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专家讲座_第1页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专家讲座_第2页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专家讲座_第3页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专家讲座_第4页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主讲:邱启祥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页

中枢神经不停地接收内外环境大量传入信息,除作简单反射外,还有许多传入信息须上升到感知和意识阶段。神经系统内这一复杂活动,除部分可在皮质下中枢进行整合并作出反应外,大部分则要传入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质,同时大脑皮质也向皮质下各级中枢发出大量传出纤维,故在脑和脊髓内组成了复杂传导通路。依据传导方向和性质,可把传导通路分为:

1、上行(感觉)传导通路2、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第十五章传导通路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页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反射前角传出神经传入神经中枢效应器感受器感受器receptor传入神经afferentn.中枢centrum传出神经efferentn.效应器effector7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页

感觉传导路可分为躯体感觉传导路和内脏感觉传导路。躯体感觉传导路有本体感觉、痛觉、温度觉、触压觉、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页本体感觉(深感觉)为来自肌、腱、关节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传导路有二条: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5页(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肌、肌腱、骨膜、关节皮肤精细触觉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薄、楔束(中枢突)经脊髓后索薄、楔束核第2级神经元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6页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经延髓、脑桥、中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7页损伤及其表现: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对应分布区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②脊髓后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⑥大脑皮质损伤:对侧对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8页(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感受器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中枢突皮肤(Ⅰ、Ⅳ、Ⅶ层)第2级神经元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9页白质前连合交叉上升1~2节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经延髓、脑桥、中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0页损伤及表现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分布区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②后角损伤:同侧支配区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③白质前连合损伤: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④脊髓外侧索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痛温觉障碍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⑥大脑皮质损伤:对侧对应支配区感觉障碍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及内囊损伤: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1页(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1.视觉传导路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第1级神经元节细胞第2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视辐射经内囊后肢距状沟两侧皮质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2页损伤及表现①视神经损伤:同侧眼视野全盲②视交叉中部损伤: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视野鼻侧半偏盲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病灶侧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3页二、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管理骨骼肌运动,包含躯体运动和特殊内脏运动。按形态和功效可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部分。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4页(一)锥体系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为巨型锥体细胞即Betz细胞和其它锥体细胞,胞体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前区、中央旁小叶等处皮质,轴突组成下行纤维束,又分为两部分:

