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经济学(第六版)套课件_第1页
资经济学(第六版)套课件_第2页
资经济学(第六版)套课件_第3页
资经济学(第六版)套课件_第4页
资经济学(第六版)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经济学(第六版)第一章投资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一、投资的含义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的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其中:直接投资:直接运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形成实物资产——生产资料,以产出产品,体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间接投资: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二、投资的实质投资是资金的运动过程。资金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三、投资的分类一般按投资运用方式的不同,将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又可按用途的不同,分为生产性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间接投资按其形式,主要可分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用以证明其股权,并作分配股利和剩余财产依据的一种所有权证书;债券是公司、金融机构或者政府向社会公众借债的凭证。股票和债券都是投资工具,但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1)从投资性质上看,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作为股东参与经营决策,而债券所表示的只是一种债权,它实质上是证券化的长期贷款。(2)从风险程度上看,对投资者来说股票的风险大于债券。(3)从收益分配上看,股票报酬有可能大大高于债券。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其他分类方式:按投资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和联合投资;按投资对象国不同,可分为国内投资和国际投资;按投资时限不同,可分为中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投资资产的形态不同,可分为有形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要素投入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两个方面。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需求拉动作用):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额数倍的国民收入增加,即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会大于投资本身的增加额。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步性。哈罗德·多马模型(供给推动作用):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比例与资本产量之比,换言之,投资供给的积累率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四、投资的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资源配置最终反映经济结构,而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投资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所以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平衡发展。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一、中国投资理论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中国的经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中国的投资理论实际上也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理论论述为背景及指导的关于投资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从价值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关系,所以他主张把生产资本分为以生产资料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变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表现出来的可变资本从投资性质的角度来分析,投资只包括生产性投资,而不包括非生产性投资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关于投资范畴问题的研究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生产力是以物的形式存在于固定资本中的我国经济理论界曾把投资理论研究的范畴长期定在基本建设投资上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投资理论的发展1949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21世纪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现代投资理论.这些理论经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论证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洗礼,逐渐发展出了适应于中国式现代化市场发展的投资理论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二、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近代西方投资理论的形成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边际分析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新古典经济学一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生产要素的思想并加以体系化,运用边际思想使之形式化二是古典资本理论没有能够说明的某些投资问题进行了补充与完善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现代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强化了对金融投资的研究,并通过企业投资行为将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结合起来第二节 投资的理论三、中国式现代化投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投资理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反映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又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既展现其内在本质要求,又必须把握重大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投资理论强调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投资理论的拓展基于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大数据分析、案例研究、行为实验等第二章投资规模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一、投资规模的含义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年度投资规模-在建投资规模-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二、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投资规模的相互关系联系:1.年度投资规模是在建投资规模的基础;2.在建投资规模又会影响年度投资规模。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区别:1.统计口径不同;2.反映的供求关系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4.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5.调节的难度不同;6.适当与否的评价指标不同;7.两者变动的方向和变化幅度不同。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三、投资规模的衡量与变动规律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增长弹性系数(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长/GDP增长变动规律主要包括短期波动性和长期波动性两方面。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在建投资规模的衡量投资比率=在建投资规模/GNP,正常年份在0.9~1之间比较合适建设周期=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正常年份在3.1~3.7之间比较合适资金占用率=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在建投资规模,正常条件下在60%~67%之间比较合适新增规模扩大率=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在建项目当年投资额,正常为40%第一节

投资规模概述在建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年度投资规模从长期看是相对稳定增长的,而建设周期呈缩短的趋势。若年度投资规模增长速度快于建设周期缩短速率,在建投资规模表现为相对稳定上升;若年度投资增长速度与建设周期的缩短速率相同,在建投资规模则保持原有水平;若年度投资规模的增长速率低于建设周期的下降速率,在建投资规模就会呈稳定下降趋势。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一、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投资规模1.要根据社会供求状况确定投资规模2.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投资规模3.要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需要确定投资规模根据先消费后投资的顺序确定投资规模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原则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二、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年度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1.国民经济积累率法:年度投资规模=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固定资产投资占积累的比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消费基金转化额+利用外资部分2.投资率法: 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年度GDP测算数×投资率,其中投资率=年度固定资产投资/GDP×100%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3.年增长率法:计划年度投资规模=基年年度投资规模×(1+合理增长率),其中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年度投资增加额/基年年度投资总额×100%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在建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1.建设周期法:在建总规模=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建设周期,其中年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的平均的适度年度投资规模,而不是某一特殊年份的投资规模。2.年增长率法:该方法的思路与年度投资规模增长率法相同。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一、我国投资规模调控历史回顾投资规模调控一直是我国投资调控中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抑制投资规模膨胀。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经济发展都面临阻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二、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积累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较:(1)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与国民收入相适应(2)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慢;(3)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快。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1)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一致;(2)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慢;(3)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快。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投资品供给与投资品需求平衡关系比较(1)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适度;

