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①心理健康教育课②心理辅导与咨询③心理治疗①各科教学(学科渗透)②各项活动(班级活动和团队活动渗透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原理理论依据——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他在“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1939),首次使用了“团体动力学”这个概念,借以表明他要对团体中各种潜在动力的交互作用,团体对个体的吸引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及关系等做一种本质性的探索。

理论产生背景

1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这是以富尔敦、爱迪生等人创造发明的具体应用为标志的。2由于经济萧条,使得美国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尖锐,包括移民问题、民族问题、青少年犯罪和儿童教育等问题。3人们开始对心理咨询、科学管理和儿童教育等产生了普遍信任,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4团体曾一度被看作是调节工厂和集体冲突的关键,家庭和一些社团则被认为是战争动乱之后社会生活复兴与安全的必要手段。同时当时的一些社会团体、新教育以及社会管理工作等,都要求对团体与团体生活有一种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理解。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员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组织。团体是一种有序的组织、有一定的目标,成员之间具有互动性、具有整体感。团体是一种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整体,团体的本质在于其所属成员的相互依存,即团体的结构特性是由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认为,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为特征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关系。团体内部建立的一定的规范和价值,强有力地把个体成员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联结在一起,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团体内有个体所没有的那种动力特征。一般地说,通过改变团体来改变其中的个体行为,比单个地改变个体的行为要容易得多。例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勒温从事改变人们饮食习惯的研究,他发现凡通过团体决定,远比做讲演说服家庭主妇来增加牛奶消耗更为有效。类似的结果还有:动员母亲给婴儿喂鱼肝油和橘子汁,也是通过小组讨论要比让母亲们听讲演接受一般号召的效果要好。

例证实验——将11岁男童分成三组,由三位教师分别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专制、放任和民主)去组织儿童参加活动。结果发现:第一,各组形成不同的心理气氛,专制型组的成员攻击性言行相当多,第五周竟达活动总次数的78%;民主型组的攻击言行少,仅有22%;放任型组的介于两者之间。第二,当变换个别成员(同学甲或同学乙),使他们处于另一个团体气氛中,其言行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同学甲在专制型团体中,其攻击性言行最高时达到90%,而第九周换到民主型团体中很快下降到40%;另一同学乙则相反,在民主型团体中,攻击性言行最高时仅占30%,而第九周更换到专制型团体中很快上升到90%左右。研究的结果

团体的心理气氛(社会风气)主要是由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造成的。因为他向被领导者提供了行为界限的暗示,而且不断通过鼓励、默许、禁止、惩罚等去使团体成员的态度、情绪与行为向特定的方向发展;另外,当这种心理气氛成为风气之后,它还对个别新成员——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启发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心理问题,有时单靠个别谈话、说理难以解决,这就需要通过集体活动加以解决(依靠团体的力量)。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交往的需要,有想赢得同伴尊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以其对集体的归属感为基本前提的,若个体缺少对集体的归属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因此,需要和自尊感驱动他们必须遵循集体的规范,接受集体成员的共同信念从而改进自己的行为。这些集体舆论、共识便是一种集体行为,它具有凝聚作用(即一种团体动力特征),依靠这种团体动力来改变集体中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就是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基本出发点。共识一

团体内聚力是吸引、组织与影响团体成员的最本质的因素。它是团体的“精神”,它是一种使其成员甘心归属的动力和气氛。共识二

团体内聚力本身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团体的吸引力,在这方面应考虑影响内聚力的一些团体性质,如团体的目标、计划、组织形式和社会地位等;其二是团体成员的动机,它包括团体成员追求交往、认同和安全的需要,以及他想从作为团体成员中获得某种利益的愿望。共识三

