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长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漳州市长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漳州市长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漳州市长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漳州市长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这位皇帝应该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答案】C【解析】【详解】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C项正确;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和唐太宗都不是开国之君,即位时国家处于统一的状态,排除BD项。故选C项。2.“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本句话出自杜佑的《通典》卷七,此史料类型为()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口传史料【答案】B【解析】【详解】《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之专史,史书属于文献史料,B项正确;实物史料包括各类遗址、遗物等。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排除A项;口述史料和口传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记忆,排除CD项。故选B项。3.“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D符合题意;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文景之治,A排除;东汉出现光武中兴,B排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C排除。故选择D。4.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就有女子蹴鞠形象,当时的女子蹴鞠多属于娱乐性表演,直至唐代,女子蹴鞠具有竞技性且蔚然成风。唐代女子蹴鞠蔚然成风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重视蹴鞠运动 B.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C.社会风气的包容开放 D.儒家思想受到巨大冲击【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球类运动盛行,不仅男子热衷,女子亦广泛参与蹴鞠、步打球等各种球类运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包容开放,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重视,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经济繁荣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更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5.阅读图,分析755年至760年唐朝人口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A.开元盛世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详解】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人口锐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项正确;开元盛世人口增加,不符合题干,排除A项;755到760年唐朝并未出现宦官专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是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人口锐减和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最能补证唐朝时中日交往的是()A.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C.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答案】B【解析】【详解】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反映的是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B项正确;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反映是张骞出使西域,排除A项;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反映的是昭君出塞,带来五十年的和平生活,排除C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反映的是外国使臣拜见唐朝皇帝的情景,排除D项。故选B项。7.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唐蕃结为亲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A.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 B.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C.促进了吐蕃经济发展 D.增进了唐蕃友好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唐蕃友好关系,D项正确;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与所述材料不符,排除A项;此时西藏地区并没有归属唐朝管辖,排除B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8.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B.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进入鼎盛时期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答案】A【解析】【详解】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属于历史史实,A项正确;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对开元盛世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分别是对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排除CD项。故选A项。9.下图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五代十国形势图A.政权更迭与分立 B.民族交融与发展 C.藩镇割据与战乱 D.武将专权与争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五代十国形势图”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所以图片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政权更迭与分立,A项符合题意;BC项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武将专权与争权不是五代十国的突出特点,排除。故选A。10.“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宋太宗 D.宋太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D项正确;唐高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排除A项;唐太宗是唐朝杰出的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排除B项;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A.促进阶层流动 B.强化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排除A项;赵匡胤的措施主要是政治领域的集权措施,并没有涉及教育发展、加强思想控制等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2.考古工作者发现下面文物,从这些文物中得到的信息有()①契丹族建立了辽②契丹族学习了汉族文化③契丹族文明程度较高④契丹族保留了游牧文化的元素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可知,契丹文字有汉字的痕迹,契丹货币仿照中原王朝货币的形制鸡冠壶模仿了游牧民族的皮囊容器的形制,体现了游牧文化的元素,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图片不能体现①契丹族建立了辽的信息,排除含有①的ABD三项;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较高的观察图片的能力,结合图片的内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13.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有关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是西夏和辽,西夏在北宋西北,辽在北宋东北;与南宋并立的是金和西夏,西夏在南宋的西北,金在南宋的东北,C项符合题意,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14.“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与辽、西夏的边界贸易场所,边界贸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C正确;民族隔阂完全消除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题干材料只体现榷场是商业往来的场所,没有涉及民族间长期征战不休、消除民族间经济差距的内容,排除AD。故选C。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喻指()A.西湖的景色秀丽,文娱活动丰富B.杭州经济发展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开封C.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D.南宋百姓生活安宁和国家经济的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和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称帝,史称南宋。南宋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教训,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只求苟且偏安。题干诗句正是这种状况的体现,C项正确;西湖的景色秀丽,文娱活动丰富不是这首诗歌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杭州和开封经济发展的比较,排除B项;南宋百姓生活安宁和国家经济的繁荣与诗句反映的南宋偏安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北宋时期商业贸易频繁,货币需求剧增,直接促使()A.铸造五铢钱 B.岁币的增加C.白银的外流 D.交子的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北宋时期”“货币需求剧增”,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因为商业贸易频繁,货币需求剧增,最终导致了纸币交子的出现,D项正确;铸造五铢钱的是汉武帝,排除A项;岁币增加与商业贸易频繁关系不大,排除B项;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的是清朝后期的英国对中国实行的鸦片走私,排除C项。故选D项。17.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给它们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宋朝的经济发展 B.宋朝农业的发展 C.宋朝先进的手工业 D.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图片反映的是宋代的瓷器生产以及市貌经济的景象,结合史实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经济发展的主题,A符合题意;图片没有设计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内容,其主题不符合题干主旨,BC排除;商业贸易繁荣是城市中的景象,图片中未涉及,D排除。故本题选A。18.“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所彻夜开放……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材料表明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劳动人民生活幸福C.