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8分)(一)庄氏二子字说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宴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德实、德诚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二)怀竹说夏太常风流雅韵,寄于楮墨间。意之所至,挥洒所及,有不自知。虽为好事者所珍袭,然不足以为太常重。盖太常非命于竹者也,适也。而其子孙怀之者,非囿于竹者也,情也。然予有进于是焉。子孙之身,即祖宗之身也。竹犹怀之,而况其身乎?凡人作事无法,浪言苟行。此心漫然,任其所之,皆由于无所怀之故。知所怀也,则竦息顾虑,择地而蹈。被发跣袒而号于市,人谓之狂;俄而缨冠振履,揖让进退,人即以为儒者。在乎怀与不怀之间也。为太常子孙者,必慎而言,顾而行,深自贵籍。若持重宝焉,惟恐失之,斯善怀矣。苟徒出于一时感动,俄而忘之,注意于残楮败墨间,而失其所以重,非君子所谓孝思也。予祖母,实太常之孙女,玄孙焕[1],与予为表弟,以“怀竹”自命,予故勖之如此云。(取材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注释:[1]归有光在《夏怀竹字说序》中指出夏焕“为人滑稽,与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去忽来,见者咸轻之”。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以常飧飧:吃B.吾犹有望也望:期望C.虽为好事者所珍袭袭:效法D.然予有进于是焉进:进献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之时则然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B.其可不深自爱惜实迷途其未远(《归去来兮辞》)C.知所怀也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D.若持重宝焉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饰相与,敝之极也虚浮和夸饰相互结合,这是极大的弊端B.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就斜着眼睛看,不停地啧舌赞叹C.然不足以为太常重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夏太常的重要性D.注意于残楮败墨间只关注先人留下的残缺的纸张和破败的墨迹1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氏二子字说》中,作者借庄氏二子之“名”发挥,讨论了吴地风俗问题。B.庄氏二子能以朴素自好,这说明他们所居住的乡里还未受到流风末俗的影响。C.在《怀竹说》中,作者认为君子对于其先人不仅要“有怀”,而且要“善怀”D.两篇文章都是以小见大,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独特的审美追求。11.同样是对他人的字号发表看法,针对庄氏二子,作者用“告之”来表达告诫之意,而对夏焕却用“勖之”来表达勉励之情,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句子的准确翻译,再判断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D.“进”,进一步。句意:然而在这方面我还有进一步的想法。

故选D。

(2)A.就,就是;/表转折,但是。句意: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B.代词,他们;/表推测,或许,大概。句意:他们怎能不深深地自我爱惜。/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

C.均为“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句意:知道有所怀念。/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欣喜时。

D.句尾,表陈述;/代词,指百姓。句意:就像拿着贵重的宝物一样。/好像很怜爱百姓的样子,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

故选C。

(3)C.重,被尊崇。正确句意:然而这并不足够用来认为夏太常被尊崇。

故选C。

(4)B.“这说明他们所居住的乡里还未受到流风末俗的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独以朴素自好”“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可知,是他们二人没有受到流行的不良风俗的影响,不是“居住的乡里还未受到流风末俗的影响”。

故选B。

(5)首先分析“告之”“勖之”的区别。“告之”即告诫他。“勖之”即勉励他。

从写作对象上,根据材料一“庄氏有二子”“庄氏居吾里中”,可知庄氏二子是作者乡里邻人之子,是后生晚辈,作者对其教导,用“告之”显得庄重、严肃。根据材料二“予祖母,实太常之孙女,玄孙焕,与予为表弟”可知,夏焕是作者的表弟,二人为同辈亲戚,用“勖之”,言辞更显恳切。

从写作目的上,根据材料一“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可知,当时吴地风俗日薄,天下亦是如此,作者认为“浮饰相与,敝之极也”,因而希望二子能够“以朴素自好”“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深自爱惜”,故用“告之”,告诫他们凭借朴实而自我完善,保持为人敦厚,自我爱惜,不被流俗影响。根据材料二注释“为人滑稽,与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去忽来,见者咸轻之”可知,夏焕做事没有原则,说话轻率,思想散漫,任意妄为,被人轻视,作者希望他“慎而言,顾而行,深自贵籍”,做到“君子所谓孝思”,不仅“怀竹”,亦“怀人”,能够“善怀”,故用“勖之”,勉励他继承先人风范,改变自己言行。

答案:

