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性教学明朝的灭亡人教》教材教案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性教学明朝的灭亡人教》教材教案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性教学明朝的灭亡人教》教材教案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性教学明朝的灭亡人教》教材教案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性教学明朝的灭亡人教》教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的灭亡》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课是第三单元内容。该单元主题内容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巩固和发展。包含内容有:明朝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建筑与文学等。本单元介绍了明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内政外交都一度出现了强盛的局面。随着明朝政治上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末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而本课就是关于明朝的终结,为清朝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本课介绍明朝灭亡,除了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角度和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一下让他们感兴趣活动和话题,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历史。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明朝情况,对明朝建立,明朝统治措施、明朝经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等都有了全面了解。但是关于明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学生很敢兴趣,并自己主动搜集和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课下布置的任务,学生也是很认真的思考并展开讨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收集资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2.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2.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对比分析后,认识到统治者只有惜民、爱民、富民和安民才能使国家富强,长治久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朝灭亡的原因。教学难点:李自成农民起义,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这是古代官员的上朝图,大家看这些官员上朝有什么特点?学生:站的整齐,庄重,严肃,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教师:在古代,官员上朝理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可是在万历年间却发生了这样一件荒诞离奇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频导入:午朝大典)明朝中期,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已经有了矛盾,危机四伏。但由于根基比较牢固,又不断有能干的大臣出来支撑局面,所以还能维持下来。到了明朝后期,统治机构日益腐败;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土地高度集中;各种矛盾长期积累,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是波涛汹涌,明朝灭亡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环绕在唐睿宗生命中的这些皇帝们,个个治国有方,这几位皇帝却又一同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将唐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二)新课教授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出示任务:学生结合PPT上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历史纪录片《隋唐英豪传》的顾问,你会选择哪一位作为大唐王朝的开创者?给他设置那些身份信息最符合事实?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鼓励发言展示。(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1、从上而下的政治腐败教师活动过渡:关于明朝灭亡,给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人物。先介绍几个皇帝:(出示图片)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明宣宗:好斗蟋蟀,史称“蟋蟀皇帝”。明武宗:喜好豹房,并自封将军。明世宗:好炼丹(丹药中毒身亡)。明神宗:懒政,史无前例(20年不上早朝,不理朝政)。明熹宗:擅长木工,自比鲁班第二。教师提问:根据图片中的历史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答: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表现2、宦官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教师活动:过渡:正是由于明朝后期的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使得大权交于和他们比较亲近的宦官。宦官专权,使得明朝陷入颠倒是非的无序状态。典型代表,时称“九千岁”在朝廷内外遍布心腹,各地官员甚至还给他修建生祠。可实际上这个人人敬畏的“九千岁”,出生于市井无赖,目不识丁,素质极低。这个人就是:魏忠贤。3.朝政混乱,社会动荡表现:疯狂的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过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这些权势阶层,凭借手中的特权带头掀起土地兼并狂潮,使土地高度集中,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比如:皇子,勋戚有“王府庄田”。明神宗第三子福王:朱常洵河南、山东、湖广拥有庄田二十多万顷明神宗时蜀王一府占去成都平原靠近都江堰灌溉的最肥沃的土地70%明神宗弟弟占田四万顷提问:根据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①土地兼并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②土地高度集中在有权力的手中。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4、总结: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教师:明朝灭亡的表现有哪些呢?学生回答: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③疯狂的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激化。教师:这一切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活动:朝政腐败;明朝已经走向了下坡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明王朝走向衰落。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过渡:在疯狂的土地兼并之下,民田肆意被侵占,手无缚鸡之力的农民无立锥之地,只能背井离乡,向四方逃亡,寻找新的栖息之所。我们有史为证:出示《流民图》提问:观察流民图,用几个关键的词语概括一下当时流民的生活状况。学生活动: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生活窘迫、艰难维生、人间地狱。通过观察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1、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疯狂的土地兼并和苛重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教师补充:除了这些明统治者还无休止的对人民横征暴敛,仅“辽饷”“剿饷”“练饷”等就超过田赋几倍。民众不堪负重,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3、李自成起义得到老百姓拥护的原因:教师总结:在沉重的赋税和严重的灾荒面前,弱者填埋沟壑,强者铤而走险。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起义的几百股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人称“李闯王”。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李自成是起义军的关键性人物,他的起义具有必然性和特殊性。课下和学生的沟通和调查发现,学生很想知道李自成起义的具体原因和过程,这是学情的需要。教材中对于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没有做过多阐述,需要老师进行大量课外知识的补充,这是知识的需要。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补充了相关的知识。过渡: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有很多种,现在大家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关于农民起义的简表:比较一下,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和其他起义相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起义名称时间领导者影响口号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治平等)黄巾起义184年张角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隋末农民起义611—624年李密、翟让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诛灭暴隋唐末农民起义875年—884年黄巢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天补均平明末农民起义1351年朱元璋消灭了割据势力,统一长江中下游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李自成起义1629——1645年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均田免赋学生:进步之处:对土地的要求做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农民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拥护的原因:①明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李自成提出的口号“均田免赋”,符合当时老百姓的实际需要。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明朝,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给人民希望,得到百姓的拥护。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表格,化解均田免赋这个难点。使学生知道这个口号是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现状提出的。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对于发动饥民、扩大队伍起了和很大的作用。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他是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4、闯王进京,崇祯自杀过渡:随着李自成队伍的不断壮大,一路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对北京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入城内,35岁的明末崇祯帝自缢于景山的一棵槐树之上。崇祯帝的自杀殉国,为明朝灭亡画上了一个句号。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㈠满洲的兴起过渡:实际上在李自成进京后,面临强大的威胁,就是东北帝国。当时各个部落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激烈的吞并和掠夺战争。这时诞生了,一个雄才大略和超凡勇气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努尔哈赤。1、提问:我们看看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怎么成功的?学生回答:他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打响了建立后金的第一仗。㈡清兵入关1、提问:在他死后,谁给已经奄奄一息的明王朝致命一击?谁又继承了他的遗志并发扬光大?学生回答: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教师补充:皇太极进一步加强军政力量,拥有了明朝投降的众多大将,如洪承,孔有德等。过渡:实际上李自成失败,清兵入关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性人物,就是吴三桂。过渡:虽然有人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许多人也在假设。我们今天不妨假设一下吴三桂不降清会怎么样?下面我们自由自合,展开辩论。4、讨论:假设吴三桂不降清会怎么样?学生总结:(从军事角度)马背上的民族,自幼练习骑射,军队战斗力极强教师从李自成和努尔哈赤两个人分析(制度和个人因素)播放1《李自成追赃饷银的视频》提问:李自成为何会失败?学生:寒了天下人的归附之心失去民心失去天下得出启示:失民心者失天下播放2《你所不知道的努尔哈赤》提问:努尔哈赤个人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八旗制度的创建,出则为兵,入则为农;有谋略,缓兵之计,使得明朝放松警惕;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努尔哈赤的一切的努力都为满洲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得出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综上所述:师生一起得出结论:假设吴三桂不降清,清朝仍然能统一中国,这是历史的趋势。课堂小结:明朝末年统治走向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