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素周期律

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中学习了专题二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

上,从具体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进入物质的微观世界,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探究物质性质、

变化的规律及其本质原因。探究微观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众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

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认识化学理论对化学初中的指导意义,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

贡献,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

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

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依据原子结构特征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形成结构决定性

质的观念,认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本质原因。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认识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分

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培

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原子序数的概念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周期律

课前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旧知复习: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哪些规律?

2、画出Na、Mg、Al、Si、P、S>Cl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化合价与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新课引入: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100多种元素,而化合物近四千多万种,且每年以100

万种速度增长。若不找出它们的内在规律,总觉得知识零散,且难以有效地探索更多物质性

质;2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随着人们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深入认识,化学家

尝试将元素的宏观性质与原子的激观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研究元素的性质与核电荷数之间的

关系。为了方便研究,化学家引入了原子序数。

板书:一、原子序数

1、概念: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依次编号,这种编号叫作原子序数。

思考: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板书:2、规律: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学生活动:写出『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核外电子排布,找出规律。

PPT展示1:原子结构示意图

PPT展示2: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12345678910111213141S161718

序子序数

PPT展示3:归纳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

1〜21-22

3〜102…88

11〜1831-88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

1、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学生活动:分析下左图数据,在右图中画出图像

6c

3-9号3Li4Be5B7N8。

元素锂钺硼碳氮氧氟

原子半径

1521118877706664

/pm

12Mg16s

11-17号iiNa13Al“Si15P17C1

元素钠镁铝硅磷硫氯

原子半径

18616014311711010499

/pm

PPT展示:3-9号元素与HT7号元素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数动画图

板书:2、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规律:(1)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过度: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元素的性质主要是由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决

定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那元素的性质是否也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呢?

板书:(二)元素性质

PPT展示:-18号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表

裹321~18号元K■寓化合价和♦低化金价

思考:(1)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2)元素的最高正价与什么有关?元素的最低负价与什么有关?元素的最高正价与

最低负价之间有什么联系?

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

1〜2+1-0

3〜10+1->+5;­4_>-1-*0

11〜18+—+7;-

板书:1、元素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规律:①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0、F及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②元素的负化合价(非金属具有)=8-最外层电子数

③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绝对值之和=8

实验展示:学生观看钠、镁、铝金属单质分别与水反应的视频,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钠、镁、铝的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性质NaMgA1

单质与水(或酸)与冷水剧烈与冷水缓慢、与沸水与酸迅速

的反应情况反应迅速反应,与酸剧烈反应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Al(OH)a两

NaOH强碱Mg(0H)2中强碱

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性氢氧化物

结论: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板书:2,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讲解:钠到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原子核对最外层

电子的引力逐步增强,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步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板书:(1)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第118页表5-4,回答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并解释其原因。

学生回答:Si、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递增。

板书:(2)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讲解:从Si、P、S到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原子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步增强,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

增强。

提问: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还有哪些方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8-119页内容并回

答。

板书: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1、金属性:(1)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1)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与氢气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3)氢态氧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学生活动:完成118页119页“观察思考”

PPT展示:(1)11T7号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随核电荷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Al(0H)3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为两性氢氧化物。

A1(OH)3+3HC1=AlCh+3Ha

Al(OH)3+NaOH==NaAlO,+2H20

讲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

气体元素除外),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板书:3、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讲解: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的主要化合

价(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提示他元素

之间的内在关系。

课堂小结:

概念

原子序数-

一规律

r核外电子呈现周期性变化

结构-

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了原子的发展和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

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总结出元素周期律。并使学

生认识到“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为下节内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打下基础。

元素周期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化学必修2本单元是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内容。在化学必修1专题1第三单元

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习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

律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是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

认识,加深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结合有关数据,运用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元素周期律,即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

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

律的实质。

教学重难息

元素周期律

课前准备

1.幻灯片

2.化学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展示】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观看图片,教材

【提问】由于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

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们习惯上对元素进行编号。

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人

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号,这种编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号称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

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有什么关

系?核电荷数为3〜10、11〜18的元素,最外电子层

【提问】请同学分别完成学案表格,根据表格思填充的电子数都随着核电荷数的逆增,依次从1

考讨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现能有什么规律?道增到8,呈现周期性变化

【过渡】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周

期性变化情况,请同学根据教材中表5-1,以元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横坐标,原子半径为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由大到小)元素的

纵坐标,在坐标系中画出3-9号、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递增而增大,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电子数的递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所对应的点,并增而减少。

把这两组点分别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分析图

中曲线可以发现,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

径如何变化?