(2)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不足;

(3)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过高。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积累率水平(1)积累率<25%,低积累水平;(2)25%≤积累率≤30%,合理积累水平;(3)积累率>30%,高积累水平。–投资率水平:(1)投资率<25%,低投资率水平;(2)25%≤投资率≤30%,合理投资率水平;(3)投资率>30%,高投资率水平。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适度投资规模的判别标准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1)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2)投资增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GDP增长率。(3)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协调。(4)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基本平衡。(5)投资效益能够不断提高。(6)积累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7)消费和投资增长相协调。第三节

投资规模的调控三、我国投资规模调控的方法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金融手段为主的调控手段第三章投资结构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一、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定义:–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一、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分类:(一)投资主体结构(二)投资的项目性质结构(三)投资的来源结构(四)投资的产业结构(五)投资的区域结构(六)投资的用途结构(七)投资的项目规模结构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二、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定义: 投资结构优化是指投资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达到高度契合的动态过程。 静态标准是一定投资规模基础上能达到最大产出或利润的投资结构; 动态标准是能够使国民经济在较长时期取得最快增长的结构比例。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二、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准判断投资结构优化的主要标准有:(一)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资源结构相适应,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合理的投资结构有利于投资要素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三、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一)关键产业重点投资的原则1.瓶颈产业部门2.新兴产业部门(二)基础部门超前发展的原则基础部门是指农业部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部门,这些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1.农业2.基础设施3.教育和科技第一节

投资结构概述三、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三)推进技术进步的原则(四)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配套进行的原则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一、产业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概念产业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产业是按社会分工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群体的总称。分类1.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2.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分类法3.三大产业分类法,影响最大、运用最广4.四次产业划分法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从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来看,各国工业化进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前期。(2)第二阶段是前工业化时期。(3)第三阶段是工业化阶段。(4)第四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求处理好三个产业的关系。

投资作为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方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布局,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合理的投资结构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从长时期来看,投资结构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但现有的产业结构对投资结构又有一种制约作用。投资结构通过影响资产的存量结构进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我国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低,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4)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强大动力。第二节

产业投资结构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发展的趋势1.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要走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2.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3.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一、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前的投资结构演变1.“一五”建设时期2.“大跃进”时期和五年调整时期3.以建立地方工业体系为重点的建设时期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改革开放后投资结构的特点(1)1979年国家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2)呈现出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的态势(3)我国呈现出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投资和利用外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的格局(4)在投资领域,指令性计划调节逐渐弱化,投资结构的调节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二、投资结构调控的目标及对策投资结构调控目标(1)以协调产业结构为目的,即在现存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维持现有产业的平衡发展。(2)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的,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换。(3)以产业升级为目的,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调控投资结构,促使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控投资结构调控对策1.落实产业政策,完善投资结构调控发挥市场对投资结构的决定性调节作用加大对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植力度2.完善财税制度,强化财税对投资结构的调控作用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咨询系统4.妥善安排存量调整与增量调节的结构问题,加快对存量资产调整的步伐第四章投资环境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一、投资环境的含义和特点定义: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投资环境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特点(一)环境的综合性(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性(三)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四)投资环境的动态性(五)投资环境的可塑性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二、投资环境的分类按投资环境要素的物质形态属性不同:硬环境和软环境。按投资主体的不同:投资者投资环境和受资者投资环境。按投资环境研究层次的不同: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按投资运动阶段不同:投入环境、使用环境和回收环境按投资的国别不同: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投资环境按照组成要素的不同: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等。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三、投资环境的具体内容(一)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政局的稳定性;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法律法规是否齐备和公允的司法实践等。(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投资地点及附近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这对那些以资源为导向的投资尤为重要。第一节

