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弘扬兵团精神促进师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
在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兵团的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强调:要结合新时期屯垦戍边新的伟大实践,大力弘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一)兵团精神的提出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兵团时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1986年王震提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1991年,王恩茂把兵团精神概括为“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奋进。”2000年兵团党委概况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屯垦戍边---屯垦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的一种开发建设方式。而这种开发建设方式又多用于边疆地区,与戍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合称屯垦戍边。政府在一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地区通过屯垦戍边,使其由原来的战略薄弱点变为战略支撑点,进而改变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安全态势和发展态势。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屯垦戍边是中国历朝历代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基本国策。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共20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党中央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是这一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公元前101年,是年在西域设使者校尉,率士卒在轮台一带屯田。东汉时兴时废,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强调:屯垦诚为第一要务。西汉、唐和清朝是新疆屯垦兴盛期。2000多新疆发展史证明:屯垦兴、则西域稳,屯垦废、则西域乱;进而影响全国。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并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和自治区双重领导。兵团现有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60多万人,在岗职工93.3万人。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分布图农十四师农三师农四师农一师农二师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农十三师农十二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七师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性质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企是基础和载体,政和军的职能依附于企这个载体。实践证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它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劳动者素质较高四大优势,也是兵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新疆的特殊性决定了兵团地位的重要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发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意义: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放在新疆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中、放在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中,其意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新疆乌鲁木齐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166.49万km2,陆地边境线5600km.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
兵团的特殊作用(三大作用)一是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二是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兵团事业的奠基阶段(1949年—1954年)第二阶段是兵团成立以后的发展阶段(1955---1981年)第三阶段是兵团恢复以后的改革发展阶段(1982年至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七个时期:①兵团事业奠基时期(1949、10---1954、9)②兵团事业初始时期(1954、10—1957、12)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1966、5)④兵团事业遭受挫折和破坏时期(1966、6—1975、3)⑤兵团撤销与恢复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4—1981、12)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9)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①兵团事业奠基时期(1949、10---1954、9)到1954.10兵团成立时,15个师级单位、9个直属企事业单位、43个农牧场、总人口17.55万、其中职工10.55万。各类企业99个,其中重工业35个、轻工业52个、大中型工矿企业12个。耕地面积115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1953年将19个大中型工矿企业连人带物、以及600多辆汽车和驾驶员无偿移交给了地方,41万亩耕地赠送给了地方农民,归还了1万亩耕地。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七个时期:②兵团事业初始时期(1954、10—1957、12)到1957年,国营农场由43个增加到59个,总人口由17.55万人增加到31万人、其中职工由10.55万增加到17万。耕地面积由115万亩增加到337万亩。国内生产总值由1.4亿元增加到2.3亿元。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开发塔里木1958年秋,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视察塔里木时,曾赋诗一首,道出了塔里木的急剧变:塔河岸边有高楼今日登临一览收
面目全非曾几日
无边漠野尽田畴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向莫索湾进军1958年下半年,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视察莫索湾时,即兴赋诗,赞美莫索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红旗插遍莫索湾
大地茫茫一手翻
唤起千年沉睡梦
永存青春在人间
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到1966年底,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达148.5万人,职工78.8万人。人口占自治区的16.39%,地区生产总值占23.48%,其中工业产值占自治区的38%。
全兵团共组建了466个值班民兵连,又50个独立排,其中炮兵团、坦克团各1个,步兵连405个,骑兵连11个,机炮连24个,共5.1万人。另外还有基干民兵189个连,3.56万人。生产建设兵团民兵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国防后备军。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④兵团事业遭受挫折和破坏时期(1966、6—1975、3)
⑤兵团撤销与恢复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4—1981、12)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4)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到2010年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生产总值从331亿元增加2010年的750亿元(预计),五年年均增长12.8%,占自治区比重由2005年的12.7%提高到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000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31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40:25:35调整为35.5:34.5:30,二产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成为“十一五"发展的突出亮点。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5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28%。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4)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职工生活达到新水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00元,比2005年增长77.2%,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680元,增长1倍。