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目录103501工程概述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项目背景1.2.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包含两条道路即南溪街、天星街。其中南溪街位于新繁街道南溪苑南侧,道路起于繁崇路交叉路口(X=42335.455,Y=14289.543),路线东西走向呈“一”型,终点止于小南街交叉路口(X=42388.972,Y=14429.671),道路全长150m。道路宽度为12.4m,为城市支路。天星街起于成彭路交叉路口(X=42729.680,Y=13615.786),路线南北走向呈“一”型,终点止于繁清路交叉路口(X=43105.885,Y=13771.149),道路全长411.267m。车行道宽度为11.0m,人行道宽度2.7~2.5m,为城市支路标准。本工程两条道路均为既有道路改建工程,改造后均为沥青路面。1.3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0年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沥青路面5年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1.4道路功能定位南溪街作为连接繁崇路和小南街的重要通道,也是南溪苑小区的重要出入道路;天星街作为连接成彭路和繁清路的重要通道,道路沿线商住密集,解决地区内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设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群活动及需求出发,通过街道场景构建,将街道打造为承载公园城市魅力宜居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根据本项目两侧用地以住宅、商业用地为主导,满足以服务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型商业为主的街道定义。故本项目道路均为生活型街道。1.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1)平面、高程系统采用成都市平面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2)文件组成1)本次设计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编制;2)文件整体进行出图。2上阶段批复执行情况2023年07月完成《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并汇总形成《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为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技术审查的批复》文件,于2023年08月16日下发至各相关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意见,初步设计文件深度满足建设部相关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无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内容。初设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深化补充“BIM”、“海绵城市”、“建筑工业化”、“噪声防治”、“危大工程”等相关设计内容。回复1:按意见补充BIM,“海绵城市”、“建筑工业化”、“噪声防治”、“危大工程”等详设计说明第14条~20条。道路专业:1.复核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回复1:按照《成都市沥青路面技术导则》第9.1.4条,本工程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复核人行道的铺装材料。回复2:人行道采用天然青石板铺装。3.复核圆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处的设计措施。回复3:按意见复核,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位置因无条件加宽,故采用限速措施。4.复核道路横断面设计内容。回复4:本次道路横断面基本保持现状不变。5.优化“白加黑”施工工艺。回复5:按意见优化施工施工。6.其余审查意见详见《成都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书》。回复6:已按照专家意见补充完善。其他:完善道路交安专项设计并报交警部门进行专项审查。回复1:按意见完善道路交安设计。补充工程地勘报告。回复2:由建设单位补充。明确本项目执行的工程标准及工程实施范围。回复3:本工程道路为城市支路,工程实施范围在平面图中已明确。补充既有管线及构筑物等的保护措施说明回复4:按意见补充既有管线及构筑的保护措施,详设计说明第7.2条。按照成城【2016】95号要求,复核检查井盖设计。回复5:经复核本工程设计的检查井盖,满足文件要求。复核市政消火栓的相关设计。回复6:本工程为路面改造工程,不涉及给水管道建设,市政消火栓应由产权部门自行复核。复核5G基站是否预留。回复7:本工程为路面改造工程,不涉及智慧灯杆建设。按照交通部门的意见,复核地基承载力要求;按照属地政府的意见,建议移除原道路树木。回复8:原道路行道树胸径约15~50cm,树木长势茂密,未经的园林部门同意,暂不能移除。3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1)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3)2023年2月由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提供《新繁南溪街道路改造工程测量成果图》(测绘项目编号:QT2023-027A)、《新繁天星街道路改造工程测量成果图》(测绘项目编号:QT2023-027)4)2023年7月25日成都市新都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南溪街、天星街意见的涵5)《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方案审查的回函》6)《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修订稿)》7)《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街、天星街道路改建工程方案审查的回函》批[2023]114号。8)《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2》(市政分册);9)四川省三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2023年7月提供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办事处南溪街道路病害检查报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办事处天星街道路病害检查报告》10)《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2》(市政分册);1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成建委[2012]285号;12)《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成建委[2012]599号;13)《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14)《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发办{2016}30号)15)成建委〔2018〕562号《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成都市道路建设工程噪声防治工作的通知》;16)新城建(2018)194号及成建委2018〕562号《关于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噪声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17)《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18)新都执法函〔2022〕549号附件2:成都市果屑箱实施标准图集与技术指引。19)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设计和审查阶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有关事宜的通知》(成住建发【2022】97号)20)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21)规范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修订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以及其它相关现行各种设计规范、规程、图集和相关道路设计图。4道路现状分析4.1南溪街现状:南溪街位于新都区新繁街道南溪苑南侧,起于繁崇路交叉口,止于小南街交叉路口,路线全长150m。(1)道路南溪街道路起点小南街与南溪街交叉口,终点繁崇路与南溪街交叉口,大致东西走向,人行道路全宽度10m,中间设树池,纵向约6m。全线未设置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设现仅可满足为步行、商业使用,底层多为商业铺面部分住宅入口,街道中间有一排叶榕树,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大树根系发达,现已致人行路面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现象,现状路面情况现状沥青路面横断面现状评析:既有路面建设标准低,已大面积出现地面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无人行道、街道上车辆乱停乱放,已无法满足正常通行需求,故需要整体提升。