皮质核束: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骨髓前角内,其轴突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运动纤维。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5页(一)锥体系PyramidalSystem1.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对侧四肢肌④未交叉纤维组成皮质脊髓前束行于脊髓前索,其中一部分交叉到对侧止于对侧前角支配对侧躯干肌和四肢肌,另一部分在同侧下行止于同侧脊髓前角支配同侧躯干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6页2.皮质核束CorticonuclearTract①起于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②下行经内囊膝部、大脑脚底中3/5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7页③大部分终止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部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面下部肌、舌肌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8页4.锥体系损伤及表现①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②脊髓外侧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③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硬瘫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对侧上、下肢硬瘫⑤大脑皮质损伤:对侧对应支配区硬瘫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19页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同侧面肌核下瘫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同侧舌肌核下瘫⑧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对侧面、舌肌核上瘫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0页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比较症状与体征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核上瘫)(核下瘫)瘫痪范围常较广泛常较局限瘫痪特点痉挛性瘫痪(硬瘫)弛缓性瘫(较瘫)肌张力增高减低深反射亢进消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消失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有(+)无(-)肌萎缩早期无,晚期为废用早期即有萎缩性萎缩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1页核上下瘫区分图核上瘫核下瘫核上瘫核下瘫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2页感觉传导通路特点一、三级神经元二、两次中继三、一次交叉,对侧管理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3页躯体、四肢本体觉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后根脊髓后索T5以下:薄束T4以上: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发出二级纤维左右交叉内侧丘系交叉第一级神经元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三级纤维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第一躯体感觉区)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演示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4页躯体、四肢浅感受器周围突中枢突脊神经后根第一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三级纤维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第一躯体感觉区)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内侧部(粗纤维传导粗触觉)外侧部(细纤维传导痛温觉)进入延髓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脊神经节发出纤维上升1∽2节段交叉侧索:脊髓丘脑侧束前索:脊髓丘脑前束背外侧束进入后索终止于Ⅰ、Ⅳ、Ⅶ层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演示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5页光线眼屈光系统折射聚集于视网膜感光细胞: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轴突会聚视神经视交叉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发出纤维视辐射内囊后肢视觉中枢:距状沟两侧皮质视觉传导通路演示周围突中枢突第一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6页27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内囊膝部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上运动神经元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支配上部面肌N元)面神经核(支配上部面肌N元)同侧对侧面神经核(支配下部面肌N元)舌下神经核下运动神经元疑核及副神经脊髓核疑核及副神经脊髓核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7页27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延髓锥体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交叉交叉前角前角躯干、四肢肌躯干肌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侧部脑桥基底部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同侧)(对侧)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8页脑和脊髓被膜概念:脑脊膜是覆盖在脑和脊髓表面结缔组织膜脑脊膜(外→内)脑被膜脊髓被膜硬膜蛛网膜软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29页脊髓被膜一、硬脊膜(spinalduramater)位置上:附于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延续下:包裹马尾和终丝,末端附于尾骨两侧:与脊神经外膜相延续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0页硬膜外隙:(epiduralspace)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间隙硬膜下隙:(subduralspace)硬脊膜与脊蛛网膜之间潜在间隙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1页硬膜外隙内有脂肪、淋巴管、静脉,略成负压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2页二、脊蛛网膜(spinalarachnoid)半透明薄膜,与脑蛛网膜相延续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3页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space)脊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间隙,两层间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查连,充满脑脊液。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4页终池(terminalcistern)蛛网膜下隙下部,自脊髓下端至第二骶椎水平扩大。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5页三、软脊膜(spinalpiamater)

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齿状韧带:尖端附于硬脊膜上,固定脊髓。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6页脑被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7页由两层合成,外层兼有颅骨内膜作用,一些部位两层分开组成硬脑膜窦,硬脑膜在颅底处与颅骨结合紧密。一、硬脑膜(cerebralduramater)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8页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39页硬脑膜形成特殊结构1、大脑镰2、小脑幕3、小脑镰4、鞍膈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0页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1页位置:蝶鞍两侧内容:(从上→下经窦外侧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V1)上颌神经(V2)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海绵窦(cavernoussinuses)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2页硬脑膜窦血液流向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3页二、脑蛛网膜(cerebralpartofarachnoid)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与软膜之间有蛛网膜下隙。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4页Subarachnoidspace小脑延髓交叉池桥池脚间池四叠体上池蛛网膜下隙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5页蛛网膜粒(arachnoidgranulations)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6页三、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于脑表面并伸入沟裂和脑室内。在脑室一定部位,与室管膜上皮共同组成脉络组织。并形脉络丛。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7页脑和脊髓血管一、脑血管脑血液供给特点:(1)大脑比其它部位丰富(2)皮质比髓质丰富(3)突触多部位比突触少部位丰富(4)动、静脉不伴行,有特殊静脉窦(5)不发生血管动博动脑血管不发生博动原因:(1)

颅腔基本呈密闭,造成特殊条件(2)

进入颅内动脉都有一段弯曲行程(3)

动脉在软膜下相互吻合(4)

脑血管本身管壁薄、缺乏弹性膜、平滑肌少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8页1、脑动脉起源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供给端脑前2/3与间脑前部椎动脉(vertebralartery)供给端脑后1/3、脑干、小脑和间脑后部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49页脑动脉分类(1)皮质支: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营养脑皮质及其深面髓质(2)中央支:从大脑前、中、后动脉起始处发出营养深部脑髓质、基底核、内囊和间脑等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50页颈内动脉分支大脑前A前交通A大脑中A脉络丛前A后交通A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第51页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脊髓前、后A小脑下后A基底动脉大脑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