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2%,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1%,团场全部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从650元提高到1445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综合参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提出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王震同志为兵团农一师题词:“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扎根在天山”。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延安和各根据地居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359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把南泥湾建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塞北好江南,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南泥湾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1949年10月这支光荣的部队又随王震司令员挺进新疆,为解决粮食和军需给养困难,减轻国家财政和新疆人民的负担,这支被誉为“又打仗,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的英雄部队,又开进了新疆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投入到了新时代的大生产运动,再现了当年南泥湾精神,并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兵团精神。当年南泥湾,荒山变良田;今日戈壁滩,赤手建家园。这是对两种精神之间内在关系的精辟概括。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抗日战争时期,三五九旅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生产建设保卫中央,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3、兵团精神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养积累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包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的结晶,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塑造和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依靠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改革的和平年代,民族精神都时刻召唤着中华优秀儿女团结一致,齐心合力,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而积极进取和发奋图强。同样,在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兵团精神激励、鼓舞了全国各地一批批有志青年、各界精英和转业官兵踏上西去的列车,来到新疆兵团,为了祖国的统一、边疆的和平和新疆的繁荣,献身于火热的屯垦戍边事业,使兵团从最初的10万官兵发展到今天成为一支拥有256万人的光荣群体即“兵团人”。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同样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丰富和提升了新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精神,而且促进了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之所以没有发生古代巴比伦、埃及和印度那样的文明衰落和沉沦,其根源就在于有民族精神的支撑和依托,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结成了一个坚强的整体,也使中华民族具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外敌屈服的风骨和气节。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华民族不仅以勤劳勇敢、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战争的硝烟未尽,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了祖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就开进了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关系复杂的新疆,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人承受了严酷自然的摧残和社会的扭曲,战胜了难以想像困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都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不竭的思想源泉。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都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以深厚悠远的中华文化为底蕴,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是一致的由于时间跨度、历史条件、地域广度和创作主体范围等的不同,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肯定有着各自特定的内容,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些基本的内涵是一致的。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兵团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疆的具体体现,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民族精神从炎黄时代孕育和初步形成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丰富和发展,历经了五千多年的时间,它是在融合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和各个地域多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神产生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它作用和影响于整个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品格。兵团精神是对民族精神某些特定方面或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4、兵团精神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毛泽东:1952年指出;“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954年明确赋予兵团“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邓小平:1981年明确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组织形式与军垦农场不同,任务还是党政军结合”。江泽民:1990年指出:“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进而影响全国”。1998年指出:“把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放在新疆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中、放在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中,其意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兵团要做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以及稳定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模范”。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4、兵团精神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胡锦涛:2006年指出: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和一个重大举措。新形势新任务对兵团工作突出了新要求。兵团同志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更好地发挥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兵团要注意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兵团和地方的关系。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5、兵团精神形成的目标和动力-------建设新中国的理想追求当年,兵团的建设者离别故土,西出阳关,投身火热却又是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如今的建设者们继续肩负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双重任务,仍奋力搏击市场经济大潮,内心里都聚汇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理想追求。不同时期崇高理想追求所升华出来的兵团精神,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兵团职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先导和源泉。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6、兵团精神形成的道德标准----英模的光荣之举
兵团屯垦戍边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引领周围更多的人提升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构成在兵团工作生活中行为得失、道德选择的基本态度和最高标准,对塑造兵团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相联,具有内在一致性,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中国屯垦戍边中的深化和展现。