投资环境概述(三)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宗教、风俗习惯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倾向,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研究、发展、组织、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活动。(四)经济环境经济因素构成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市场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政策等。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一、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比较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二、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1.安全性2.盈利性3.服务的完善性4.优惠性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三、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一)“冷热”因素分析法因素包括:(1)政治稳定性(2)市场机会(3)经济发展和成就(4)文化一元化(5)法规阻碍(6)实质阻碍(7)地理和文化差距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二)等级尺度评分法因素包括(1)资金抽回限制;(2)外商股权比例;(3)对外商的管制和歧视程度;(4)币值稳定性;(5)政治稳定性;(6)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7)当地资本的供应能力;(8)近5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三)道氏评估法又叫道氏公司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道氏评估法把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范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业务条件;另一部分是有可能引起这些条件变化的主要压力。每一部分分别包含有40项因素,在对这两部分因素进行评估后,可以找到关键因素并对投资环境进行预测。企业业务条件引起变化的主要压力有利因素和假设的汇总预测方案评估以下因素:评估以下因素:(1)国际收支结构及趋势(1)实际经济增长率(2)被外界冲击时易受损害的(2)能否获得当地资产程度对前两项进行评价后,提出4套国家/项目预测方案:(3)价格控制(3)经济增长相对于预期从中挑出8~10个在某个(1)未来7年中关键因素造成的“最(4)基础设施(4)舆论界领袖观点的变化国家的某个项目能获得可能”方案(5)利润汇出规定(5)领导层的稳定性成功的关键因素(2)如果情况比预期的好,会好多(6)再投资自由(6)与邻国的关系(这些关键因素将少(7)劳动力技术水平(7)恐怖主义成为不断查核的指数(3)如果情况比预期的糟,会如何(8)劳动力稳定(8)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平衡或继续作为国家评估的基糟投资刺激对外国人态度人口构成和人口趋势对外国人和外国投资的态础)(4)会使公司“遭难”的方案……度(40)……(40)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四)多因素评估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多因素评估法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11类: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财务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条件、辅助工业、法律制度、行政机构效率、文化环境、竞争环境。关键因素评估法主要从投资动机角度出发,评估指标主要选取影响投资动机的因素(五)抽样评估法–抽样评估法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或选定若干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调查者设计出有关投资环境的评价因素,由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要素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估,根据综合后的意见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六)相似度法(七)准数分析法(八)国家风险等级法第二节 投资环境评价第三节

投资环境优化一、投资环境优化的原则定义:投资环境优化是指按照资本增值属性和价值规律,改善构成投资环境要素的质量,有效地调整投资环境要素配置,使投资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原则1.协同性原则2.定向优化原则3.坚持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改善投资环境的原则4.平等互利、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原则••第三节

投资环境优化二、当前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和优化的主要方向我国当前的投资环境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投资相关政策仍然存在一定限制(2)相关法律和市场体系等支持因素不够完善(3)缺乏吸引外资的优越条件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进国际上投资促进新理念,按照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基础(3)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4)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司法体制建设(5)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第五章投资体制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一、投资体制的含义投资体制是指与特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社会投资的运行机制及其相应的保障系统总和。

在我国,投资体制一般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具体来说,投资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活动中的组织机构,投资主体的行为规范,投资决策制度选择,投资的责权利划分,投资资金筹措,投资实施与投资调控以及投资管理制度等。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二、投资体制的构成(一)投资体制的动态构成1.投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概括来说,主要有三大类投资主体,分别是政府、企业和个人。2.投资载体一般意义的投资载体都是指资金。3.投资对象投资对象指的是投资资金所作用的实体。4.投资目的投资收益,既可以是看得见的货币增值,也可以是社会秩序的协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二)投资体制的静态构成三个基本要素:1.投资决策主体的层次与结构2.投资资源的产权关系3.投资资源的协调方式投资资源的产权关系在投资体制诸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两要素起支配作用,同时也需要其他两要素紧密配合。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三、投资体制的类型按照投资的主体结构来划分,投资体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市场主导型投资体制1.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2.投资主体拥有充分的决策权3.投资资源的配置由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二)政府主导型投资体制1.各级政府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投资主体2.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3.投资资源的配置由指令性计划调节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一、计划经济下的投资体制(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1.确立了由中央各部分配投资的体制2.制定了对基本建设项目按投资限额管理的办法3.规定了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建设工作程序4.监督管理建设投资的专业银行——交通银行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二)“一五”时期(1953—1957年)1.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2.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权实行集中管理3.在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强调以条条管理为主,以国家作为投资主体的部门分配投资体制4.投资建设资金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5.建立统一的投资建设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6.建设投资统一由专业银行办理拨款和监督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三)“大跃进”时期投资体制第一次行政性分权(1958—1960年)在投资体制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调整:1.下放投资审批权限2.计划管理的条块关系上,改为块块管理为主3.试行投资包干制4.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初次撤并5.投资管理制度弱化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四)经济调整时期,恢复中央集权的投资体制(1961—1965年)1.加强基本建设计划和立项的集中统一管理2.重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恢复和重建投资管理规章制度3.严格自筹资金管理4.制定了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和各项费用的标准5.严格施工管理6.组织设备成套供应7.恢复财政驻厂员制度8.恢复建设银行建制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五)“十年动乱”,投资体制的第二次行政性分权(1966—1976年)1.提出“块块为主”的计划体制及扩大地方对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权限2.再次实行投资包干制3.“工改兵”4.建设银行又一次撤而复设(六)拨乱反正时期,整顿基本建设投资体制(1977—1978年)第二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沿革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体制(一)探索阶段(1979—1983年)(二)扩大改革阶段(1984—1990年)(三)深化改革探索阶段(1991—2003年)(四)改革发展的新阶段(2004年至今)第三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一、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二、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一)确立了企业投资主体的地位(二)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三)改进了政府对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四)加强了对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第三节

