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_第1页
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_第2页
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_第3页
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_第4页
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回顾一、力学基本概念1.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因素。2.物体:具有质量的物体。3.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4.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5.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6.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二、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它们所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三、功和能量1.功:力对物体做功,就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2.能量:物体能够做功的本领。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4.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量。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四、压强和浮力1.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浮力: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五、简单机械1.杠杆:能够在固定点转动的不易形变的硬棒。2.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3.斜面:倾斜的平面。六、力学单位制1.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长度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2.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七、力学实验1.测定物体的质量。2.测定重力。3.测定摩擦力。4.验证牛顿第一定律。5.测定加速度。6.测定压强。7.测定浮力。8.测定杠杆的平衡条件。9.测定滑轮的省力情况。八、力学现象和生活1.抛物线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的运动。2.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鞋底的花纹、自行车的刹车、汽车的防滑器等。3.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船舶、潜水艇、气球等。4.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剪刀、钳子、扳手等。以上是对物理力学学常见考点的回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受到一个5N的力作用,如果物体的质量是2kg,求物体的加速度。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的力F=5N和质量m=2kg代入公式,得到加速度a=F/m=5N/2kg=2.5m/s²。解题思路: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将给定的力和质量代入公式计算加速度。2.习题: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斜面倾角为30°,物体质量为5kg,斜面长10m,求物体滑到斜面底部时的速度。答案:首先计算物体滑下斜面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假设摩擦系数为0.2),摩擦力f=μmgcosθ=0.2*5kg*9.8m/s²*cos30°≈8.83N。然后计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mgsinθ-f=5kg*9.8m/s²*sin30°-8.83N≈2.5N。最后应用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ΔKE=W=Fs=2.5N*10m=25J。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初始动能为0,所以最终速度v=√(2*ΔKE/m)=√(2*25J/5kg)=5m/s。解题思路:首先计算摩擦力,然后计算合外力,最后应用动能定理计算速度。3.习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5N的摩擦力,求物体移动的距离。答案:根据功的定义W=Fs,将已知的力F=15N和质量m=10kg代入公式,得到移动的距离s=W/F=(1/2)mv²/F=(1/2)*10kg*(v²)/15N。由于题目没有给出速度,我们可以使用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摩擦力做的功,即ΔKE=W=Fs。由于物体初始动能为0,所以(1/2)mv²=Fs,解得v=√(2Fs/m)=√(2*15N*s/10kg)。将v的表达式代入距离公式,得到s=(1/2)*10kg*((√(2Fs/m))²)/15N=5kg*(2Fs/15N)/15N=2Fs/15N。由于ΔKE=W=Fs,所以s=2*(1/2)mv²/15N=mv²/15N。解得v=√(15N*s/m)=√(15N*s/10kg)。将v的表达式代入距离公式,得到s=(1/2)*10kg*((√(15N*s/10kg))²)/15N=5kg*(15N*s/10kg)/15N=s。因此,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2m。解题思路:首先应用动能定理,然后计算速度,最后代入距离公式计算移动的距离。4.习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矩为10N·m的力作用,求物体的转动角度。答案:根据力矩的定义τ=Iα,其中τ是力矩,I是转动惯量,α是角加速度。由于题目没有给出转动惯量,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由于力矩τ=F*r,其中r是力的作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所以α=τ/(I=(1/2)mr²)。将已知的力矩τ=10N·m代入公式,得到α=10N·m/((1/2)其他相关知识及习题:一、牛顿第三定律1.习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一个力,大小为10N,方向向西。问另一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另一个物体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的力的大小为10N,方向向东。解题思路:直接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习题:一个学生用力推墙,学生感觉墙在向他施加一个力,大小为10N,方向向东。问学生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学生施加的力的大小为10N,方向向西。解题思路:直接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万有引力定律1.习题:两个质点,质量分别为5kg和10kg,相距10m。问这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答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F=G*(m1*m2)/r²,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取值为6.67*10^-11N·m²/kg²。代入数据得到F=6.67*10^-11*(5kg*10kg)/(10m)²=6.67*10^-11*50kg²/100m²=3.33*10^-12N。解题思路: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将给定的质量、距离和万有引力常数代入公式计算引力。2.习题: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kg,地球半径约为6371km。问地球表面上一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答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重力F=G*(M*m)/R²,其中M是地球质量,m是物体质量,R是地球半径。由于物体在地球表面,可以认为物体质量m远小于地球质量M,所以重力近似等于G*M/R²。代入数据得到F=6.67*10^-11*5.97*10^24kg/(6371km*1000m/km)²≈9.8m/s²。解题思路: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将给定的地球质量、地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数代入公式计算重力。三、能量守恒定律1.习题: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落地时速度为10m/s。问物体落地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答案:落地时的动能KE=(1/2)mv²,重力势能PE=mgh。由于物体从高处落下,初始动能为0,初始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在高处的势能。假设物体在高处的高度为h,则KE=(1/2)mv²=(1/2)*m*(10m/s)²=50mJ,PE=mgh=5kg*9.8m/s²*h。由于物体落地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KE+PE=50mJ+5kg*9.8m/s²*h。解题思路: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将物体的初始动能、初始重力势能和落地时的动能代入公式计算。2.习题: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落地时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