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一)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追求和精神灵魂
62年来,兵团人以服从祖国需要,屯垦戍边、扎根边疆、开发西部为自己的人生选择。250多万兵团儿女为了祖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和平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将个人荣辱甚至生死都置之度外,在祖国的西部边陲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屏障,忠实地守卫在祖国的边关。为屯垦戍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大批内地青年抱着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信念来到新疆参加建设在边境地区建立边疆农场带,为祖国戍守国防奉命积极参与了平息历次较大的暴乱和突发事件孙龙珍烈士、上海知青沈桂祥、诺亚堡民兵哨所的傅华、185团抗洪群体……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兵团人为了祖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赴汤蹈火、冲锋陷阵,50年代剿匪平叛和肃反,60年代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平息“伊塔事件”和反击外国入侵,80年代平定巴仁乡反革命武装暴乱,90年代平息伊宁分裂分子的武装暴乱,60多年了,多少英烈血洒疆场,多少忠魂埋骨戈壁沙漠。
1962年在苏联当局的策划下,新疆发生了边民大规模外逃的伊塔事件.周恩来和邓小平紧急召见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指示兵团迅速抽调干部和民兵赶赴出事地点维护治安,劝阻边民越境,并执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任务。兵团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了1.7万多干部职工进入出事地带,圆满地完成了中央交予的任务。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62团团歌)半个百姓半个兵,半碗黄沙半碗风;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185团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铁丝网前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种地就是种界碑,放牧就是流动哨。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一)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追求和精神灵魂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铁丝网前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攻不破的边防线
割不断的国土情
摧不垮的军垦魂
难不倒的兵团人这是军垦战士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共和国永不移动的有生命的界碑”和“永不换岗的国门哨兵。”
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二)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时期,兵团人遵循毛泽东同志的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的指示,把新疆各族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它们通过节衣缩食积累了8162亿元资金(解放初期新疆币),连同国家拨款在新疆建起了第一批现代企业,如:七一纺织厂、新疆水泥厂、韦湖梁发电厂、十月拖拉机厂等,70年代兵团又无偿向新疆转交了180多家企业,如:新疆化肥厂、乌鲁木齐市制药厂、通用机械厂、新疆卷烟厂、八一钢铁厂等,奠定了新疆的工业基础。60年代以来,兵团每年从自筹资金中拿出800万元帮助新疆农村建设,1988年以来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兵团又决定每年拨专款200万元建立扶持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基金。建国初期兵团无偿出让耕地8万公顷,并为地方代管了13万公顷耕地。60多年来,兵团共支援地方农机具28万台,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万名,到地方巡回医疗7.2万人次,为地方群众治病700多万人次,为地方修渠1万多公里,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兵团人为屯垦戍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二)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同时,长期的奉献和与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铸就了兵团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多维视角和开阔的思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品质,从而塑造了兵团人豁达的性格,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有利于兵团人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并从大处着眼来推进自己的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和本质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条件非常差,外援又靠不住,兵团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开拓,哪里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艰苦,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在野兽横行的雪山深谷,披荆斩棘,开荒造田,天当房,地当铺,战严寒,斗酷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沙漠、戈壁和荒滩变成了塞外江南,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和本质特征王群英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山东女兵的一员来到新疆阿尔泰,并成为农十师的一名青年骨干。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有三样东西最能表现当年的生活环境:第一是“地窝子”。当时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在地下挖个洞,支起树干,在树干上铺好树枝及芦苇草,再在上面糊一层泥巴,中间开个斜坡作进出口,就成了“地窝子”。“它夏不避暑,冬不御寒,一觉醒来,浑身是土。碰到雨天,里头会积上一尺深的盐碱水。”第二就是粮食。一个人每月只有二十几斤粮食,加上肉食、油料和蔬菜极缺,王群英和战友们干活时饿得头晕眼花。有的战友为了填饱肚子,煮甜菜皮、白菜根以及废弃的羊蹄甲和牛尾巴当饭吃,就连地上的草根也成了充饥的美食。最厉害的是第三样:蚊子。王群英所在的阿勒泰地区,是世界上的四大蚊区之一。据说,那里的蚊子能把树上的乌鸦咬得一头栽下来。
185团,看见的是蓝天白云下片片绿洲的丰收景象,更多感受到的甚至是诗情画意。然而,这里的自然条件其实非常恶劣,冬季严寒漫长,风多雪大,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有40多天,最厚的积雪可达180厘米。如果是在夏季来,更会被肆虐的蚊虫所震惊。这一带有额尔齐斯河等几条河流,水源充足,导致蚊虫种类多,繁殖快,数量惊人。有人说这里是世界上蚊虫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确实没有夸大其词。有种名叫“蠓”的小飞虫,毒性极大,生命力极强,是威胁最大的“杀手”。每年的6、7、8月,蚊虫咬死乌鸦、野兔,咬惊马匹已不是什么新闻。六七十年代,到这里来创业垦荒的185团官兵,条件很苦,生活艰难,缺乏防止蚊虫叮咬的保护措施,只能在身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或者抹上一层废机油。
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和本质特征
开发莫索湾最大的困难是缺水、无菜、无房、无路,运粮比较困难。当时用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拉运,只能保证做饭和饮用水。洗脸一盆水要洗三四次,然后再用来洗脚,洗脚也要用三四次,稠得实在不能用了才倒掉。后来,采用积雪的办法,才暂时解决了吃水、用水的问题。吃不上新鲜蔬菜,只能吃咸菜。住房,主要是挖地窝子和搭帐篷。
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艰苦创业:听风当听歌,下雨当水喝。坷垃当枕头,芦苇当被窝。
——打荒谣八人拉犁气死牛……。青石板上烙大饼。
——军垦战士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和本质特征
长期坚持治盐碱的工作,探索出大面积有效治理盐碱的方式。有人算过,如果将兵团人搬运走的土石方堆成1米宽、1米高的长坝,足足可绕地球近50圈,也就是2003785公里……