一个团体的内聚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该团体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影响其团体成员的士气,直接影响该团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具体的效果还包括可增加团体成员的安全感、责任感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促进团体成员的责任性行为,促进团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总目标:心理素质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子目标:①正确的自我认识与悦纳②良好的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③恰当的抱负与有效的学习④开朗的个性与健康的情绪⑤正确的性恋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1.认知能力的提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注意力的训练2.情绪情感的培养—良好情绪的获得、不良情绪的消解、心理疾病的预防3.意志品质的磨炼—自觉性、独立性、坚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4.心理活动指向的选择—需要和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理想和信念的确立5.个性特征的培养和优化—性格的完善、气质的熏陶、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1.认知法—阅读、故事、录音录像、艺术欣赏、参观访问等2.讨论法—自由发言、专题讨论、配对讨论、脑力激荡、意见箱等3.操作法—游戏、劳动、测验、讲演、作业等4.角色扮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表演、双重角色等5.行为训练—示范、奖惩、契约、行为训练等认知法

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1).阅读和听故事。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编印读书卡片,以供学生阅读。课堂上还可以安排读书讨论,交换读书心得,可收到益智、怡情的效果,并有助于态度的改变和人格的发展。利用青少年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讲述一些故事,以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认知法(2).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需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认知法(3).艺术欣赏。通过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美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情趣,以起到心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的作用。认知法(4).联想活动。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经验。认知法(5).认知改变。教师可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认知法6).参观访问、社区调查。教师可组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地,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小调查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操作法

该类型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操作法(1).游戏。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游戏有多种分类,它可分为竞赛性游戏和非竞赛性游戏。不同种类的游戏可起到不同的心理效果,如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非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减轻紧张或焦虑,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行性,策划并组织相关活动。操作法(2).工作。借助各种工作,如集体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布置墙报等,来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有利于提高集体的凝聚力、个人的健康成长。操作法(3).测验。让学生做智力、性格、态度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测验,能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特点、长处和不足,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WAI测验

请用陈述句,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用20种不同的回答填写出能表现自己的句子。1我是……2我是……∶∶20我是……

自我的第一种分类

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如,我是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的人。我是一个样子清秀的人。我是一个留短发的女孩。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指个体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如,我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我是一个有唱歌专长的人。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认识和对自己社会地位和作用、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义务方面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个在好伙伴中说话最权威的人。我是一个在班里最受欢迎的人。我是一个在家里受忽视的人。自我的第二种分类