(1)D

(2)C

(3)C

(4)B

(5)示例:①庄氏二子与夏焕的身份不同,作者表达看法的语气也有所不同。庄氏二子是乡里邻人之子,是后生晚辈,作者用“告之”,语气显得庄重、严肃;而夏焕是表弟,是同辈之人,作者用“勖之”,言辞更显恳切。②两篇文章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作者的写作用意也不同。《庄氏二子字说》从二子名字问题,想到吴地、天下的风俗问题,因此用告诫的方式表达对二子可能受到当时追求虚浮、夸饰风气影响的担忧,希望他们能爱惜自己,坚守敦厚的品格;《怀竹说》中,作者由夏焕言行随意、为人所轻的问题,想到君子所谓孝思问题,因此借他以“怀竹”自命之机,勉励他在保留祖先遗物、表达悲伤之情的基础上,继承先人遗风,改变自己的言行。

参考译文:

文庄氏二子字说

庄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文美,我给他起的字是德实。二儿子叫文华,我给他起的字是德诚。并且告诉他们说:文采过于美丽就显得夸饰,过于华丽就显得虚浮。虚浮和夸饰相互结合,这是极大的弊端,现在的时代就是这样。想要文采美丽,不如让品德坚实;想要文采华丽,不如让品德真诚。用文采来修饰,不如用质朴来修饰,质朴所产生的文采是无尽的。衣服并不鲜艳好看,却可以常穿;食物并不甘甜珍贵,却可以常吃。

听长辈们说,洪武年间,百姓不吃精美的食物,居住环境不用华丽色彩来装饰,女子到了十五岁也不打扮,宴请客人不用两种以上的菜肴,房屋没有高墙,茅草屋相邻,强者不欺凌弱者。不到二百年,这些还存在多少呢?我小时候所听到的、看到的,现在又不知道变化了多少!人的欲望,有什么止境呢?互相攀比,互相争胜,不知停止。担货贩卖的人,路上遇到穿着华丽的人,就斜着眼睛看,不停地啧舌赞叹。东邻的孩子吃精美的食物,西邻的孩子看了,就跟在母亲的后面哭哭啼啼。婚姻通好,用酒食宴请待客,送往迎来,不问家里有没有,只说我害怕被别人笑话。追求文采的弊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仅仅是我们吴地,天下都是这样。

庄氏居住在我们乡里,独以朴素自重。德实、德诚都因为诚朴宽厚被人们信任和喜爱。这大概是流行的不良风气还未影响到的原因。怎能不深深爱惜自己,追求品德坚实,而不夸饰自己;追求品德真诚,而不虚浮!古礼不传,可到民间去寻找,我还有所期望。

怀竹说

太常公风流雅致,寄寓于书法之中。他意之所至,挥毫泼墨,往往不自知。尽管为好事者所珍藏,然而这不足以使太常公被重视。因为太常公并非命于竹之人,而是适逢其会。然而,他的子孙怀有此情怀,并非因为竹子,而是出于情感。

然而,我对此有更进一步的看法。子孙的身体,就是祖宗的身体。竹子尚且怀有,何况是自己的身体呢?大凡人做事没有方法,随意妄言,胡作非为。这种心性放纵,任由其去,都是因为无所怀之故。如果知道有所怀,那么就会警惕、考虑,选择合适的地方行动。即使披头散发,赤脚在市场上呼号,人们会称他为疯子;然而不久之后,如果他戴上帽子,整理好鞋子,行礼作揖,进退有礼,人们就会认为他是儒者。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是否怀有敬畏。

作为太常公的子孙,必定要谨慎言辞,顾全大局,深深地重视自己的身份。就像拿着珍贵的宝物,唯恐丢失一样,这就是善于怀有的表现。如果只是出于一时的感动,很快就会忘记,把注意力放在残破的纸张和墨迹之间,而失去了重视的原因,这就不符合君子所说的孝思。

我的祖母,实际上是太常公的孙女,我的表弟焕与我同族,他以“怀竹”自命,所以我这样劝勉他。【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3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8分)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荀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下列对句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猥”和“微贱”,都是自谦之词,极言自己身份之微、所受荣宠之盛,表达出对晋武帝恩宠的感激。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伏惟”,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与“圣朝”连用,极力表达对晋武帝的崇敬,以及对晋朝的称颂。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岂”,表反问,与下句中的“但”相呼应,用来强调自己只是因为照顾祖母而不能赴任,并无他意。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犬马”和“谨”,都是敬辞,恭敬地表示自己心甘情愿像犬马一样为晋武帝驱策,以此报答恩情。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句中的“以”按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李密《陈情表》)②臣具以表闻(李密《陈情表》)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④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⑤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苏武传》)⑥木欣欣以向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⑨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⑩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⑨/⑧/⑩