(2)景观绿化街道中间有一排叶榕树,胸径均大于30cm,局部路面已被树根顶破。现状评析:行道树胸径大长势茂密,经咨询相关部门暂无法迁移或砍除,故对其进行保留。(4)地下管线雨水:道路全线埋设有一根DN400砼雨水管,位于道路中线以南0.7m处,由东至西排入小南街雨水管网,埋深约1.0m,污水:道路全线埋设有一根DN300砼污水管,位于道路中线以北2.0m处,以桩号K0+080为界分别向东西南侧接入小南街和繁崇路污水管网中,埋深约1.3~3.5m,电力:暂未发现电力通道设施仅有一根直埋路灯电览线道,位于道路中线以北0.5处,埋深约0.3m。通讯:暂未发现通讯通道。燃气:全线有现状燃气有一根DN57钢中压燃气管,外挂道路南侧建筑上。现状评析:现状关心运行正常,维持现状,保持既有管线(5)附属设施现状道路照明道路中间设施有约8m高单挑路灯,路灯工作正常。现状路面无地面标线、无相关交通标志牌,无公交车通行,故无公交站台.无垃圾箱,既有检查井盖、雨水口均为需要提升改造。4.2天星街现状:天星街位于新都区新繁街道内,起于成彭路交叉口,止于繁清路交叉路口,路线全长411.267m。(1)道路道路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清白中学对面,起点为繁清路,终点为成彭路,东西走向,道路宽度约20m,混凝土路面,现状横断面组成为:人行道约4.5m+车道11m+人行道约4.5m,局部人行道4.0m+车道11m+人行道2.5m。由于道路使用期较长,目前车行道主要存在线裂、板角断裂、边角裂缝、交叉裂缝和破碎板、错台、拱胀、唧浆、路框差、沉陷等不良病害。现状路面情况现状横断面现状评析:现状混凝土路面大面积存在线裂、板角断裂、边角裂缝、交叉裂缝和破碎板、错台、拱胀、唧浆、路框差、沉陷等不良病害。故需要整体提升。(2)人行道两侧人行道宽约为4.5m,地砖地面大面积村在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病害。该路段人行道出现拱起、地砖破裂现象。有的树根由于生长旺盛,粗壮的树根从地砖间冒出地面,有的树根将人行道地砖拱起,高出地面近20厘米左右,百米人行道路面显得“波浪起伏”现状人行道铺装现状图现状评析:人行道大面积出现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病害无障碍设施缺失,需整体提升。(3)景观绿化经现场调查天星街道路两侧人行道边行道树主要以香樟树为主,胸径20cm~50cm,间距约6m。树木长势旺盛,部分树根顶出路面。树池边框突出地面,破损严重。现状行道树(4)现状管网情况雨水:道路右侧人行道下埋设一根DN500砼雨水管,左侧人行道下埋设有一根DN300砼雨水管,由北至南排入成彭路下雨水沟渠中,埋深约1.0m,污水:车行道埋设有一根DN400砼污水管,位于道路中线以东2.3m处,由南至北排入繁清污水管中,埋深约1.2~2.5m,电力:道路右侧人行道生有江城二线10KVDL架空线通讯:道路两侧人行道边均有TX架空线,桩号K0+320至终点段左侧人行道下埋设有300*2006/5TX排管埋深0.8米燃气:右侧人行道外侧下埋设有DN57RQ钢管道埋深0.6米。给水:左侧车行道下埋设有DN200JSPE管,埋深0.7米钢管道。现状评析:现状关心运行正常,维持现状,保持既有管线,雨污管网若有淤堵情况,采用高压水枪疏通即可。附属设施现状道路照明设置两侧人行道边间距约8m高单挑路灯,路灯工作正常。现状路面地面标线缺失、有独立式公交车站牌,无公交站台等设施。人行道垃圾箱破旧,既有检查井盖、雨水口均为需要提升改造。5.建设条件5.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5.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新都区新繁街道,其中南溪街位于南溪苑南侧,起于繁崇路交叉口,止于小南街交叉路口,路线全长150m;天星街位于起于成彭路交叉口,止于繁清路交叉路口,路线全长411.267m。两条道路全线为既有路面改造工程。距成都市区约10公里,沿线路网均以形成,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5.1.2地形地貌新都位于成都以北16公里,是新都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地处成德绵经济带、成都北部新城、成都北部商城核心区域。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弥牟镇接壤,与新都区泰兴镇、马家镇、斑竹园镇、军屯镇和三河街道相邻。境内宝光寺、升庵桂湖闻名遐迩,是新都区仅有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辖区交通路网密布,\t"/item/%E6%96%B0%E9%83%BD%E8%A1%97%E9%81%93/_blank"成绵高速公路、成德大件路、成德大道、川陕复线、\t"/item/%E6%96%B0%E9%83%BD%E8%A1%97%E9%81%93/_blank"宝成铁路穿境而过。5.1.3气象、水文(1)气象气象特征: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5.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间,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易形成暴雨天气,最大日降水量为262.7mm。6~9月为丰水期,1~3月为枯水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湿度为82%,潮湿系数0.97。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28.0m/s(NE向),瞬时极大风速为30.0m/s(1961年6月21日)。7)风压:多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80Pa。(2)水文新都区内以毗河、青白江为主干河流,为沱江水系的过境河流,亦属区间排洪河道性质。河流大致东西向顺应平原地势,比降3-5‰。区间有锦水河、西江河、杨柳堰、东风渠等大小纵横交织的引排农灌河渠,均属都江堰内江灌区保灌体系,水量常年保障程度较高,水质较好,“水旱从人”,是“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河渠东流总汇于金堂流入沱江。5.1.4区域地质概况及地震本区地应力属等压力场型,岩层结构较稳定,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式下沉,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均不强烈,属地壳活动较稳定区。场地及四周附近范围内目前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测区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组别为第三组。5.2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南溪街:(1)繁崇路:南北走向,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0m,双向2车道,与本项目平交。(2)小南街:南北走向,城市支路路,道路红线宽20m,双向2车道,与本项目平交。天星街:(1)成彭路:东西走向,二级公路,道路宽30m,双向4车道,与本项目平交。(2)繁清路:东西走向,城市支路路,道路红线宽20m,双向2车道,与本项目平交。5.3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项目主要位于既有城市区域,属非污染类的项目,不涉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项目区域居民住宅较多,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作业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强施工期与营运期管理等,不利影响可以得到较好控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强施工期管理等,其影响可以得到缓减或消除。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5.4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项目区域无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故对本项目建设无影响。5.5项目功能定位南溪街\天星街均为是该片区东西北方向重要交通要道,作为城市支路,解决地区内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设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群活动及需求出发,通过街道场景构建,将街道打造为承载公园城市魅力宜居生活场景的重要载体。根据本项目两侧用地以住宅、商业用地为主导,满足以服务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型商业为主的街道定义。故本项目道路定义为生活型街道。6工程设计6.1总体设计原则(1)根据道路使用现状,结合项目业主投资,制定相应的实施技术方案,恢复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2)以“交通先行”战略为指导,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3)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构筑物形式、路面结构选择、交通设施和市政管道的布设等方面,以相对经济的工程造价为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4)总体设计方案应符合规划,满足人车分流,动静分流,快慢分流等交通功能,从建设、运营、养护、管理等方面认真做好总体规划设计。(5)重视交通组织设计,合理布置交叉口节点方案。