长期的艰苦创业,铸就了兵团人坚韧不拔的毅力,使兵团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无所畏惧,它是兵团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造辉煌重要人文条件。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四)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时代风貌和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历史性难题,我们党坚持从新疆实际出发,开拓创新,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这种军事建制而从事经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举”,它有效地稳定和发展了新疆,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兵团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受陈规旧习的束缚,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大规模农工商综合经营体创办了全国农垦的第一个家庭农场突破植棉禁区大胆在北纬44度以北植棉并取得大面积成功“军垦细毛羊”的繁殖成功和一系列新育农产品的大规模推广探索出了大规模防治盐碱的方法,创造了“人进沙退”奇迹的出现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每年推广面积达900百多万亩生产出了新疆的第一块方糖、第一根机制毛线、第一张机制纸、第一根机制香烟……天业----滴灌技术全国第一。聚氯乙烯全国第一,烧碱全国第一,电石全国第一。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造就了兵团人勇争一流的气魄,才使兵团事业有了辉煌的过去,并有利于兵团的跨越式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兵团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受陈规旧习的束缚,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大规模农工商综合经营体创办了全国农垦的第一个家庭农场突破植棉禁区大胆在北纬44度以北植棉并取得大面积成功“军垦细毛羊”的繁殖成功和一系列新育农产品的大规模推广探索出了大规模防治盐碱的方法,创造了“人进沙退”奇迹的出现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每年推广面积达900百多万亩生产出了新疆的第一块方糖、第一根机制毛线、第一张机制纸、第一根机制香烟……天业----滴灌技术全国第一。聚氯乙烯全国第一,烧碱全国第一,电石全国第一。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造就了兵团人勇争一流的气魄,才使兵团事业有了辉煌的过去,并有利于兵团的跨越式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随着兵团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兵团这样一个负有屯垦戍边使命的组织来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兵团精神灌输给全体兵团人,让兵团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并转化为内在的信念,最终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创新、发展兵团精神,推进兵团精神的升华。CompanyLoCompanyLogo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五)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1、兵团精神是兵团人的主流价值观。2、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的精神支撑和动力。3、兵团精神是兵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兵团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5、兵团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石河子市党校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石河子市党校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一)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是贯彻落实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师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1)当前新疆、兵团的形势的总体判断---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各项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事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2)2011到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量预计可达21169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中央对新疆转移支付总虽的3倍多。“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将达到266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其中,铁路建设投资1120亿元,公路建设投资1000亿元,中石油、中石化、神华、国家电网四家央企投资约436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对口支援投资可分别达到800亿元和600多亿元。总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无论是中央资金投人,还是社会投资都将有较大幅度增强,可以有力地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3)实现兵团、师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关键靠------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文化水平、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现代文化(军垦文化)为引领,以兵团精神(石河子精神)为支撑。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是兵团、师市加快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率先步入小康的必然要求
(1)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兵团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石河子模式”、领头羊、排头兵(3)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新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解放思想是实现师市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八师石河子市五次思想大讨论: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2000年师市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我们怎么办”大讨论;2002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师市开展了“石河子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2005年在“保先”活动中,师市开展了“改革创新谋发展”大讨论;2008年金融危机,师市开展了“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加快发展”大讨论;2010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再创辉煌”大讨论。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是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戍边队伍、完成屯垦戍边使命的必然要求
(1)兵团的老军垦(2)当前,兵团职工的总体素质还不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一是“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二是素质下降、戍边意识不强(3)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兵团精神,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的戍边队伍,才能筑牢戍边思想根基。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
车俊: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以此教育、凝聚、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转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追求,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筑牢思想基础、凝聚强大合力、提供不竭动力。
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
1、弘扬兵团精神,要趋优存异,塑造兵团人主流价值观。张春贤书记:坚持现代文化引领,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主流价值观:以人为本,爱国为先;物质满足,精神为先;谋求发展,创新为先。整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相融合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相统一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
2、弘扬兵团精神,要强势引领,最大限度地形成兵团人的思想和价值共识。
车俊政委:促进兵团“一班人”“一层人”“一群人”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抓好“一班人”,推动“一层人”,带动“一群人”,兵团发展才有希望。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
3、弘扬兵团精神,要多管齐下,丰富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平台。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弘扬兵团精神需要用文化去塑造、展现、鼓舞。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二)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真正把兵团精神塑造成兵团人的主流价值。