B.①⑩/②③⑨/④⑦/⑤/⑥⑧

C.①⑥/②③/④⑦⑧/⑤⑨/⑩

D.①⑩/②④/③⑨/⑤/⑥⑦⑧(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说说如何根据语境推断出句中“以”的意思。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7.第一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指“穿一年孝服的亲族”。“期”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其他作品中也多次出现。

①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判断以上各句中“期”的含义,将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义项①<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②<动>期求③<动>到,及序号

(2).下面是对“期”的本义的解说。请简要说明上表中“期”的义项①与下面解说的相关之处。

《说文》:“期,会也。”段玉裁注:“会者,合也。期者,要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8.本文善用四言句,既概括凝练,又生动传神。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语言特点。

形影相吊

沐浴清化

日薄西山

乌鸟私情

9.有同学绘制了如图的思维导图,以呈现本文的“情深理切,更极结构之妙”。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①-⑥处,帮他补充完整。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对相关词语的解说,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熟悉文本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再分析作答。【解答】(1)D.“犬马”不是敬辞,用犬马自比,是谦辞。

故选D。

(2)a.①介词,因为。句意: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

②介词,用。句意:我将以上苦衷用表的形式报告。

③介词,用。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④连词,来。句意: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⑤介词,在。句意:苏武在元六年春天回到京师。

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句意:树木欣欣向荣。

⑦连词,来。句意: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

⑧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句意: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

⑨介词,用。句意: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⑩介词,因为。句意:我因此记下了以上经过。

①⑩介词,因为/②③⑨介词,用/④⑦连词,来/⑤介词,在/⑥⑧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故选B。

b.“忠”“贤”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忠臣、贤臣;“用”,任用;“以”,任用。

此句为对仗句,根据文言词语结构推断法,相同位置上的字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忠”“贤”意思相近,都是形容词作名词,因此“用”和“以”意思也应该相近,由“用”的“任用”可推断出“以”也是“任用”。

(3)a.①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句意:不是我拖延婚期,是你没有好媒人。

②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句意:恰逢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赶不上期限。

③期:到,及。句意: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④期:期求。句意: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

b.本题只要把《说文》中“期”的“会合”之意与“期”的义项①“<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之间的关联找出来即可。“会合”需要约定时间,因此作名词时引申为“约定的时间、期限”之意。

(4)比如“形影相吊”,“形”是形体,“影”是影子,“吊”是安慰。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这就写出了自己的孤单无依,照应了上文“门衰祚薄”等内容,也说明了祖母躬亲抚养,自己与祖母感情深厚,无法停止奉养祖母而上任。可以说非常生动形象,用语俭省。

再如“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清化”,清平的政治教化。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用“清化”一词概括了晋朝的政治清明,是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因而茁壮成长,含着最大的感激。“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感激新朝的话,称呼和感激都能使晋武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

其余结合词语含义,联系语境及作者处境鉴赏即可。

(5)①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可概括为:祖孙相依的亲情;

②第二段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可概括为:朝廷征召的恩情;

⑤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可概括为:自己本图宦达;

⑥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可概括为:先尽孝,再尽忠。

答案:

(1)D

(2)aB

b翻译: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者不一定被任用。推断:这两句语法结构一致,对应位置的词语意思相关联。“忠”“贤”意思相近,同理,“用”“以”也是近义的,“用”的意思为“任用”,推出“以”意为“任用”。

(3)a①②/④/③

b“期”有“约定、会合”的意思,会合要讲明时间,故作名词时引申为“约定的时间、期限”之意。

(4)“形影相吊”指孤身一人,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本文中李密用来形容自己从小孤苦,无依无靠,既交代了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又为下文表明自己不能远离祖母作铺垫,用语俭省而形象。

