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1页
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2页
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3页
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4页
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第页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2.1项目提出背景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根据IMSHealth的预测,从2012年到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5.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并将在2017年达到1.24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在高收入国家中,随着大量专利到期以及仿制药的广泛运用,药品消费支出(特别是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增速显著下降。新兴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在人均国民收入低于2.5万美元/年的国家中,不断增长的诊疗率、疾病负担从急性病逐步转为慢性病、政府不断扩大医疗服务及保障的覆盖范围等因素将进一步驱动药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根据IMSHealth的预测,东南亚和东亚、拉丁美洲、非洲、南亚等新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量。据IMS预测,全球医药市场将呈现三大特点:发达国家市场受专利药到期和新一轮的预算开支紧缩的影响而放缓增长;新兴国家市场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将接近50%;创新药物催生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2,000亿美元。未来5年,新兴国家市场依旧是全球医药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01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根据南方所统计,中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3.31%。受到经济结构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3%和11%。尽管近两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框架建设基本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重点从大中型医院向社区医院、乡村医院转变,国家对卫生支出的比重继续攀升,改革红利为医药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疾病图谱变化、行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医保体系的健全等因素的驱动,预计未来我国医药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医药工业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医药产业,对于调整优化山东省工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山东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即是在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背景、项目萘普生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本次“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项目企业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当地颇具规模的萘普生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当地相关行业的集聚,降低运营成本;并对于加快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3.1顺应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全球看,发达经济体医药市场增速回升,新兴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生物技术药物和化学仿制药在用药结构中比重提高,为我国医药出口带来新的机遇。从国内看,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都将继续推动医药市场较快增长。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方向,基于新靶点、新机制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不断出现,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转化步伐加快。医疗器械向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方向发展,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与医药产品、医疗服务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继续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继续实施,将为医药工业创新能力、质量品牌、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当前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符合产业发展潮流,将为其快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3.2促进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十三五”时期医药工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变革与技术突破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已在仿制药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前期支撑我国医药工业高速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各种约束条件不断强化,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亟需加快增长动能的新旧转换,医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医药产业也处于转型升级当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也将大幅提高,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出台,行业的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的平稳发展。本项目将采用国际一流技术生产萘普生产品,为行业带来创新技术,从而推动行业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2.3.3满足当前萘普生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的迫切需求萘普生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一直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萘普生的抗炎作用约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7倍、解热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2倍。即使在切除了肾上腺的动物身上也表现出消炎效能,这表明此作用并非通过垂体——肾上腺传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风、运动系统的慢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萘普生毒性较低,副作用小而轻,耐受性良好。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批准为非处方药。我国也于2001年将萘普生列为非处方药,共有片剂、胶囊、颗粒剂、栓剂、缓释剂等7个剂型的制剂。同时它也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目前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成为全球主要的解热镇痛药和最畅销的非处方药之一。目前,我国的非甾体抗炎药尤其是萘普生产品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实施完成后年产1000吨,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2.3.4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内医药工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萘普生的生产技术水平,本次“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医药产业,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非甾体抗炎药萘普生的生产主业,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项目公司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带动当地化学医药产业的进一步突破,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次项目建成后还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2.3.5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本次“年产1000吨萘普生项目”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项目建设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符合当地环保要求,区域环境质量影响不大,环境风险可以接受。