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钱起不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独收和氏玉①,还采旧山薇②。出处③离心尽,荣枯会面稀。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④。注:①和氏玉:即和氏璧,事出《韩非子·和氏》,楚人卞和(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献之厉王和武王,皆曰石,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②采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采薇而食。③出处:出仕和隐退。④衡闱:横木为闱,指简陋的房屋,借指贫士之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于杏园,首句说不能在此宴席上喝醉,暗指自己未能及第,点明标题。B.颔联借用“和氏玉”的典故,表达的是诗人心灰意冷,归隐山川之情。C.本诗描写诗人科考落第,刘拾遗送之东归,既表达了诗人的心志,也传达出惜别之情。D.诗句“预愁芳草色”与《涉江采芙蓉》中“兰泽多芳草”都是借“芳草”来表达愁思。16.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的。【答案】15.B16.①直抒胸臆:“伤心千里归”直接抒发诗人因落第而归乡的痛苦之情;②象征、用典:“和氏玉”象征诗人内心美好独立的品性,又借“采薇”典故,表达诗人虽落第但依然坚持操守的性情;③比喻:用草木的“荣枯”比喻做官的刘拾遗和落第的自己,表达二人的离别之情;④借景抒情:诗人借用“芳草”的“愁”来抒发自己落第只能东归回乡的失落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表达的是诗人心灰意冷,归隐山川之情”错误,借用该典故,表明自己要像美玉一样高洁,像伯夷叔齐一样有气节,表现诗人虽遭挫折依然高洁自持的心志。故选B。【16题详解】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直抒胸臆。首联写诗人科举落第之后心情低落,百花酒入愁肠,难以沉醉,千里归家路途满是伤心,愁绪难以排解,直接抒发诗人因落第而归乡的痛苦之情;②象征、用典:“和氏玉”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象征诗人内心美好独立的品性;借“采薇”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伯夷叔齐一样不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虽落第但依然坚持操守的性情;③比喻:用草木的“荣枯”比喻做官的刘拾遗和落第的自己,“离心尽”“会面稀”由现在的分别想及将来的难见,难舍难分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二人的离别之情;④借景抒情:“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两句中,用“芳草”一直延申到自己房屋来表明愁情之深重,这愁绪直至心底,挥之不去。诗人借用“芳草”的“愁”来抒发自己落第只能东归回乡的失落之情,将无形之愁写得真实可感。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许浑①玉树②歌残王气终,景阳③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④高低六代宫。石燕⑤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①许浑:晚唐诗人。②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③景阳:南朝宫名。④禾黍: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诗经•王风•黍离》一诗。⑤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为了保卫景阳宫,以至于边疆瞭望的守卫都撤空了,但《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消歇时,南朝陈的历史还是结束了。

B.颔联写景,先写眼前,历代无数官员的坟茔掩映在松楸林中;再用“黍离”的典故,共同营造出沉重的历史感和悲凉的氛围。

C.颈联用神话传说描写金陵风雨莫测的天气变化,隐隐给人以干戈起伏、世事变幻之感,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令人眼前一亮。

D.“豪华尽”呼应首联的“王气终”,首尾一体,抒写了金陵繁华一去不返,六朝终归于尽的事实,令人怅恨低徊,感慨不已。

16.同是借古抒怀,本诗与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要在认真理解两首作品的基础山,结合作者经历与传情达意的字词句,比较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解答】(1)A.“为了保卫景阳宫,以至于边疆瞭望的守卫都撤空了”理解有误。“景阳兵合戍楼空”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是说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故选A。

(2)本诗,首联以“玉树”“王气终”“戍楼空”“禾黍高低”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蒙华尽”“惟有青山”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王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以及对当时朝政的担忧。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归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作者在金陵之所想,“念往昔、繁华竞逐”,表达繁华不再、王朝更替的慨叹;“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表达不必空自叹息,要有所变革,避免重蹈覆辙。