满足各类型交通出行需要,应与区域内道路网有较好的连接,对重要的交通枢纽点应设置较强的交通设施来满足交通功能,避免交通阻塞点的产生(6)贯彻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采取合理的技术指标,尽量降低道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本项目应充分考虑已建工程,在坚持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已建工程、减少废弃工程、注重环境保护,达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8)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力求标准的一致性。(9)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和路面行车舒适度,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道路整体的景观效果。6.2工程范围及规模南溪街起于繁崇路交叉路口(X=42335.455,Y=14289.543),路线呈“一”型,终点止于小南街交叉路口(X=42388.972,Y=14429.671),道路全长150m。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小区.天星街起于成彭路交叉路口(X=42729.680,Y=13615.786),路线呈“一”型,终点止于繁清路交叉路口(X=43105.885,Y=13771.149),道路全长411.267m。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小区.6.3主要建设任务我公司与项目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任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通讯工程等专业设计内容。南溪街:对现状道路进行梳理,改造车行道并新建人行道。完善交安设施。3、对不符合要求的附属设施进行补充和更换。天星街:1、破除全线混凝土路面后改建成沥青砼路并改造人行道2、改造后完善交安设施。3、对不符合要求的附属设施进行补充和更换4、新建通讯通道。6.4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0年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年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规范标准本次采用技术指标备注道路名称南溪街天星街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km/h20、30、4020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70-设超高一般半径m40-设超高极限最小半径m20-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m40-最大纵坡极限值%80.3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最小半径m100-一般最小半径m150-10000凹型极限最小半径m100-一般最小半径m150-10000最小坡长m6050111.267竖曲线极限最小长度m20-37.062路面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抗震设防起点--地震加速度动峰值0.10g;抗震烈度7度最小净高-车行道4.5m人行道2.5m车行道4.5m人行道2.5m6.5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平面设计南溪街起于繁崇路交叉路口(X=42335.455,Y=14289.543),路线呈“一”型,终点止于小南街交叉路口(X=42388.972,Y=14429.671),道路全长150m。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小区.道路全线无平曲线设计。天星街起于成彭路交叉路口(X=42729.680,Y=13615.786),路线呈“一”型,终点止于繁清路交叉路口(X=43105.885,Y=13771.149),道路全长411.267m。道路两侧均为居住小区.道路全线共2处平曲线设计。本工程为道路改建项目,基本不改变原道路路线走向,故道路平面基于现状道路平面改造。(2)纵断面设计本项目基本维持原路面纵坡及线型前提下对该项目进行路面改造。道路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南溪街全线共设置1个变坡点,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为50m;天星街街全线共设置2个变坡点,最小纵坡为0.3%,最小坡长为140m。6.6横断面设计1、南溪街:▶现状情况经调查现状车行道平均宽度为10.4m,道路两侧各有1米宽街檐。道路中线位置种植有胸径约20~50cm大黄葛树,间距约8m,树木枝繁叶茂。同时现状路灯也安装在道路中线位置。10.4南溪街现状标准横断面图10.4▶改造方案受现状道路中间存在较大行道树和路灯等情况,本次设计道路实际宽度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布设横断面,路拱横坡值为1.5%。标准横断面如下:1.75m(人行道)+3.7m(车行道)+1.5m(中分带)+3.7m(车行道)+1.75m(人行道)=12.4m南溪街改造后标准横断面图2、天星街:▶现状情况本次设计道路实际宽度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布设横断面。本项目横断面:路拱横坡值i以现场实际为准。现状断面为2.9~5.2m(人行道)+11.5m(车行道)+2.7~4.7m(人行道)天星街现状标准横断面图▶改造方案本次设计保持车行道宽度不变,同时考虑人行道树池破旧,树根起拱等情况,故将人行道原树池位置改建成1.2m宽绿化带。改造后标准横断面如下:1.7~4.0m(人行道)+1.2m(绿化带)+11.0m(车行道)+1.2m(绿化带)+1.5~2.5m(人行道)注,人行道宽度以现状实际为准。天星街改造标准横断面图6.7交叉口设计因交叉口实施范围均为路面改造,不对路基结构及标高进行调整,因此本次均不单独做交叉口竖向设计,交叉口处依照本项目路面结构做法,结合现状被交路口路面标高做顺接。南溪街道路交叉口一览表序号交叉桩号被交叉道路被交叉道路等级被交叉道路宽度(规划宽度)交通组织交叉口形式1K0+000繁崇路城市支路20无组织丁字平面交叉2K0+150小南街城市支路20无组织十字平面交叉天星街道路交叉口一览表序号交叉桩号被交叉道路被交叉道路等级被交叉道路宽度(规划宽度)交通组织交叉口形式1K0+000成彭路二级公路-灯控(既有)十字平面交叉2K0+411.267繁清路城市支路20灯控(既有)十字平面交叉7路基设计7.1一般路基处理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结合国内和本地类似项目的建设经验进行路基设计,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路基防护注重景观设计,使道路景观及绿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本工程为既有路面改造工程,因地下管网复杂,埋深较浅而本次改造既有管网不在本次改造范围内,故本次设计按新建路面结构破处后直接压实即可。根据南溪街路面检测报告,结构层以下图层较差,故增设50cm天然砂砾石加强层。压实度不小于93%,路基开挖至加强层底标高后,应对土路基采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100kpa。天星街开挖碎石垫层底高程后,对路基采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100kpa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存在淤泥,杂填土等情况,采用C15素混凝土换填即可,换填厚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7.2路基管线保护道路施工前应取得项目周边或道路影响范围内空中和地下各管线信息资料,并做好复测标记,与项目施工有冲突的管线,应和管线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处理措施,有条件的尽量进行迁改,对各迁改的管线应进行保护,管线保护应取得管线主管部门许可及施工保护要求,无具体要求,车行道管线按照设计图DL-12《既有管线路面加固图》做法对混凝土板进行加固,同时起到保护既有管线的作用做好地面警示及标识。相交道路路口地下管线复杂,具体实施方案最终根据路口开挖情况选择。7.3取土及弃土项目取土、弃土应结合现场情况,以建设方核实为准。遵循环保及节约用地原则,并保证取土料符合要求。根据地勘资料,项目挖方基本为杂填土等,填方宜采用天然级配较好的砂卵石。合理选择弃土方案和场址位置,当弃方量较少时,一般在低洼地带就近废弃,尽量少占良田好地;当弃方量较大时,可选择废弃的取土坑集中废弃。并根据需要设置完善的地表排水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水土不流失;并恢复原环境自然植被面。弃土方案和场址位置最终以建设单位指定或当地相关部门要求为准。8路面结构设计8.1现状路面现状调查及评价(1)主要技术标准①道路等级:城市支路②交通等级:轻型交通③标准轴载:BZZ-100④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⑤设计使用年限:5年。(2)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本项目气候分区为:1-4-2。既有道路路面状况现状经调查询问,两条道路最初修建时间不详,整个道路未进行重大改造。▶南溪街根据四川省三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2023年7月提供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办事处南溪街道路病害检查报告》南溪街现状路面结构类型为12mm厚地面砖+30mm厚水泥砂浆+100mm混凝土垫层+200mm建渣垫层。人行道平整度评估人行道质量为A、D等级;人行道损坏状况的评估指标FCI为D等级;路面养护对策采取大修或改扩建。