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三、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一)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二)实现了投资方式多样化(三)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干预越来越少(四)政府投资基本归位(五)确立了国有投资项目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规则(六)建立了国有投资项目监督体系(七)国有投资项目建设实施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第四节

中外投资体制比较一、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体制(一)企业是真正的投资主体和投资体制的基础(二)发达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宽广的渠道(三)服务型的政府是引导企业投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四)完善的中介体系为企业投资提供优质服务(五)健全的法制是约束企业投资活动的最基本依据二、我国当前处于转轨期的投资体制(一)国家投资占主体(二)政府投资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规划(三)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不足第六章融资方式第一节

融资概述企业融资方式–定义:企业融资方式是指企业获取所需资金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一、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方式的不同划分第一节

融资概述(一)内源融资定义:内源融资是企业创办过程中原始资本积累和运行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也就是财务上的自由资本及权益。构成: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特点:(1)自主性(2)有限性(3)低成本性(4)低风险性第一节

融资概述(二)外源融资定义: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构成: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向银行贷款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也属于外源融资范畴。特点:(1)高效性(2)有偿性(3)高风险性(4)不稳定性第一节

融资概述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不同渠道划分(一)直接融资定义: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自己或通过证券公司向金融投资者出售股票或债券而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特点(1)直接性(2)长期性(3)流通性(4)不可逆性第一节

融资概述(二)间接融资定义:间接融资通过银行(包括信用社)作为中介,把分散的储蓄集中起来,然后再供应给融资者;而融资者也只能通过银行间接获得投资者资金。特点(1)间接性(2)短期性(3)非流通性(4)可逆性第一节

融资概述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按照融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产权关系划分(一)股权融资定义:股权融资是企业向其股东筹集资金,这是在企业创办或增资扩股时采取的融资形式。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就是企业的资本,由于其代表着对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也可叫做所有权资金。特点(1)股权是企业的初始产权,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础,也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控制和取得利润分配的基础。(2)股权融资是决定一个企业向外举债的基础。(3)股权融资形成的所有权资金的分布特点,及股本额的大小和股东分散程度,决定一个企业控制权、监督权和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分配结构,反映的是一种产权关系。第一节

融资概述(二)债权融资定义债权融资是利用发行债券、银行借贷方式向企业的债权人筹集资金,可以发生在企业生命周期里的任何时期。债权融资获得的资金称为负债资金或负债资本,代表着对企业的债权。特点(1)债权融资获得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负债资金的使用是有成本的,企业必须支付利息,并且债务到期时须归还本金。(2)债权融资能够提高企业所有权资金的资金回报率,具有财务杠杆作用。(3)与股权融资相比,债权融资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带来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问题,一般不会产生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第一节

融资概述四、公司融资与项目融资按照是否出现新的法人来分类(一)公司融资定义:公司融资,又称企业融资,是指由现有企业筹集资金并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无论项目建成之前或之后,都不出现新的独立法人。特点:公司作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承担投资风险,也承担决策责任。第一节