拟建项目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2.3.6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新增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对拉动区域产业经济起到积极作用。此外,项目的实施也将为当地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及延伸当地相关产业链,提高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税收带来可观的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21272.7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747.43万元,年均净利润2060.57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113.06万元,年增值税为1130.61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686.86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7.47%,投资利税率39.91%。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1930.53万元税金,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2.4项目可行性分析2.4.1政策可行性1、《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提出:到2020年,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行业规模。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新药注册占药品注册比重加大,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新药国际注册取得突破。——产品质量。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提高,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基本完成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绿色发展。与2015年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3%,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下降10%以上,化学原料药绿色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智能制造。到2020年,医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型企业关键工艺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使用率达到3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供应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常用低价药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临床用药短缺情况明显改善,临床急需的专利到期药物基本实现仿制上市,国家医药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研发和应急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组织结构。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医药出口稳定增长,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0%。出口结构显著改善,制剂和医疗设备出口比重提高。境外投资规模扩大,国际技术合作深化,国际化发展能力大幅提升。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五)加大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新药及关键技术,提升药物创新能力和质量疗效。推动落后企业退出,着力化解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支持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简化集团内跨地区转移产品上市许可的审批手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医药产业集中度。引导具有品牌、技术、特色资源和管理优势的中小型企业以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做优做强。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促进形成一批临床价值和质量水平高的品牌药。(六)保障药品有效供应。卫生计生、工业和信息化、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健全短缺药品、低价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短缺药品信息采集、报送、分析、会商制度,动态掌握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统筹采取定点生产、药品储备、应急生产、协商调剂等措施确保药品市场供应。采取注册承诺、药价谈判、集中采购、医保支付等综合措施,推动实现专利药品和已过专利期药品在我国上市销售价格不高于原产国或我国周边可比价格,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支持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规范使用。3、《“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通过市场倒逼和产业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促进做优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标准化,实现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审评审批体系。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创制新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加快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罕见病等临床急需新药及儿童用药等的审评审批。淘汰疗效不确切、风险大于效益的品种。加强医疗器械创新,严格医疗器械审批。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重大传染病用药、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扶持低价药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保持药价基本稳定。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加快推进紧缺药品生产,支持建设小品种药物集中生产基地,继续开展用量小、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的定点生产试点。完善儿童用药、卫生应急药品保障机制。对原料药市场供应不足的药品加强市场监测,鼓励提高生产能力。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综上,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医药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2.4.2市场可行性目前非甾体抗炎药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全世界大约每天有3000万人在使用。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化学制药工业也保持了适度的快速增长,制剂生产出口呈现出了喜人的变化。随着“十三五”时期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一批产业扶持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及国家对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必将促进制药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制药产业蓬勃发展、非甾体抗炎药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背景下,项目市场发展定位准确,优势明显,项目产品将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该项目具备市场准入条件,市场进入时机精准。2.4.3技术可行性本项目产品将采用国内首创技术工艺,产品优势较强,产品技术处国内领先地位。项目公司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整合国内和国际上的资源和研究力量,把该项目打造成为国内颇具规模的萘普生生产基地,将项目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创新型现代化企业。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2.4.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5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医药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3.1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一)规模效益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提高至3.0%。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在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大幅提高,在保供应、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约450亿元,较2010年翻两番。