现状路面结构其他路面技术状况各分项指标检测结果如下:1、道路平整度编号取点桩号位置三米直尺读数(mm)平均值(mm)最大值(mm)标准差σ123456789101K0+020~K0+129右32082015111567811.3205.362K0+020~K0+128左3434334545445.49平整度标准值(mm)检测尺数20不合格检测尺数15合格率(%)25%2人行道损坏状况评估标准;路面损坏状况PCI=48.15,判断为D级。3、无障碍评估根据《四川省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检测技术导则》2020版第8.1.11条人行道检测时应进行无障碍评估:无障碍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检测中的无障碍评估主要集中在缘石坡道和盲道部分,对人行道上缘石坡道和盲道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评估。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见现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违背规范技术指标要求的评估为不合格,符合要求的则评估为合格。经检查:1)人行道上缘石坡道:无,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1款及《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1年版)第4.6条无障碍设施。2)盲道:无,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2款及《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1年版)第4.6条无障碍设施综上所述:南溪街无障碍评估为不合格。评估结果本次人行道铺装技术状况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路面损坏检测情况来看,人行道路工程路面损坏状况较多,损坏类型主要包括: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路面结构处于临界状态,为满足规划和提升城市形象,确保道路工程的完好性。根据《四川省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检测技术导则》2020版第8.1.9条、第8.1.10条对人行道铺装技术状况评价评估结果及《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第4.6.4条人行道养护对策规定。人行道养护对策FCI评估等级ABCD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ABCD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道路工程的路面应根据检测评价结果: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为左A,右级,FCI评估等级为D级,无障碍为不合格,需采取大修或改扩建工程,根据规划要求有条件改造为城市道路。▶天星街根据四川省三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2023年7月提供的《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办事处天星街道路病害检查报告》天星街现状路面结构类型为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混凝土面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20砂石路基+土基。人行道:5cm人行道砖+3cm水泥砂浆+10cm混凝土垫层+土基。道路路面综合评价PQI等级为“C”;路面的破损状况PCI等级评价为“B”;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结果为“C”;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为“不足”。人行道FCI评估等级等级为“D”;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为“D”;无障碍评定为不合格。结论为车行道可采取保养小修或中修,局部重建,有条件执行现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大修或改扩建工程。人行道须采取大修或改扩建工程。现状既有混凝土路面(4)桩号K0+240~K0+349.091段为既有水泥砼路面路面便道,混凝土板破损严重,坑洼。1、路面弯沉(路面结构强度)检测结果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第4.3.9条结构强度检测宜以路面回弹弯沉值表示。路面结构强度是道路技术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相应的评价指标为路表回弹弯沉值,本项目采用5.4m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标准BZZ-100。(1)路基路面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贝克曼梁):桩号左侧(0.01mm)右侧(0.01mm)初读数终读数回弹弯沉初读数终读数回弹弯沉K0+00043342982292282K0+0207787554628226044K0+0405515255227624660K0+06031825911834232240K0+0804524324038536050K0+1004904615838034668K0+1201931783046643856K0+1405395115622720152K0+1605104884444741760K0+1803793594047044942K0+2004804623656354536K0+2202232092865362066K0+2404404057062258966K0+2608207955049446950K0+2805965773846042766K0+3005955891222819076K0+3205995715647945940注: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2019BZZ-100保证率系数Za1.645路基干燥,设计弯沉27,经计算标准差21.033,弯沉平均值48.71弯沉代表值83.31(2)弯沉检测结果:序号桩号范围抽测点数平均弯沉标准差代表弯沉(0.01mm)1K0+000~K0+3203448.7121.03383.31注:代表弯沉83.31大于原设计车道设计容许弯沉值2、路面损坏状况PCI=73.58,判断为B级。3、路面结构调查、检测:对于半刚性基层道路而言,道路结构层承载力是体现路面强度的重要指标,它与行车作用下路面的实际工作状态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为判定路面病害成因及破坏程度提供了依据。实测路面弯沉的大小取决于路基及道路结构层的整体强度和厚度,通过这些测值能够表明路面强度的状况及相对差异,反映出结构层位病害弱点的所在;道路水泥砼段总体构层承载力,路面结构强度评价须结合路表回弹弯沉值和交通量等级共同确定,该路预计交通量在“轻”等级,对应《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表4.5.4-1进行评价:机动车路面、裂缝、破裂、沉陷、修补面积较多,综合评定路面状况一般。结论:本道路为支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行驶质量评价应根据RQI、IRI或平整度标准差(σ),经计算标准差σ=3.98~5.82,城镇道路路面行驶质量为C等级。5、人行道平整度评估人行道平整度评估标准评估指标ABCD平整度标准差σ(mm)【0,6.00】(6.00,7.00】(7.00,8.00】(8.00,10.00】间隙度平均值(mm)【0,5.00】(5.00,6.00】(6.00,7.00】(7.00,10.00】结论评估指标为D人行道 路面损坏状况PCI=47.67,判断为D级。7、无障碍评估根据《四川省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检测技术导则》2020版第8.1.11条人行道检测时应进行无障碍评估:无障碍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检测中的无障碍评估主要集中在缘石坡道和盲道部分,对人行道上缘石坡道和盲道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评估。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见现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违背规范技术指标要求的评估为不合格,符合要求的则评估为合格。经检查:1)人行道上缘石坡道:无,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1款及《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1年版)第4.6条无障碍设施。2)盲道:无,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2款及《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1年版)第4.6条无障碍设施综上所述:无障碍评估为不合格8、人行道铺装技术状况评估结果本次人行道铺装技术状况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路面损坏检测情况来看,人行道路工程路面损坏状况较多,损坏类型主要包括:裂缝、块砖松动或基层凸起变形、残缺等。路面结构处于临界状态,为满足规划和提升城市形象,确保道路工程的完好性。根据《四川省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检测技术导则》2020版第8.1.9条、第8.1.10条对人行道铺装技术状况评价评估结果及《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第4.6.4条人行道养护对策规定。