【提问】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为什么随着

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会逐渐减小?元

素原子的半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解释】当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元素原子的

半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

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所带的正电

荷数逐渐增大,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也逐渐

增大,两者之间的引力也在逐渐增大,所以,原

子半径逐渐减小。

【提问】当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而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时,你认为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会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

会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归纳总结】微粒半径比较的规律:

(1)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半径越小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

越大

【过渡】1〜18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思考回答

化合价,已列在此表上,大家从表上看,元素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

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有什么规律性的化(+lf+7、-4-T)

变化?

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0、F及稀有气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下表,思考:元素的最体元素除外)

高正价与什么有关?元素的最低负价与什么有元素的负化合价(非金属具有)=8-最外层电子数

关?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有什么联

系?

【小结】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可变的化合价,如

C、N、P、S、C1等。请注意,以上规律主要是针

对主族元素而言的,副族和V1D族情况较复杂。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

布、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和化合价均呈现

周期性变化。

【过渡】在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钠原子最外层

只有1个电子,非常容易失去,表现出很强的还

原性,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

子,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而稀有气体原子最外

电子层电子数达到饱和,化学性质很稳定,以推

断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元

素性质的变化有什么关系?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也呈现周期性的变

化?如何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信息提示”: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一氢氧化物的碱

性强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2.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

稳定性。

【讲述】下面,我们将依据这个判断元素的金属

性强弱的方法,通过分组实验,来研究11-13

号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变化情况。【实验1]切取绿豆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用滤

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

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酥溶液,将金属

钠投入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

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

水中滴加两滴酚献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再加热

试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

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铝片,再向试管中

各加入2moi•L-1盐酸2mL,观察并记录实验

现象。

【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钠、镁、铝的金属性是

如何递变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递变规律?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解释】因为从钠到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

次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原子核对最

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步增强,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的能力逐步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呈现周期性

的变化

思考回答:硫、氯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与氢气形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并分析表5-4分析上表,

成气态氢化物的能力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

回答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并解释其

性增强

原因。Si、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递增。

因为从Si、P、S到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

次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原子核对最

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步增强,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逐步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并分析表5-5,根据11-17

分析思考回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

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探

减弱,酸性逐渐增强,说明从左到右,金属性逐

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变化规律。

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实验探究】根据根据11T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变化规律,预测A1(OH)3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2mol/L氯化

可能具有的性质?

铝溶液,逐滴加入6moi/L氨水,生成白色胶状物

质,继续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即制

得Al(0H)a沉淀。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6.Omol/L

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6.Omol/LNaOH溶液,

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11号元素钠到17号元素氯,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逆减、非金属性逆增。对3〜

9号七种元素进行研究,也可以发现它们随着原

子序数的逆增,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更

多的研究发现,随着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

递增,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重复出现金属性递

减、非金属性递增的情况(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即,随着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逆增,元素

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的核

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逐渐越小: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三、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最高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价=最外层电子数-8

四、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五、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根据事实总结规律为主,教师适当给予指导。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

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当然,这里面更主要的是

一种科学思维、思想的形成:根据大量客观事实,研究其中隐含的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在

上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化合价总结时,学生只注意了正、负化合价由低到高,

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指导。由于课上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及作图所用时间较

长,使本节课时间有些紧张。

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专题二第3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元素周期律的

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丰富了学生对元素的学习,又引导学生在今

后的学习中关注元素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好的指

导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展史,学会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阅读和学习元素周期表时,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寻找规律,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通过学习元素周期

表的发现历程,体验到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课前准备

各种形式的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相关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复习:

1、决定元素性质的因素有哪些?

2、钠、镁、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有什么规律?

引入新课:

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

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

己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

54种。到现在忆发现的元素为118种,那么,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

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20-121页内容

PPT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PPT播放视频: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

板书:1、排列原则:

(1)横行原则: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称为周期。

(2)纵行原则: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

列,称为族。

(3)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

(4)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元素周期,统计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

板书: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1)周期: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周期,每一个周期中有几种元素?