(5)①祖孙相依的亲情

②朝廷征召的恩情

⑤自己本图宦达

⑥先尽孝,再尽忠

参考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任何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废养而远离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荀卿论苏轼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夫子亟称之 亟:屡次 B.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轻视C.喜为异说而不让 让:谦让 D.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卒:始终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所言者 如此其众也C.虽为圣人无难 每不为夫子之所悦C.子路之勇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D.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 而自许太过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圣人也有不能完全做到的B.岂必其言之云尔哉 难道一定要学圣人是怎么说的吗C.独能奋而不顾 只有他奋发有为不顾阻碍.D.以自是其愚 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认为孔子言必先王,心忧天下,言论文章道理平易并不深奥。B.苏轼认为后人即使做不到孔子所说内容,也可以成为少犯错的人。C.李斯焚书行为都是听从老师荀子言论做的,苏轼认为不值得奇怪。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效果明显,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度。10.结合第4-6段,概括作者对荀子的评价。(6分)6.B易,改变7.D两个“而”都表并列8.C9.C10.示例1:(1)荀子(在儒学层面)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1分),值得肯定(1分)。(2)荀子喜欢“放言高论”(1分),苏轼不认同荀子追求标新立异的举止(1分)。(3)荀子为人刚愎自用且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1分),苏轼反对他否定先贤的做法。(1分)示例2:①苏轼肯定了荀子阐明王道、阐述礼乐文明的贡献,②但认为荀子为人刚愎自用且不知谦逊,③所以才会喜欢发表高谈异论、诋毁先贤。【解析】题干是“概括作者对荀子的评价”,答案构成“事实依据+评价结论”。学生有可能只答(翻译)出上述原文,而没有意识答全“作者评价”。材料中与答案相关语句有,第四段A“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B“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第五段“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C第六段“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评分时,不必严格按答案示例的顺序给分,给包含上述内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文言文翻译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知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辩,冉有的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其实,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1】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项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2】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3】,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注释:【1】管生:即管仲。生,先生。【2】兔苴:又作“兔罝”,“苴”与“罝”均为捕兽的网。“兔苴”被用来比喻勇猛的武士。【3】刍荛:指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乡野之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生之能言也 能:善于B.鸡鸣不已于风雨 已:停止C.稍欲通解 通:通达D.教化者朝廷之先务 务:事情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则天下其有不乱 其原皆生于无耻也B.耻之于人大矣 彼昏之日C.然而松柏后调于岁寒 而为暴于百姓者哉D.必教之以礼 则可以死易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耻之耻,无耻矣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B.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这个人的儿子真是不同寻常啊C.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颜之推不得已而在乱世中为官D.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从大处讲就能进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强调了礼义廉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了廉最为关键。B.指出三代以后社会道德衰败的状况,表明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C.引用《颜氏家训》中齐朝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批判谄媚求荣行为。D.引用《吴子》《尉缭子》等兵书中的言论,阐述廉耻对于治军的重要性。10.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围绕“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一说法,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6分)6.C7.D8.B9.A10.答案提示:①解释礼义廉耻的内涵和重要性,强调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指出了廉耻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②通过对比,指出人若不知廉耻则会导致祸败乱亡,凸显廉耻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③即使在世衰道微、背弃礼义廉耻的时代,总有坚守廉耻之人存在;④引用罗仲素的观点,阐述了朝廷教化、士人廉耻与天下风俗之间的关系,强调廉耻在社会层面的连锁影响;⑤引用古人治军之道,说明廉耻在军事和国家治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共6分。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却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的,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又说:“耻对于人的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人不廉洁,甚至于违背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我考察从三代以后,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舍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寒冬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已经十七岁了,很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头不语。怪哉,这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在乱世为官,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事情,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他们懂得廉耻。