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_第1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_第2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_第3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_第4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美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不缺乏美。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缺乏用心去感受美、体验美的艺术修养,以及动手创造美的艺术创造能力。这就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认真把握生活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感受、表达和创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生活与美术的密切联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核心素养。“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减负提质”,教师应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实施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工作者都在探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思路。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值得人们去认真欣赏、发现。如果美术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会显得虚无和乏味。在生活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符合艺术教育的需求,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学生今后健康生活、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改造生活的需要。“双减”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实施小学美术生活化教育,有效落实“减负提质”,优化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一、融入实际生活,营造生活化氛围(一)走进真实生活,真切感受观察融入实际生活环境,学生会得到心灵的自由,也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自由、个性化的联想、想象与创造。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达到“愿说乐画”的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由表现、个性化创造。教师可以多带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让学生融入真实的生活,去观察、体验和感受真实生活中的艺术,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艺术魅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做记录,并进行储备,作为课堂学习和交流之用。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的多彩。桃花红、梨花白,迎春花中透出嫩嫩的绿芽,原来是叶子长了,偶尔还会遇到小蜜蜂,室外教学让学生一路惊喜。回校后,学生的一幅幅“美丽的春天”也是五彩缤纷。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情感的愉悦、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当然,还有很多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走出教室,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辅助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如道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水墨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风景。学生融入其中,会观察到大自然有树、有水、有石头、有土地、有小鸟等。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轻快的音乐,展示大自然美妙的风情。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生活,让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既发展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激发了学生创新思考、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二)创设生活氛围,感受生活艺术用心体验和欣赏,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美。为还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欣赏到真实的美,并激励学生创造美,教师可以营造生活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欣赏美。教师营造生活化的氛围,可以更好地从情感上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用心欣赏美术作品和感受美术学习。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物、场景、话题、画面、景象和实验等,创设生活化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下欣赏自然美、和谐美和人文美,展开艺术美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家乡建筑地域风格”作为欣赏美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欣赏和感受,这是调动学生审美感受的最佳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和文本介绍等形式,呈现出搜集的关于家乡建筑风格的资料。教师依托多媒体的辅助,调动了学生的全身器官,促进学生融入生活化的氛围,从而展开直观欣赏和体验美。在该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主收集资料呈现在课堂上,包括家乡的现代建筑风格、历史建筑风格,古城墙、牌坊、园林景观,又或者是现代的都市广场、法式建筑等。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域建筑特色,同时也可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回忆、体验和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在生活化的氛围下欣赏美,激发了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美的兴趣,落实了“双减”“减负增质”的教学目标。二、灵活运用生活化素材(一)学生自主选择生活素材美术课程是一门以美育教育为目标的艺术课程。美术具有艺术性、人文性和感染性等特点。美术素材与美术教学的内容来自真实的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们将生活中的元素经过艺术加工,便形成了美术素材。生活化的美术素材有很多,如萌发的新芽、飘飞的柳絮、清澈的晨露和无尽的田野等;生活化的美术工具也有很多,如各色的粉笔、自由的沙子、轻巧的树枝和漂亮的花瓣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生活化素材被运用到美术课程中。教师选用生活化素材,能提升美术课程的质量。例如,在教授“多样的小饰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将家庭中的饰品带到学校。