人行道养护对策FCI评估等级ABCD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ABCD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道路工程的路面应根据检测评价结果: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为左A,右级,FCI评估等级为D级,无障碍为不合格,需采取大修或改扩建工程。9、道路养护对策从本次道路状况检测结果来看,平整度、行驶质量、路面破损状况和综合评定指标评价等级,结合路面损坏和检测情况来看,道路工程路面损坏状况较多,砼损坏类型主要包括:边角剥落,坑洞、错台、唧浆、路框差、沉陷、线裂、修补较多(观感差)等。路面结构承载力处于不足状态,为了在交通流量剧增和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的情况下,确保道路工程的完好关观性。根据《四川省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检测技术导则》2020版第9.0.7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对策的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对策PCI评估等级ABCDRQI评估等级ABCD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人行道养护对策FCI评估等级ABCD人行道平整度评估等级ABCD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养护对策保养小修保养小修或中修中修或局部大修大修或改扩建工程道路工程的路面应根据检测评价结果:车行道可采取中修或局部大修,部分缺失(建房退让红线)重建,有条件执行现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大修或改扩建工程。人行道须采取大修或改扩建工程。本次设计根据就检测报告本工程为道路改建工程。8.2路面结构设计8.2.1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根据本项目检测报告结果,现状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和路面状况指数(PCI)均为不合格,行驶质量指数(RQI)、结构强度(PSSI)、抗滑能力(TD)也不满足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次设计采用全部拆除既有路面结构层后新建路面结构层。1)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根据本项目特点地下管网复杂,道路两侧建筑物老旧,不宜大挖大填,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过度碾压。为了保护既有管线和减小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本次设计采用“白加黑”路面形式设计:车行道路面设计厚度(cm)上面层: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4.0粘层: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0.3~0.6L/m)-下面层: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C))6.0应力吸收层:1cmSAMI橡胶沥青1.0粘层: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0.3~0.6L/m)-基层:C30水泥砼20垫层:级配碎石15总厚度468.2.2沥青混凝土原料及配合料设计要求路面结构层技术指标控制。①水泥混凝土基层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4.5MPa;=2\*GB3②沥青混凝土压实度(马歇尔试验):不小于96%。各材料选用及施工要求应按照《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执行。必须在规模大、质量有保证的石料厂采购符合要求的各种集料。沥青、成品改性剂材料均需要产品质量检验证书,同时在送甲方、监理、设计等各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相关指标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要求。1、沥青混凝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普通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所用沥青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法针入度25℃(25。C,100g,5s)0.1mm60~80T0604-2011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2011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2011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200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2011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2011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2011闪点不小于℃260T0611-20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2011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9-2011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57T0604-2011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8T0605-2011相对密度(25℃/25℃)-实测T0603-2011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沥青采用4%SBS改性沥青(96%A级70号石油沥青+4%SBS改性剂)。其中4%SBS改性沥青采用成品改性沥青或移动式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和技术在沥青拌合厂制备生产。沥青中改性剂剂量以内掺法计量为准,即4%SBS+96%的基质沥青。改性沥青采用SBSI-D级成品改性沥青。若采用移动式道路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和技术在沥青砼拌合厂现场制备生产,随产随用,需要短时的贮存时,应添加稳定剂以保证在贮存时间有关要求进行。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法针入度25℃(0.1mm)最小40~60T0604-2011延度5℃(cm)最小20T0605-2011软化点(℃)最小60T0606-2011运动粘度135℃(Pa·S)最大3T0625-2000闪点(℃)最小230T0611-2011溶解度(%)最小99T0607-2011离析,软化点(℃)差最大2.5T0661-2011弹性恢复25℃(%)最小75T0662-2000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最大±1.0T0610-2011针入度比25℃(%)最小65T0604-2011延度5℃(cm)最小15T0605-2011注:实验法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3、、集料设计要求(1)、粗集料粗集料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1-2008)第8.1.7条规定要求。沥青面层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力好的玄武岩碎石集料。应对沥青的粘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掺加部分消石灰或水泥代替石粉等措施。必要时可同时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掺入量由试验确定。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磨光值≥PSV40T0321-2005*压碎值≤%26T0316-2005*洛杉矶磨耗损失≤%28T0317-2005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T0312-2005对沥青的粘附性≥级4T0616-1993表观相对密度≥-2.6T0304-2005软弱颗粒含量≤%3T0320-2000水洗法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1T0310-2005吸水率≤%2T0304-2005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1个及以上破碎面≥%90T0346-20052个及以上破碎面≥%80注:对于带“*”各项的指标要求,原材料及经过200℃高温处理后都必须满足要求。(2)、细集料沥青面层采用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颗粒级配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9节中的要求。本项目细集料均采用经加工后的机制砂,可从项目区周边砂石料场购买或拌合站自行加工。细集料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要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2.5T0328-2005坚固度(≥0.3mm部分)%≤12T0340-2005砂当量%≥60T0334-2005亚甲蓝值g/kg≤25T0346-2005棱角性(流动时间)s≥30T0345-2005含泥量(水洗法<0.075mm的含量≥)s≤3T0333-2000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规格要求表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个筛分孔的质量百分率(%)4.752.