4、弘扬兵团精神,要建章立制,持续推进主流价值观建设的进程
制度和机制作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则系统,直接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设定人们行为的界限。制度的刚性规则,能够把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进步思想观念具体化、制度化,使人们逐步接受某一制度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并将其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形成适应现实生活世界的新的符号系统,这有利于遏制传统的消极影响,使人们抛弃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弘扬和培育新的文化精华。建构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的具体制度与有效机制,这是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能够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屯垦戍边放到新疆的历史长河中,放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放到新疆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中加以观察,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的基点。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张春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成果要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对于兵团来讲,改善民生不仅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而且直接关系到拴心留人、壮大队伍,关系兵团事业的兴衰,具有特殊战略意义。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要增强兵团精神的时代特征。如今,热爱祖国:更多地体现在平日为自己幸福生活和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工作,始终无条件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无私奉献:就是要把整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相融合,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相统一。更多地体现在运用自身拥有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去带动地方、致富百姓,推动各族人民共同进步。CompanyLoCompanyLogo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
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更多地体现在遵循客观规律,少走发展弯路,提高效益效能,始终坚持投入少、产出多、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样,兵团精神就会取得职工广泛持久的认可,其引领当代、教育后代的作用就会更大。屯垦戍边,千秋伟业。兵团在新疆长期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一定要把兵团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作为在新的征程上高举的精神旗帜和铁打的主心骨。
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结束语回首60多年屯垦戍边的辉煌历程,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我们骄傲,因为我们创造的辉煌业绩将永远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自信,因为我们铸就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兵团精神。我们相信,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发挥爱祖国、讲奉献、勤创业、勇开拓、守纪律、能吃苦的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走向辉煌,并使兵团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让兵团精神长青,使屯垦戍边事业长盛。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谢谢大家!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弘扬兵团精神促进师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
在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兵团的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强调:要结合新时期屯垦戍边新的伟大实践,大力弘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唱响兵团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一)兵团精神的提出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兵团时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1986年王震提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1991年,王恩茂把兵团精神概括为“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奋进。”2000年兵团党委概况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屯垦戍边---屯垦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的一种开发建设方式。而这种开发建设方式又多用于边疆地区,与戍边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合称屯垦戍边。政府在一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地区通过屯垦戍边,使其由原来的战略薄弱点变为战略支撑点,进而改变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安全态势和发展态势。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屯垦戍边是中国历朝历代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基本国策。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共20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党中央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是这一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1)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发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国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公元前101年,是年在西域设使者校尉,率士卒在轮台一带屯田。东汉时兴时废,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强调:屯垦诚为第一要务。西汉、唐和清朝是新疆屯垦兴盛期。2000多新疆发展史证明:屯垦兴、则西域稳,屯垦废、则西域乱;进而影响全国。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并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和自治区双重领导。兵团现有14个师,174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60多万人,在岗职工93.3万人。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分布图农十四师农三师农四师农一师农二师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农十三师农十二师农六师农八师农七师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性质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企是基础和载体,政和军的职能依附于企这个载体。实践证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它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劳动者素质较高四大优势,也是兵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新疆的特殊性决定了兵团地位的重要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发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意义: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放在新疆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中、放在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中,其意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新疆乌鲁木齐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166.49万km2,陆地边境线5600km.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集中执行屯垦戍边使命于1954年10月组建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