融资概述(二)项目融资定义:项目融资是指为建设和经营项目而成立的新的独立法人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和还贷。国内的许多新建项目、房地产公司开发某一房地产项目、外商投资的三资企业等,一般都以项目融资方式进行。特点:融资决策由项目发起人(企业或政府)做出,项目发起人与项目法人并非一体;项目公司承担投资风险,但因决策在先,法人在后,所以无法承担决策责任,只能承担建设责任;同样,由于先有融资者的融资、注册,然后才有项目公司,所以项目法人也不可能负责融资,只能是按融资者已经拟定的融资方案去具体实施(签订合同等)。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融资渠道融资渠道是指投资资金的来源。筹集资本的方式是指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一、信贷融资定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它是指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同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签订协议,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在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一)信贷融资的种类1.按期限的长短,贷款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2.按有无担保品,贷款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3.按资金来源划分,可分为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和保险公司贷款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二)信贷融资的方式(1)银行抵押贷款,直接贷给企业。(2)对个人的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贷给企业股东个人。(3)有担保的信用贷款,主要贷给附属于大企业、为大企业提供服务和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信贷融资的条件和程序条件:第一,必须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登记注册,持有营业执照;第二,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第三,有一定的自有资金;第四,遵守政策法令和银行信贷、结算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第五,产品有市场;第六,生产经营有效益;第七,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第八,诚信为本。程序:(1)企业提出贷款申请;(2)银行的审查与审批;(3)签订贷款合同;(4)发放贷款;(5)贷款归还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信贷融资的优点(1)贷款种类较多,便于企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2)弹性大、灵活性强。(3)贷款利息计入企业成本。(4)获得资金较为迅速。(5)融资费用相对较低。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五)信贷融资的缺点(1)没有融资主动权。(2)融资规模有限。(3)到期必须归还,财务风险较大。(4)受国家政策影响强烈。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二、股票融资(一)定义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二)股票的特征1.收益性2.风险性3.稳定性4.流通性5.股份的伸缩性6.价格的波动性7.经营决策的参与性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股票发行条件1.基本条件(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3)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2.一般规定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5月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以下具体要求:(1)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的规定(2)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的规定(3)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的规定(4)上市公司最近36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的规定(5)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数额和使用的规定(6)上市公司不得公开发行证券的规定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3.配售股份的特别规定(1)拟配股数量不超过本次配股前股本总额的30%。(2)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3)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控股股东不履行认配股份的承诺,或者代销期限届满,原股东认购股票的数量未达到拟配售数量70%的,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已经认购的股东。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4.公开增发的特别规定(1)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2)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1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3)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股票融资的副作用–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融资而忽视债务融资的融资模式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经营业绩下滑、持续盈利能力趋弱是最突出的表现。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二、债券融资(一)债券的内涵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又被称为固定收益证券。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1.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确定的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可能不同于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取决于市场的利率水平以及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当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时,称为溢价发行;当债券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金额时,称为折价发行;当债券发行价格等于票面金额时,称为平价发行。2.债券的交易价格债券离开发行市场进入流通市场进行交易时,便取得交易价格。债券的交易价格随市场利率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同样可能偏离其票面价值。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3.债券的偿还期限债券的偿还期限指从债券发行之日起至清偿本息之日止的时间。偿还期限在1年或1年以内的,称为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称为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0年以上的,称为长期债券。4.债券的利率债券的利率即债券的利息与债券票面额的比率。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二)债券的基本特征–(1)偿还性。–(2)流动性。–(3)安全性。–(4)收益性。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1)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3)具有偿债能力。(4)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3年盈利。(5)所融资金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债券融资的优缺点1.债券融资的优点(1)融资成本低;(2)保障股东控制权;(3)发挥财务杠杆作用;(4)便于调整资本结构。2.债券融资的缺点(1)融资条件多;(2)融资数量有限;(3)限制条件多。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商业票据融资(一)商业票据融资概述商业票据是一种商业信用工具,是指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保证书,即由无担保、可转让的短期期票组成。1.商业票据的形式根据承兑期限不同,商业票据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2.商业票据的发行(1)发行方式(2)发行条件3.商业票据的融资特点(1)无担保(2)期限短(3)见票即付(4)利率低(5)平价发行(6)受限制少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五、无形资本融资(一)无形资本的内涵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二)无形资本的价值及特征1.无形资本的价值 (1)无形资本的成本(2)收益能力(3)技术水平(4)技术成熟程度(5)成果使用方式(6)行业技术发展水平(7)市场供需状况(8)使用期限2.无形资本的特征(1)无可比性(2)不确定性(3)变化性(4)价值补偿的多次实现性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无形资本的主要运营方式无形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无形资本进行运筹和谋划,使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活动1.无形资本的整体式交易与分割式交易2.特许经营权的转让3.借助许可证合同进行的交易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六、融资租赁(一)融资租赁的内涵

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即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二)融资租赁的分类

(1)简单融资租赁(2)返还式租赁(3)融资转租赁(4)杠杆租赁(5)百分比租赁(6)风险租赁(7)结构式参与租赁(8)合成租赁(9)联合租赁(三)融资租赁的程序

(1)选择租赁公司(2)办理租赁委托(3)签订购货合同(4)签订租赁合同(5)办理验货(6)办理设备保险(7)支付租金(8)租赁期满的设备处理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融资租赁的优势(1)双向逆市发展优势(2)合理配置社会资源(3)提高政府投资效率(4)非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金融业务(5)可以取得税收优惠(6)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7)节省项目建设周期(8)有利于技术改造(9)避免通货膨胀影响(10)防范汇率、利率风险(11)规避贸易壁垒(12)灵活多变。融资租赁是贸易、金融、租借三结合的产物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五)融资租赁的风险1.融资租赁的风险种类(1)产品市场风险(2)金融风险(3)贸易风险(4)经济环境风险(5)技术风险(6)环境污染(7)不可抗力2.风险的防范(1)规避风险(2)风险转移(3)补救措施(4)规范防范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七、典当融资(一)典当的内涵1.典当的定义2.典当的特点(二)典当的基本程序1.审当2.验当3.收当4.保管5.赎当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八、信托融资(一)信托的概念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二)信托的职能1.财产管理的职能2.融资的职能3.投资的职能4.代理与咨询的职能5.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职能(三)信托的构成要素1.信托主体2.信托客体3.信托目的4.信托行为5.信托报酬6.信托的撤销与结束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四)信托的种类1.按照信托的标的物不同分类(1)资金信托(2)实物信托(3)债权信托(4)有价证券信托2.按照受托人对财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分类(1)担保信托(2)管理信托(3)处理信托3.按照委托人的数量不同分类(1)单一信托(2)集合信托4.按照信托关系建立的法律基础不同分类(1)自由信托(2)法定信托5.按照信托事项的性质不同分类(1)商事信托(2)民事信托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九、项目融资(一)项目融资的定义