根据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

(1)A

(2)相同:都表达了对金陵城繁华不再、王朝更替的慨叹。

不同:本诗重在感慨昔盛今衰(或“怀古伤今”);王词重在反思:不必空自叹息,要有所变革,避免重蹈覆辙。

译文: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6~17题。马毙王安石

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

天厩赐驹龙化去,谩容小蹇载闲身。次荆公韵四绝(其三)[注]苏轼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注]本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苏轼自黄州至汝州转任团练副使,路过

金陵时曾与赋闲居家的王安石相见。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松筠”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澄江”“翠峰”这两个意象,呈现的诗人心境不同。

B.“晏卧”“谩容”等词语,反映出王安石罢相闲居之时生活的轻松惬意和安逸自适。

C.“天厩”两句呼应该诗标题,赐驹化去后小蹇载身,也体现了诗人由仕转隐的从容。

D.“想见”一句写出苏轼想在王安石未生病时就去探望,以便更好地交流畅谈的心理。

17.请结合两则文言文材料和两首宋诗,分析“从公已觉十年迟”一句蕴含的情感。(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6.D(D项说法有误,“想见”一句意为苏轼推想王安石未生病时的精神状态。)

17.①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苏轼仕途不顺,辗转往来,加之王安石的邀请,内心生发想要

追随退隐的之意。②对王安石的欣赏与敬意。苏轼称王安石为“先生”“公”,并表达自己相从恨晚之意,表明对王安石的欣赏与敬意。③对先前批驳反对王安石的歉意。苏轼如今看到王安石退隐后的孤独老病,听到王安石劝其求地造宅,诗人说自己早就该追随相从,亦是委婉表达自己从前对其批驳顶撞的歉意。(6分: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唐代〕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的第二句和《登岳阳楼》的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是不相同的,本诗第二句是直接抒情,《登岳阳楼》的颈联是间接抒情。B.首联写景,“竹坞”“水槛”用“无尘”“清”来表征,呈现出清幽雅洁之特点。面对此景,诗人触景生情,引起下文对友人的思念。C.“秋阴不散”故有可听的“雨声”,“霜飞晚”故还留有“枯荷”。诗歌前后逻辑严谨,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暗含了诗人黯淡的情绪。D.本诗以景结情,余味不尽。诗人宿住骆氏亭,不说自己相思无眠,只说听雨打枯荷声,与温庭筠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异曲同工,构思精巧,意蕴丰厚。16.《红楼梦》四十回中林黛玉说过:“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在这里,林黛玉把“枯荷”换做了“残荷”,这样替换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15.A都是直抒胸臆。16.答案一:①好(1分);②“残”是“残破”(1分),③残荷是备受摧残的荷花,在冷风中身体受到了摧伤(2分);③呈现一种冷风的惨烈,命运的无情,更凸显出个体生命的渺小无奈之感。有较强的悲情意味。(2分)(与林黛玉自己的身世经历,和性格和情感有关系。)答案二:①不好(1分);②“枯”是“枯败”(1分),③枯荷是随着时间消失逐渐走向衰落的状态(2分),③更能表现诗人对自己没有成就,蹉跎岁月的情感表达,有悲伤但不太过浓烈,还留有一些审美意味。(2分)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5.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歌的首联都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句式工整,节奏鲜明,表意凝练。B.两首诗歌的颔联都描写景物,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具有雄浑之韵。C.两首诗歌的颈联都自伤身世,漂泊、孤独、疾病等多种不幸集于一身。D.两首诗歌的尾联情感不同,前者因自身艰难而愁,后者因国家战事而泣。16.两首诗歌的首联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临江仙张孝祥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①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谁擫②昭华吹古调③,散花便满衣裙。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④孤。【注】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曰藉,指坐在草地上。②擫:以指按捺。③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④月华:即月亮。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词人问梅虽是有问无答,赏梅却是随性尽兴,充分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B.“西园清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