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_第1页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_第2页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_第3页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_第4页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乙酰半胱氨酸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时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乙酰半胱氨酸临床上有多种剂型,包括口服用片剂、胶囊、颗粒剂、泡腾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注射用乙酰半胱氨酸,以及局部使用的乙酰半胱氨酸滴眼液等。不同剂型的乙酰半胱氨酸有不同的用途。乙酰半胱氨酸属于粘液溶解剂。临床应用最广的是祛痰作用。乙酰半胱氨酸的最大特点是化学结构中含有巯基:1.因为分子中含有的巯基(-SH)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促进痰液排出。2.含有巯基,容易氧化变质,所以滴眼液必须现配现用。3.含有巯基,容易氧化变质,但可以用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4.含有巯基,所以可与胶原酶分子中的二硫键发生作用而使其失去活性,减少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分解,促进角膜上皮再生。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救对乙酰氨基酚是使用非常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吸收后,约有5%~10%转化为具有肝毒性的醌类化合物。肝脏储藏的谷胱甘肽与醌类化合物结合后,可将其排出体外。如果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2g/日),肝脏储藏的谷胱甘肽被耗竭,未被结合的醌类化合物可引起致命的肝坏死。

n-乙酰半胱氨酸

(NAC)是一种氨基酸,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抗氧化剂所必需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氨基酸l-半胱氨酸的乙酰化形式。NAC在摄入后转化为l-半胱氨酸,而l-半胱氨酸又转化为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游离的l-半胱氨酸在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促进不溶性沉淀物的形成。相比之下,NAC更稳定,毒性远低于游离l-半胱氨酸,使其更安全,更有效地提高体内半胱氨酸水平。换言之,乙酰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的前体药物,可提高肝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可有效减轻肝脏损伤。N-乙酰半胱氨酸最重要的作用是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是由于它能够增加谷胱甘肽水平,清除自由基和减少氧化应激。这是N-乙酰半胱氨酸被推荐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由游离氧自由基引起的不同疾病的重要机制。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救乙酰半胱氨酸剂型乙酰半胱氨酸常用剂型适应症及用法用量:乙酰半胱氨酸常用的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泡腾片,说明书适应症均为用于分泌大量粘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祛痰治疗。主要药理作用是因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的粘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600mg,一日1~2次,或每次200mg,一日3次;2岁以上儿童(颗粒剂)每次100mg,一日2~4次,泡腾片和片剂仅用于成人。乙酰半胱氨酸注射剂型包括粉针剂和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于肝衰竭早期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主要药理作用是本品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前体,属体内氧自由基清除剂。其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维持或恢复谷胱甘肽水平有关。另外,乙酰半胱氨酸也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和氧输送能力,扩张微循环发挥肝脏保护作用。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本品8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滴注,一日1次,疗程45天。乙酰半胱氨酸超说明书适应症推荐意见: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毒剂,推荐乙酰半胱氨酸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乙酰半胱氨酸(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证据级别B,推荐级别1级。对于怀疑对乙酰氨基酚过来引起肝衰竭或肝毒性的患者应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口服和静脉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乙酰氨基酚过来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静脉给予能减少住院时间,并不受呕吐和活性炭的影响。乙酰半胱氨酸用来治疗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固有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唯一解毒药物。NAC可清除多种自由基,临床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但不建议NAC用于儿童非APAP所致药物性ALF的治疗,尤其是0~2岁的患儿。目前国内还推荐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早期肝衰竭(ALF),但NAC对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乙酰半胱氨酸可显著改善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预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后8小时内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少见严重肝毒性,死亡极罕见。若患者已发生急性肝衰竭,静脉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死亡率并改善肝脏微循环功能。静脉给药vs口服给药:尚未在摄入后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开展头对头比较试验,以比较20小时静脉给药方案和72小时口服治疗方案。现有最佳数据显示,两种方案都有效且差异极小。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时,NAC可能会减少这种损伤的程度,尽管它不能逆转已经造成的损伤。对于大多数患者,口服或静脉药都可接受。若患者存在以下任何情况,则倾向于选择静脉给药:呕吐;有口服给药的禁忌证(即,胰腺炎、肠蠕动消失或肠梗阻、肠损伤);肝衰竭;拒绝口服用药的患者;有肝衰竭证据的患者需要静脉给药治疗。使用时机及用法用量用药时机:8~10小时给药可显著减低肝毒性,超过15小时则疗效降低,24小时后可能无效。用法用量(口服):成人首次按体重140mg/kg,然后每4小时给70mg/kg,共给17次,且体重低于40kg且需要限制液体量的患者应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输液总体积。用法用量(注射剂型):首次按150mg/kg,加入5%GS2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分钟以上),然后50mg/kg,加入5%GS500mL中静脉滴注(输注时间4小时);继之16小时给100mg/kg,加入5%GS1000mL中滴注。

综上所述,口服和注射剂型的乙酰半胱氨酸均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NAC被认为是通过增加谷胱甘肽水平来起作用的,谷胱甘肽在肝脏中是一种强大的解毒剂。谷胱甘肽有助于灭活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这是对乙酰氨基酚的一种有毒副产物。且及时给药至关重要,研究表明,NAC在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后8小时内服用最有效。乙酰半胱氨酸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口服偶见恶心、呕吐,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静脉注射和过量可引起血管扩张、皮肤潮红、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和水肿、心动过速及血压降低。尽管NAC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或者补充剂,如正在服用其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包括膳食补充剂等药物,需确保药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风险,并评估治疗方案的潜在副作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的注意事项:乙酰半胱氨酸极不稳定,颗粒剂和泡腾片只能用温水溶解(<40℃)。2)乙酰半胱氨酸含有巯基,水溶液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

3)乙酰半胱氨酸可使患者呼吸道内产生大量的黏液分泌物,2岁以下儿童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