项目融资是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及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二)项目融资的基本特征(1)项目融资以特定的建设项目为融资对象

(2)贷款人的债权实现主要依赖于拟建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该现金流量中可以合法用来偿债的净现值

(3)项目融资通常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但根据不同国家法律的许可,又可通过借款人或项目主办人提供有限信用担保(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和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4)项目融资具有信用保障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5)与上述特征相联系,项目融资具有融资额大、风险高、周期长、融资成本相对高的特点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项目融资的基本类型 项目融资是某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融资类型的统称,而具体的项目融资又具有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1.非公司型合作项目融资2.项目公司融资3.生产支付型项目融资4.BOT项目融资5.TOT6.PPP(四)项目融资的程序1.项目融资决策2.项目融资结构分析3.项目融资准备4.项目融资执行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十、资产证券化(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分类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由金融资产(如银行的信贷资产、企业的交易或服务应收款等)支撑的债券或商业票据,将缺乏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变现,达到融资、资产与负债结构相匹配的目的2.资产证券化的分类资产支持证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1)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2)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失衡(3)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4)银行可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融资成本(5)银行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使贷款人的资金成本下降(6)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收益良好且稳定第二节

融资方式概述(三)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完成一次资产证券化交易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证券化资产并组建资产池2.设立特殊目的机构3.资产的真实出售4.信用增级5.信用评级6.发售证券7.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8.管理资产池9.清偿证券第七章融资决策第一节

融资决策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原则—、融资决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融资决策是各类企业为筹集资金而进行的制定最佳融资方案的过程。(一)间接因素不随具体融资方案而变化,因此对融资决策起间接作用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二)直接因素随具体融资方案的不同而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融资成本、融资效益、融资风险、税收因素。第一节

融资决策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原则二、融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一)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二)融资规模量力而行原则(三)控制融资成本最低原则(四)资本结构合理原则(五)测算融资期限适宜原则(六)保持企业有控制权原则(七)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原则(八)把握最佳融资机会原则第二节

资本成本一、资本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一)资本成本的含义资本成本是指融资者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它由资本使用成本和资本筹集成本构成。所谓资本使用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由于使用资金而应该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通常资本成本是按资本使用总成本与融资总金额之比,以资本价格的形式来表示,上式中,资本使用总成本D是根据所融资金的性质来确定的,如果是银行贷款或债券融资,D就是指利息费用。如果是入股融资,则D就是预计的投资利润或股利。第二节

资本成本(二)资本成本的作用(1)资本成本是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2)资本成本是融资决策的基础标准。(3)资本成本是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尺度。(4)资本成本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节

资本成本二、资本成本的确定–为了融资决策的需要,应测算各种来源的资本成本,即个别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一)个别资本成本(1)长期贷款成本。(2)债券成本。(3)优先股成本。(4)普通股和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第二节

资本成本(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本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故称之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由个别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权数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加权平均权数一般可以是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第二节

资本成本(三)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一种形式,亦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它是企业追加融资和投资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目标资本结构。(2)确定各种资本的成本。(3)计算融资总额分界点。(4)计算边际资本成本。第三节

财务风险的衡量一、营业杠杆营业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固定成本而带来的额外的营业利润。营业杠杆的作用程度,通常用营业杠杆系数来表示。公式如下:•第三节

财务风险的衡量二、财务杠杆在长期资金总额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成本是固定的,当营业利润增多或减少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大,从而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财务杠杆利益的程度,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公式如下:第三节

财务风险的衡量三、复合杠杆营业杠杆是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利润;而财务杠杆则通过扩大息税前利润影响每股利润,两者最终都会影响到普通股的收益。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综合的结果,称之为复合杠杆系数,公式如下:第三节

财务风险的衡量四、财务风险的测量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风险作进一步分析的方法如下:第三节

财务风险的衡量(一)期望值分析(二)标准离差分析第四节

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一、资本结构理论(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净利说、营业净利说、传统说(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由莫迪格莱尼(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rMiller)开创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958年,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在一定的严格假设下,由于所得税法允许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故公司的价值会随负债的持续增加而不断上升。第四节

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二、最佳资本结构(一)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1.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定性2.管理人员所持的态度3.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4.保持借债能力5.企业的增长率6.企业的获利能力7.税收因素第四节

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二)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别(三)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四)追加融资方案的选择第八章投资项目管理第一节