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涌现出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210个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等15个1类创新药获批生产,110多个新化学仿制药上市,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技术水平提升,PET-CT、128排C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和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获批上市。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代表,我国医药创新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三)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中国药典》(2015版)发布执行,药品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全产业链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不断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GMP)全面实施。一批优势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累计600多个原料药品种和60多家制剂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GMP要求。(四)技术装备大幅升级。“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万亿元,规模较“十一五”大幅增长,增速居工业各行业前列,促进了医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跃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生物催化、手性合成、调释给药等先进技术得到产业化应用,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提高,生物药大规模高效培养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五)重组整合快速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十二五”期间收购兼并交易额达15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速发展。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89家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另有20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大量投资医药领域,促进了行业资源整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六)国际化步伐加快。出口稳定增长,2015年出口额达564亿美元。出口结构改善,制剂和医疗设备出口比重加大,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制剂销售实现突破。药品研发加快与国际接轨,累计上百个仿制药获得欧美国家注册批件,50多个新药开展国际临床研究。境外投资从设立研发中心向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超亿美元的境外并购项目达10个以上。但医药工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能力薄弱,高质量创新成果少;产品质量升级任务紧迫,化学仿制药、中药材和中成药、医疗设备、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短板,低价药、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短缺情况仍有发生;清洁生产和“三废”治理水平较低,化学原料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产品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突出;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研发、营销等环节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3.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市场目标分析从全球看,发达经济体医药市场增速回升,新兴医药市场需求旺盛,生物技术药物和化学仿制药在用药结构中比重提高,为我国医药出口带来新的机遇。从国内看,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都将继续推动医药市场较快增长。(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行业规模。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新药注册占药品注册比重加大,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新药国际注册取得突破。——产品质量。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提高,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基本完成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绿色发展。与2015年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3%,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下降10%以上,化学原料药绿色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智能制造。到2020年,医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型企业关键工艺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使用率达到3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供应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常用低价药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临床用药短缺情况明显改善,临床急需的专利到期药物基本实现仿制上市,国家医药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研发和应急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组织结构。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医药出口稳定增长,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0%。出口结构显著改善,制剂和医疗设备出口比重提高。境外投资规模扩大,国际技术合作深化,国际化发展能力大幅提升。3.3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医药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我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受益于人口老龄化、疾病图谱变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国内大健康产业发展再次提速。有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医药行业产值将保持较高平均增速,并达到发达国家GDP占比的水平,行业规模有望增至10万亿级别以上,是目前的3-5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经成立且以“健康”命名的基金数量已超过30只。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26%,2017香港玩具展览会HongKongToysandGamesFair而老年人群占据了50%以上的医疗开支,是年轻人群平均水平的4-5倍。目前,我国慢性病现有确诊患者2.6亿,并且仍在快速上升中。据卫生部估计,慢性病的诊疗费用平均是其他病症的5-10倍。此外,从历史经验来看,世界各主要国家城市化进程都将推动人口收入和医保投入的增长。而我国城镇人均卫生费用和农村之间还存在3倍的巨大差距。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我国医药产业所面临的时代契机。3.4非甾体抗炎药市场需求状况分析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消炎镇痛药类别,是治疗骨节风湿性关节炎及疼痛等疾病的基础药物,该类药品临床需求量大,年消耗量十分可观。多年来,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在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销售额远远高于其它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自阿司匹林1898年首次合成后,已发展有百余种药物,按化学结构主要可分为7大类;根据医保目录(2009版)按药物对组织细胞中环氧酶COX-1及COX-2作用强度不同分为两类,具体如下:类别按对组织细胞中COX-1及COX-2作用强度不同非倾向性COX抑制剂选择性COX-2抑制剂按化学结构分类甲酸类阿司匹林、双氟尼柳-乙酸类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芬那酯-丙酸类布洛芬、酮洛芬*、芬布芬、萘普生、奥沙普秦、丙嗪-昔康类吡罗昔康、替诺昔康、罗诺昔康美洛昔康昔布类-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吡唑酮类安乃近、氨基比林、保泰松、羟基布他酮-其他类-尼美舒利、萘丁美酮非甾体抗炎药物属于非病因性治疗药物,虽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化学结构差别较大,但其均具有相同的功效,即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但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非倾向性COX抑制剂不宜用于有胃肠疾病的患者,选择性COX-2抑制剂不宜用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着对非甾体抗炎药物认识的深入,其他功能也被逐步发掘,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治疗眼科疾病以及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非甾体抗炎药市场状况:基于解热、镇痛和抗炎等三大基本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目标市场包括关节炎治疗和癌症止痛领域等。