PPT展示:

包括元素核外电稀有气体位置与结构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

种数子层数原子序数的关系

1H〜He212

短周期2Li〜Ne8210

3Na〜Ar8318

周期序数三

4K〜Kr18436

电子层数

5Rb〜Xe18554

长周期

6Cs〜Rn32686

7Fr-112号267

(2)族

讲解:元素周期表有退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坨个族,

①7个主族,依次为h、II*,……VIL

②7个副族,依次为IB、HB、……VIIB

③1个第VIII族(其中第8、9、10这3个纵行称为第训!族),

④1个0族。

小结:PPT展示图片

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类别主族副族皿族副族主族。族

名称1AIIAIIIBIVBVBV1BVIIB物族1BI1BHIANAVAVIAVIA()族

元素

7_632444444444555556

种数

-1最低负价1

与①主族元素的族序投

结仁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值01除外)=8

的②副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等于族序数(IB族、IIB族除外),

关最外层只有1~2个电,子

讲解:

1、氮及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称为。族。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但电子层数由上到

下递增,性质也呈现出一定的递变性。

3、人们根据同一族中元素的性质的特点,给一些族以特殊的名字:例:IA族(除H

外)称为碱金属,VIIA族称为卤素。

思考: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锄(Rb)、艳(Cs)、彷(Fr),它们的物理

性质、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了绝外,碱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单质,硬度小,延展性

好、密度比较小,熔点比较低。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

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简单离子。分析下表,找出碱金属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碱金属LiNaKRbCs

反应较为缓和,

反应迅速并反应迅速,伴

与水反应锂浮在水面,并剧烈反应,发剧烈反应,发

放热,钠融化有燃烧,轻微

的规律以稳定、适中的生爆炸生剧烈爆炸

成小球爆炸

速度释放出气体

学生交流讨论:IA族(除氢外)金属性强弱变化规律

讲解:碱金属,从锂到彷,随电子层数的增多,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视频:氯水与澳化钠、碘化钾溶液反应;滨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讲解:卤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小结: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

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过度: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

断元素的性质特点,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存在递变规律,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属试与排金员元素的分界线(如下图所示的

虚折线),分界线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23页“学科提炼”。

过度: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对应的某些性质对元素进行分类,体现了元元素原子结

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依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

的位置,可预测元素可能具有的某些性质。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23725页内容。

板书:

1、化学基本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还可以指导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预测未知元素的主要性质。

3、指导人们寻找新材料和稀有矿产。

4、借助元素周期表制备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学生活动:教材第124页“学以致用”

PPT展示:

小结: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可以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结构和性质。

(2)根据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典。

(4)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如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

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第VD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2周期IV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0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

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下列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LizSO&能溶于水

B.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硬

C.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

D.LizCOs受热分解,生成LizO和C02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利用学生的疑惑和求知欲创

设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提出问题,快速切入课题,营造了探究

学习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对“规律”的得出和

运用,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归纳。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中《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应用》,元

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会使用周期表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因此首先要

认识周期表的结构,再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

系,元素周期表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学生就把周期表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在使用。

本次周期表的学习,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来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来推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知道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

4.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证据推理与

模型认知素养。

5.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应用。

教学重难点

1.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2.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教学录像、幻灯片

2.化学史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

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性质都呈周期性变化,

请同学们将1-18号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这张表格必学生画出表格

须体现出周期律内容,要能体现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展示】元素周期表

思考: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编排的原则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

似)的元素按电子层的递增的顺序从上到

下排成纵行。

【提问】仔细阅读研究元素周期表,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个横行称为一

(-)横排个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

1.有多少个横行?每个横行称为什么?2.

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

2.同行元素组合起来的依据是什么?电子层数与周期序

个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数有何关系?

3.第一行有2种,第二行有8种,三、

3.每横行各有多少种元素?首尾各是什么元素?原子序

四、五、六、七排分别有8、18、18、

数各是多少?32、26种。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元素

开始过渡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

结束。

【讲述】第6周期中,57号元素到71号元素,共15种

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锢系

元素。第7周期中,89号元素到103号元素,共15种元

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钢系

元素。为了使表的结构紧凑,将全体翎系元素和婀系元素聆听

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并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

序,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的下方。在钢系元素中92号

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

得的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提问】请思考: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多少

应为32种元素。

种元素?

