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2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配套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2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配套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2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配套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2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配套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2因数与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配套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教学笔记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10例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及P11“练习三”中第3~5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驾驭3的倍数的特征,能推断或写出3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2.通过视察、猜想、验证、推理、概括等活动经验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育视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实力,积累活动阅历。3.通过主动参加探究、质疑问难等过程,获得探究数学结论的胜利体验,培育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和驾驭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能正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教学打算课件,每人一张百数表。▷教学过程一、回顾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揭示课题1.回顾旧学问。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觉2、5的倍数的特征的?学生沟通,老师引导归纳:找出倍数——视察比较——发觉特征。2.揭示课题。师:本节课我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3的倍数的特征相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藏,不简单视察发觉,生活中也找不到情境介入,通过回顾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历程,引导学生驾驭一般的探究流程,为本节课的学习供应帮助。二、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1.猜想。师:我们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会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教学提示】对于学生的各种揣测,只要合理就行,不要急于推断。【【教学提示】对于学生的各种揣测,只要合理就行,不要急于推断。2.制造冲突,激发探究意识。师:揣测是否正确,我们举例验证就行。师:快速计算,依据你们的揣测,看看10、23、36、49这几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情预设】学生通过除法计算,会发觉10、23、49并不是3的倍数,36是3的倍数。师:计算发觉了什么?你们的揣测正确吗?【学情预设】学生发觉,依据揣测举出的数中,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似乎跟个位数字无关。【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数,验证同学们的揣测,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主动的探究需求。

3.利用探究阅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笔记师:看来把2、5的规律干脆迁移过来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经验探究过程,自主去发觉。◎教学笔记(1)借助百数表,找出3的倍数。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2。师:请同学们拿出百数表,在表上用红色涂出3的倍数。学生自主涂色。【学情预设】学生有前面涂色的阅历和有序思索的习惯,在此会逐步涂出3的倍数。少数不能全部涂出来的同学,可以与同桌探讨一下,相互指导。(2)沟通展示学生涂出的作品。【教学提示【教学提示】提示学生,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就是它本身。(3)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师:横着看,圈出3的倍数中的前10个数,个位上分别是哪些数字?(课件呈现)师: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视察,发觉3的倍数跟个位数字无关,只看个位不行。【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找出前10个3的倍数,发觉个位上的数有1~9和0,发觉3的倍数只看个位不行。【设计意图】前面验证猜想时已经感受到了3的倍数与个位数字无关,在此,进一步借助百数表,让学生干脆感受到3的倍数的特征跟个位数字无关,削减受到2、5的倍数的特征的干扰。【教学提示【教学提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藏,要耐性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活动,组内探讨、沟通。【学情预设】有的竖着看,有的可能是斜着看。假如学生说到竖着看,就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辨析发觉竖着看行不通。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发觉?是怎么发觉的?师:依据大家的发觉,你能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学情预设】学生从涂色的部分很快就能发觉斜着看第一斜行:3,12,21,30;其次斜行:6,15,24,33,42,51,60…十位依次加1,个位依次减1,各斜行中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不变,发觉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充分借助课件的涂色,降低学生视察发觉规律的难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视察、探讨、对比、类推,不断地尝试、校正,发觉3的倍数的特征跟各数数位上

的数字和有关,继而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同时积累探究活动的阅历。◎教学笔记(4)深化理解,强化相识。◎教学笔记师:依据你们发觉的规律,举几个数试一试,看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举例,其他同学一起计算验证。师:你们现在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吗?是怎样的?学生表达,老师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随意多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数感。同时从特殊到一般,经验归纳推理的一般过程,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抽象、概括实力。三、实践应用,深化理解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做一做”。(1)推断哪些数字卡片摆出来的数是3的倍数。师: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来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推断的?【学情预设】学生有的可能一个一个地试除,有的可能干脆求出两个数的数字和,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摆出来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跟数字的依次无关,而是跟组成数的数字和有关,干脆求出数字和就行。(2)师:在每个数后面加上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分组探讨,全班集中沟通展示。【学情预设】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特殊是58、47这两个数,本身不是3的倍数,要引导学生沟通思维,发觉规律,按规律补充卡片,将全部的可能都考虑到。【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第一问学生很简单解答,但是其次问是一个开放的问题,答案不唯一,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既是降低探究难度,也是才智合作共享,感悟思维方法。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3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圈出来。(2)全班集中沟通展示,课件呈现完整答案。【教学提示】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炼思维方法。【【教学提示】不仅仅是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炼思维方法。3.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4题。(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师:读一读,说出的数要符合哪些条件?【学情预设】预设1: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预设2:既是5的倍数,又是奇数。(2)学生独立思索,列举符合条件的数。(3)汇报沟通,提炼思维方法。【学情预设】预设1:3的倍数的偶数,个位数字必需是偶数,可以先确定个位数字,再依据各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的特征确定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预设2:5的倍数的奇数,个位数字只能是5,个位数字是5的数肯定既是5的倍数,又是奇数,所以只要个位数字是5的数都符合条件。4.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练习三”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2)组内沟通。

(3)全班集中评价。◎教学笔记【学情预设】每个方框里填1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很难,但是要将全部的填法找出来,须要严谨的思维。学生汇报沟通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索。◎教学笔记【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让学生驾驭这类题的思索方法,二是培育学生思维的发散实力,养成严谨的思维品质。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反思前面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节课学习来说,有肯定的负迁移,恰好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特别抽象,学生只有亲身经验涂色,通过视察涂色,才能发觉规律。我在思索,假如百数表中的涂色不给学生这么明显的示意,学生是否能发觉3的倍数的特征?我们该如何从数学本质上引导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规律?▷作业设计在□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把符合条件的全部数字都填在横线上)1.21□,□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5,□里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