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人对自己当前状况的评价,即“我”的现实。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指个体设想的“我”,包括对自己应该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希望自己怎么样的认识。WAI调查结果WAI测试比较表操作法(4).讲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操作法(5).绘画。通过绘画的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通过呈现一色彩斑斓的图象,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临摹,以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操作法(6).唱歌。通过唱歌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1).专题讨论。在某—段时间,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教师可组织专题讨沦。讨论法(2).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沦,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问意见、根据和理由。讨论法(3).脑力激荡。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来的。它利用了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出更多的意见或想法。主持讨论的老师要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容许异想天开,想法越多越好不容许批评别人的意见,但可以将别人的意见加以组合或改进。讨论法(4).配对讨论。该组织形式是:就—个题目,两个人先得出结果。然后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商,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也比较高,因而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讨论法(5).六六讨论法。这种方法要求分组讨论,每组为6人。小组讨论中,每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最好共同对讨论题目静思几分钟。这是一种人人参与而且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讨论法(6).意见箱。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设立意见箱。可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问题投入意见箱中(可不署名),在课堂上,向全班宣读,大家共同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其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感。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角色扮演法(1).哑剧表演。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角色扮演法(2).空椅子表演。这种方法只需—个人表演。具体做法是:将两张椅子面对放,让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设另一张椅子坐的是??。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对话,然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角色扮演法(3).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前—种类似,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者更多。例如,教师可以让—个学生扮演交往中的失败者(不能适应中学生活的失败者、学习方法有严重缺陷的失败者、与老师关系不良的失败者、与父母沟通有问题的失败者等角色),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角色扮演法(4).改变自我。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让某个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例如,某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常不集中,常和左右前后的同学讲小话,教师可以指导他扮演自己改变了的情景。如上课认真听课,不再主动和周围的同学讲话,老师提问敢于主动举手发言等情景。这样有利于扮演者通过表演,体验不同的情景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选择这种组织方式的时候,要注意选题、扮演的场所,避免因此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角色扮演法(5).双重扮演。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起表演,—个是在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演什么。例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可运用此法。如,一个学生扮演学习习惯不良者,他表演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另一位助理演员也重复表演他的行为。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通过他人的表现认识问题,以可帮助学生反省、认识白己。角色扮演法(6).魔术商店。教师可扮演店主,店里贩卖各种东西,如理想、健康、幸福、财富、成功等等。由学生扮演买主,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及其原因。然后,教师问他愿意用什么来交换。用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行为改变法(1)行为训练。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指定学生完成一些行为训练的任务。行为改变法(2)示范。这是一种借助模仿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得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或自身应起示范作用或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偶像调查对428名初一到高三学生的调查结论:342人有偶像崇拜最崇拜的偶像排列是:歌星影星、著名人士、体育明星、父母、同学、教师、自己和其他。偶像崇拜是中学生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种心理投射,反映出学生追求非现实的完美自我的愿望和特点。崇拜偶像的原因:欣赏他们的热情、美丽、积极进取、才能出众、自信、乐观、爱国、奉献、敬业或正直无私等。总体而言,有无偶像崇拜对学业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有无偶像的女生数学成绩和男生的英语成绩有显著差异(有偶像的女生数学成绩明显低于无偶像的女生,有偶像的男生英语成绩高于无偶像的男生);崇拜“歌星影星”的男生的语文成绩显著低于崇拜“著名人士”的男生成绩。行为改变法(3)奖赏。可利用分数、表扬、奖章等精神与物质的奖励,鼓励和强化学生形成某种良好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主题—单元的模式①主题的确立②单元内容和题目的确定③教案的编写

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的要求1.主题紧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2.单元题目鲜明、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并具有科学性;3.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方法和场地恰当,教学准备充分。主题—单元设计的举例1.主题—认识并悦纳自我单元—我是谁自我肯定展现真我辨识自我证实自我2.主题—良好人际关系单元—让我们彼此尽快认识第一印象我真的认识你吗无言却有意合理竞争与人合作3.主题—学习心理指导单元—适应新的学习我的学习动力做学习的主人调节你的学习反思你的学习

4.主题—性心理指导单元—成长的烦恼不同的情感世界学会说“不”正确对待异性间交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案举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问—提出问题想—思考和讨论做—游戏、作业和表演等评—自评与形成性评价

活动教学的模式1、活动教学的特征①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②倡导以“主动参与学习”为基本的习得方式;③侧重以“程序性知识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学习内容;④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活动。2、活动教学的目标①情感目标—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②技能目标—包括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如劳动技能、生活自理技能、言语表达和人际交往技能等;③认知目标—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3、活动教学的主要模式①技能操作类教学模式:“示范—操作—反馈—操作—自动化—创新”,如语言表达技能、放松训练技能。②情感发展类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小结内化”,如应付挫折、消除不良情绪等。③问题解决类教学模式:A单元设计教学:“设置情境—确定问题—拟定解决方案—执行方案—总结评价”,如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B问题化教学:“问题情境—假说推测—活动验证—做出总结”,如具体问题的解决。C社会调研教学:“布置课题—展开调研—撰写报告—评价总结”,如调查学生的休闲活动情况。D专题研究教学:“确定专题—收集资料—拟订发言提纲—讨论交流—总结”,如讨论生命的历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课堂组织热身、提出问题、介绍方法和要求引导思考、情感反馈、操作游戏、明朗化总结、形成性评价、作业与展望、祝福与道别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组织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1、教学目的的指向性2、教学内容的科学性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4、课堂组织的灵活性5、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主动感知。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是智力活动的源泉。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②掌握观察的方法:系统观察、重点观察、解剖观察、对比观察、重复观察、多方位观察等③养成观察习惯:制定观察计划、动用多种感官、进行思维分析、仔细观察记录、整理总结④丰富相应的知识3、观察力训练的单元题目及教案举例单元题目:一切从观察开始我们要观察什么名人观察法观察、观察、再观察教案举例:我们的学校是怎样的记忆力训练1、记忆的含义与意义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主要部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没有个体心理的发展2、怎样提高学生记忆力提高能记住的自信心;明确记忆的任务;掌握记忆的方法;注意知识的归类和系统化。