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3)填料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必须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从填料仓自由流出。填料中严禁掺加拌和机或碎石机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为减少粉尘的排出量,在轧制机制砂及碎石时,应采用洁净的块状石料加工,并调整好碎石机工艺,尽可能减少粉尘的排出量。矿粉必须贮放在室内,被雨淋湿的和已结块的矿粉不得使用。矿粉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矿粉必须贮放在室内,被雨淋湿的和已结块的矿粉不得使用。沥青混合料矿粉技术要求指标要求实验方法表观密度(t/m3)≥2.45T0352-2000含水量(%)≥1T0332-2005颗粒范围<0.6mm(%)100T0351-2000<0.15mm(%)90~100T0351-2000<0.075mm(%)70~100T0351-2000亲水系数<1T0353-2000塑性指数(%)<4T0354-2000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2000(4)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要求掺加抗剥落剂,抗剥落剂应采用: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加入后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应达到5级。沥青中加入抗剥落剂后(碱性岩石建议采用2%的水泥作为抗剥落剂取代等量的矿粉,或试验确定矿粉取代量,酸性岩石建议采用石油化工产品沥青抗剥落剂。),应进行一定程度老化(薄膜烘箱中加热96小时,有条件时可在压力老化仪PAV中,然后进行水煮法粘附性试验,粘附性应达到5级),经过初期老化后的混合料须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如果承包人的拌和设备有两套矿粉仓及计量系统,且有工厂化生产的消石灰粉来源也可选用掺加消石灰粉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消石灰粉的细度应满足矿粉要求。掺量由配合比设计及各项性能验证指标试验确定。AC-13C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设计阶段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矿料级配组成及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AC-13C级配范围表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6.052.30.150.075AC-13C10090-10060-8030-5320-4015-3010-237-185-124-8混合料AC-13C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见下表。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技术指标表试验项目改性AC-13C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各击75稳定度(KN)不小于8流值(0.1mm)20~40空隙率(%)3~5沥青饱和度(%)65~80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3%时,(%)不小于13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4%时,(%)不小于14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5%时,(%)不小于15残留稳定度(48h)(%)不小于85冻融劈裂强度(%)不小于80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2800路面空隙率(%)不大于7路面渗水指标ml/min≤120ml/min-1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2500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级)不低于5路面宏观构造深度(mm)不小于0.60横向力系数≥54注: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①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必须满足上表的要求;②由最大实测密度、稳定度及期望的目标空隙率确定一最佳用油量范围;③采用车辙试验及浸水飞散损失、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成型空隙控制在7%±1%)对马歇尔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④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参照执行。⑤横向力系数SFC60――用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km/h±1km/h车速下测得横向力系数。⑥路面宏观构造深度TD(mm)――用铺砂法测定。(5)、抗滑性能指标抗滑性能指标:以横向力系数测试车在(60±1)km/h车速下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60)和构造深度(TD)为主,在交工验收前或开放一年之内(除冬季外)测试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10的技术要求:竣工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54≥0.558.2.4密级配中粒式沥青砼AC-20C必须在规模大、质量有保证的石料厂采购符合要求的各种集料。沥青、成品改性剂材料均需要产品质量检验证书,同时在送甲方、监理、设计等各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相关指标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要求。1、沥青材料:基质沥青采用普通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2、粗集料:破碎后的粗集料规格应满足《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2.2节的要求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S9和S12规格的要求,并应分级堆放。AC-20C用于分类的关键性筛孔为4.75mm),该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小于45%。3、细集料:同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细集料的相关要求。4、填料:同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填料的相关要求。5、抗剥落剂:同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抗剥落剂的相关要求。6、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混合料的设计步骤及方法要求同AC-13C。AC-20C级配范围表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6.052.30.150.075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沥青AC-20C混合料技术指标表试验项目AC-20C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各击75稳定度(KN)不小于8流值(0.1mm)20~40空隙率(%)3~5沥青饱和度(%)65~80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3%时,(%)不小于13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4%时,(%)不小于14矿料间隙率(%)空隙率为5%时,(%)不小于15残留稳定度(48h)(%)不小于85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2800-10°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不小于2500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级)不低于58.2.5粘层在个沥青面层之间、新旧沥青层层间,均应均匀洒布乳化沥青粘油层。采用快裂的洒布型PCR乳化沥青。喷洒量一般为0.6L/m²,具体洒布量应根据试洒后确定。粘层使用沥青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使用粘层沥青之前应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方法进行试验,且满足规范的要求。应采用能均匀喷洒、计量准确的智能洒布设备洒布,确保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为防止路缘石边在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压实度不足而导致路面渗水的情况,施工时要求在路缘石边80cm增大粘层油的喷洒量,以确保边缘80cm不渗水为合格。