宋代手工业的发达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商场和娱乐场所彻夜开放”“店铺、工场设于全城”说明宋朝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发生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后,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宋朝商业活动的变化,体现不出劳动人民生活幸福,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宋朝商业发展,体现不出宋代手工业的发达,排除C项。故选D项。19.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遭到了南宋抗战派将领的英勇抵抗,岳飞就是其中一位。岳飞率领岳家军,骁勇善战,纪律严明,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曾收复建康,后又在郾城打败兀术,乘机收复失地,直捣黄龙。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20.与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相关的史实是()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D.灭南宋,统一中国【答案】A【解析】【详解】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忽必烈的贡献,排除。故选A项。2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作者意在强调行省制()A.削弱了中书省行政权力 B.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与郡县制有本质的区别【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朝设置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不能体现中书省行政权力削弱,排除A项;行省制度主要是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排除B项;郡县制和行省制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排除D项。故选C项。22.元朝在宣政院辖地内驿站建设,达到了“通达边情,布宜号令”的目的。宣政院辖地是()A.西藏 B.西域 C.台湾 D.蒙古【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A项正确;元朝在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排除B项;元朝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排除C项;蒙古帝国是元朝的前身,但元朝并没有完全继承蒙古帝国,只是继承了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A项。2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B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排除A项;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排除C项;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24.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图中?应填写的民族是()A.吐蕃 B.土尔扈特部 C.突厥 D.回族【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D项正确;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个古老部落,排除B项;吐蕃主要生活的民族是藏族,排除A项;突厥不是在元朝形成的民族,排除C项。故选D项。25.南宋末年的杭州,“北瓦、羊棚楼等,谓之“游棚’。外又有勾栏甚多,北瓦内勾栏十三座,最盛”。城市中大批瓦子、勾栏的出现()A.突破了商业活动时空限制 B.丰富了市民文化娱乐生活C.提高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 D.扭转了尚武轻文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中大批瓦子、勾栏的出现,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丰富了市民文化娱乐生活,B项正确;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说明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题干中并未提到早市、夜市的出现,排除A项;瓦子的出现与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并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宋朝推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转了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题干并没有相关内容能反映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瓦子、勾栏的出现,与扭转尚武轻文的社会风气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26.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答案】A【解析】【详解】在宋代的时候,今天的很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从宋朝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出中华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念,A项正确;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7.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边境贸易激化社会矛盾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宦官专权 D.战乱频繁,民族政权并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因为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当时,我国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二人作品中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时代特征的反映,D项正确;澶渊之盟开启了辽与北宋长期和平的局面,南宋时期,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形成对峙局面,所以边境贸易激化社会矛盾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于两宋的现状。当时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所以两宋时期的文学艺术主要不是体现宦官专权,排除C项。故选D项。28.《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历史巨著。下面叙述的史实不可能记载在其中的是A.隋朝灭陈 B.李渊建唐 C.玄宗入蜀 D.宋金对峙【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末年的历史。宋金对峙发生在南宋,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隋朝灭陈,在《资治通鉴》记载的范围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渊建唐,在《资治通鉴》记载的范围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玄宗入蜀,说的是唐玄宗,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一一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签订澶渊之盟的政权。(2)作者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双方都是划算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北宋和辽。(2)不同意,澶渊之盟签订的内容中,宋朝要给辽岁币,给百姓和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不同意澶渊之盟的签订双方都是划算的。同意。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解析】【小问1详解】政权:宋真宗时,北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小问2详解】理由:“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双方都是划算的”,同意这种说法: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意这种说法:澶渊之盟签订的内容中,宋朝要给辽岁币,给百姓和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不同意澶渊之盟的签订双方都是划算的。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材料三: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一一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指出图中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发挥的积极作用。(不能完全照抄材料,)(3)依据材料三,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等。(2)趋势:进士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影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教育发发展;促进唐朝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等。(3)原因:重文轻武政策;重视科举考试等。(4)国家发展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国家注重改革和创新;制定正确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由材料“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可知,科举制的特点是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等。【小问2详解】趋势:观察题干图示可知,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作用: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教育发发展;促进唐朝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等。【小问3详解】原因:由材料“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可知,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是重文轻武政策;重视科举考试等。【小问4详解】启示: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知,国家发展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国家注重改革和创新;制定正确的政策促进社会发展。31.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一一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一,说出该运河开凿的朝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开通的作用。(2)观察材料二中的图1、图2,按顺序写出这两个工具的名称。(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出现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设立的机构。(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1)隋朝(隋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图1:)曲辕犁;(图2:)秧马。(3)经济重心南移;市舶司。(4)兴修水利;政府的支持;工具的创新,便利的交通。【解析】【小问1详解】朝代:由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运河是隋朝开凿的隋朝大运河;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小问2详解】名称:结合所学可知,图1是曲辕犁;图2是秧马。【小问3详解】现象:由材料“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可知,宋代出现的经济现象是经济重心南移;机构:结合所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