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期末(疯狂进步)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拼一拼,写一写。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

(2)对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

(3)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

(4)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2).看拼音写字词

jiǎo______刑水jiǎo______jiǎo______洁jiǎo______辩3).填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3)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

(4)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

(5)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6)古人赞美友情深厚的诗句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达的技巧叫“炼字”。我读过很多因“炼字”出名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行云()水余音绕()

巧()天工笔走()蛇

轻歌()舞恍然大()

栩栩如()()笔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来赞美徐悲鸿的《骏马图》,用__来赞美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用___来赞美读到的一篇好文章。5).读名言,完成练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抄写这句话,要正确、规范、匀称。

_______________

(2)这句名言是鼓励我们遇事要学会变通和创新,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我还能写一句意思相近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情境实践语文与生活“阅读时光”随手拍摄影大赛大赛自四月开办至今,已收到不少读者的精彩作品。我馆拟筹备“阅读时光”随手拍展览。大赛投稿时间延长至2024年1月30日。优秀作品将在我馆展览会上进行展示。投稿内容:围绕“阅读时光”主题进行拍摄投稿方式:发送图片原文件及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至邮箱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三等奖(3名):奖金2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100元主办单位有权展出和宣传所有参赛作品。不再另付稿酬。哈尔滨市图书馆文明创建小组(宣)根据以上海报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展览上所展示的照片是读者的投稿。B.摄影大赛原本就定在2024年1月30日截稿。C.参赛者如果获奖,除了获得奖金外,还能得到一定的稿酬。D.主办单位无权展出参赛作品。2).忠忠读《月光曲》,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体会艺术之美,做法不妥的一项()A.忠忠首先把自己的身份设定为皮鞋匠,家穷,他给爱音乐的双目失明的妹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B.“皮鞋匠”读到“面对大海,……洒满了银光。”就联系生活想到他见过的情景,眼前立刻出现了画面,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忠忠就把自己感受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C.“皮鞋匠”接着读“月亮越升越高,……微云。”联想到自己看过的电影中的情景,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让他感到无比柔和,与明月相配美妙绝伦,朗读起来也越发有滋味。D.“皮鞋匠”读到“忽然,……岸边涌过来……”,他先是一惊,接着从内容想到更多,想到了妹妹要是不双目失明,他该多好,于是越想越气,他大声愤怒地朗读起来。3).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不妥的一项。()A.“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就不能只理解为在院子里玩看不远。B.《好的故事》,联系课后阅读链接,就能理解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说“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好的故事”是他的理想,“昏沉的夜”是现实。C.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想当时的社会背景,鲁迅先生不断换笔名以文章为武器斗争,自然想到“碰壁”绝对不是单指碰墙壁。D.读《有的人》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想到鲁迅先生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这里的“有的人”就是特指鲁迅先生。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仿写句子。

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田野会遍布点点繁花,给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给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先把补充成语,再将成语与主人公连起来,并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体会。

悬()刺()吕蒙

程门立()匡衡

()壁偷()孙敬、苏秦

手不释()杨时

“”这个成语让我体会到2).我会照样子连线。

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内标明序号。

()海藻树上有一片嫩叶卷了起来。

()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老黄鹂看见了连忙飞过去,从那片卷着的叶子里,捉出一条黄绿色的小毛虫,飞了回来。

()小黄鹂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张开黄黄的小嘴叫着:“妈妈,给我吃!”

()那只小黄鹂吃得津津有味,问妈妈:“这是什么呀?真好吃!”

()老黄鹂说:“这是卷叶虫。”2).我会排。

()她飞到柳树上,送给柳树一件绿色的衣裳。

(

)她叫醒了青蛙,青蛙高兴地唱起来了动听的歌。

(

)她飞到桃树上,送给桃树一件漂亮的粉色外衣。

(

)那优美的歌声引来了小鸭子,引来了小燕子,就连小草都从土里钻出来听小青蛙动听而优美的歌声。

(

)春姑娘来了,她像天使一样飞回来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裁缝不用接袖子也能给顾客做一件漂亮的春装是因为他的手艺非常好。()

2.《漏》中“漏”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它吓跑了老虎和贼。(

)

3.《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我”希望变成一棵树,是因为这样就没人在“我”玩的时候叫“我”吃饭了。(

)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心情。(

)

5.《肥皂泡》一文中的作者是冰心,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

6.《火烧云》中作者从形状和声音两方面写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课内精彩阅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诗中的“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它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三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后两句诗可以看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尽开颜”一词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

5.有人曾经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你试着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经艰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当当小作家。

看上图,发生了什么事?请聪明的你从事情的起因开始想,后来发生了什么?文中的人物有可能想什么?说什么?做了什么动作?做事时脸上带着怎样的表情?事情的结果怎样?事情有个怎样的美好结局?请你展开想象,写具体写生动。字数:300字左右。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读浅显文言文,按题目作答。豺(chái)烹(pēng)羊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①与羊同涧②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③,乃④强责之曰:“汝(rǔ)混浊此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⑤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⑥烹之。谚云:欲加之罪,何患⑦无辞。即此之谓⑧也。——选自《意拾喻言》【注释】①豺:与狼相近动物。②涧:小溪流。③措辞:选用词句,这里指理由、借口。④乃:于是。⑤安:怎么。⑥遂:于是。⑦患:担心。⑧之谓:说的就是……】1.“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这是一句()句。A.设问B.反问C.疑问2.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积累,下面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你B.烹:杀后煮着吃C.老夫:指老人D.混浊:把水弄脏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最准确的是()。A.要想得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理由。B.要想加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机会。C.要想加罪于人,不用担心找不到借口。4.这个故事让人明白的一个道理:下面最合适的是()。A.以弱胜强需要说明理由B.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C.以强欺弱是无罪的5.用自己的话,把“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说得更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理解。寻找四翼恐龙(节选)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对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从力学角度来解释这种说法自然是容易的。此外还有假说认为一些早期的恐龙在奔跑爬坡的过程中慢慢演化出了翅膀,然后学会了飞行。②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找到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③这个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只几十吨重的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④此外,古生物学家们还在这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的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们会把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自己飞行。例如,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翼,它的翼还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而鸟类用前肢飞行,后肢奔走。不过,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只是从来没有化石或其他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还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找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⑤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它们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地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后肢的翅膀就渐渐退化了。(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删改)1.与加点词语“矢志不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A.舍生忘死B.大公无私C.奋发图强D.坚持不懈2.根据短文的描写顺序,试着给科学家们的论证过程排排序吧!

①形成证据链②寻找证据③提出假说④得出结论

(

)→(

)→(

)→(

)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例如:问题1: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寻找恐龙化石?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完成练习。再运用同样的说明方法写一个事物。

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如果把它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

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告诉我们某种恐龙____________的特点。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选文第1自然段,通过分析、概括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对于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的假说认为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