”引用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壶口瀑布河水的迅疾。②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呢?明确:写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被旋出光溜溜的大坑,侧面表现出河水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表明水的刚强和抗争精神。③作者的重点是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雨季时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明确:第一次是雨季时的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在枯水季节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雨季瀑布的特点的?明确:①听觉角度;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②视觉角度:“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3、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句具体分析。(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明确:本句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4、作者描写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和脚下的深沟,找出相应的语段,仔细品味其语言特色,体会其意境。(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2)壶口龙槽: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一个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明确:运用“吸、拢、冲、跌、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是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飞流而下的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