【小结】周期的情况可总结如下:

三短三长一不全

【提问】观察《元素周期表》并思考:

(-)纵行

L有多少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吗?分析族序数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在写法上有何不同?2.主族的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

2.据你所知,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特点,与最高正化合价

其族序数有何关系?你能写出从左到右各族的序数

吗?

【小结】“族”的情况可总结如下:

共有16个族,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W1族、一个0

【思考】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

位于第几周期,第儿族?

思考回答:

1.第四周期,IA族

2.第三周期,VHA族

3.第四周期,IVA族

【小结】

“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八一与零”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7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周期表(

主族七个(用IA.UA...表示,

副族7个(用IB、UB……表示)

族:16个(共18个纵行以

第通族1个(包括三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

【过渡】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素性质的

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元素周期表内容的学习,我们又知

道了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与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是否也有着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

一定的联系呢?

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提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如何

变化?

思考回答:同周期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

【追问】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递同,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

减、非金属性递增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金属原子失去

【讲述】人们根据同一族中元素的性质特点,还给有些族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原子得到电

以特殊的名字,如IA族中除氢以外的元素又被称为碱金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

属,V1IA族的元素称为卤素。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讨论1】

以碱金属与水反应为例,大家讨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

下,元素性质将如何递变?金属性:Li<Na<K<Rb<Cs

碱金属LiNaKRbCs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金属性逐渐

反应较为

浮在泉面

反应迅速反应迅速,增强。

剧烈反应,

与水反应上、并以并放热、并伴有燃剧烈反应,

发生剧烈

的现象钠融化成烧,轻微发生爆炸

中的年度爆炸

小球爆炸

释放出气

【讨论2】

卤族元素递变规律

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单质氧化性:Ck>Br2>L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将少策氯水分别加入

NaBr和KI溶液的试管中,

振荡、静置

2.将少量汉水加入盛仃KI

溶液的试管中,振荡,

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

荡、静置思考回答: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

【思考】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原子的半径

大家再从微观角度分析,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递增、

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非金属性递减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减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

强,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

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

属性逐渐减弱。

HCIO^HB,0,

【练习】①HC10,和HBO的酸性

Ca(0H)2>Al(OH)s

②Ca(OH)?和Al(OH)a的碱性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角(除

放射性元素外)是钠(Cs);非金属性最强

【思考】请同学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是氟(F)。

(放射性元素除外)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右上方为非金属,左下方为金属。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思考】请分析虚线右上方和左下方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决定

位置活贰原子的结构

属。

决定

元素的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来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反映

结构、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①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号体村

料(如错、硅等);

②在过渡元素(副族和族)中寻找各种优

【讲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推测

元素原子的结构,预测元素主要的化学性质,从而指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

导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请同学阅读课本,总结元素

料。

周期表有哪些应用?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八一与零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7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周期表《(■主族七个(用IA、UA……表示)

副族7个(用IB,DB……表示)

族:16个(共18个纵行X

第琳族1个(包括三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线体)

二、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1.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D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结构⑵核外电子{标曾子数

(•元素性质

承西.到断元索推出位置I单质性质

性质

通过位置运用逆变规化合物的性质

同期,旗I离子性质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i.预测新元素

2.寻找原料

①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号体村料(如褚、硅等);

②在过渡元素(副族和族)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元素周期表周期表应用,学会使用周期表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元素周期

表学生并不陌生,从初中开始,学生就把周期表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在使用。本次周期表的

学习,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来学习,本课从周期到族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

其结构特点,并能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本节课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易枯燥。

离子键

教材分析

本课时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了解物质中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

认识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活

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I素原子间能形成典型的离子键,了解元素原子是怎样彼此

结合的。学习应用电子式来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表示离子化合物。引用了多种化学用语和结

构模型。要求学习电子式、结构式的含义与书写,认识分子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三维空间

结构模型。这些化学用语和模型能帮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不仅

是技能的华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化学键理论的理解0运用结构模型,能形

象地展示物质中微粒的排列、空间相对位置和微粒之间的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