此外,OTC市场的发展也是推动非甾体抗炎药物市场增长的有利因素之一。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关节炎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中国大陆的关节炎患者估计超过1亿,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药物治疗是关节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非甾体抗炎药物是关节炎治疗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50%中期癌症病人、70%-100%晚期癌症病人伴有疼痛。非甾体抗炎药物是WHO和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的“癌症三阶段治疗方案”轻度疼痛的主要药物和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替代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急、慢性癌症轻度疼痛并发挥其抗炎作用,对骨转移所致疼痛的镇痛效果尤为明显,同时还可延缓麻醉性镇痛药的耐药性产生。感冒药、止痛药、维生素、皮肤用药以及消化道疾病治疗药,是全球OTC药品市场上五大主导药物类别。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物作为全球OTC药品市场最重要药品之一,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神经痛以及发热症状等,分享了全球OTC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发展机会。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主要非甾体抗炎药物(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酮洛芬、萘普生、尼美舒利和吲哚美辛)市场销售额为251.06亿美元,2016年约为294.73亿美元,年均增速约为5.44%。3.5萘普生市场需求前景分析萘普生(Naproxen)又名甲氧异丙酸,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其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小。目前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成为全球主要的解热镇痛药和最畅销的非处方药之一。除中国药典收载外,还被收入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国药典。萘普生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使前列腺素的释放减少甚至停止,因而有较强的消炎、解热、镇痛作用。其消炎作用是保泰松的11倍,解热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2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7倍。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各种类型的风湿肌腱类、肩关节周围炎等。对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烧也有良好的镇痛解热作用。对于贫血、胃肠系统疾病等原因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和其它消炎镇痛药的病人,试用萘普生常获得满意的效果。萘普生毒性较低,副作用小而轻,耐受性良好。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批准为非处方药。我国也于2001年将萘普生列为非处方药,共有片剂、胶囊、颗粒剂、栓剂、缓释剂等7个剂型的制剂。同时它也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据有关资料统计,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世界市场上销售额领先的药物之一,2016年约为294.73亿美元。其中萘普通生占有重要位置,它和布洛芬一起占据非甾体抗炎药近一半市场份额。在美国非甾体抗炎药物中,萘普生占据30%的市场份额,列第二位,仅次于布洛芬。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萘普生市场,多年来,美国一直占世界萘普生市场的50%-60%。由于萘普生为强效性产品,并且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所以产品在世界医药市场上有着较好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备受推崇,随其相继被多个国家批准进入非处方药,许多公司陆续推出各种剂型产品,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成为继布洛芬之后两大最具有潜力的解热镇痛药。随着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及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也为该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萘普生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且每年的需求速度增加很快,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本次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3.6市场分析结论综上,国内医药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将带动萘普生市场快速发展,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拉动本项目产品的提升。可见,项目实施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选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区域位置示意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地理位置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中国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潍坊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5646平方千米,占潍坊市总面积的35.6%。分布于西南和南部,海拔100~~200米以上,西南部为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海拔最高,是潍坊主要河流发源地。地势最高点是临朐沂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23米。东南部为崂山山脉的余脉。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面积659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1.6%。是由弥河、丹河、白浪河和潍河的长期冲积而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7~100米。北部滨海地区面积351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2.8%。该地区北临莱州湾,地势低平,海拔在五米以下。沿海滩涂广阔。4.2.3区域气候条件市域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其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4.2.4区位交通条件2016年,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53.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80.6亿元,港口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7.7亿元,民航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城市公共交通完成投资1.3亿元,场站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邮政快递业完成投资16.7亿元。航空潍坊民航机场1993年7月开始修建,1995年6月建成,1995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1995]118号文件批准为军民合用机场,1996年1月14日通过国家民航总局正式验收,同年4月4日正式通航。潍坊机场飞行区为民航4D级,机场总建筑面积19182平方米,总投资2.49亿元人民币。可满足高峰小时150人次,年吞吐量32万人次的需要。2003年12月18日潍坊市政府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004年4月19日,重组改制后的潍坊南苑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潍坊机场现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宁波、哈尔滨、深圳大连等客运航线