当采用土工布时,沥青量应相应增大。沥青温度在150℃~170℃之间,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须待表面干燥后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技术指标要求表指标要求实验方法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粘度道路标准粘度C25.3(s)8~20T0621恩格拉粘度E251~6T0622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针入度(25℃)(0.01mm)45~150T0604延度(15℃),不小于(cm)40T0605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储存稳定性1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层薄雾,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油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8.2.6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1)主要材料要求应力吸收层采用橡胶沥青为胶结料,基质沥青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参见沥青砼路面沥青要求。①橡胶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80℃旋转粘度Ps·s2~5T0625针入度(25℃)0.1mm30~60T0604软化点(环球法)℃≥60T0606弹性恢复%≥60T0662延度(5℃)cm≥5T0605②集料采用实质坚硬、清洁、干燥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其技术要求参照沥青砼面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力吸收层集料级配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652.360.075应力吸收层10095~1005~100~3-0~18.2.7基层、底基层设计(1)强度要求:车行道基层混凝土7d龄期无侧限抗弯拉压强度不低于4.5MPa。(2)主要材料要求①水泥:宜用大厂旋窑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大厂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最新标准。②粗级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其碎石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的技术指标表3.3.1中Ⅲ级要求。用做路面混凝土的粗级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粗,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符合下表的合成级配要求,碎石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31.5mm,碎石的最中粒径小于75um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粗集料级配范围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9.54.752.364.75~26.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③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天然砂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的技术指标表3.4.2中Ⅲ级要求。路面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机制砂除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的技术指标表3.4.2表3.4.3表3.4.4表3.4.5中Ⅱ、Ⅲ级要求。机制砂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④水: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⑤钢筋:路面用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钢筋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⑥接缝:横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横向缩缝或胀缝处,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如设在缩缝处,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横向缩缝一般情况下,采用不设置传力杆假缝形式,但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纵缝: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缝顶部锯切槽口,深度为3.5cm,宽度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填缝材料:水泥砼层养护期满后应及时填缝,接缝填缝材料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好,不渗水,耐高温、耐老化、耐久性好,本次采用沥青砂浆。8.2.9垫层1、主要材料要求轧制砂砾石的材料可为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轧制碎石的砾石粒经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的规定。2、质量标准级配碎石混合料CBR值应大于80%;压实度:≥96%;压碎值:<30%。级配碎石垫层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级配碎石石垫层的级配表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69.54.775液限(%)塑性指数垫层-10080~10056~8730~6018~4610~330~100~5<26≤68.2.10加强层主要材料要求加强层采用天然砂卵石:质量标准天然砂砾石加强层层为保证其干稳性及便于稳定成型,其颗粒组成中大于20mm粗颗粒要占40%以上、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0mm,小于0.5mm颗粒应小于15%,细粒塑料指数不得大于4。小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取换填或掺灰进行处理,掺灰处理时采用掺8.0%石灰土处治后作为路基填料,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片碎石材料片碎石材料要求:片碎石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碎石含量不小于30%,片石最大粒径≤250mm,碎石最大粒径≤40mm。天然砂砾石垫层施工的关键在于洒水碾压,砂砾摊铺均匀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几遍后接着洒水用中型压路机碾压,边压边洒水,反复碾压至稳定成型。由于天然砂砾石不属最佳级配,其整体性和强度不高,为了提高其整体性和强度,可在表面嵌入碎石为宜。并补充养护的措施及注意事项。8.2.11防裂贴(1)材料要求防裂贴由沥青基高分子聚合物、胎基、高强度、耐高温织物复合而成,分为上涂层与下涂层,上涂层在铺设热沥青混合料后,高强度织物不发生高温变形的前提下,高分子聚合物热熔后从织物缝隙中渗出,与面层粘结加强,下涂层有足够的高分子聚合物热熔后填充基面的坑洼,与基面粘结加强。抗裂贴的技术要求如下表:(2)防裂贴技术指标项目标准值厚度(mm)≥1.5抗拉强度(KN/m)≥35伸长率(%)≥30抗穿孔性不渗水软化点(℃)75-110低温柔性-10℃不透水性-保持时间≥30min耐热度≥180℃高温抗剪Mpa(50℃)≥0.12(2)施工注意事项▷根据路面情况选择所用抗裂贴的规格。▷应在表层温度不低于10℃的条件下使用,若表层温度低于10℃,建议采用温火烘烤路面。▷必须将使用抗裂贴位置的灰尘、水分等杂物清除,保证路面干燥清洁。▷对于高度不同的接缝及下陷区域,必须找平处理。▷用滚筒用力碾压2~3遍,将抗裂贴熨贴至地面,以确保抗裂贴与路面结合为一体,不能有气泡、褶皱。▷旧路面抗裂贴施工完成后,将路面保护避免对抗裂贴表面污染和破坏,应尽快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在铺设抗裂贴时应将卷材拉紧,铺设后的抗裂贴应平整、不起皱、不翘边。▷铺设过程中重叠时,不能超过两层以上的重叠。▷养生过程中,为防止施工车辆或摊铺机粘结抗裂贴,可在抗裂贴上铺洒细粒碎石或石灰粉等。▷压实过程中,应调成压路机最低振幅和最高频率,如果压路机振幅过大,可能在抗裂贴位置出现少量剥落。9.0路面施工注意事项9.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注意事项1、气候条件(1)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雪、冰冻天气和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同时避免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者潮湿时,应暂停施工已完成的水稳基层上应及时铺设沥青路面,至少铺设透封层;石灰土等应覆盖保护层(2)未经压实即遭淋雨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由此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承包人承担2、拌合场地:拌合场地地应硬化以免杂质混入材料中。