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解题基本功地貌地质过程_第1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解题基本功地貌地质过程_第2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解题基本功地貌地质过程_第3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解题基本功地貌地质过程_第4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解题基本功地貌地质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貌地质过程2024年高考地理基本技能讲解系列第一部分:结论(解题公式)地貌形成的一般过程为: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PS:1,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个过程可能经历多次重复;2,碎屑物质(风化物质),还应考虑地质年代中的气候变迁(冷暖、干湿交替)第一部分:结论(解题公式)我国西南最典型喀斯特我国西北最典型雅丹我国东南最多丹霞我国山东最典型岱崮(外力)沉积(海相沉积为主)石灰岩为代表的碳酸盐岩(河湖相沉积为主)沉积岩为主(陆相沉积为主)红色砂岩、砾岩为主(海相沉积为主)上层为石灰岩;下层为泥岩、页岩等(内力)地壳抬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地壳抬升或湖水排干,出露地表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外力)改造、破坏风化流水溶(侵)蚀为主风化风力侵蚀为主少部分地区流水侵蚀等风化流水侵蚀为主重力崩塌等风化外力侵蚀重力崩塌等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我国河北、山西、河南一带,太行山和中条山都有十分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景色宏伟壮美,最具代表的就是上图中的红崖长墙。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1:为何叫“嶂石岩”?嶂(zhàng),形容的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用在太行上的“长墙“上,十分合适。组成长墙的岩石主要以红色砂岩、页岩为主(也有其他类型的岩石,如石灰岩、石英岩等)。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外力沉积+内力抬升+外力破坏改造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外力沉积:太行山的嶂石岩地貌主要是砂岩、页岩,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内力抬升:沉积岩形成之后,经历地壳运动,在断层的上升一侧形成原始崖壁,直立陡峭,高出地平面。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外力改造、破坏:原始崖壁(岩墙)形成之后,由于不同岩层之间的岩性有差异(上图中,上下部的岩性明显不同),经过外力长期的风化侵蚀下,岩墙的位置和形态处于不断地变化中。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上部为含有铁质的红色石英砂岩层,主要由二氧化硅所构成,质地较坚硬,抗侵蚀能力强,被侵蚀的速度慢;下部的泥岩或泥质砂岩,岩性较软,被侵蚀的速度快;所以岩壁下方在长期流水侵蚀下,物质损失较多。下部变空,上部的岩石悬空并承受自重和其上部岩体的压力,会产生垂直节理(裂缝),岩体不稳定,发生重力崩塌,当塌落面达到山顶后,岩壁就会出现整体后移的情况。总结:横向掏蚀+纵向垮塌。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图中的岩廊是水平掏蚀的结果,非人为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地貌的变化不会停止,还会继续进入新的循环,底部岩层会继续被风化侵蚀,上部岩层会继续出现重力崩塌(如下图)。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2:“长墙”是如何形成的?由于整个岩体中间,间隔存在着几层泥质砂岩,所以在长期、反复作用下,还会形成阶梯状的峰墙,即下图中的三级陡崖,每层高100-150米,被称为“三叠”结构(俗称“三栈”)。河北省中南部赞皇县(太行山深山区)太行山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3:为什么“长墙”最陡的部分植被很少?因为坡度陡的区域,不利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土层较薄,容易在降水的冲刷作用下流失,保水条件也很差,水土条件都不好,所以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低。第二部分:案例解读1,嶂石岩地貌Q4:和丹霞地貌有什么区别?第三部分:嶂石岩地貌Q5:习题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图(上)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下)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1.简述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形成条件。1.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岩性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强;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流水侵蚀较弱,岩石棱角分明。第三部分:嶂石岩地貌Q5:习题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图(上)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下)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2.推测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2.构成嶂石岩地貌的石英砂岩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岩层断裂地壳抬升,石英砂岩出露地表;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干湿交替使山地风化和侵蚀强烈,由于岩墙组成岩石岩性差异,岩石重力崩塌加剧,流水使地表物质迁移,共同塑造了嶂石岩地貌。第三部分:嶂石岩地貌Q5:习题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图(上)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下)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3.