,杭州、深圳、泉州、无锡等货运航线。潍坊机场还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2015年,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46.5万人次,增长18%,货邮吞吐量2.1万吨,增长1.4%。铁路潍坊站: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和平路1号,现为一等站。2016年7月1日,我市首列始发动车——潍坊始发至北京南高速动车组列车G176次正式冠名“潍坊”号,实现首发。潍坊北站:7台20线潍坊北站是太石济青发展轴与津沪通道发展轴两大国家级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是潍坊市未来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潍坊北站将有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潍莱高铁引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R1线将在此形成换乘,并驳接铁路系统,共同构筑潍坊北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铁路、地铁无缝换乘,市政设施配套一体化。潍坊城海轻轨:2016年12月29日,潍坊市举行城海快轨建设动员会议,标志着潍坊城海快轨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序幕。潍坊城海快轨起于在建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终点设在潍坊滨海区欢乐海,全长53.14公里,总投资103.25亿元,按照高铁标准设计建设,计划建设工期3年,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全段规划车站3座,预留环渤海高铁东营方向、烟台方向接轨条件。项目建成后,近期将以潍坊市域交通为主,中远期接入京沪高铁东线、环渤海高铁,形成连通北京、天津,临沂、上海,烟台、青岛等多个方向的区域性高铁网络格局。货运站:潍坊东站、潍坊西站、黄旗堡站、大家洼站、坊子站、青州南站。境内主要铁路线: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大莱龙铁路、德大铁路、胶新铁路、益羊铁路、青临铁路。海运潍坊港:位于莱州湾底部,白浪河河口以西,始建于1985年,1996年10月批准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2009年4月17日通过国家一类口岸开放验收,并于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潍坊港现有3000-5000吨级泊位7个,工程船码头2个,新建的3x1万吨级泊位将于年底完工并投入试运营,3x2万吨级泊位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年中完成。现有锚地两处,分别为3#锚地、危险品锚地。2006年、2007年、2008年港口吞吐量分别为562万吨、850万吨、1001.6万吨,2009年上半年完成501万吨。出口货物主要有散盐、纯碱、焦炭、燃料油、石油焦、液碱(氢氧化钠溶液)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燃料油、陶土、煤炭、铝钒土等,其中散盐和燃料油为主要货物。

2012年6月28日,潍坊港(中港区)万吨级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日前,潍坊港(中港区)万吨级码头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核定该码头工程已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建成。潍坊港(中港区)万吨级码头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同意通过竣工验收。根据相关规定,该码头自竣工验收之日起投入使用。2015年,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017.6万吨,增长15.9%。2016年,推进码头建设项目11个29个泊位,在建码头项目5个12个泊位。森达美3个5万吨级多用途、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投产试运营,2个5万吨级液化品泊位码头主体完工,50万方后方配套库区储罐安装完成;山东高速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2万吨级客滚泊位码头主体建成。东港区(下营港)13.8公里沿海防潮大坝码头合龙。此外森达美及山东高速多个泊位也已进入项目审批阶段。公路国道:G309、G206高速公路:G20青银高速公路、G18荣乌高速公路、G25长深高速公路、G22青兰高速公路、S16荣潍高速公路、S21新潍高速公路、潍日高速公路(建设中)汽车站:潍坊汽车总站、潍坊联运客运总站、潍坊汽车北站、潍坊汽车南站2015年,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3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6269.1公里,公路密度162.7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4459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95889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2768辆,载货汽车88219辆,出租车4902辆。潍坊港“一主两副”港区分布格局基本形成,生产性泊位2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港口总通过能力1788万吨。全市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067万人次,下降5%,旅客周转量49亿人公里,增长1%;完成公路货运量2.3亿吨,增长4.2%,货物周转量490.2亿吨公里,增长0.5%。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475.3万吨,增长5.2%,货物周转量106.3亿吨公里,增长5.1%。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潍坊市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0%,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2016年,潍坊第一产业增加值475.32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59.7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487.59亿元,增长9.2%。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9%、45.86%和49.55%。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低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25.7亿元,增长7.9%,实现利税1129.3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利润743.1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12.5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2.6亿元,同比增长31.1%,比上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05.3亿元,同比增长18.9%,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34.6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另外,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形势较上年低迷。2016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443.3亿元,同比下降5.3%,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41.5亿元,同比下降4.1%,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431.8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100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6%,比上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4.9亿元,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42.4亿元,同比增长9.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72.5亿元,同比增长12.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22.5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2016年进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好于出口。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49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822亿元,同比增长1.8%,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实现进口426.9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5.1工程改建方案本项目将新建300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及相关辅助设施,利用厂区现有空地进行建设,购置设备后即可投入使用。道路、绿化等辅助及其它工程均利用厂区现有设施,无需新建。5.2工程管线布置方案5.2.1给排水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一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一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金卜规范》GB50084-2001二、给水设计A、水源本项目工程水源由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供给。引入管采用管径DN150。B、室内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直接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标准。给水管道采用PP一R给水管,热熔连接。消防给水系统设有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确保同层任何部位都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点。消火栓采用SG24/65型室内自救式消火栓,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龙带长25米,水枪喷嘴为DN19。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钢管。C、室外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管网供给。给水管网系统布置成环状,主要管径由DN150组成,室外设有地上式消火栓。三、排水设计室内排水室内排水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洗涤废水合流管道,排水管采用PVC芯层发泡管道。室外排水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至市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经雨水管道汇集,进入市政雨水回排放系统。四、消防固定灭火系统采用干粉灭火器,充装量为6L,灭火级别为5A。5.2.2供电电气工程(l)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选用就近电网接入,经变压使用,项目总装机功率为800Kw。