3、集料: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材料应采用大型联合碎石专用设备(如反击式破碎机)经行加工,粗集料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CTJF40-2004)表4.8.3的规定生产和使用。所有进场材料应进行均匀性及治疗抽检,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细集料应由防雨遮盖措施,矿粉应集中堆放于室内干燥处。料源应稳定,并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材料过大的变异。沥青面层更具不同混合料级配类型,方便破碎加工、综合利用并满足级配要求,宜将规格分成4~5种粒径级。每种料堆集料超过尺寸的数量不得大于10%,欠尺寸的数量不大于15%,0~3mm细集料0.075mm筛通过率不大于10%。拌和:采用间歇性和楼拌和(拌和力不小于200吨/小时),必须配备计算机设设备,能自动打印每盘的拌和记录,拌和设备应是能按用量(以质量计)分批配料的间歇式拌合机,且不少于4个热料仓,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储存仓和二次除尘设备,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每天检测的矿料级配与经过验证的生产配合比的级配的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并编制配合比质量控制图。如有偏差及时调整级配,材料变化较大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拌合厂必须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间歇式拌合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另外拌和楼应配备添加抗剥落剂设备,且计量系统准确。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表项目检查频率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允许偏差试验方法矿料级配0.075mm≤2.36mm≥4.75mm逐盘在线检测±2%±5%±6%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0.075mm≤2.36mm≥4.75mm逐盘在线检测,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1%±2%±2%JTGF40-2004附录G总质量检验0.075mm≤2.36mm≥4.75mm每台拌合机,每1~2次,已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2%±5%±6%T0725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沥青用量逐盘在线检测±0.3%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0.1%JTGF40-2004附录G总质量检验每台拌合机,每1~2次,已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0.3%T0722、T0721注;单位检验是指试验结果以一组试验结果的报告值为一个测点评论依据,一组试验有多个试点时,报告值的取用按现行《公路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油石比抽提试验应事先进行空白试验标定,挺高试验数据准确度。运输为保证摊铺机能以合适的速度进行均匀、连续的摊铺,必须确保拌和楼的拌和能力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宜采用大吨位车辆运输)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匹配;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尽量降低混合料的离析。运料车均要求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按要求的摊铺温度及压实温度进行。摊铺必须选用有自我找平装置、有预压实装置的摊铺机。施工时的材料离析问题应在铺筑试验路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解决,否则应配备可二次搅拌、可一次贮存20吨以上混合料且具有保温功能的转运设备。对于局部只能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时,应精心施工,避免材料离析,采用平板振动及其他小型设备压实。碾压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能狗仔有效压实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应配备足够的压实机具。建议压实度以路面空隙率及马歇尔压实度双标作为控制标准。接缝处理沥青路面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以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普通热拌沥青宜控制的温度范围:矿料加热温度160~170℃,沥青温度:155~165℃,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初碾温度130℃,碾压终了温度:胶轮压路机不低于80℃。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宜控制普通热拌沥青宜高5℃。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压实度检测:施工碾压完毕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钻芯取样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掺加抗剥落剂的工艺要求:掺加抗剥落剂时,沥青脱桶后应先进入一个带搅拌的罐,经加入要求量的抗剥落剂并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用于混合料的拌和。为了避免与可能造成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杜绝施工或运输污染,沥青面层应连续施工。10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10.1人行道结构设计人行道路面结构层设计,根据路面使用荷载、地基承载力、当地材料、土基的均质性、降雨量、地下水的分部等自然条件并满足结构层强度、透水、储水能力等要求,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后综合比选确定。本次人行道铺装设计均采用同周边道路一致的青石板砖铺装。人行道结构设计见下表:结构层人行道路面结构层名称设计厚度(cm)总厚度(cm)上面层C30青石板面砖(600*300)634粘接层M7.5水泥砂浆3下面层C20水泥砼基层10垫层级配碎石垫层1510.2面层设计本次采用6cm厚天然青石板面砖(600*300),防滑性能指标BPN≥65石材宜采用天然的、经加工的半成品石材。石材表面应平整、抗滑,不宜采用光面砖。石材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9)、《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0——1992)的有关规定。10.3基层设计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等级采用C20。混凝土基层:横向缩缝按5米一道设置,并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填缝,填缝料采用聚氨脂胶泥。10.4垫层设计1、主要材料要求轧制砂砾石的材料可为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轧制碎石的砾石粒经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2、质量标准级配碎石混合料CBR值应大于80%;压实度:≥93%;压碎值:<30%。级配碎石垫层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级配碎石垫层的级配表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69.54.775液限(%)塑性指数垫层-10080~10056~8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基础小学门卫岗位职责与待遇聘用合同3篇
- 商场电梯维修与保养合同(二零二五年)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子女抚养权执行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买卖2024年经济型住宅房屋合同书
- 2025年70米烟囱拆除工程材料采购与质量控制合同3篇
- 2025版旅游地产开发投资合同4篇
- 2025年无锡市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细则解读3篇
- 年度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年度超精过滤设备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 厂级安全培训资料
-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学日历
- 露天矿山课件
- 经济效益证明(模板)
- 银行卡冻结怎么写申请书
- 果树蔬菜病害:第一章 蔬菜害虫
- 借条借款合同带担保人
- 人工地震动生成程序
- SSB变桨系统的基础知识
- 大五人格量表(revised)--计分及解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