项目及投资一、项目在投资活动中的地位一般地讲,具有下列条件(或条件之一)的一次性投资活动应该作为项目来管理:(1)大规模的投资活动;(2)具有开拓创新性质的投资活动;(3)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投资活动;(4)具有特殊要求的投资活动,如时间要求非常紧迫、质量要求特别高或预算特别严格。第一节

项目及投资二、投资项目的界定(一)投资项目的特征1.一次性2.目标性3.周期性4.限定性5.投资过程周期长、投入大、风险较大•第一节

项目及投资(二)投资项目的分类1.按投资主体和项目性质不同划分(1)民间经济学项目。(2)公共(益)项目。(3)社会福利项目。(4)混合性项目。2.按投资活动的内容划分(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房地产投资项目。(3)新产品、新事业研制与开发的风险投资项目。(4)现有设施的技改投资项目。(5)收购与兼并投资项目。(6)金融策划投资项目。第一节

项目及投资三、投资项目周期(1)项目是有特定周期的活动,项目周期是若干项目阶段的有机整体,项目管理的优化必须是项目周期全过程优化而不是阶段性优化。(2)项目周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科学有效的投资管理必须建立在对项目不同阶段的正确界定和划分的基础上,并需根据这种阶段性变化建

立一种灵活适应性管理模式。(3)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工作内容、工作形式、投入产出要素有所不同,因此,其组织管理的内容(重点、难点)、形式和手段也应与此相适应。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一、投资建设项目周期的性质性质:建设程序,也称投资程序,指投资建设活动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在联系。建设管理程序的具体内容一是对工程建设阶段的规定和管理;二是对工程建设顺序的规定和管理;三是上述活动中各方面责、权、利关系的规定。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二、投资建设项目周期的工作类型从资金运动的角度分析,投资建设的全过程按其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可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项工作。(

1

)

投资意向。 (

2

)

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3)项目建议书。(4)初步可行性研究。(5)可行性研究。(6)决策立项。(7)设计任务书。(8)初步设计。(9)建设准备。(10)技术设计。(11)施工图设计。(12)施工组织设计。(13)施工准备。(14)施工过程。(15)生产准备。(16)竣工验收。(17)投产运营和投资回报。(18)项目后评估。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三、投资建设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四、投资建设项目各阶段管理分析的四因素模式我们不妨把各阶段归结为单一的投入产出系统,即各阶段都是如下一种系统过程:投入因素:某阶段工作成本的影响、某阶段要素成本的影响产出因素:质量影响(A)、质量影响(B)•项目投资影响的四因素(Ⅰ、Ⅱ、Ⅲ、Ⅳ)模式把投资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Ⅰ),是对项目各阶段工作本身所需投资费用的管理;第二种类型(Ⅱ),是对项目各阶段投入要素(非工作本身需要的)投资成本的管理;第三种类型(Ⅲ),是通过对项目各阶段工作质量的管理而达到管理总投资费用的目的;第四种类型(Ⅳ),是通过对项目各阶段工作质量的管理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或使用功能)的目的。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五、投资建设项目周期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投资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投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投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投资建设项目终结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业务是生产运营工作,对项目投资来讲只是一种间接的效益实现过程。怎样从项目投资运动的角度考虑这一过程,国内的研究一般只讨论到项目后评估,这当然是不够的。第二节

投资建设项目周期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一、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分析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二、投资机会的分析(一)客观环境的分析1.市场供需态势分析2.政策分析(二)对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的分析1.市场竞争战略2.风险回避战略3.企业收缩战略(三)对企业内外资源条件的分析(四)编制项目建议书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三、多项目的比选论证多项目比选论证的指标体系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1)盈利性指标。(2)风险性指标。(3)项目的企业适应性。(4)项目的社会适应性。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四、一个独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总论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5.设计方案6.环境保护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8.实施进度的建议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五、投资项目决策工作的费用管理(一)确定适度的费用控制目标(1)直接成本,指履行某项具体的决策论证分析任务所支付的费用。(2)间接费用,指咨询论证单位应分摊到具体认证项目中去的管理费用。(3)法定税费,指由各级政府部门征收的税和费,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4)利润,指除了必要的费用补偿之外,应该获取的额外回报。(5)预备费,指为应付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增加工作费和由于价格调整而发生的费用上涨,包括价格调整费和不可预见费。第三节