无功功率补偿变电室低压配电间内安装低压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自动切换。继电保护变压器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2)低压配电方式及线路敷设根据建筑及负荷分布情况,采用干线式与放射式相结合方式。室外电力电缆采用埋地敷设。(3)照明配电及照明a、房间配电采用卜线式配电及放射式配电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分支线路敷设采用塑料绝缘线穿管沿墙或埋地敷设;b、照明采用照明配电箱配电。c、事故照明采用应急灯,保证供电30分钟;d、照明灯具采用金卤灯。电能管理与节电措施低压配电室的低压进线柜装设电流表、电压表和有功、无功电度表。各电器产品选用最新型、节能型。项目供电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电能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电气安全为防止绝缘破坏时的危险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凡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电缆外皮、母线外壳.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等均采取接地保护。屋面设有避雷带,防雷和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欧姆。办公区域照明灯具主要以荧光灯为主,结合场所功能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功能效应灯。办公区各出口部位、变配电室、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诱导灯。楼梯间照明采用声光感应控制,走廊等照明采用分层集中控制。室外道路照明采用自动与手动控制结合开启关闭。(4)避雷及接地本项目建筑物屋顶避雷采用避雷网防雷系统。严格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防雷建筑防雷措施进行。避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共用接地极组,该接地极利用钢筋硷基础中结构钢筋。所有管道均做等电位联结。(5)通讯及互连网络建筑物内预埋设通讯及互连网络线路。通讯及互连网络的户外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5.3辅助工程及其他工程方案现有的企业厂区已将所需配套的场坪、道路、绿化、给排水、变电工程、污水处理、消防工程等辅助及其它工程建成。本项目均可利用,无需新建。第六章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6.1主要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为:萘普生,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吨。6.2产品标准项目产品执行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及行业标准。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项目产品的定价根据目前同类产品市场定价原则。初入市场,选择以更高的性价比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高市场占有率为提高盈利率提供可靠保证。当然,在此之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状况,确定有利可图的销售目标。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从本项目产品的生产规模主要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如生产规模太小,则存在能源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弊端,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生产规模过大,势必增加成本和增加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难度,市场推广度、综合服务满意度也难以到位,同时还存在投资风险过高等问题。考虑到公司目前资金力量,根据目前产品国内外市场及原料情况以及本公司的实际条件及该产品在国内外的生产工艺技术进展情况,本项目确定生产规模为:年产萘普生1000吨为宜。6.5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一、以6—甲氧基—2—乙酰萘为原料的合成路线:α—卤代丙酰萘重排法6—甲氧基—2—丙酰萘经侧链羰基α—溴代、缩酮化,然后在Lewis酸催化下经1,2—芳基重排的萘普生甲酯,水解得(±)—萘普生。本工艺原料易得,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二、生产工艺过程:1—氯—2—甲氧基萘的制备:1—(5—氯—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2—溴—1—(5—氯—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5,5—二甲基—2—(1——溴乙基)—2—(5—氯—6—甲氧基—2—萘基)—1,3—二氧己环的制备(±)—萘普生的制备:萘普生的制备:工艺流程图6.6项目技术优势项目技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生产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三废污染少而且容易处理,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是一条理想的“绿色”萘普生生产工艺。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7.1主要原材料供应1、主要原材料项目所需原辅料名称:2—甲氧基萘、环己烷、干燥氯气、1,2—二氯乙烷、三氯化铝、丙酰氯、盐酸、溴、新戊二醇、对价苯磺酸、甲苯、缩酮液、氧化锌、催化剂、甲醇、30%氢氧化钠、活性炭,盐酸。2、原辅料来源项目生产原辅材料来源为当地及国内市场采购,市场供应充足,可满足企业生产及发展需求。项目企业将与供货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更有效保证项目企业长足稳定发展需求。7.2主要设备选型一、主要关键设备选用的理由本项目装置根据工艺特点和物料特性,本着节约投资、安全可靠、能耗低、占地小等原则选择工艺设备。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尽可能采用国内质量稳定、有良好机械性能、经济合理的钢结构品种,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投资较低。二、主要设备选型本项目在设备选择上,最主要的考虑是能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详见下表:项目主要设备选型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材质单位1蒸汽锅炉4T/h1A3台2冷冻机20万大卡1A3台3反应釜K3000L40搪瓷台4反应釜K2000L30搪瓷台5反应釜K1000L20搪瓷台6离心机SS-10008不锈钢台7真空泵W34A3台8水环真空泵80FPP-305聚丙烯台9冷凝器6M280玻璃台10冷凝器3M210玻璃台11储罐10M34玻璃钢台12缓冲罐500L5陶瓷台13高位槽300L30聚丙烯台14高位槽200L30聚丙烯台15高位槽100L30聚丙烯台16降膜吸收塔20M22石墨该性聚丙烯台17盐酸泵50FPP-224增强聚丙烯台18离心水泵7.5KW3A3台19储槽10M32聚丙烯台20抽滤槽Φ2M5聚丙烯台21双锥烘干机2000L2搪瓷台22双锥烘干机1000L2搪瓷台23压滤器200L2不锈钢台24空压机KB-101A3台25气相色谱仪GC97201台26液相色谱仪LC-20AT1台27熔点测定仪WRS-1A1台28水分测定仪\o"AKF-2微量水分测定仪

¥12800"AKF-21台29污水处理装置1套30全套配电设施1套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2010《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8.2.1能源消耗种类1)、动力生活、生产主要动力为电力。2)、其他能源项目使用其他能源为生活用水。3)、动力、能源年消耗量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1)、用电量:根据生产动力及照明需求测算年用量为387.07万度。项目用电设备采用新式省电设备,约可节省能源成本30%。项目选择无铁损及铜损较小与效率较高的变压器。企业在停止运转期间以及休假停工时,停用的变压器宜切断高压侧电源,以减少铁损。另外,生产时间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选在低电价时间内生产可节约部分开支。2)、用水量:年用量0.59万吨。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地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本区域内主要能源供应情况分析如下:1、电:生活、生产用电从当地国家电网中引入厂区,经变压后使用。

2、水:本项目用水来自当地自来水公司,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需要。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1、以全年的能源耗用量进行分析序号名称数量单位折算系数吨标准煤1电387.07万度1.229475.712水0.59万M30.8570.503合计476.212、项目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确定本项目工业总产值为260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生产法)]=9848.99万元。3、项目能耗指标的计算本项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标煤)为:0.0224吨/万元,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为:0.0484吨/万元。由上表可见,该项目能源耗用量较小,能耗指标远小于国家标准。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8.5.1工业节能1)、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原材料加工的余料,积极组织回收用,对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按有关规定销售结合法经营的物资回收再生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按国家规范及生产工艺,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尽量不使用不可再生的原料。