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章末检测)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章末检测)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章末检测)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章末检测)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章末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一、单选题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颤蓝细菌和发菜均无叶绿体,但却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它是原核细胞。C.HIV、SARS病毒、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D.乳酸菌、醋酸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答案】A【详解】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2、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A、颤蓝细菌和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均无叶绿体,但却光合色素和相关的酶,属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它是真核细胞,B错误;C、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HIV、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2.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C【详解】1、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故图甲中a、b、c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AD、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肽链,肽链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因此放射性先在核糖体上出现,然后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甲中的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且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D正确;B、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先在核糖体上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并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与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C错误。3.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B.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答案】C【详解】超级细菌可归类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A、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A正确;B、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B正确;C、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D、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D正确。4.下图①表示显微镜调试好后,初步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分裂图像。图②表示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镜头转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B.要看清视野中a处的细胞,应先将装片适当向上移动C.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答案】D【详解】图中①视野中含有根冠、分生区、伸长区细胞,因此是低倍镜观察的物像,图②中甲和乙都是物镜,且乙物镜长,为高倍物镜,甲是低倍物镜。A、根据分析可知,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A正确;B、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要看清视野中a处的细胞,应先将装片适当向上移动,使a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正确;C、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即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C正确;D、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即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D错误。5.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答案】B【详解】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具体表现为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①如果细胞是死细胞,则细胞膜是全透性的,不具有选择透过性,①符合题意;②细胞大量吸水,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②不符合题意;③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③符合题意;④细胞大量失水时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④不符合题意;⑤K+和NO3均是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离子,因此,将细胞放入KNO3溶液后,细胞可能先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自动复原,⑤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述,说法正确的是(

)A.支原体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只有无细胞核、染色体和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B.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C.与原核生物相比,蛔虫具有原核生物细胞所不具有的全部细胞器D.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详解】正确区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判断方法如下:一看有无真正的细胞核,有则是真核生物,无则是原核生物;二看细胞器种类,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生物,细胞器种类多的则是真核生物。A、支原体无细胞壁,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染色体和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所以与植物细胞相比,它还没有细胞壁,A错误;B、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无叶绿体,B错误;C、与真核生物相比,蛔虫不具有线粒体、叶绿体这些细胞器,但它与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C错误;D、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蓝藻)等,D正确。7.下列关于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均具有多样性C.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D.多细胞生物体由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导致构成该生物体的细胞呈现多样性【答案】A【详解】A、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DNA,因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即二者均具有多样性,B正确;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正确;D、多细胞的生物体由于细胞分化,细胞具有了多样的形态进而担负不同的功能,即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D正确。8.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详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B、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CD、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9.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低倍镜即可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C.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以后,无需再调整粗准焦螺旋D.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细胞学说的创立【答案】B【详解】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液泡体积较大,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低倍镜即可,A正确;B、因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进行解离,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所以用显微镜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B错误;C、在高倍显微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正确;D、细胞肉眼不可见,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因此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细胞学说的创立,D正确。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说明甲溶液吸水,即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丙溶液失水,则丙浓度<细胞液浓度。A、根据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C、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于细胞发生了吸水和失水,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发生了移动,D正确。故选D。1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答案】C【详解】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A、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具有多样性,A错误;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B错误;C、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分裂而来,D错误。12.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C.一切细胞均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骨架的细胞膜D.不同生物膜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不同,但脂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同【答案】C【详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形式,不一定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一切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不同生物膜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不同,脂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不相同,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膜含有胆固醇,D错误。13.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线粒体【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错误;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D、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14.下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B.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C.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详解】细胞膜的功能:1.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①即系统的边界,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2.在细胞识别③、信号传递④、纤维素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等方面,生物膜也发挥重要作用。3.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而是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的某些受体相结合,从而介导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①即系统的边界,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A正确;B、激素调控生命活动需要靶细胞进行信号检测,B正确;C、功能②表示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吸收有利物质,但有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出细胞,说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相对的,C错误;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形成细胞通道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15.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 D.胆固醇和蛋白质【答案】B【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根据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知,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在一起构成的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而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是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因此被镶嵌的物质很可能是多糖和蛋白质,B正确;A、C、D错误。二、综合题16.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1)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方移动。(2)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个。(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5)某学生在实验时,①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③双眼从侧面注视镜头,将物镜下降至距玻片标本2cm处;④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文中该同学操作不当处共有_____处。【答案】

左下

甲和丁

64

顺时针

3【分析】1、显微镜的物镜一端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2、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亦然;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3、视野亮度可以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变亮,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变暗。【详解】(1)显微镜是呈现的倒立的虚像,图中③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实际上它在载玻片的右上方,因此要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左下方向移动。(2)物镜一端有螺纹,并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并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并且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甲较长,故甲的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丁较短,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和丁。(3)将物镜40×换成10×的物镜后,细胞的面积缩小16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增大16倍,因此可看到16×4=64个细胞。(4)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顺时针。(5)显微镜镜头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临时装片需要盖盖玻片,该同学没有此步操作;观察对象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通光孔,该同学操作不当处共有3处。17.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__________。(2)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答案】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载体数量饱和

思路:将长势相同的某植物根细胞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放在有氧条件下,乙组放在无氧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物根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于乙组,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甲组和乙组根细胞对b物质的吸收速率大致相同,则说明b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分析】由图可知,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详解】(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即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