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饰品,从质地、样式、设计方法、色彩搭配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在自主讨论后,教师再挑选学生带来的饰品,引导学生对比展示,先从质地进行分类展示,如毛线、塑料和珍珠、金属等材质的饰品,再从色彩搭配进行分类展示,包括邻近色、对比色的展示。教师还可以展示饰品的制作方法,包括揉、捏、压、切等,并与学生一起借助生活化的实物材料,学习饰品设计的技巧。随后,教师设计任务单:“为某人设计一个饰品,确定设计目标和选用的设计方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灵活选用生活化的素材,丰富了美术素材。(二)加强生活资源利用美术素材与工具不仅仅局限于画笔和画纸,还包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学美术学习的素材与工具,如春天的花儿、夏天的柳絮、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等事物,昭示着生命的勃勃生机、延续绵长;地上的树叶、周围的沙子、废弃的报纸、常见的粉笔、彩色的花瓣等,这些都是美术学习中具有创意性的作画工具。学生可以分析出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生活气息、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能够让学生从这些工具中感悟出美术与生活的相近、密切与偎依。例如,在“生活中的瓜果”主题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真实的瓜果,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其进行联想。教师运用生活素材,能让课堂更鲜活;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木雕的艺术魅力”时,可将“木雕工艺”作为感受美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木雕的千奇百怪和艺术魅力。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欣赏、感受、品评木雕,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木雕。首先,教师将一艘漂亮的木雕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看、可以摸,并相互交流。徜徉在众多木雕工艺品中,学生犹如进入了神奇的世界。之后,学生运用小刀、铅笔和木头等生活化素材,展开木雕工艺的绘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木雕的纹饰、结构与形状美,学生在画稿、刀刻出粗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一系列过程中,体验了艺术作品的成型过程,发展了审美能力。三、关注动手操作,经历生活化探索(一)融入生活环境,参与动手过程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认为,做是“学”和“教”的中心,需要在做中学、做中教。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有必要预留时间、空间,关注学生的自主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经历、探索的实验过程中,欣赏美并创造美。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实际的生活环境,经历亲身动手的创意探索过程,在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认可美术学习的价值,发展综合能力。例如,在教授“我设计的鞋”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动手创意设计环节上。具体而言,教师预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创新设计个性化的鞋子。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生活环境,观察身边同学的鞋子,看一看、想一想哪些鞋子喜欢,为什么喜欢,喜欢的是鞋子的颜色、设计、质地,还是色彩搭配等,设计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把握住这些鞋子的特点后,再吸取精华,根据自己想要设计的鞋子用途(休闲、办公的出差等)、款式来进行设计。学生运用彩纸、剪刀、画笔及其他工具先进行图画设计,再运用不同的材质动手设计鞋子。教师引导学生融入生活环境,亲身参与动手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二)展开生活探索,发展操作能力艺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运用艺术美化生活,改造生活。要想学生具备运用艺术服务生活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生活化探索,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探索美,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美术艺术的理解、分析、思考和应用。教师实施生活化探索的教学,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广泛涉猎、积极思考、互助探究,设计探索主题,完成生活化探索方案设计、过程实施、结论总结与艺术反思;需要引导学生站在生活问题的层次上,分析艺术的魅力如何表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如在“吹塑纸”的游戏主题下,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吹塑纸的运用技巧和方法。如引导学生:“我们不妨运用吹塑纸来表现一家人吧!”教师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展开生活化的合作探索。“如何用吹塑纸表现亲密的一家人?其中涉及的吹塑纸是如何进行拓印的?亲密的一家人是怎样表现的?你想通过什么内容和画面来表现一家人的亲密和相亲相爱?”在任务导向下,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联想生活中的画面,调用生活情感,参与思考、交流与分享,一起解决问题。学生边交流边尝试动手运用吹塑纸印画,探索出吹塑纸的运用方法:画画、涂色、在彩纸上拓印。同时学生合作探究了一家人亲密的表现方法,要表现谁的一家人,人物或动物等。教师带领学生展开生活化探索,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提升了教学质量,落实了“减负增质”。四、关注生活应用,开展生活化实践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素养具有非常实用的效果。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还需要引导学生站在思维的角度,培养创新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感受、欣赏与创造。由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创新,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与能力,展开生活化创意设计、生活化思维构建,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中,这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意识与美术素养。如在完成“糕点盒设计”的教学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化创意实践:“选择出你喜欢的糕点,你想把糕点放进盒子里,这就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盒子,那么请为自己设计精美的糕点盒吧!”“注意要突出主题,讲究颜色搭配哦!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让别人收到时有惊喜。”这是一项契合实际生活的任务,在该任务中,教师鼓励学生回归生活,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激励学生参与创意设计与动手实践。学生基于糕点的形状、内容、保存方法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创新设计糕点盒。有的在糕点盒上粘贴了小卡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有的设计了正方体的糕点盒,有的设计了圆柱体的糕点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