记忆的方法:①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②多通道协同记忆③各种记忆术—定位记忆、联想记忆、谐音记忆、形象记忆、PQ4R记忆法(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3、记忆的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如果没有记忆如何增强识记怎样减少遗忘寻找你记忆的轨迹教案举例—奇特的联想怎样增强记忆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思维是利用中介物发现和探索新事物的过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①丰富感性材料②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动机③培养思考的习惯:思考提问的习惯、有条不紊的思考习惯、一问多思的习惯、求异思维的习惯

④掌握各种求异思维的方法:脑力激荡法摆脱常规法假想推测法进行扩散法(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形态扩散、方法扩散、组合扩散、因果扩散等)3、思维训练的单元题目和教案举例单元题目—你发现问题了吗多问一个为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脑筋急转弯教案举例—比谁想得多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注意力的训练1、注意的含义与意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保证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怎样训练学生的注意力①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自觉性②培养宽广和稳定的兴趣③加强意志力④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3、注意力训练的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看谁的注意最稳定谁先找到疑点克服外界刺激的影响评评谁的注意习惯好教案举例—训练注意力你看清楚了吗学习动机的激发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欲。①进行目的教育②运用动机迁移③优化心理因素④明确具体目标⑤创设讨论情景⑥适当开展竞赛⑦多多体验成功3、激发学习动机的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我为什么而学习我希望获得那方面的成功分享成功的体验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教案举例:我为什么要学习谈谈你的兴趣考试心理指导考前的心态和考场的发挥是考试的软功夫。①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②树立适度的抱负水平③制定恰当的复习计划④能动而有弹性的学习⑤善于调节情绪、处理好各方面的压力考试指导的单元题目和教案举例单元题目:考试的意义何在跳一跳,摘到桃子与家长、老师谈谈心事怎样处理考场的紧张教案举例:考试怯场怎么办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包括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的认识,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①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②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③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和比较的结果④学会横向和纵向地认识自我3、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我是怎样的人我对自己的认识全面和客观吗怎样对待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我进步了吗教案举例:我是谁我的另一面自尊与自信自尊和自信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和坚信,它是人生存和奋斗的基本保证。①认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②发掘和欣赏自己的优点③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改善或接纳它④扩展生活的领域,体验不同的成功⑤自己爱惜自己,不妄自菲薄3、单元题目和教案举例单元题目:我是独一无二的找找自己的闪光点正视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教案举例:欣赏我自己寻找改变的契机和策略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是对自己应尽责任的自觉,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必要素养。①了解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的责任②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培养对家庭和他人的关心和爱心④坚持社会公德与正义3、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我在家里该承担什么责任怎样成为社会的一员学会关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案举例:谁该负此责任意志力的培养意志是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目的的过程,有志者事竟成。①认识意志力的重要性②确立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制定计划③克服困难,持之以恒④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⑤正确面对和处理挫折3、单元题目与教案举例单元题目:有志者事竟成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坚持就是胜利自我提醒、自我约束教案举例:意志伴你走向成功培养良好的情绪良好情绪是指情绪稳定、生活中积极的情绪多余消极情绪;情绪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①合理和积极的认知②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③制定快乐清单④及时调整和消除不良的情绪⑤培养豁达开朗的个性3、单元题目和教案举例单元题目:奇妙的窗口觉察和消解不良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做情绪的主人教案举例:做个快乐的少年应付挫折和危机挫折是动机性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挫折是成长中的苦口良药。①认识挫折的积极一面②分析自己应付挫折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