当人懂得廉耻,从大处讲就能进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望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吗?”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孟子之适魏,正当魏人败于马陵,秦人掳其公子卬,魏之为国可谓困矣。魏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盖其兵屡败,意夫孟子之来,必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而洗其屡败之过也。故问孟子用兵何若而利,何若而不利也,而孟子则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然孟子学子思者也。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人,亦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孟子之学子思,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而其对魏王,则终不以利言之,何哉?善夫温公[1]之论:“子思、孟轲之言一也。夫惟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之对魏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此说可谓尽之矣。盖仁义非无利,仁义之利,可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与世俗而言仁义之利,彼将以利心而求于仁义,果何以得仁义之利哉?以利心而求于仁义,虽近仁义,而卒不免于利。故惟孟子则可以与之言,非孟子而与之言,则失之矣。盖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则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则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故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何也?盖其所言之人异也。孔子之所以罕言利者,罕与世之人言也。夫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之道传之孟子。夫子罕言利,而子思言之于孟子,此子思之所以为善学夫子也。子思既言利,而孟子则不言之于魏王,此孟子所以为善学子思也。譬如医家之用药,此人所用之药不可以用之于彼人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为墨子而言则可,为始皇而言之则不可。俭非圣人之中制,为魏晋之君俭啬言之则可,为武帝言之则不可矣。(取材于林之奇《论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注释:【1】温公,指司马光。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之适魏 适:适合B.意夫孟子之来 意:猜想C.仁义固所以利之也 固:本来D.而卒不免于利 卒:最终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君子之所以教人 孔子之所以罕言利者B.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 而孟子则不言之于魏王C.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夫子之道传之子思3.彼将以利心而求于仁义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之为国可谓困矣魏国作为一个国家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B.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孟子曾经问畜牧为生的人把什么放在第一位C.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已经知晓仁义可以带来很大的利益D.俭非圣人之中制节俭不是圣人的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到魏国时,魏王希望孟子能够帮助自己改变国家现状。B.孟子回答魏王时只谈仁义并不谈利,是因为魏王足够仁义。C.世俗之人用求利之心去求仁义,最终难免会失去仁义之利。D.智慧的人知道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到不失人不失言。10.文章第五段作者认为“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的原因是说话的对象不同,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阐释的。(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10.(6分)答案要点:①首先从孔子说起,突出子思和孟子两人言论不同,但都是善于向老师学习,很少对世俗之人谈利。②接着用医家对不同的患者用药不同进行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说话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回答也应不同。③最后举可以对墨子和魏晋之君谈节俭,而不能对秦始皇和汉武帝谈节俭的例子,运用对比论证进一步阐释观点。【参考译文】孟子到魏国的时候,正赶上魏国人在马陵战败,秦国人掳走他们的公子卬之时,魏国作为一个国家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魏惠王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是有什么对我国有利的高见吧?”大概是因为魏国军队屡次失败,猜想孟子前来,一定有奇谋秘计用来跟邻国作战取得胜利,从而洗刷他们屡次战败的过失。所以问孟子用兵怎样才有利,怎样就会不利。但是孟子却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然而孟子是求学于子思的人。孟子曾经向子思请教治理百姓的方法什么是第一位的,子思说:“先让百姓得到好处。”孟子说:“君子用来教育百姓的方法,只需要仁义就够了,何必要去说好处呢。”子思说:“仁义本来就是用来使他们获利的,在上位的统治者不仁义,那么在下位的百姓就没法得到适当的安顿:在上位的统治者不仁义,那么在下位的百姓就会乐于做奸诈的事,这样对国家的不利就严重了。”孟子跟从子思学习,已经知晓仁义可以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他回答魏惠王却始终不拿利益来谈论,为什么呢?司马光的论断说得好啊:“子思、孟轲的言论是一致的。只有仁德的人才明白仁义的好处,不仁德的人是不明白的。所以孟子回答魏惠王时,只谈仁义而不谈及利益,是因为跟他说话的人不同的缘故啊。”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详尽了。仁义并不是不讲利益,仁义的好处可以和有智慧的人说,很难与世俗的人说。和世俗的人谈论仁义的好处,他就会用求利之心去求仁义,·结果怎么能得到仁义的好处呢?用求利之心去求仁义,即使接近仁义,但最终不免于逐利(而失去仁义之利)。所以只有孟子这样的人才可以和他谈论仁义的好处,不是孟子这样的人和他谈论仁义的好处;就会有过失了。大概因为可以和他谈论仁义的好处却不和他谈论,就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和他谈论仁义的好处却和他谈论,就会出言不当。有智慧的人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言语不当。所以子思对孟子谈仁义之利,孟子对魏惠王只谈仁义而不谈及利,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跟他说话的人不同啊。孔子很少谈及利益的原因,是他很少和世俗的人谈论利益。孔子的学说传给子思,予思的学说传给孟子。孔子很少谈论利益,但子思却向孟子谈利益,这就是子思善于向孔子学习的地方。子思已经谈到利益,但孟子却不向魏惠王谈利益,这就是孟子善于向子思学习的地方。比如医生用药,这个人所用的药不可以用在那个人身上。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节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向墨子谈论节俭可以,向泰始皇谈论节俭则不可以。节俭不是圣人的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向魏晋那些节俭吝啬的君子谈论节俭是可以的,向汉武帝谈论节俭就不可以了。北京市怀柔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27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