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香远益清.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体积极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电子总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壁品尝B硝酸铵与碳酸氢铵闻气味加入稀盐酸C聚乙烯塑料和尿醛塑料加热观察颜色D铜和铁加入稀盐酸加入硝酸银溶液A.A B.B C.C D.D4.如图中是地壳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统计图,图中B表示元素的是()

A.氧元素B.铝元素C.铁元素D.硅元素5.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6.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C>BB.核内质子数:A<DC.D、E同族D.A、B、C同周期7.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属于混合物B.所有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C.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8.“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垃圾 C.废气随意排放 D.工地洒水除尘9.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D.若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比较MnO2和Fe2O3对双氧水分解的效果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探究分子运动A.A B.B C.C D.D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2.03.02.0反应后的质量/g1.2x2.45.4A.丙可能是单质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x=2.0,乙可能是催化剂1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C.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4D.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13.在实验室中可以分别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有①反应均需加入催化剂;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①③ B.③ C.①② D.④1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C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加入足量红磷,点燃D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粮食酿酒C.石蜡熔化D.铁水铸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火焰。(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四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6)从反应角度:以上四个反应相同点是___________(填序号)A都是分解反应B都放出热量C产物都是常温下固体D都是化合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分别是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补钙剂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2)碳酸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3)每片A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mg;(4)按照A钙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B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__________几片?(写出计算过程)。18.(8分)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______?(3)每500g该品牌的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2)氧气可采用C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为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现欲制取一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从中选择)(4)若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采用向左推动右侧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装置有多种用途: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6)如图为某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①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C:O:H_________③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④该物质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香远益清是因为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到人的鼻孔,刺激人的嗅觉细胞使人闻到香味。故选C。【点睛】分子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2、C【解析】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故选C。3、B【解析】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氯化钠溶于水无能量变化,使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是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使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选项A错误;B、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而硝酸铵无味,闻气味可以区分;加入稀盐酸,硝酸铵与盐酸不反应,而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现象不同,可以区分,选项B正确;C、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受热能熔化,而脲醛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受热不能熔化,加热可以区分;观察颜色都是白色半透明的,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D、加入盐酸,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铜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和铁都在银的前面,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表面都有固体析出,现象相同,不能区分,选项D错误。故选B。4、D【解析】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等,所以B表示硅,故选D。5、C【解析】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烟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各选项中只有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C。6、C【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A、B、C在同一横行,即同一周期,且从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故A正确;B、A、D在同一纵行,即同一族,且从上向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所以质子数为D>A,故B正确;C、D、E在同一横行,横行即周期,所以D、E在同一周期,不是同一族,故C错误;D、由于A、B、C在同一横行,即同一周期,且从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故D正确;故选C。7、D【解析】

根据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氯气由氯分子构成、氯化氢气体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氯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每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原子的种类的关系,对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氯化氢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不正确;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

C、此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光能,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故C不正确;

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中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是:H2+Cl22HCl;故D正确。

故选D。8、D【解析】

A、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C、废气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D、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9、D【解析】

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A正确;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B正确;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C正确;D、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10、D【解析】

A、B、根据对照实验中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分析;C、根据木炭燃烧会有气体生成进行分析;D、根据碱性物质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不能比较MnO2和Fe2O3对双氧水分解的效果,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由于一个实验组中利用了二氧化锰,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不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对实验产生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该过程中中间烧杯中的液体变红色,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中间烧杯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大烧杯外设置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对实验设计的能力,熟练掌握对照实验的作用以及单一变量的含义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此外,选项C考察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该实验要求集气瓶内的物质燃烧不能生成气体,把握这一点即可顺利解决该选项。11、B【解析】

甲的质量减少2.8g,甲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减少0.6g,丙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3.4g,说明丁是生成物;2.8g+0.6g=3.4g,即增加的总量等于减少的总量,乙的质量不变。因此该反应是甲和丙反应生成丁。【详解】A.丙是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2.8g∶0.6g≠1∶2,选项B错误;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D.由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剂,选项D正确。故选B。12、A【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第一是氧元素,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等于核电荷数,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4,故C正确;D、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是因为硅元素和碳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故D正确。故选A。【点睛】元素周期表一格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3、B【解析】

①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氧气时,过氧化氢反应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高锰酸钾不需催化剂,选项错误;②高锰酸钾需要加热才能反应,选项错误;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选项正确;④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不需加热,不使用酒精灯,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气需要加热,要使用酒精灯,所需仪器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14、A【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若氧气含量不高,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证明,如空气中含有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氧气,故错误;B、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而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氧气,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正确;故选:A。【点睛】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15、B【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水铸锅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蓝紫色引燃铁丝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变浑浊则生成二氧化碳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能溶于水二BD【解析】

(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变浑浊则生成二氧化碳;(4)实验四中,磷消耗多少体积的氧气,进入多少体积的水,故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能够溶于水。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固体熔化为液体,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引起瓶底炸裂,可在集气瓶内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实验四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6)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都放出热量,符合题意;C硫、木炭燃烧产物都是气体,不符合题意;D都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B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D1009002【解析】

(1)补钙剂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答案为:D;(2)碳酸钙中钙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40,碳为12,氧为16。则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每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的加和。即:40+12+16×3=100。故答案为:100;(3)A钙片中钙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钙。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每片A钙片含钙量360mg,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360mg÷=900mg。故答案为:900;(4)按照A钙片的说明书补钙,每日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360mg×2=720mg。由题意分析可知,若使用B钙片,每日的补钙量仍为720mg,B钙片每天吃3次,则每次需要的补钙量为:720mg÷3=240mg。根据化学式可知,B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每片B钙片中Ca的含量为:1.29g×=120mg。而一次需要服用240mg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