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目标展示:1.了解郭沫若和现代新诗的相关知识;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品味诗歌语言,领悟诗歌内涵;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创造新世界的青春热情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山海关有一副对联非常奇妙,在那里存在几百年了,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出来。这个对联就是: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有个人看到对联的同时就站了出来,他读作“海水朝(haishuichao),朝朝朝(zhaozhaochao),朝朝朝落(zhaochaozhaoluo);浮云长(fuyunzhang),长长长(changchangzhang),长长长消(changzhangchangxiao)。”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作者介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1923年毕业回国,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一)题目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诗美吗?像不像诗?为什么?

(三)解读主旨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细心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走进文本(一)题目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放号(háo)。“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大声呼叫”。“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大声呼叫,直接发出呼唤。

走进文本1919年九、十月间,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现代诗歌也叫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初创阶段主张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将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手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自由诗体(自由诗)是新诗的一种,是指在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一项成果,与当时诗歌内容的革命性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这类诗运用现代白话写作,打破僵硬的格律要求,诗行长短不定。现代诗歌阶段:(1)尝试:胡适首倡“诗体大解放”,带头创作《尝试集》,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2)奠基与开创:郭沫若《女神》,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现代新诗朗读诗歌什么是意象?诗中包含那些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洪涛”的象征意义?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五四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迅速席卷全国,就像洪涛在太平洋上滚滚而来,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诗人郭沫若。所以诗中所描绘的滚滚洪涛,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它”的作用是什么?排山倒海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诗人呼唤“毁坏”“创造”是“五四”精神的表现。所谓“毁坏”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谓“创造”就是要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在这首诗中,“力”是什么?如何理解诗歌中诗人对力的理解自然之力、宇宙之力毁灭之力、创造之力对力的直接赞美在这首诗中,“力”是什么?如何理解诗歌中诗人对“力”的赞美?在这首诗里,“力”的形象非常鲜明,它是自然之力,也是宇宙之力;是毁坏之力,也是创造之力。诗中出现的白云的怒涌、海的狂潮、诗中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精神的象征。而诗人所着力赞颂的“力”,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力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诗人歌颂“力”,歌颂了它的形态(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它的声响(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它的韵律(力的律吕),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摧毁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2.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浓烈吗?他是怎样做到的?(提示:修辞方面、句式方面、标点)(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这首自由体新诗,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向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4)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5)叹号的使用。①想象奇特。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②强烈的抒情色彩。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③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写作特点:知识构建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力的赞歌感到:怒涌、推倒写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想到:毁坏、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