投资项目决策(二)坚持按照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办事(三)采用多种付费形式(1)一次总付的方式。(2)计时付费方式。(3)成本加酬金的付费方式。(4)按项目总投资成本或设计费的一定比例支付的方式。第四节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概述(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描述项目管理专业知识总和的专业术语,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提出,并以模块化的方式逐渐完善。当前专指由一些项目管理专业学术组织在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与流程、项目管理工具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化文件(PMI)。(二)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的演变2.1986—1987年的更新4.2000年版的更新6.第4版的更新1.初期开发3.1996年的更新5.第3版的更新7.第5版的更新8.第6版的更新 9.第7版的更新第四节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八个绩效域1.项目干系人绩效域2.项目团队绩效域3.项目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绩效域4.项目规划绩效域5.项目工作绩效域6.项目交付绩效域7.项目测量绩效域8.项目不确定性绩效域第九章产权投资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一、产权及产权投资(一)产权的概念及基本属性定义在经济学中,产权不仅包括财产所有权,还包括其他一系列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称。产权具有如下基本属性:(1)排他性。(2)可分解性。(3)可交易性。(4)收益性。(5)法律性。(6)多样性。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二)产权投资的含义及基本形式定义产权投资即以产权为对象的投资活动,通过产权的买卖获取投资收益的资本运行形式。基本形式:企业产权的整体投资企业产权的分割投资企业产权的分期投资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二、产权投资的前提条件(一)产权界定:产权界定是产权投资的基本前提。(二)产权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是对财产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行为权利、责任、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的法律制度。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三)科学的产权定价机制:进行产权投资的基础是要对所交易和投资的产权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定价机制来对产权进行估价,那么将导致交易产权价格缺乏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四)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产权交易市场是产权交易的场所,是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总和。(五)完善的法律、法规:产权交易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三、产权投资的意义(一)产权投资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二)产权投资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三)产权投资是企业获得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四)产权投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五)产权投资可以节约项目新建的迟滞时间;(六)产权投资可以通过收购低价资产获利(七)产权投资有利于进行跨国经营;(八)产权投资的风险易于控制;(九)产权投资可以实现财务经济。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四、产权投资的主要实现形式(一)并购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收购则是一家企业购受另一家企业时达到控股百分比股份的合并形式。企业并购从企业执行其发展战略的角度划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并购。(2)纵向并购。(3)混合并购。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二)参股参股是企业将部分资本作为股本向另一家企业入股的一种经济行为。特点:(1)参股者投资入股另一企业,由此获得股权。

(2)参股的比例达不到一定的比例时,不会改变所投资企业的法人地位。参股类似于并购,只不过所购买股份的比例达不到控股的程度。

(3)参股者往往投资于有成长潜力、经营好、效益高的企业,由所投资企业统一使用,实现资产一体化。第一节

产权投资的基本概念(三)企业租赁企业通过对出租企业经营权的投资,获得一定时期内出租方的经营权,并按合同规定,定期交纳租金的一种产权投资形式。企业租赁的特点:

企业租赁所取得的是整个企业的全部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流动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第二节

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一、企业并购的投资决策(一)企业并购条件分析(二)并购对象的选择(三)并购方式的选择(四)企业并购的交易价格决策(五)对被并购企业的估价第二节

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二、参股的投资决策(一)明确参股目的(二)对参股情况进行论证(三)沟通及谈判(四)确定收益核算方法(五)规划投资退出机制第二节

产权投资的决策分析三、企业租赁的投资决策企业租赁投资决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租赁企业的类型。二是确定租赁企业的租金。第三节

产权投资的程序一、企业并购的程序及一体化(一)企业并购的程序1.确定并购对象2.行可行性研究3.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并购价格4.并购方案的批准5.签订并购协议6.并购协议的履行7.发布并购公告第三节

产权投资的程序(二)企业并购的一体化企业并购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取得被并购方资产后,对被并购方资产进行彻底的改造,按照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办法重组资产,将其纳入本企业经营的轨道,使这些资产发挥其收益潜能,为本企业目标服务。对于并购的目标要通过有效的投资一体化来实现。第三节

产权投资的程序二、企业参股的程序(一)筛选目标公司(二)接触、洽谈(三)立项、尽职调查(四)签订投资意向方案或协议(五)投资后管理(六)投资退出第三节

产权投资的程序三、企业租赁的程序(一)选取租赁对象(二)投标(三)做出承租决(四)制定投标书(五)签订租赁经营合同(六)办理租赁手续(七)合同期满后,对租赁企业的处理第十章企业投资战略第一节

企业投资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资本筹措

(四)资本回收(二)战略投资(三)资产的运动和增值过程(五)资本收益的分配–

通过对资本运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筹措、战略投资和以资产为基础的增值活动是资本运行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一、企业的资金运行系统第一节

企业投资战略的基本概念二、企业投资战略的含义及特点(一)企业投资战略的含义企业战略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层次,即企业总体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战略。1.企业总体战略企业总体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是对企业整体经营的方向、原则、方针所作的规定,通常这种规定应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2.事业层战略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企业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确定顾客需求、竞争者产品以及本企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奠定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特定地位并维持这一地位。3.职能战略是企业研究开发、生产作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它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支持事业层战略,以及职能部门的研究开发、生产作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