分析石灰岩层和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宽广平台的原因。3.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太行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温度变化大,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面积大,岩壁后退快;太行山抬升时间早,石灰岩受侵蚀时间较长;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其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闻名于世,苍茫云海中奇峰异石,巍为壮观。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1:什么是张家界地貌?张家界地貌,是石英砂岩在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的以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该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省西北部,贵州高原与湘西北低山过渡的武陵山脉腹地,因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最为典型,故称为“张家界地貌”。PS:1,张家界地貌并不是只在张家界才有。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张家界地貌。近年来,中国学者还在广西大瑶山、贵州独山,甚至北京平谷黄松峪发现了类似的地貌。2,张家界这个地方也不只有张家界地貌,还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等其他的地貌类型。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1:什么是张家界地貌?张家界地貌,是石英砂岩在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的以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该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省西北部,贵州高原与湘西北低山过渡的武陵山脉腹地,因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最为典型,故称为“张家界地貌”。PS:1,张家界地貌并不是只在张家界才有。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张家界地貌。近年来,中国学者还在广西大瑶山、贵州独山,甚至北京平谷黄松峪发现了类似的地貌。2,张家界这个地方也不只有张家界地貌,还有喀斯特(岩溶)地貌等其他的地貌类型。张家界黄龙洞(岩溶洞穴)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1:什么是张家界地貌?作为我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张家界地貌的岩层主要是石英砂岩(二氧化硅的含量达75%~95%),形成于距今3.5亿至4亿年前的泥盆纪。1,丹霞地貌以红色砂岩为主2,嶂石岩地貌以红色砂岩页岩为主3,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为主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1:什么是张家界地貌?当时的张家界还是一片海域,大量来自陆地的碎屑物在此处发生沉积,经过亿万年的沉积压实,形成了500多米厚的石英砂岩。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1:什么是张家界地貌?在内力抬升作用下,这些石英砂岩出露地表。由于该地石英砂岩厚度很大,胶结也相对坚实,受内力作用时,虽不容易发生大规模褶皱,但还是容易出现节理(裂隙)。当出露地表后,这些裂隙,在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不断扩大,使该地出现了峰林。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2: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1)物质基础形成阶段——外力沉积大概是亿年前(泥盆纪中后期),该区发生海相沉积形成厚度较大的石英砂岩,为后续的发育打下了基础。(2)地貌开始塑形阶段——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约亿年前(泥盆纪晚期),当地发生了第一次地壳抬升,石英砂岩出露地表。砂岩接受长期风化,其中含有三价铁离子的矿物难以风化,所以就形成了红色的铁质风化壳(俗称“铁帽子”)。(3)第二次海底沉降——地壳下沉+外力沉积约在2.9-2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地壳下降使张家界再次变为海洋。与前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张家界沉积的是大量的石灰岩。今天我们去看张家界的地质剖面图,会发现在砂岩顶部覆盖着一层石灰岩;这也是张家界地质公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原岩。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2: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4)第二次抬升——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约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地壳抬升运动使张家界再次升为陆地。此前形成的沉积岩层出露地表,发育了局部褶皱和大量节理(裂隙),为之后的风化和流水的切割打下基础。(5)地壳稳定期——外力夷平约亿年前(古新世、渐新世)地壳相对稳定,隆起的山体经风化剥蚀、削高填平,形成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夷平面。夷平面(上部为石灰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表面,即起伏平缓的近似平原的地面。【夷平作用】:各种外力对起伏不平的地表进行风化、侵蚀、堆积等作用,使地表逐渐平坦化的过程。第四部分:案例解读2,张家界地貌Q2: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6)地貌形成期——地壳抬升+外力侵蚀+重力崩塌约2300-260万年前(新近纪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使张家界强烈抬升。流水不断下切时受到坚硬“铁帽”的阻挡,只能沿着石英砂岩纵向裂隙和节理这些薄弱地带不断冲刷、侵蚀、拓宽,伴随着重力崩塌,形成了方山、平台、峰林、石柱等地貌奇观。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地壳下沉和抬升,并且地壳下沉后会出现外力沉积,而地壳抬升后总伴随着外力侵蚀。核心笔记1:以沉积岩为物质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