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复习题_第1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_第2页
《比较文学》复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什么是“期待视野〞?答:接受理论还认为,任何阅读与理解都是以读者个人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意识结构为前提的。读者在逐字逐句阅读一篇作品的时候,他总是在积极地思考,对语句的接续、情节的展开、意义的呈示不断作出期待、预测、判断,这种情况就是“期待视野〞。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根本特征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4.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可能不考〕5影响研究的模式是什么?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通过总结文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著名的“放送者——接受者——传递者〞的前因后果的图式,指出:“在一切场合中,我们可以首先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界线的经过路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放送者’。其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接受者’。可是那经过的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沟通的: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这便是人们所谓的‘传递者’。〞我们可以依据这条谱系划分影响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即注重发送者、追溯影响源头的“渊源学〞;注重发送过程追究影响途径的“媒介学〞;注重接受者、探究影响落点的变异与转化的“流传学〞研究。6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①诗学背景的比较。诗学背景主要是指产生和影响某一文学理论的社会历史文化前提,它是不同诗学体系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和艺术文化的情势和环境。主要包括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传统精神、哲学宗教意识、文学艺术实践等。所有这些方面整体构成特定诗学传统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②诗学体系的比较。诗学体系是指某一文学理论的相关观念和意识因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性从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复合整体结构。它大体包括具有内在价值指向的理论标准和独特表述自身的理论形态两方面内容。③诗学范畴的比较。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些根本范畴,它们反映了研究者对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一些根本问题和重要现象的集中概括。比较诗学的研究必须包括大量的、具体深入的诗学范畴比较,这方面可称之为比较诗学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或工程之一。7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有何关系?“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反对“欧洲中心论〞;反对“总体文学〞的提法〔2〕评价“文学内核〞。论述题试比较中西悲剧的异同界定悲剧◆作为一种戏剧类型◆作为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作为悲剧意识——悲剧意识产生的根底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现实的悲剧性转化为悲剧意识必须在理性的前提下经历三重剥离:①悲剧意识产生的剪接需要理性,但又是对理性的叛离。②悲剧意识的产生要剥离现实的悲剧性所带来的宗教意识。③悲剧意识的产生要剥离哲学意识——悲剧意识的内涵悲剧意识是人类文化因境的一种暴露①悲剧意识又把暴露的文化困境从开式上情感上加以弥合。形式弥合是指,通过某种文艺形式,表达了人类文化困境。②所谓情感弥合是指,通过某种文艺形式,使人们内心的情感有了依附物,到达了心理平衡,对困境境产生了韧性的承受能力。这就是中西悲剧意识的不同形态◆◆西方悲剧意识是刚性的,外露的,行动的,是悲剧,属于进取型文化。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有何关系比较文化研究的根底学科是文学,后来渐渐向社会学,人类学和人种学靠拢,相互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文本解读那么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对群众文化的研究。但后殖民研究在文学领域亦硕果累累。对于文化研究的特点,不同的理论和学科取向有不同“版本〞。〔一〕比较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说,而比较文化研究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二〕比较文学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上下、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比较文化研究拒绝高/低文化的二分论。〔四〕二者都跨学科。3.结合作品谈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答题要点:从表达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开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4.结合作品谈中西爱情诗的内涵和风格上的差异①中西爱情诗内涵比较。“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拜伦、雪莱、勃朗宁夫妇、缪塞、海涅、普希金等人的诗是“慕〞的胜境。“怨〞:从?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到曹丕的?燕歌行?,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李清照的?声声慢?,陆游的?钗头凤?,辛弃疾的?祝英台近?等,均可视为“怨〞的胜境。“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长相思?的哀怨。西方诗人也写悼亡诗,如弥尔顿的?悼亡妻?,但他坚信死后会同亡妻相会在天国,这天国就是纯圣灵的象征。西洋诗中常称死去为“看到天国的光辉。〞“仙山〞和“仙子〞,然而还是“惟将旧物表深情〞,以实物来相抚慰“天上人间会相见〞,将天上与现实的人间混在一起。最后作为一种心愿而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从回忆的角度来写。“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②中西爱情诗风格比较: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好似总隔着一层轻纱,有如雾里看花隐隐约约的。总之是闭锁式的。而西方,没有“男女之大防〞,爱情是人们歌颂的对象。西方诗人大都把自由恋爱作为个性解放的最高表现,竭力在作品中颂扬男女爱情生活的欢乐和幸福。西方诗人写爱情热烈奔放,直率大胆。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曾被拜伦形容为“燃烧着的〞,正是西方爱情诗的传统。西方爱情诗的背景常在大自然中,碧草如茵的大地,月光皎洁的林间,白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