2)、供配电设计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省电能为原则,生产设备、仪器设备及供电设备均选_用耗能低、效率高的节能换代产品,配电室内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降低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节约能源消耗。光源选用科学、高效、节能的声光控制方式,严格实施绿色照明。3)、供暖、供水管网系统均采用合理的输送工艺,尽可能降低途中消耗。供热系统管道均采用保温设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温层,最大程度的降低管道冷热损失。4)、项目建成后,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用电负荷、用水及取暖的性质,供水、供电及供热系统在入口处均安装计量和节流装置。8.5.2节水措施节约用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当前倡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的重要举措。为有效节约用水,本项目拟采用如下节水方案:1、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2、企业内各用水部门,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90%。并保证计量水表的完好率、检定率。3、在给水系统中应采用良好的阀门,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4、根据我国供水情况,应用内壁光滑的供水管材,减少管道沿程水头损失;降低供水能耗。5、生产净循环水循环使用,减少废水排放,节约水资源。同时根据季节变化、机组生产情况及时调节机组冷却用水量大小,降低消耗量,高温循环水可用于锅炉等生产保温用水。6、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以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就减少了供水能耗。8.5.3建筑节能1)、建筑能耗指标生产车间热指标为110W/平方米;办公楼和宿舍热指标为70W/平方米。照明:照明照度标准为250LX。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水平: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屋顶0.6;外墙0.55;地板0.5;门窗密封性指标:不低于国标Ⅸ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III级水平,相当于窗户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qL≤2.5m³/(m.h)2)、建筑围护结构:生产车间为保温隔热彩钢结构,外墙砌体结构为增加外墙保温层;供热管网在与室外空气接触、非采暖房间处采用50mm厚岩棉管壳,降低管道冷热损失。3)、采暖供热、空调制冷系统按设计负荷设置,并有调节控制装置及能量计量仪表。4)、门窗采用中空门窗,照明要确定科学的照明控制方式,选用高效节能照明光源,在室内照明控制中,主要采用声控、光控、红外等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减少照明用电和延长照明产品寿命。5)、建筑材料使用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8.5.4企业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包括:制定节能规划,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完善能耗定额、统计等基础工作,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标准要求,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定期开展能源平衡测试和能源审计。要把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具体责任人,实施节奖超罚措施。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采取分类指导、监督检查、统计公报、信息交流等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对重点用能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8.6结论本项目生产选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最终产品的单位综合能耗指标和主要工序能耗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经过分析比较,企业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利用能源及节能技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各类能源的消耗指标。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9.1设计依据及原则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环境保护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各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对污染进行联合防治,以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和规定。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节能灯(HJ/T230-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9.1.2设计原则设计中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或污染少的先进工艺及设备。严格遵照“三同时”原则,凡本项目中所涉及的可能产生污染物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均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使其达标。9.2建设地环境条件项目拟建地点周围大气及土壤的环境现状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空气的影响扬尘是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其中场地清理、土方挖掘填埋和物料运输等工序产尘量较大,而材料堆存、建筑机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产尘量较小或不扬尘,而且扬尘还受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由于污染源多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因此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将会给现场人员的施工、生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2.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等。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3.项目实施过程施工噪声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其辐射范围较广,昼间最大距离近150米,夜间影响更为严重。4.项目施工渣土处理处置施工挖掘产生的土方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必须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准进、处置手续,由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和市容局渣土办联系外运。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该项目主要生产线设备均为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环境指标,无“三废”产生。在生产过程中,该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1、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生活区等。2、废气项目运营期间有少量无组织废气产生。3、固体废弃物本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包装物、生活垃圾及生产废渣等。4、噪声项目的噪声为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及配套设施中机电设备产生的噪声等。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1.控制生态影响的初步方案为减少建筑物施工时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拟定施工方案时工程建设单位为本工程的弃土制定处置计划,应按规定地点处理弃土,并不定期的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应考虑基础开挖、道路施工及场地平整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并对临时性松散表土作适当压实处理,在坡面>25°时要做护坡处理,永久性坡面种植草皮。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天和刮风的情况下,应在弃土表面上洒一些水,防止扬尘。工程施工者应该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不得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轮子上的泥土应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洒落应及时清扫。2.控制噪声影响的初步方案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在居民点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必须在夜间施工又可能影响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用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学环境质量。由于项目施工区为工业区,周围都是企业工厂,几乎没有居民居住,所以不会造成很大影响。3.控制生活垃圾污染的初步方案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住宿地的排水和生活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集中收集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一并处理。