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对于中国建筑,你了解多少呢?如果别人问起中国建筑有哪些特征,你能说出多少呢?学习目标1.概括全文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min写作背景

1931年9月,梁思成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联系课文第20段并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从1950年开始,北京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古建筑开始消失。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写作目的:

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呼吁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建议古为今用。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实地考察古建筑预习检测(字音字形)

墁地轮廓额枋斗拱抱厦

柁墩

帷幕正脊

门槛

接榫

穹窿戗兽纯粹如翚斯飞

mànkuòfānggǒngshàtuówéijǐkǎnsǔnqióngqiàngcuìhuī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14-19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20(一)文章大致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自学指导一(3min)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有什么特点?日本寺庙韩国景福宫越南顺化皇城故宫曲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自学指导二(3min)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最近代。三千五百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成型较早创新发展世代相承明确:文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空间(地域,分布广大)和时间(历史,历史悠久)两个角度概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形成和特点。阅读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体系有什么特点?1、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哪些?如何分类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介绍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自学指导三(12min)第三章节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参考:

(一)个别建筑由三部分构成:台基、房屋的本身、屋顶。(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朝南、有庭院。(三)木材结构:立柱和橫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四)斗拱:柱梁交接处,由斗和拱构成。(五)举折、举架:使弯曲面缓和。(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七)颜色:朱红彩绘。(八)部件:构件本身成为装饰。(九)用材:建筑材料的装饰性1.个别建筑的立体构成台基房屋屋顶九大基本特征原文:单个建筑自下而上一般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立体构成)

作诠释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2、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左右对称坐北朝南有主有从户外起居北京四合院住宅举例子“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作用: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3、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立柱横梁檩柱梁椽垂/戗脊正脊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①打比方、举例子“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沒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作用: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②列数字“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3000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具备了极有利的条件”。作用: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4、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斗拱

斗拱武汉归元寺斗拱①下定义“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②举例子“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5、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什么叫做“举架”、“举折”?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为一凹曲面。屋面上这种曲面曲度的做法在清代叫做“举架”,宋代叫“举折”。举架的基本原则是使屋面越向上越陡。其基本方法是调整各层瓜柱的高度。由举架形成的曲面,使屋面更利于排水和檐下采光。这种做法使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柁墩立柱橫梁中国古代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①下定义“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②摹状貌“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6、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屋角①引用“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作用:引用古诗,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②作比较“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7、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1、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映照着斯大林大街巨大的身躯……中午,炙热的太阳晒化了柏油马路……夜幕降临,斯大林大街华灯初放……说明顺序时间顺序2、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如:描写教室,先写窗户,再写黑板,再写课桌……空间顺序3、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如:《中国石拱桥》先说世界上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说中国石拱桥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逻辑顺序当堂训练(5’)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主次整体局部总体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结构装饰逻辑顺序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与检测一:继续分析第8、9个特征(8‘)8、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三福云门环霸王拳桃尖梁瓦当脊吻举例子例如:梁头做成“挑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9、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木刻彩漆九大基本特征9.建筑材料装饰浮雕琉璃小结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第三章节(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参考:

(一)个别建筑由三部分构成:台基、房屋的本身、屋顶。(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朝南、有庭院。(三)木材结构:立柱和橫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四)斗拱:柱梁交接处,由斗和拱构成。(五)举折、举架:使弯曲面缓和。(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七)颜色:朱红彩绘。(八)部件:构件本身成为装饰。(九)用材:建筑材料的装饰性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自主学习与检测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10‘)语言和文学建筑学词汇文法文章大文章小品1、依据课文第14、15段,填写类比上建筑学所指事物,完成下表。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建筑或建筑群宫殿、庙宇等山亭、水榭等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文法”指的是?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①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②例如: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等等。这是一种类比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以及“词汇”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西方建筑4、“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灵活性”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性。罗马的圆亭和中国的天坛法国的凯旋门和中国的琉璃牌楼图拉真纪念柱与中国的华表5、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语言和文学上指:可以互相翻译,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建筑上指: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1、文本探究——写作特点1.善用比喻,形象可感尽管本课是一篇内容丰富的科学论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没有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文章,而是巧妙运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条分缕析,层次分明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显示出了较强的层次性,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时明晰的思路。如在总体概括之后,把中国建筑的特征概括为九点,先谈个别建筑物,再谈平面布置,接着谈建筑的结构及其装饰,最后利用比喻归结出有特点的建筑须有自己的“文法”和“词汇”。当堂训练(6’)文本探究——写作特点3.语言简明而严密本课属于自然科学论文,在语言上很好地做到了简明、严密,没有堆砌辞藻,哗众取宠;也没有晦涩难懂,故作高深。如“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用语简单明了,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地位和成就。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1.科学准确,简洁严密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作者从地域即空间的角度,介绍中国建筑体系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简要地说明它的四址,却不到50个汉字。主要、一般、都、最多。从来光的角度看,中国房屋设计坐北朝南,再正常不过。当然其他取向也不是取不到阳光,只是不是“最多”。为取得最多阳光,大家“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