兵团的特殊作用(三大作用)一是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二是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兵团事业的奠基阶段(1949年—1954年)第二阶段是兵团成立以后的发展阶段(1955---1981年)第三阶段是兵团恢复以后的改革发展阶段(1982年至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七个时期:①兵团事业奠基时期(1949、10---1954、9)②兵团事业初始时期(1954、10—1957、12)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1966、5)④兵团事业遭受挫折和破坏时期(1966、6—1975、3)⑤兵团撤销与恢复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4—1981、12)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9)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①兵团事业奠基时期(1949、10---1954、9)到1954.10兵团成立时,15个师级单位、9个直属企事业单位、43个农牧场、总人口17.55万、其中职工10.55万。各类企业99个,其中重工业35个、轻工业52个、大中型工矿企业12个。耕地面积115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1953年将19个大中型工矿企业连人带物、以及600多辆汽车和驾驶员无偿移交给了地方,41万亩耕地赠送给了地方农民,归还了1万亩耕地。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1、屯垦戍边-----兵团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七个时期:②兵团事业初始时期(1954、10—1957、12)到1957年,国营农场由43个增加到59个,总人口由17.55万人增加到31万人、其中职工由10.55万增加到17万。耕地面积由115万亩增加到337万亩。国内生产总值由1.4亿元增加到2.3亿元。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开发塔里木1958年秋,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视察塔里木时,曾赋诗一首,道出了塔里木的急剧变:塔河岸边有高楼今日登临一览收
面目全非曾几日
无边漠野尽田畴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向莫索湾进军1958年下半年,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视察莫索湾时,即兴赋诗,赞美莫索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红旗插遍莫索湾
大地茫茫一手翻
唤起千年沉睡梦
永存青春在人间
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③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至1966.5)到1966年底,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达148.5万人,职工78.8万人。人口占自治区的16.39%,地区生产总值占23.48%,其中工业产值占自治区的38%。
全兵团共组建了466个值班民兵连,又50个独立排,其中炮兵团、坦克团各1个,步兵连405个,骑兵连11个,机炮连24个,共5.1万人。另外还有基干民兵189个连,3.56万人。生产建设兵团民兵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国防后备军。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④兵团事业遭受挫折和破坏时期(1966、6—1975、3)
⑤兵团撤销与恢复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4—1981、12)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4)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到2010年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生产总值从331亿元增加2010年的750亿元(预计),五年年均增长12.8%,占自治区比重由2005年的12.7%提高到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000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31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40:25:35调整为35.5:34.5:30,二产比重提高近10个百分点,成为“十一五"发展的突出亮点。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5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28%。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⑥兵团改革发展时期(1982、1—2010、4)⑦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2010.5至今)职工生活达到新水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00元,比2005年增长77.2%,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680元,增长1倍。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2%,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1%,团场全部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从650元提高到1445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综合参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提出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王震同志为兵团农一师题词:“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扎根在天山”。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延安和各根据地居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359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把南泥湾建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塞北好江南,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南泥湾精神。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1949年10月这支光荣的部队又随王震司令员挺进新疆,为解决粮食和军需给养困难,减轻国家财政和新疆人民的负担,这支被誉为“又打仗,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的英雄部队,又开进了新疆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投入到了新时代的大生产运动,再现了当年南泥湾精神,并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兵团精神。当年南泥湾,荒山变良田;今日戈壁滩,赤手建家园。这是对两种精神之间内在关系的精辟概括。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2、兵团精神直接来源----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抗日战争时期,三五九旅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生产建设保卫中央,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3、兵团精神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养积累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包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的结晶,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CompanyLoCompanyLogo一、兵团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兵团精神的来源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塑造和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依靠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考核试卷
- 4-5负边沿JKFF电子课件教学版
- 生态保护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考核试卷
- 纳米技术在仪器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考核试卷
- 亲情600字初三语文作文
- 纺织品批发商国际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具用品零售模式考核试卷
- 机床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构建与优化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硅冶炼废渣、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考核试卷
- (二模)2025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三模)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 2025年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 AC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 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
- 中国印楝素市场调查报告
- 大概念科学教学
- 2025-2030中国行李物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