4.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对于施工中的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1、废水治理(1)项目产品酸化产生的酸性废水经碱溶液中和后达标排放,真空泵循环水,降温用冷却水,循环使用。(2)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统一达标排放。2、废气处理1,2–芳基重排法制备萘普生工艺中,“三废”较少,主要是氯化和溴代工序的HCI和HBr废气以及丙酰化工序的A1CI3水解液。其中HCl和HBr废气可经水吸收成为稀盐酸和氢溴酸回收利用。A1CI3水解液可采用中和法转变为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其工艺过程如下:在搅拌下向三氯化铝水解液中加入适量浓硫酸,然后在回流条件下,滴加NaoH和A1(0H)3(摩尔比1.5:1)的混合液,加完后回流I小时.自然降温,沉降。上清液则为聚合氯化铝。将上述液体浓缩1/5—1/4体积,过滤除去NaCI,得液态聚合氯化铝,pH为4,密度为1.24。3、固废控制(1)废包装桶分类暂存于废固收集点,由供应商回收。(2)一般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定点堆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3)项目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在产品母液浓缩工序产生极少量的废渣,单批约产生5Kg,定期送往环保服务公司处理。4、噪声的控制(1)在工艺设计上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所有设备的噪声均小于85dB(设备外1米)。(2)在厂区平面布置时,将噪声源较集中的主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央,其它噪声源亦尽可能远离厂界,以减轻对外界环境的影响。(3)主要噪声设备还采取隔声、消声、减震等降噪措施。泵类电动机安装消声器、风机采取隔振和消声措施,动力设备采用钢砼隔振基础,管道、阀门接口采取缓动及减振的挠性接头(口)。(4)加强绿化。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是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手段,本公司现已有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及监测,本工程根据需要将适当增加环管及监测人员,对全厂的环境进行日常管理及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报告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行一级机构、二级管理。公司设专职环保安全机构,负责管理全厂的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车间设兼职环保安全员,负责本车间环保安全的日常工作。综上,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经妥善处理后,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因此,项目生产污染对周围影响很小。9.5消防措施9.5.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电器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9.5.2防范措施本设计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及国家和本行业的有关消防规定,在总图布置、建筑结构、消防供水以及火灾报警等消防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以期消除隐患,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本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按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执行,厂区平面设计也要满足消防要求。项目运行过程中,要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加强日常管理。1、总图布置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与厂区内现有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均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车间主厂房周围调用有环行道路,并与厂区道路网连接,车间周围道路宽度为6m可确保消防车辆通行。建筑与结构本工程各建、构筑物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各主要建筑物、高低压配电室等部位的门均向外开2、消防供水本工程车间周围设消防管网及消火栓,消防用水取自厂区生产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计算,消防给水共35L/s,其中室外消防给水量20L/s,室内消防水量15L/s。3、消防供电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源按二级负荷考虑。电缆敷设完毕后,对所有电缆穿越孔洞用阻燃材料进行封堵,以防火灾蔓延;对于电缆桥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段阻燃桥架,同时在此段电缆上涂刷阻燃涂料;高温区域使用耐高温电缆且外涂防火涂料或缠绕防火包带;室内大型变压器下设有事故油池。在上述场所及易发生火灾的场所配置适量的手提式或推车式可移动灭火器。4、消防通讯在主控制室设置行政电话分机,兼做消防电话。5、照明各电气室及操作室等重要作业场所为防止火灾发生,设有应急照明。9.5.3消防管理1、项目设计时应统一全厂消防设施、设备及网点的布置;2、对消防设备、设施的配置,施工时应请消防部门现场指导、监督;3、在项目人员编制上,安排一个专门消防部门协调全厂消防工作;4、项目实施建成后,请消防部门定期到厂作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法规教育,提高强化全厂的消防意识;5、车间、库房设灭火装置,消防器材。粉尘产生点要安装除尘装置,并强化通风换气;6、设备检修期间,严格执行三证制度(防火证、进入设备内检修证、登高作业证)。9.5.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本设计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考虑了一系列防范和控制措施,在严格执行操作堆积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火灾发生时,可以保证及时扑救,从而保障生产安全。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10.1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0.2概况项目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规范和规定,以保证生产安全和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本项目凡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的各个环节,如防火防爆、电气安全、防静电防雷措施、防机械伤害以及防暑降温等方面将根据生产特性的具体情况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各建筑物按“防火规范”规定的生产类别和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在厂区和各车间内均按消防规定设置消防栓,配置消防器材,对有消防要求的车间,考虑足够的泄爆面积,并设防火门,电器及开关设备、灯具及线路敷设均按爆炸危险场所电器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压力容器设置安全阀和安全报警装置,保证生产的安全,电器传动装置设置安全防护罩。管道和电器设备均采用接零保护。仪表控制室、各主要车间的重要操作部位、主要通道,设有事故应急照明灯,以便于人员疏散及事故处理。各主要车间内均按要求设置更衣室,除厂区内设立公厕外,在有条件的车间内也将设置卫生间及食堂、浴室、医务室。全厂设置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专人负责及车间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监督、测试、检查,进行安全教育及定期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保安检查,加强文明生产。各车间的安全卫生员负责日常监测有关设备。制定本企业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依法搞好安全工作。10.3劳动安全10.3.1工程消防项目的建设过程消防工作将本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审查设计,把好消防系统、设备、设计关,建立经常性的消防检查制度,会同消防管理部门对工程消防的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并定期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1、工程项目的设计,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标准。在原有消防设施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设施。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采用低压制管网,室外设地下式消火栓,消防水量由水池供给,水压由消防泵保证。室内需要防火的的车间均设置室内消火栓。2、厂内道路环状设置,主要建筑物四周均设有道路,可供平时车辆行驶和消防使用。各建筑物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形式、数量、位置,各建筑物间距均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物内装修材料均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各车间均设有紧急照明装置。3、厂区设环形供水管网,在管网上设置SS100地上式消火栓2套,消火栓间距≤120米。4、罐区配备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一套。罐区四周设备防火堤及环形消防通道。5、各车间及仓库内均按规定配备手提式泡沫卤代烷和CO2型灭火器。6、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均为易燃易爆物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